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泪”换“水”还是“水”换“泪”?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标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4-0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仅有的一篇。
  作品节选自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有的译作卡西莫多)因受养父——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徳唆使,拦路劫持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在他性命垂危之际,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送水给他喝。作品结构宏大,情感的张力和对人性的解析的深刻程度,都让后人叹为观止。而节选部分的细节描写和多重对比,则是最大的亮点、最佳的看点。整部作品塑造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伽西莫多,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两个不朽的形象:一个倾城倾国,不仅外表美艳惊人,而且内心善良、纯洁天真,是“美”与“善”的完美结合体;一个独眼驼背、耳聋腿瘸,奇丑无比,可又极其善良真诚,敢为深爱的人付出真爱。
  每次和学生一起欣赏该作,既因上述诸多亮点叫绝、被作品所塑造的完美形象感动,也为作品标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实在欠妥而深感遗憾。真不知是作者雨果原本就这么写的(抑或译者陈敬容就这么译的),还是苏教版的编者刻意加的。不避浅陋,依笔者愚见:选文标题绝不应该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而应该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
  这绝不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虽然一字未改,只是词序上的微调,可A换B与B换A还是有些区别甚至是大有讲究的。什么叫“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说的:①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②变换;更换。③兑换。我们所探讨的这个短语里的“换”,意思应为①(这大概没有异议)。从主客关系讲,前者是主,后者是客;从时间角度看,前者在先,后者于后。而具体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个特定短语,前后之间还分明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关注这个标题的绝非笔者一人。日前观摩一位名师讲授本文,他在师生互动环节抛出这样一问:本文标题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也有译为“一滴水换一滴眼泪”的,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理由。(此时,我禁不住有一种找到知音的冲动。)在学生进行了短时间的思索和不太成熟的发言后,老师运用多媒体亮出了参考答案——
  示例一: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好。理由:①突出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赠水的感激之情。②“一滴水”体现了仁爱和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换来了伽西莫多的眼泪,而这又感动了周围观众。
  示例二: “一滴水换一滴眼泪”好。理由:①这样更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有爱斯梅拉达充满仁爱的“一滴水”,才有伽西莫多充满感激的“一滴水”。②更能突出“一滴水”对唤醒伽西莫多良知的作用。
  这时,授课的同学和听课的我都有些茫然,因为上述“示例一”实在牵强得很,不客气地讲,观点与理由严重脱节、自相矛盾。前后4点“理由”,其实都是在论证,也都只能论证“示例二”的观点,即“一滴水换一滴眼泪”好。换句话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好”这一观点根本不能成立。当然,探究这一教学环节本身是很有意义的。
  古人云:文无定法,为文有道。同样,虽说题无定法,但拟题有道。平时我们的写作,多半是拟题在先,行文在后;而作为长篇著作的节选,恐怕是选文(内容)在先,拟题在后,即编辑根据节选部分的情节内容来添加一个标题(为慎重起见,题注中常附有“题目是编者所加”的说明)。添加一个什么样的标题为好,一言半语或许说不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章的标题,尤其是小说的标题,应当符合作品内容,应能概括或提挈故事情节,应当有益于刻画人物形象,有助于揭示作品主旨,切切不能出文不对题之错。
  试比较一下“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与“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这两个标题,前者既有违作品内容,未能概括或提挈故事情节,也不利于刻画人物形象,无助于揭示作品主旨,而后者倒恰恰是既符合作品内容,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有益于刻画人物形象,有助于揭示作品主旨的。
  我们不妨再回味一下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眼泪。”
  请注意这里的“这时”二字,它所指代的无疑是爱斯梅拉达“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这一动作细节。
  我们都知道,凡事总有个时间上的先后、逻辑上的因果关联。从前面所示作品情节来看,不是先有泪而后有水,而是先有水然后才有泪的。再从事物内在的因果关联上看,爱斯梅拉达将水递至伽西莫多唇边是因,伽西莫多热泪滚出眼眶是果。还有就是从人物关系、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角度看,正是因为先有爱斯梅拉达将水递至伽西莫多唇边的“义举”,后有伽西莫多热泪滚出眼眶作为“回应”作为“反响”,这才显示出“水”的意义,“水”的影响,这才显示出爱斯梅拉达心灵的善良、纯美,形象的崇高、感人。是她在众多看客正热衷于对那像猪一样被捆绑在刑台上的敲钟人发疯似的予以羞辱、诅咒之时,在“仇人”伽西莫多被执行庭折磨得死去活来、奄奄一息之际,众目睽睽之下,十分坦然地走上刑台,为伽西莫多送上揣在怀里的一葫芦水,拯救了他的性命,更拯救了他的灵魂,致使他流下生平第一滴泪——幸福的泪、感激的泪、悔恨的泪、自责的泪,他是喜极而悲,是悔极而泣。
  如果像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标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所言,是以泪换水,那岂不成了伽西莫多老泪纵横地乞求怜悯在先,而爱斯梅拉达廉价的施舍在后?如果是这样,那爱斯梅拉达的形象可就大打折扣了。事实上尽管此时的他已经渴得要命,干得要死,曾嘶哑着嗓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嚷着“给水喝”,可他毕竟没有流一滴眼泪,这在作品里是交代得十分清楚的。一句话,是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才换来了伽西莫多的眼泪。
