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上作文教学是一个重难点,也是所有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和头痛的课题,也是学生不愿意完成的一门课题,语文教师们也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技巧和方法。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如只注重作文讲解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学生中考的語文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先提高作文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为此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下。
首先,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其次,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的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因此,不先提高书写水平,提高写作水平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考试作文分数就相对高出同类班级几分。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初一入学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正确、工整、大方、美观。
再其次,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地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1、开源与导流。这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老师的任务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向大自然,投向社会现实生活。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身体去感受,并用心去思考。将观察到的内容如实的准确的进行记录,保存好有价值的材料。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风景优美,农村的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农村学生热爱劳动,看到的动植物多,这既是作文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在作文中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而又真实的生活,他们在生活中才能找到思维的起点。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不仅同语文打交道,而且能善于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然后指导他们形之于文。具体做法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布置观察任务,写观察日记,或写分析笔记。
2、阅读与吸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并可以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此外,优秀作文选也是很好的范例,因为其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也较浅显,更易于学生模仿。只是要注意吸收的问题,即怎样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曾经不少学生,家里有大堆作文选,可文章就是写不好,主要是没有充分吸收。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注意引导学生。
3、要求与放手。
作文有三个层次:即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课内的训练要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绳之以法”,要学生按一定要求写文章,“放手”即“给予自由”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放胆作文。这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我们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使之能爆发才华的火花。
4、起草与修改。
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才有“下笔如有神”的可能;否则,想到哪写到哪,很难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另外,写好文章,一定要修改。作文的要求尽量完美,平时多改才能少犯错误。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为辅。
5、训练与实用。
一般的作文无实用性,只是为练习而练习,这样可能会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把平时训练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经常写一些书信、调查、申请书、自我介绍以及小型文学作品等。
总而言之,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单靠训练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要从多方面入手,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首先,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其次,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的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因此,不先提高书写水平,提高写作水平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考试作文分数就相对高出同类班级几分。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初一入学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正确、工整、大方、美观。
再其次,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地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1、开源与导流。这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老师的任务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向大自然,投向社会现实生活。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身体去感受,并用心去思考。将观察到的内容如实的准确的进行记录,保存好有价值的材料。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风景优美,农村的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农村学生热爱劳动,看到的动植物多,这既是作文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在作文中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而又真实的生活,他们在生活中才能找到思维的起点。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不仅同语文打交道,而且能善于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然后指导他们形之于文。具体做法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布置观察任务,写观察日记,或写分析笔记。
2、阅读与吸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并可以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此外,优秀作文选也是很好的范例,因为其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也较浅显,更易于学生模仿。只是要注意吸收的问题,即怎样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曾经不少学生,家里有大堆作文选,可文章就是写不好,主要是没有充分吸收。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注意引导学生。
3、要求与放手。
作文有三个层次:即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课内的训练要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绳之以法”,要学生按一定要求写文章,“放手”即“给予自由”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放胆作文。这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我们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使之能爆发才华的火花。
4、起草与修改。
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才有“下笔如有神”的可能;否则,想到哪写到哪,很难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另外,写好文章,一定要修改。作文的要求尽量完美,平时多改才能少犯错误。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为辅。
5、训练与实用。
一般的作文无实用性,只是为练习而练习,这样可能会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把平时训练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经常写一些书信、调查、申请书、自我介绍以及小型文学作品等。
总而言之,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单靠训练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要从多方面入手,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