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把作文看作字词句的综合训练项目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反映,写作辅导的重点,大多放在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上,如:如何审题,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首尾照应之类。
久而久之,在作文外观日臻完善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作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情感导向,简言之,就是德育渗透的问题。
“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一篇好作文,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学生道德品性、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鲁迅先生说得好:“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喷泉里涌出来的都是水。”我们如果单纯从写作形式去训练学生,学生作文将会变得千篇一律,缺少“血性”,这是任何华丽的词藻也无法弥补的。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开掘范文中进行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包含有帮助学生成长的丰富素材,是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最佳资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准则。应该说,这样一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作文教学的范本,如《离骚》中,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归园田居》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一片赤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从一个既盲又聋的孩子,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的坎坷经历;《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由双腿残疾时的苦闷到对人生的彻悟,直面痛苦的心路历程……如果教师能对这些范文加以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充分发挥作品的德育功能,无疑对学生作文中的思想性有很大的促进。
试举房龙的《宽容》一例。有位教师抓住文章题目——“宽容”,让学生对此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学生说:“你宽容了别人,别人说不定认为你好欺负,得寸进尺。”也有学生说:“这个社会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宽容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我觉得还是少宽容为好。”还有学生说:“人应该看开点,善待自己,宽容他人。”学生们在说出了自己真实想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人格缺陷。对于这些看法,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他们在课后查阅“宽容”的相关资料,然后在下一节课上交流、讨论。
之后,有些学生在随笔中谈及宽容,他们这样写道:“从小到大,在与朋友的分分合合、磕磕碰碰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点和个性,不能一味苛求别人,那样只会使朋友越来越远离你,而只有宽容的心才能让你我靠近……”,“不宽容其实是把双刃剑,伤人亦伤己”,“让每个人都学会宽容,让社会充满宽容”。事实说明,深钻范文不仅对学生写作有所启发,而且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生活作文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仅仅凭借一两篇范文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塔”,奔向生活的“十字街头”,即从语文课堂走向现实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说:“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离开生活的作文教学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教师必须明确:真正的生活作文,第一是生活,第二才是作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关注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一方面开展文学社、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主题班会、课前演讲、名人名言推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可组织他们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收集民间故事传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培养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地域文化的鉴赏能力;并适时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使之了解社会生活、百姓民生,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在调查、分析、思考各种复杂现象和社会热点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一些看似平常、平淡的事物或事情却具有超乎其本身的意义,引导学生感知、透视,抓住这些闪光点从中洞悉深蕴的意义,从细微处品味人生哲理。这样,作文就很有可能具有更丰富、更多元的内涵,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还必须强调的是:生活作文并不等于短暂的活动作文。例如,有些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了某一风景名胜,就布置学生写一篇游记;带领学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就要求学生写一篇向烈士学习、为国奉献的感言。生活需要长久的积淀,诸如此类的先活动后作文的“模拟生活”作文,并没有真正地回归生活,它流于形式,忽视了体验的质量,并且活动安排随意性太大。
三、在评价作文中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对自然、社会、人生都有各自的感悟。作文是他们抒发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但真不等于善。毕竟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教师就要通过作文这个窗口及时地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获取“因人施教”的第一手资料,在作文评价中适时地渗透德育。
有一位学生因学习压力和家庭因素产生了很低沉的情绪,他写了一首小诗《风中之烛》:“带着一丝微弱的气息/我静静地站在风中/曾经/我迎着寒风/努力地释放我的光和热/借此/给那黑暗中/摸索的人/捎去一点希望:如今/寒风压着我/我已筋疲力尽/看不到一丝希望/我将悄悄/随风飘逝……”
这位老师思虑再三,在作文下面作如下评语:“有一支蜡烛/在寒风中/摇曳/但它仍瑟瑟地/发出它的光/虽然微弱/却倔强。”批语中倾注了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厚望,学生从中汲取了力量,增强了信心,他在作文中对老师这样说道:“真心谢谢您,老师,我一定会做那支倔强的蜡烛,直到我生命的终点,我不会放弃我的光和热,哪怕只是一点点……”这是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洞察学生变化和发展的内心世界,把握问题实质。要随时发现问题,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发现其中想法和写法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反之,在是非美丑观念与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则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或感化手段,促进其思想的转化,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作文,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既当作者,又当评价者,既有自主权,又有批改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评论、鉴赏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悟得作文的规律和做人的真谛。
作文教学与德育是统一的,正确的作文教学指导能产生最佳的德育效果,有效的德育导向能让作文内容呈现质的飞跃。通过开掘范文、生活作文、评价作文三种途径使这两种教育有机融合,将出现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的神奇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作文教学这片天地,让德育化为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语文德育渗透艺术》白金声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3.《语文教育展望》钟启泉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4.《尝试教学论》邱学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久而久之,在作文外观日臻完善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作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情感导向,简言之,就是德育渗透的问题。