  总之,是作为美、善良、纯洁的化身的爱斯梅拉达令人意想不到的善行义举,感化了一块坚冰,温暖了一块顽石,唤醒了一颗沉睡的心,让他爱心不泯,让这看似丑恶的伽西莫多在接下来的故事里,能够用爱反击命运不公的裁决,用大爱诠释真正的美、真正的善。爱斯梅拉达用“一滴水”唤醒“仇人”伽西莫多的同时,也唤醒了身边近乎麻木、冷漠的群众。从而让读者领悟:人性中的美丑总是相对存在的,而人性的美才是人类的希望。所以,笔者以为本篇的标题不宜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而宜用“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至少,“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比“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好。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学教育里,班级合唱作为可以培养学生艺术素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可实施性也很强,它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共同表演的机会,而且深受音乐老师的喜爱。本文就是笔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平时教学中的体会和方法做一个总结。  【关键词】班级合唱 教学方法 选歌 合唱技巧 音乐素质 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教产结合、工学一体”是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探索出来的一条发展之路,它对于中职教育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数控专业着手,解读“教产一体”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产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以黄淮学院的发展为例,具体分析了黄淮学院的发展和驻马店市经济的腾飞如何实现了共赢。  【关键词】高等教育 地方经济 校地合作 经济双赢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对策建议(编号:2012B40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大动脉中脂质和纤维素的沉积、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斑块形成,机制复杂,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病因.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是动脉斑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氧化铜纳米颗粒(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CuONPs)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金属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研究证明其对机体是有害的,但 CuONPs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目前还未见报道.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
目的:
  系统评价吸入糖皮质激素复合制剂(ICS+LABA)联合低剂量茶碱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COPD患者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利用构建完善的检索式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从各中、外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系统评价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互不干涉独自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检索所得相关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并通过质量评分表评价最终纳入研究质量,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经两名研究者独立筛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已日益完善,不过实际作文教学中,受到升学、适应考试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作文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严重的技巧化、模式化倾向。中学作文应当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展现学生个体生命绚丽色彩,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应进行改革,推行个性化、人性化作文教学,增强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从而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细节描写 体验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期刊
【摘要】新课改后,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这些中华文化的精粹,因为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遥远,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古代文学时,不能融会贯通,就会使文章支离破碎,课堂也会枯燥乏味;学生的理解就会肤浅、片面,甚至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比较阅读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从题材、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比较阅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3-01  一、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词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且还在后面附录了70首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共收编了古诗50余首,大约占课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0-01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阅读面窄,语言组织能力弱,容易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表现为不会写、不敢写、提到习作就害怕等现象。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呢?从教这么多年,觉得最令人头痛的就是习作教学这一块,总是不知道从何教起,教得太死,怕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不教,又怕学生掌握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2-02  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悲哀:尽管教师教得很认真,学生学得也很努力,可是,有几个小学毕业生(其实中学生也大体如此),学了几百篇课文后,懂得该怎样读而自行去读懂一篇文章呢?面对哪怕一篇很简单的或此类型不知学过多少遍的文章,若没有老师的牵、引,他们也不知到底应从何读起、读什么、按什么步骤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