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物理课堂,要关注物理学科与自然、生活的联系,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留有恰当的教学“空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高效课堂;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5201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物理,爱上物理,高效開展教学,是广大教师的目标。现根据我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打造物理高效课堂,略谈几点见解。
一、关注物理与自然、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的生发点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知识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可提出问题:汽车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向驾驶室内倾斜呢?深色和浅色玻璃哪种成像更清晰?在讲大气压时,可提出问题:在发明活塞式抽水机之初,科学家们发现无论怎样改进抽水机都不能增大抽水深度,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家庭电路》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安装楼上楼下都能控制的电灯开关?在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的时候,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另外,结合人造卫星的发射,告诉他们,这些新科技都是物理学不断发展的结果。用这些身边的事例,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安排恰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越来越普遍。恰当的课堂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运动的快慢》教学中,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回忆田径场上的运动情景,而是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传球比赛。比赛过程中,一种情况是同时开始传球,期间我喊停就停,看哪组快?怎么比较?另一种情况是让两组学生的球都传到最前面,再问学生哪组快?怎么比较?这样的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直接体验,理解知识;这样的活动能够营造轻松气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亲身体会成功,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三、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学生的情感变化复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以“景”动情,这个“景”就是生活场景。物理学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以从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入手。
比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学生在杠杆的两端多个位置,分别挂上钩码玩。他们看到我走过来,急忙往下摘钩码,我微笑着说:“不要摘,不要摘,你们能不能在这么多位置上挂钩码,让杠杆平衡呢?”三名学生一起动手挂钩码,很多学生也都围过来看,当他们终于使杠杆平衡时,脸上都泛起了轻松的笑容。然后我提出问题:这样做有什么缺点吗?三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力和力臂太多了,不容易平衡。”我说:“做习题也好,做实验也好,应该有目的有步骤,抓住关键,否则,既浪费了学习时间又耽误学习进程!”这样的寥寥几句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启发他们深刻反思。其实,有的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不按要求做实验,他们大多是想尝试新事物或者找点新发现,此时可以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由此可见,简单粗暴的批评、制止,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师生相互尊重、真诚对话,营造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传递正能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深入思考,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四、设计教学“空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适当留有思考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灵感,拓展思维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这一课时,在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后,研讨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提问:电路图怎么设计?器材要怎样选择?哪一个是变量?哪一个是不变量?这些问题,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然后由学生分析、总结,再由学生分组操作获得结论。在课堂上适当地留“空白”,给学生一块“自留地”,让他们亲自耕耘和收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又为学生将来深入学习物理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控学生的课堂心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关键词]物理高效课堂;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5201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物理,爱上物理,高效開展教学,是广大教师的目标。现根据我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打造物理高效课堂,略谈几点见解。
一、关注物理与自然、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寻找学生学习兴趣的生发点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知识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可提出问题:汽车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向驾驶室内倾斜呢?深色和浅色玻璃哪种成像更清晰?在讲大气压时,可提出问题:在发明活塞式抽水机之初,科学家们发现无论怎样改进抽水机都不能增大抽水深度,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家庭电路》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安装楼上楼下都能控制的电灯开关?在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的时候,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另外,结合人造卫星的发射,告诉他们,这些新科技都是物理学不断发展的结果。用这些身边的事例,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安排恰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越来越普遍。恰当的课堂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运动的快慢》教学中,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回忆田径场上的运动情景,而是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传球比赛。比赛过程中,一种情况是同时开始传球,期间我喊停就停,看哪组快?怎么比较?另一种情况是让两组学生的球都传到最前面,再问学生哪组快?怎么比较?这样的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直接体验,理解知识;这样的活动能够营造轻松气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亲身体会成功,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三、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学生的情感变化复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以“景”动情,这个“景”就是生活场景。物理学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以从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入手。
比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学生在杠杆的两端多个位置,分别挂上钩码玩。他们看到我走过来,急忙往下摘钩码,我微笑着说:“不要摘,不要摘,你们能不能在这么多位置上挂钩码,让杠杆平衡呢?”三名学生一起动手挂钩码,很多学生也都围过来看,当他们终于使杠杆平衡时,脸上都泛起了轻松的笑容。然后我提出问题:这样做有什么缺点吗?三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力和力臂太多了,不容易平衡。”我说:“做习题也好,做实验也好,应该有目的有步骤,抓住关键,否则,既浪费了学习时间又耽误学习进程!”这样的寥寥几句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启发他们深刻反思。其实,有的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不按要求做实验,他们大多是想尝试新事物或者找点新发现,此时可以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由此可见,简单粗暴的批评、制止,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师生相互尊重、真诚对话,营造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传递正能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深入思考,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四、设计教学“空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适当留有思考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灵感,拓展思维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这一课时,在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后,研讨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提问:电路图怎么设计?器材要怎样选择?哪一个是变量?哪一个是不变量?这些问题,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然后由学生分析、总结,再由学生分组操作获得结论。在课堂上适当地留“空白”,给学生一块“自留地”,让他们亲自耕耘和收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又为学生将来深入学习物理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控学生的课堂心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