“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一篇好作文,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学生道德品性、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鲁迅先生说得好:“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喷泉里涌出来的都是水。”我们如果单纯从写作形式去训练学生,学生作文将会变得千篇一律,缺少“血性”,这是任何华丽的词藻也无法弥补的。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开掘范文中进行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包含有帮助学生成长的丰富素材,是提升学生思想品质的最佳资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准则。应该说,这样一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作文教学的范本,如《离骚》中,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归园田居》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一片赤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从一个既盲又聋的孩子,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的坎坷经历;《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由双腿残疾时的苦闷到对人生的彻悟,直面痛苦的心路历程……如果教师能对这些范文加以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充分发挥作品的德育功能,无疑对学生作文中的思想性有很大的促进。
试举房龙的《宽容》一例。有位教师抓住文章题目——“宽容”,让学生对此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学生说:“你宽容了别人,别人说不定认为你好欺负,得寸进尺。”也有学生说:“这个社会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宽容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我觉得还是少宽容为好。”还有学生说:“人应该看开点,善待自己,宽容他人。”学生们在说出了自己真实想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人格缺陷。对于这些看法,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他们在课后查阅“宽容”的相关资料,然后在下一节课上交流、讨论。
之后,有些学生在随笔中谈及宽容,他们这样写道:“从小到大,在与朋友的分分合合、磕磕碰碰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点和个性,不能一味苛求别人,那样只会使朋友越来越远离你,而只有宽容的心才能让你我靠近……”,“不宽容其实是把双刃剑,伤人亦伤己”,“让每个人都学会宽容,让社会充满宽容”。事实说明,深钻范文不仅对学生写作有所启发,而且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生活作文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仅仅凭借一两篇范文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塔”,奔向生活的“十字街头”,即从语文课堂走向现实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说:“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离开生活的作文教学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教师必须明确:真正的生活作文,第一是生活,第二才是作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关注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一方面开展文学社、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主题班会、课前演讲、名人名言推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可组织他们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收集民间故事传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培养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地域文化的鉴赏能力;并适时让学生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使之了解社会生活、百姓民生,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在调查、分析、思考各种复杂现象和社会热点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一些看似平常、平淡的事物或事情却具有超乎其本身的意义,引导学生感知、透视,抓住这些闪光点从中洞悉深蕴的意义,从细微处品味人生哲理。这样,作文就很有可能具有更丰富、更多元的内涵,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还必须强调的是:生活作文并不等于短暂的活动作文。例如,有些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了某一风景名胜,就布置学生写一篇游记;带领学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就要求学生写一篇向烈士学习、为国奉献的感言。生活需要长久的积淀,诸如此类的先活动后作文的“模拟生活”作文,并没有真正地回归生活,它流于形式,忽视了体验的质量,并且活动安排随意性太大。
三、在评价作文中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对自然、社会、人生都有各自的感悟。作文是他们抒发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但真不等于善。毕竟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教师就要通过作文这个窗口及时地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获取“因人施教”的第一手资料,在作文评价中适时地渗透德育。
有一位学生因学习压力和家庭因素产生了很低沉的情绪,他写了一首小诗《风中之烛》:“带着一丝微弱的气息/我静静地站在风中/曾经/我迎着寒风/努力地释放我的光和热/借此/给那黑暗中/摸索的人/捎去一点希望:如今/寒风压着我/我已筋疲力尽/看不到一丝希望/我将悄悄/随风飘逝……”
这位老师思虑再三,在作文下面作如下评语:“有一支蜡烛/在寒风中/摇曳/但它仍瑟瑟地/发出它的光/虽然微弱/却倔强。”批语中倾注了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厚望,学生从中汲取了力量,增强了信心,他在作文中对老师这样说道:“真心谢谢您,老师,我一定会做那支倔强的蜡烛,直到我生命的终点,我不会放弃我的光和热,哪怕只是一点点……”这是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洞察学生变化和发展的内心世界,把握问题实质。要随时发现问题,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发现其中想法和写法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反之,在是非美丑观念与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则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或感化手段,促进其思想的转化,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作文,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既当作者,又当评价者,既有自主权,又有批改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评论、鉴赏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悟得作文的规律和做人的真谛。
作文教学与德育是统一的,正确的作文教学指导能产生最佳的德育效果,有效的德育导向能让作文内容呈现质的飞跃。通过开掘范文、生活作文、评价作文三种途径使这两种教育有机融合,将出现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的神奇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作文教学这片天地,让德育化为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语文德育渗透艺术》白金声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3.《语文教育展望》钟启泉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4.《尝试教学论》邱学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