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探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该学院课程表编排现状,发现现有排课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课程表编排原则,探索实现该学院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的途径,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稳定教学秩序、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科学合理 课程表 编排原则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大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多,课程门类越来越复杂,而教学资源的改善相对滞后,使得课程表的编排工作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尤其是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学校,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学场地较稀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如何使课程表编排更科学、合理、高效、周密,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表合理编排的重要性分析
  课程表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令性文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其展开。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设施及教师的教学时间而制定的制度化表格[1]。其编排工作是高校一项常规性的重要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课程表的编排是一项实践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集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于一体,对课程、教师、学生、教学场地、时间等资源进行组合配置,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课程表的编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场地的利用效益等,进一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本。
  二、课程表合理编排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表的编排涉及课程、教师、学生、时间、教学场所等诸多要素,科学合理的课程表不是对这些要素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利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学设施的充分利用。
  (一)以人为本。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表的关键要素,在教学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是课程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课程表的编排应以人为本,从学生和教师的利益出发思考问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充分了解学生与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各种要求,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从而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效率优先。
  课程表的编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大脑调节功能的生理特点合理编排课表,使学生保持上课的高效率。编排课程表时应注意:①确定合理的排课顺序,设置排课优先级别;②不同性质、不同层次课程交叉搭配,如文科和理科、公共课和专业课等交叉搭配;③力求分布均衡,避免某天课程特别多而某天课程太少甚至无课等现象。
  课程表的编排还应考虑教师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科学安排教师授课时间。对于青年教师,适当集中安排上课时间,使他们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搞科研、学习、备课,但不能在一天或两天内安排过多课程,防止教师过度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健康。而对于年老体弱的教师,则宜分散排课,注重劳逸结合。此外,新老教师上不同班级的同一门课时,尽量将老教师的课安排在前面,方便新教师先听课学习后讲课。
  (三)注重效益。
  教学设施、教学场所作为课程表的固定要素,与时间的优化组合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助于降低学校办学成本,提升办学效益。编排课程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或周转率,减少闲置和浪费,以最经济的投资获得最佳效益。
  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课程表编排现状分析
  学院自2005年办校以来,由最初的8个专业发展到2014年的32个专业,学生人数由700多人增加至16000多人,学科种类、专业数目、办学规模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凸显紧张,使得课程表编排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学院现有的课程表编排模式已不适应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一)教务部统揽全院课程表编排工作。
  学院目前有16个系32专业,院系未完全实现二级管理,除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等三个大系配备了教务人员外,其他系的课程表编排工作全由教务部承担,而教务部目前配备的课程表编排工作人员只有6人,其中2人负责两个校区全院性公共课的编排,4人负责13个系专业课的编排,任务非常繁重。
  (二)教学场地紧张。
  学院规模扩张迅猛,而硬件投入力度却跟不上规模扩张速度,虽扩建了一个校区,但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紧张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其中一个校区,医药类学生人数两千多人,大部分课程以实验实践课为主,需要大量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而目前学院的实验室和实验设施无法满足上课需求,有些高端精密仪器因价格昂贵仅购置一两台,学生只能排队轮流使用,导致一些学生需要等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完成实验,无疑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此外,存在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投影仪清晰度差,体育场地少,运动器材稀缺等问题。
  (三)师资力量薄弱。
  学院有些系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师人数少,无法承担本系所有课程的教学,不得不请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个别新专业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导致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频繁变动,出现因人设课现象。
  学院目前学生人数有16000多人,而任课教师只有631人,其中兼职教师高达318人。兼职教师一般是在承担并优先完成本单位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来校兼课,会对上课时间提出诸多要求。在编排课程表时,由于需考虑兼职教师的时间要求,经常出现三节或四节连排现象,易产生“倒摄抑制”和较大的“负迁移”效应,影响学习效果[2]。学院兼职教师多,往往需等兼职教师安排好本单位任务后才能抽空过来上课,且时间经常变动,影响课程表编排工作的开展。此外,兼职教师临时接到任务外出出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调、停课频繁,影响教学秩序。   (四)排课方式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利用计算机辅助排课,已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学院受诸多因素制约,未能实现现代化排课,依然使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排课。人工手动排课效率低下,工作强度大,需要工作人员无数个通宵达旦才能完成,且经常出现推倒重排现象,不能有效避免教师冲突、教室冲突、学生冲突。人工排课只是尽力解决了资源冲突问题,对学生学习规律考虑不足,不能严格遵循课程表编排原则,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的实现途径
  (一)加快推进院系二级管理。
  院系二级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编排课程表时,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不仅有利于学院对整个教学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而且有利于各系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程表编排准确度,学院和各系通过分工合作,降低课程表编排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公共课程涉及全院各个系,其教学资源由各个系共同使用。因此,公共课程应先由学院教务部统筹安排管理,再要求各系根据已排课程框架逐一编排专业课程,最后交由学院教务部门统一汇总核查并予以公布。
  (二)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尽管独立学院在资金投入上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但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必须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增加教学资源,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教学需求,从而提高办学水平。教学经费投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教学设施的改善和教学场地的扩建、师资力量的壮大。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学仪器设备、运动器材等。由于多媒体教室使用率高,仪器设备使用频繁,损坏、报废不可避免。工作人员需不定期对它们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以免影响教学效果。实验室有些仪器耗材价格昂贵,学院不可能大批量购置,但需根据使用人数合理配置。教学场地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绘图室、机房及运动场等,学院实验室资源紧张,应加大资金投入分批次进行实验室建设,满足教学需求。
  学院办学规模增加,现有专职教师人数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院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对兼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难以监控到位,因此,企图增加兼职教师人数分担教学任务不可行,学院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壮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学水平。兼职教师的知名度和教学水平往往是吸引学生报读独立学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学院不能大幅度减少兼职教师的聘任,但可以转变兼职教师的教学模式。譬如,同一门课程可以安排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专职教师是该门课程主要负责人和主讲人,兼职教师则主要负责讲授该门课程的难点并对专职教师予以指导。由于兼职教师授课次数不多,在编排课程表时可以不予考虑兼职教师的时间,在兼职教师上课时如发现时间有冲突,则可以进行调课,这样既不会降低学校吸引力,又能培养专职教师,更能合理地编排课程表。
  (三)采用现代化手段,推进课程表编排信息化。
  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人工排课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教学安排需求,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是大势所趋。采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手段是提高排课效益、优化排课效果的技术保证[3]。计算机辅助排课不仅能有效解决资源冲突问题,保证教学秩序稳定,而且能合理配置资源使之达到最优组合,提升办学效益。在计算机自动排课完成大量复杂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做好人工干预工作,实行“人机交互排课”[4]。在计算机初步排好课程表后,工作人员需根据课程表编排原则、结合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使课程表更趋合理化。
  (四)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为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需制定课程表编排相关规定,完善教师调停课制度,规范调停课程序,杜绝随意调停课行为。加强日常教学秩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健全学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保障课程表的稳定性和严肃性,稳定教学秩序。
  五、结语
  编排课程表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高校执行教学活动的依据。编排人员运用系统思维,遵循以人为本、效率优先、注重效益的原则,将高校的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等进行复杂的排列组合,力求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最大化办学效益。因此,高校应对课程表编排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方能实现课程表的科学合理编排。
  参考文献:
  [1]张文.课表编制工作探讨[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12(3):56-62.
