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中见人 饰中传神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ue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是人们衣着穿戴的总称,主要指人的衣帽及所佩戴的饰品等等。服饰不仅可以遮身蔽体,御寒挡风,扮靓人的外貌,某种程度上还常显现着一个人的个性爱好、身份职业、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等。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于以貌取人,凭衣看人。“锦衣玉食”是富贵,“粗布短衣”属贫民,“衣锦还乡”为炫耀,“衣冠楚楚”显身份,以致“布衣”、“青衣”、“袍泽”、“纨绔”、“长衫客”、“短衣帮”几乎成了某些人的“身份证”和代名词了。
  服饰与文学一直有着无法割裂的紧密联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以服饰写人,以服饰画人,他们以形式各异的服饰包装出了一个个鲜活淋漓的人物形象。然而,我们认为在众多的现代作家中,真正能将人物服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要数鲁迅先生了。仅以选在中学课本中的他的小说、散文为例,其中几乎很少有未涉及服饰的。这些生动的服饰描写,或暗示了人物的遭遇、命运,或揭示了人物的身份、个性,或凸显了人物的丑恶心理,或推动了情节的向前发展,或流露了作者的爱憎情感。所有这些,无不衣中见人,饰中传神,令人称奇叫绝。
  
  一、暗示人物的遭遇、命运
  
  鲁迅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旧中国下层社会的普通人,由于社会制度的黑暗,封建统治的腐朽,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劳动妇女,都挣扎在贫困线上,生活凄苦,命途多舛。《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初到鲁四老爷家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这很可能是她最好的装束了,因为中国农村有这样一种传统的观念:“在家日日旧,出门一时新”。出远门时总要尽量穿好一些,穿鲜亮一点,何况此次还是来找工作的呢,总得给主人家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吧。然而,祥林嫂的这一身装束还是让读者大吃一惊,大惑不解。二十六七岁,正是一个女性注重打扮、追求亮丽的年龄,然祥林嫂却是一身晦暗的冷色调:“乌”、“蓝”、“月白”。细细品来,读者方恍然大悟,祥林嫂这一身晦暗的装束既不是偶然,也不是她的偏好,而是凄苦的生活在其身上碾出的阴暗轨迹,是其凄苦命运、悲惨遭遇的真实显影。如果说还有一点引人注意的地方的话,那便是她头上的白头绳了,然而,这恰又证明了她的更大不幸:丧夫新寡。
  闰土也是旧中国农民的一个典型,虽然已是深冬,天气异常寒冷,但站在“我”面前他却依然“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故乡》)。读者无须多想,单从闰土这“破”而“极薄”的穿戴和“浑身瑟索”的神态上,便可轻而易举地推想出他饱经苦难、极度贫困的状况,感受到他遭遇的不幸,命运的凄惨。作者这种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真可谓“未见锣鼓,先闻其声”,为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揭示人物的身份、个性
  
  康大叔是《药》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他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作家扣住一个“黑”字来写,“玄色衣”、“玄色腰带”,尤其是那一“散”一“捆”,不由人不想到一个“匪”字。不用看他的满脸横肉,也不用听他的嚷嚷,单看这一身装束,一个以杀人为职业,粗野凶残,蛮横暴戾的清王朝爪牙的形象就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如果说康大叔的装束中透出的是一股匪气的话,那么《藤野先生》里藤野先生那随意的穿戴中所折射出的,则是一个异国学者的独特个性与为人。他“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藤野先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不菲的经济收入,然而他却如此的不讲究,这显然不是先生吝啬,而实是他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无心顾及其他的真实显现。
  
