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美学基础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美术教学属于美学教育,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个人鉴别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术 教学
  1998年国家重点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突出的地位,切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同时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从组织和思想方面重视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举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教育战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教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美术课作为中小学课程的一个分支,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时代的重任。柏拉图说过“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作为“艺术”中重要的一员——“美术”在教育中也应起到积极的作用。美术教学大纲往往规定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修养、审美素质和培养、发展智力上,因此美术教学承担着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鉴别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而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又是基础工程,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在学校中美术教育正是通过教学环节,以课堂为起点、以课堂为战场,从课堂上去,到课堂上来,在教学中真正完成从美术教学向美术教育的升华。
  美术教学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教学的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缺乏。而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将决定其素质程度。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美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简单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素质教育能真正贯彻到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深化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把美术教学真正在实践中变身为美术教育。
  美术,呈现给人们的是感官刺激,是通过具体的物象带给人们无限的感觉。顾名思义,那就是创造美的“术”,即能力。美术教学,就要从以上的三步切入,通过教学训练提高“术”,而重点的还是第一步——美术欣赏,即从对“术”的欣赏开始做起。
  马蒂斯(Henri Matisse)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对著名美术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深入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每一节美术课的开始可以通过名画欣赏,指导学生在欣赏中学习,以陶冶其情操。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欣赏过程中的个人观点,提高其整体的欣赏水平,进而通过临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操作力以及眼、脑、手的协调运用能力。而且从著名作品的内涵来看,这些作品在内蕴方面都是有着丰厚的积淀的,这些积淀对于学画者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宝贵的资源内化为后来者的前进动力,而不是裹足不前、对著名作品顶礼膜拜。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放思想,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概括整个世界。”要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一种创造的能力和思维。
  对这一点,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Lowenfeld)阐述得更彻底:“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若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多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了。”
  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知识量激增,单纯技术性的要求已经并且将继续减弱,如电脑的飞速发展使许多技术性的东西通过电脑已能完成,而电脑程序的更新也是让人眼花缭乱,功能日渐强大。但美术作品的内涵是电脑等物质手段难以达到的,这其中的内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美术教学任重道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是授之以“器”还是授之以“道”,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遇”,道理,不言而喻。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教育的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便已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本文中笔者就此谈了些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育创 教学活动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取向的偏差、人文关怀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日渐成为不争的现实,
期刊
摘 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并阐述了操作性很强的几大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小组合作学习 常见的问题 实效性 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
期刊
创新能力的有无和大小,主要受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方法策略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所谓创新思维,是指那种能促使人们产生新颖、独特想法的思维方式,这是各种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在科学课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条途径  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可以这样做:  1.
期刊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断上升的。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对外界的观察就成为我们改造自然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其中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观察能力能表现出目地性、选择性、整体性、精确性、观察性等优良品质。只有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进一步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为巩固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抓好“小练笔”训练,能减缓大作文训练的坡度,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效果显著。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作文 练笔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
期刊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如何准确记忆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  一、字头记忆法  抽出核心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如: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
期刊
摘 要:让孩子们成为习作的主体,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孩子们写作的道路,让作文教学既有“乐”又有“趣”,让孩子们爱上写作。  关键词:习作教学 激发 乐趣 作文  小学时光是美好、惬意的,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总是给我们留下最深的记忆。如今的小学生,每天沐浴着美好的晨光,在幸福快乐中成长着,然而一提到作文,孩子们就有了一个共性,不喜欢,想逃避。  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写的
期刊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了史料即是符合了历史教育改革的需要,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史料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这些说明教师在利用史料时功用心过强。  但是我们细读教科书,就会发现除
期刊
摘 要:优化课堂时间,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法,优化评价,铸就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 优化 效率  说起“高效课堂”,在现今的中国教育界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江苏“洋思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山西太古“24字教学模式”。细究这些模式,无一例外都加大了对课堂环节的重视。而我的理解:“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其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发散性的思考、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大有益处,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各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学习中,应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科知识,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汲取营养。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创新意识 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身心的发育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