永恒的《荆棘鸟》,永恒的不老情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lip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爱情,既是一个世世代代的传唱经典,也是一部世世代代不变的痛苦与幸福的交响曲。读了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一书,我被主人公的感情深深地感动着!这部传奇式的家世小说,篇幅虽然不太长,却写了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涉及半个世纪中一家人的沧桑变化,反映出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全书分为七个部分,每部都以一人为中心,但又彼此联系,前后呼应,而女主人公麦琪和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在没有爱的环境里长大成人,从孩提时代就把自己的情感托付给了拉尔夫——一个把自己奉献给了上帝的人。于是爱在痛苦中煎熬,用了几乎是一生的时间终于让自己的情感幻化。当这名少女爱上神父时,在她纯洁的爱情和教会无上的权力间,那位名叫拉尔夫的男子最终选择了上帝。忠诚与背叛,教义与欲望,爱与命运的纠缠,从此深深烙进了克利阿里家族三代成员的离合悲欢。有人说它是澳大利亚的《飘》,人对土地的眷恋化成了生命中“根”的情结。然而,当麦琪坚忍地固守着她最后的领土——德洛耶达时,她的倔强和对故土的依赖,不过是其内心对坎坷命运承受的外化。承受婚姻的不幸,承受人性的扭曲,承受上帝夺走她至亲至爱的人:父亲、兄弟、拉尔夫、儿子。
  拉尔夫与小麦琪在火车站第一次相遇,第一次在人群之后看到小麦琪时,我永远忘不了拉尔夫那如获至宝的眼神,他从见到麦琪开始,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人,与其说是麦琪成年后爱上了拉尔夫,倒不如说是拉尔夫一直处心积虑、小心翼翼地把麦琪变成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女人。麦琪与拉尔夫既是幸福的,同时也是痛苦的,爱情给予了他们什么?爱情给了他们三十年的思念,这场爱已经超出了现实,爱可以让一切得以重生,可当爱过于沉重的时候,爱,也会成为负担。
  克利阿里三代人的命运有一种惊人的相似:在爱情与自我之间进行着挣扎。拉尔夫害怕自己陷入这种境地,去当了教士,可是他仍然在与内心的感情进行斗争。上帝的无所不在,是俯看着人间悲剧的发生无动于衷;上帝的仁慈博爱,是赋予人类自由的意志再使其倍感抉择的痛苦;而上帝的万能圣明,则是把神权的威严和诱惑同时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于是,拉尔夫带着德洛耶达大火后幸存的一枝玫瑰,走向了梵蒂冈红毯的尽头,开始了他红衣主教的生涯;于是,麦琪在追求不到真爱时,把自己的感情交付于一个与拉尔夫外表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平凡庸俗、自私自利之徒——卢克;于是,拉尔夫在同情麦琪生活不幸之时忍不住和麦琪有了一段亲密接触的孤岛生活;于是他们有了一个连拉尔夫自己也不知道的儿子,这成为麦琪的生活寄托,可是这个麦琪和拉尔夫仅有的儿子戴恩最后同样把灵魂献给了自己的信仰,选择当了一名教士,他在罗马神学院和拉尔夫共度了一段美好生活后,一次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作溺死在水中,他在舍身沉入大海的那一刻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士。无论是在欲望和罪恶中挣扎,还是在追寻和满足中微笑,似乎所有的人都得偿所愿了……
  在深痛巨创中,麦琪真正体会到了爱的刻骨铭心。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情伴随着她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使她生命的意义趋向了完整。在她敞开心扉学着去体察、接受母亲和女儿的感情时,她终于明白上帝所赐予的远比收回的要多。这一切使麦琪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有片刻的追悔”。在那块广漠荒凉而又花开浪漫的土地上,曾经孕育过的一切传奇都将慢慢沉寂,而新的人生、新的循环却会生生不息。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相反,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这样说来,荆棘鸟是因为得到了生命的解脱,或者说是救赎,才会唱出如此动听的生命的挽歌。
  现代社会,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像他们那样的真正的爱呢?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爱为何物了,也许只要爱过就是一种幸福吧。生命只是一场璀璨的焰火,瞬间熄灭成灰。而在这短短的一瞬里能拥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你能说麦琪和拉尔夫是不幸的吗?他们是幸福的!“那一枝幸存的玫瑰,那一抹无法忘却的玫瑰灰”。如果今生能深深地爱过,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长久的等待又算得了什么呢?
  “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长长的荆棘刺进了鸟儿的胸膛,它遵循着一个原则只是在歌唱,直至不能发出一个音符,直至死去,直至完成生命最绚丽的绽放。诚如中国文学中凤凰浴火重生的意象,荆棘鸟在痛苦的深渊寻求着终极的幸福,这是它的使命,也是人类的使命。美丽的东西都是用巨大的痛苦换来的,荆棘鸟最后完美的绝唱是生命最后的绚丽,可是能够有过这样美丽的歌声,死亡也会为之颤抖,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在慢慢的垂老里被时间腐蚀。
  生活永远都是那么壮观,足够让我们去探索与发现。“此情只应天上有,凡夫俗子哪堪承?”为这份坚忍和执著的爱,为这份伟大和牺牲的情,《荆棘鸟》用它朴实的语言唱响了绝世空前的美轮美奂,它代表的是永恒,是不朽!