  三、凸显人物的丑恶心理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甚至是其常爱随身携带的东西有时都是其心理的外化,都直接显现着人物的情感世界。假洋鬼子是《阿Q正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革命了”的假洋鬼子“一身乌黑的大约是洋衣,身上也挂着一块银桃子,手里是阿Q已经领教过的棍子,已经留到一尺多长的辫子都拆开了披在肩背上”。这个一向作威作福的封建卫道士,在革命风暴到来之时,迅速换上了洋衣,挂上了“银桃子”。他着洋衣是为了表明自己反满崇洋的决心,佩“银桃子”则是因为这是当时最时髦的证章,在未庄人的眼里“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然而这一身行头配上他脑后那一尺多长的蓬头散发,实在有些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滑稽至极。一个投机革命又随时准备退出的狡猾的狐狸形象赫然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他棍不离手,既是内心虚弱的表现,也是企图假借革命继续以武力维护其剥削者地位的心理外露。这一身可笑的装束所包裹着的是人物那顽固守旧,投机钻营,凶暴乖谬的卑鄙心理和丑恶灵魂。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阿Q是鲁迅笔下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一个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性格扭曲了的小人物。导致他最终走上绝路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贫困、饥饿则是其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小说第五章中写道:蛰居在土谷祠中的阿Q除了觉得寒冷外,“第一倒是肚子饿。棉被,毡帽,布衫,早已没有了,其次就卖了棉袄;现在有裤子,却万不可脱的;有破夹袄,除了送人做鞋底之外,决定卖不出钱”。贫穷和饥饿使阿Q几乎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然而“仍然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难耐的饥饿使他毅然偷到了尼姑庵,偷进了城里,最终“偷”上了断头台。贫穷和饥饿如同一根无形的绳索,牵引着阿Q一步步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这里的服饰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流露了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情感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不论是其喜爱、赞赏的人物,还是其揭露、鞭挞的对象,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情感,我们从其服饰上也常可窥见一斑。《故乡》中的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简单的服饰中浓缩了“我”对儿时伙伴的无限思念与喜爱,同时也清晰地流露出了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好感。再看看先生笔下那些“清国留学生”的尊容:“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藤野先生》)。鲁迅以夸张讽刺的手法描述了这帮不学无术之徒的不伦不类,令人作呕,言语中透出了对他们的厌恶和唾弃。
  鲁迅作品中的服饰描写其妙多多,但无一不是为着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服务的,且言辞简洁,语言生动,耐人咀嚼。
其他文献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传世名作,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会为它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而倾心不已。老师们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非常投入地大讲特讲桃花源美在景,更美在人。田园风光,人情世故等等的分析固然令人信服。然而这仅仅是从《桃花源记》讲了什么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重点在文本的“言”所表达的“意”,而我则试图从“怎样言”的角度来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来谈谈《桃花源记》的写作技巧。  针对初中生叙事能力的不足,我
期刊
《诗经》中反映征人因战争长期在外服役、不得归家怨恨情绪的作品不少,《诗经·豳风·东山》与《诗经·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两篇脍炙人口的感人之作。虽说两篇作品同是由经过漫长艰苦战争后的军人在归途中的抒情之作,然而,我认为,如果只把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模糊处理成“征人”,便无法理解两篇作品思想内容的明显差异性。所以在我看来,造成他们悲途各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基于两篇作品中男主人公“征人”身份形象的细微差异。
期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和贺知章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他们都以“柳”作为自己抒情言志的对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拓宽了咏柳的题材,开创了诗歌的一种新局面。下面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首诗作一下赏析。  一、从写作背景上来看:曾巩生活的时代是北
期刊
吴文英在中国词史上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历来词评家对其作品是毁誉参半。批评者如张炎在他的《词源》中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赞扬者如清代戈载在他的《宋七家词选》中说吴文英的词“以锦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深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绩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面对行家评语,我也不敢妄下断言,仅试从其公认的代表作《八声甘州》(陪庚幕诸公游灵岩)一词入手,分析一下
期刊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作为表现战国策士卓越的语言才华的名篇,历代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誉,对其中的两位主人公——触龙和赵太后,后人的评价也基本上如出一辙(包括我们的人教版教材和教参):触龙,赤心为国、能言善谏、深谋远虑;赵太后,目光短浅、专横顽固、妇人之仁(当然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她“知过能改”,以大局为重的一面)。  在这几成定论的语境之下,笔者在对此文的研读和揣摩过程中,竟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见解和“成论
期刊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
期刊
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为前提的,在作者想象中出现的作品世界,就是一个给人以立体感的世界,也是作者倾注全部情感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必须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他们的想象插上五彩的翅膀,使他们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呢?  一、借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议题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好的文题又是电光
期刊
小说教学的一般模式是通过情节的把握感知人物形象,由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主题。这一过程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一切水到渠成。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不应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丰富的。  在文艺理论中强调典型性,作家塑造人物应该成为“这一个”而非“那一个”,可以这样说,作家创作时可能会选择同一主题,但由于艺术手法、个人风格不同,每一部作品都成为不可替代的“这一个”。有的作家喜欢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到九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了以下目标:“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苏教版教材中附录了一些名家的硬笔、毛笔书法:七年级上册介绍赏析晋朝王羲之、唐朝颜真卿的书法;八年级上册介绍赏析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的书法;九年级介绍赏析当代书法家庞中华、孙小云的作品。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
期刊
记叙文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人物塑造得成功,会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泣其悲,喜其乐,爱之深,恨之切,给人留下长久难忘的印象。可是,是否笔墨越多,给人的印象越完美呢?或许《我的第一本书》能给大家一些这方面的有益启示。  《我的第一本书》是现当代著名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编录在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文章通过对他儿时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