  [2]周伟国.高校课程表编排若干问题的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92-94.
  [3]寿锦雄.基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排课法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06,(24):17-18.
  [4]严莉.对高职院校排课工作的若干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6):86-88.
其他文献
摘 要: 菲兹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冬梦》讲述了以迪克斯特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代年轻人从怀揣梦想、追逐梦想到梦想破灭的历程。小说运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包括叙述视角的选取,特殊叙述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简短的篇幅内体现出故事的立体感和艺术性,彰显了小说家高超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冬梦》 叙述视角 时距 频率  一、菲兹杰拉德及他的《冬梦》  F. S.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
摘要:简·奥斯汀开辟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运用独特的反讽艺术描绘了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生活。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分析奥斯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婚恋观所暴露的女性地位;人物对比;喜剧性结局。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 等级森严 婚恋观 人物对比结局  一、批判现实主义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
摘 要: 本文基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对0~6岁儿童亲子课程进行探讨,主要包括:0~6岁儿童亲子课程的内涵;0~6岁儿童亲子课程的特点;0~6岁儿童亲子课程的设置;0~6岁儿童亲子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 0~6岁 儿童 亲子课程  笔者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的一名成员(以下简称儿发中心),运用经验总结法,在亲子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归纳
摘要: 角色扮演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幼儿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增强助人、分享和合作等道德行为,是幼儿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角色扮演体验社会化幼儿教育  一、角色扮演的概念  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角色扮演最早是临床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在1959年创立的,指导患者在心理剧中扮演各种角色,用以协助当事人探讨其内心世界,以便
摘 要: 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作用于学生的方方面面,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禹禹前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关护,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减轻心理压力,摆脱心理负担,学会创造快乐生活。因而积极自我暗示成为帮助学生的一大良方。积极自我暗示通过自我肯定影响人的身心状态,它的运行既有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外部依据,又有自身蕴含的三大定律作为支撑。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文字语言
摘 要: 《色·戒》是张爱玲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篇极具争议的心理小说。长久以来,评论界对于主人公王佳芝突然“叛变”的原因及张爱玲创作的真实意图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拉康的镜像阶段学说和齐泽克理论,对主人公王佳芝的心理迷失过程作梳理,探求促使王佳芝走向命运深渊的真正推手。同时也从文本内外找寻张爱玲创作时无意识产生流露出的对自己情爱葬送的追问,以及对其妥协人生——人性观的文饰、媚俗倾
摘 要: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理工科高校在大学文化和社团文化发展中的瓶颈与困境,分析了社团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价值定位,以及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在人文底蕴欠缺的理工科高校,借助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促进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失为一条重要而便捷的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 社团文化 大学文化 理工科院校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大学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和
摘 要: 电影《十二怒汉》是典型“三一律”结构的作品,本文将由“三一律”与电影的关系进行切入,从电影在故事情节构架、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戏剧冲突的铺陈,这几点上分析“三一律”这一传统的戏剧结构在电影中的价值。  关键词: 三一律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戏剧冲突  “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经典法则一直备受推崇,它让剧本结构更加严谨、集中的这一特点在剧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时常被电影借鉴运用。早期
摘 要: 一个能让一堂历史课既能讲完又有实效的教学设计,需要功底扎实、深入浅出的水深土厚的底蕴,思维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荡气回肠,又有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珠联璧合,这是历史教师的心灵高度和使命。正是历史老师不断设计、推敲,也许是设计了再推翻,推翻了再设计,这样千锤百炼,最后诞生的教学设计精、气、神、魂、智俱足,用之于课堂,才能授学生以渔,用之于老师,才能游刃有余灵活驾驭课堂,同时课堂设计引发的生成问题
摘 要: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走近小学课堂已有十几年,尽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与探索,但仍有德育的有效与实效的困惑。本文就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谈德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教师手记 小学品社 教育方法 有效性 实效性  2014年4月8日,《扬子晚报》发表了姚大伟的教师手记《方法》一文,引发了许多关于德育有效、实效与高效的热议,我也是一名小学品社教师,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