其他文献
服饰是人们衣着穿戴的总称,主要指人的衣帽及所佩戴的饰品等等。服饰不仅可以遮身蔽体,御寒挡风,扮靓人的外貌,某种程度上还常显现着一个人的个性爱好、身份职业、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于以貌取人,凭衣看人。“锦衣玉食”是富贵,“粗布短衣”属贫民,“衣锦还乡”为炫耀,“衣冠楚楚”显身份,以致“布衣”、“青衣”、“袍泽”、“纨绔”、“长衫客”、“短衣帮”几乎成了某些人的“身份证”和代名
期刊
杜甫的名篇《石壕吏》一诗是“三吏”中艺术价值最高的诗篇,因而一直被选入中学教材。该诗通过石壕村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是无可争议的。但诸多教学参考书在分析着墨不多的小吏时,皆都简单冠之以“横暴”、“凶悍”、“如狼似虎”等谥恶之词,将其当作反面人物来分析,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诸多教参对石壕吏如出一辙的评价,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暴露“吏”的恶劣行径的文章较
期刊
面对现在高中生阅读面窄而又无方向感的现状,我想以小说流派中的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读,如何品,达到最终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为什么阅读小说要按小说流派来读?  小说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大花园。我们中学生走进这个花园后一时觉得很新鲜,什么都想读,这本小说翻翻,那本小说看看,往往没有系统性,随意性太强。没有目标的阅读是效果最差的,特别是以提高文学修养为目的的阅读课的阅读。我认为读
期刊
女权主义者奥利夫·施赖纳曾说:“妇女的体内孕育着人类,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1}然而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妇女便处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文学长廊上一个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令人扼腕叹息。曹禺笔下的繁漪更以独特的姿态立于其中,她悲剧性的一生让人在掬一捧同情泪的同时,更为其挣扎反抗与渴求爱的灵魂感动。感动之余,不由引起人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此一个充满着美和魅力,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女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把作文看作字词句的综合训练项目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反映,写作辅导的重点,大多放在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上,如:如何审题,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首尾照应之类。  久而久之,在作文外观日臻完善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作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情感导向,简言之,就是德育渗透的问题。  “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一篇好作文,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学生道德品性、精神风貌的一个缩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语言的规范艺术化,对教学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导入、过渡、结束时,要达到这种艺术的境界,首先是要语言规范,然后注意语言的情感性、审美性、创新性等,当然,这种艺术是语文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知识积淀和娴熟的教育技艺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课堂语言 艺术 教学过程    曾听学生中流传着一则关于老师课堂语言的笑话,说一个数学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不等式说:“同学们看,我要变形了。”全
期刊
读杨绛先生的散文,你会感到这不是作者在有意识地创作,而是一位智者在娓娓述说一件件往事。她挥洒着智慧和情感,虽不浓烈甜腻,却自然妥帖、纯净本色,犹如一杯清茶,品之能感受到那淡雅之中透出的一丝丝苦涩。  杨绛先生写人叙事往往看似信手随意,仔细推敲却耐人寻味。《老王》一文可谓她叙写社会底层普通的小人物的代表作,一位三轮车夫艰辛的一生在她的笔下感人至深。这里,笔者就其中几处往往会被读者忽略的“闲笔”,谈一
期刊
杜甫作为一个“穷年忧元黎,叹息肠内热”的高尚诗人,他在《石壕吏》一诗中,叙写了自己“暮投石壕村”,目击“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并亲耳听到所投宿的东家老太太的字字血泪的苦诉,但诗人却一言不发,保持缄默;到了第二天,诗人“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议论感慨。这一夜令人惊心动魄的见闻,令人唏嘘欲绝,感痛万千,不免一洒“千秋之泪”。可让人奇怪的是,极度敏感的诗人目睹这出人间悲剧为什么没有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期刊
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选入广东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曲选读》)与苏辙的名作《黄州快哉亭记》(选入广东版选修教材《唐宋散文选读》)虽“体”不同,却因写作“母题”相同,在素材和精神层面上是不可割离的。如他们都联想到宋玉的《风赋》,引入“雄风”、“雌风”、“快哉风”意象。尤其是体现于“快哉”意境的理解上,互成参照对应之势。本文试图把它们进行对读,并对“快哉风”这一意象的源流进行粗浅的梳
期刊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东晋的陶渊明是一个飘逸的隐者形象,对此,似乎没人有过异议。他不满社会黑暗,辞官归隐,躬耕田亩,恬淡隐忍,不过问世事的处世原则也似乎成了隐士的代名词。加之他的《桃花源记》一文的广泛传播,人们在赞赏之余,也不由得向往起那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来了。其实,陶渊明并非一味逃避现实,他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依托和慰藉。  陶渊明浑身静穆、一味飘逸的说法来自他的一些隐逸诗,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