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刺客聂隐娘》是由侯孝贤执导,侯孝贤、朱天文、钟阿城、谢海盟联合编剧的一部电影。朱天文投身电影创作三十余年,早已形成了独到的风格。本文试图对《刺客聂隐娘》的电影剧作进行剖析,同时,挖掘出作品背后,作者所一直追求的电影剧作的创作风格:讲故事是次要的,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回归对“人”的观照,才是目的所在。
关键词:朱天文;电影剧作;“人”的关怀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2
在电影《刺客聂隐娘》公映当天,女主角舒淇在微博写道,“天文老师说,这部电影被我们剪成这样,是需要观影人对侯导或对电影有无比的善意才看的下去,以前还行,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出所料的,电影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观影者对于电影的诟病,多数是批评其“节奏过慢”,“长镜头运用频繁”,“明明是几句话就可以讲完的故事,却拖沓了快两个小时”……的确,在人们习惯了爆米花电影的今天,很难转换自己的观影期待,更难能用一种合适的心态去接受《刺客聂隐娘》这样一部“沉闷”的电影。可是,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生活在朱天文口中的“塑胶的时代”里,正是有了这样愿意“慢下来”的电影,有人为了自己真实的心意去创作,我们才能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一、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剧作分析
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剧本改编于唐人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由侯孝贤、朱天文、钟阿城、谢海盟共同创作,讲述了“一个武功绝伦的女杀手,最后,却无法杀人的故事。”
裴铏的《聂隐娘》原文短小精悍,只有一千七百三十四字,改编成剧本一共不到一万五千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标准的体系来说,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其剧本的字数应该达到三至五万字,而《刺客聂隐娘》片长108分钟,可见,故事的框架并很简单,编剧的本意并不在于故事本身。朱天文在文章《电影与小说》里这样描述电影,“然后我以为,电影史事物和人物的情境,因此安排情节不如安排状况,让人物的个性在状况当中碰撞,自然延展出故事。换言之,情节越简单,越能铺陈细节,靠细节推动故事进行,积蕴出一个总体的感觉,这就不low了,算是高手。”可见,作为一个编剧,朱天文的创作重点从来不是把只故事讲完,本质上,故事还是助兴于时代和人的精神风貌。
《刺客聂隐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聂隐娘是魏博藩镇的大将聂锋之女,原本和表哥田季安青梅竹马、定下婚约,然而魏博主公为了巩固他作为魏博藩镇藩主的地位,与由朝廷投奔而来的洺州刺史元谊结亲,时年十岁的隐娘由此被嘉诚公主的姐姐道姑带走。十三年后,隐娘归来,成为了一名武功绝伦的女刺客,奉师命刺杀田季安。道姑教导其杀一独夫贼子救千百人,而其母聂田氏则告知聂隐娘,杀掉田季安将使其妻元氏一族趁虚而入,魏博将天下大乱,田季安不能杀。同时,聂隐娘父亲聂锋奉命,护送名义上遭贬谪的军队统帅田兴前往他处避难,路遇追来的元氏暗杀队伍。聂隐娘尾随其后,遇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一同救下了聂锋和田兴。最后,隐娘终究违抗师命,放弃刺杀田季安。了结了一切后,聂隐娘与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飘然远去。
在全篇剧作中,对聂隐娘的形象特征没有细致的描写,都用“黑衣女子”这一抽象的代号来代替。聂隐娘第一次出场,奉师命刺杀大僚,“顷刻,浮云蔽日,黑衣女子飞鸟般掠入居室,隐匿于梁柱斗拱上。”;“黑衣女子睁眼,轻声下地直趋卧榻前,见小儿俯卧于大僚胸腹上睡态可掬,一时迟疑,……遽然转身离去。”放弃刺杀大僚后,面对道姑的质问,隐娘如是道:“见大僚小儿可爱,未忍心下手。”道姑道:“以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杀之。”序场的这一幕,不仅塑造了聂隐娘这一人物形象,也为结局她不忍刺杀田季安作出了铺垫。相比于已经断绝了人伦之亲的道姑,隐娘的性格中还存在着一些所谓人性。在隐娘最终放弃刺杀田季安,去道观与道姑诀别时,她说:“死田季安,嗣子年幼,魏博必乱,弟子不杀。”“冷寂如死,半晌,道姑深深一叹”,说道:“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汝剑术已成,惟不能斩绝人伦之亲……”。序场中,聂隐娘没能忍心对家有幼儿的大僚下手,尾声里,她又为了魏博德太平不杀田季安,这是她“侠”的风骨,故事的结局,聂隐娘跟着采药老者和负镜少年飘然远去,选择了“隐”。朱天文把聂隐娘这一人物形象放到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与其说她是一个武功盖世的侠女,倒不如说她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一直生活在由权力、亲情、政治操控之下的孤独的人罢了。
剧作中的一段台词可以对聂隐娘的人物形象做出一个很好的总结,“白牡丹盛开似千堆雪,公主娘娘就在轩堂前教她抚琴。公主娘娘云:‘罽宾国王得一鸾,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见影悲鸣,终宵奋舞而绝……”这也是聂隐娘,一个人,没有同类。
二、《刺客聂隐娘》对朱天文剧作风格的继承
从八十年代初期,朱天文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先后与陈坤厚、杨德昌、侯孝贤等导演合作,参与的电影剧作,也从最初只是由小说改编,到后来直接投入到剧本创作。她的创作主题和视野经历了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初期,朱天文作为一位年轻眷村作家,怀有保守的故土情节、青春躁动与少女情怀,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多是情爱纠葛的闺秀期望,如《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最想念的季节》……后来经过发展,朱天文作品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逐渐对社会、时代有了敏锐的思索与一针见血的见解,这样的触觉引申到她的电影剧作中,便创作出了《悲情城市》、《千禧曼波》、《刺客聂隐娘》等作品,这些不同形态的电影皆可共存,除了要归功于社会给了电影一个愈发宽松的生存环境,更加重要的是创作者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来迈出这一步。对此,朱天文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喧嚣的运动过后,是长期而深入的实践过程。与创制面对面,绝对,需要有更多层次的、绵密敏锐的心智去从事。” 朱天文认为,电影和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她曾直言不讳地说,“电影原来也是创作,不是制造。而创作,永远只能够独立完成。至此电影似乎有了它绝对异于其他创作的一项特质,影像。”她说电影是小说的敌人,可是当我们读她的小说,却能找到其与电影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电影空间感,她始终用第三方的视角,采取跨媒介性的语言方式,为小说的文字带来了影像基础。
在故事内涵的表现手法上,《刺客聂隐娘》与《悲情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悲情城市》的故事背景是台湾“二二八”事变之后,普通的一家人的悲剧;《刺客聂隐娘》则讲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时,一个可怜女子的孤独人生。朱天文并不把笔墨着重于描写历史的黑暗,而是通过描写滚滚红尘中的渺小的个人,从侧面反映腐朽的政治对人的摧残。《刺客聂隐娘》的剧作中有这样一处细节对比:“绯衣的十二岁女孩窈娘,在秋千上,在碧天里,飞也似的掠……”可是,当隐娘十三年后归家时,“黑衣女子”成了她的象征,这种改变,不是她自愿的,她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两部作品共同的主题是:历史侵犯了不涉政治的普通人的人生。朱天文笔下的主人公,最初大多怀着对爱的向往、希望经历爱的鼓动与慰藉,可最后却体验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一直以来,朱天文对塑造“人”的兴趣都超过了表现时代和历史故事本身,这也是对一直以来她的小说和剧作创作的特征和倾向的传承。
《刺客聂隐娘》的创作也一如既往的重视环境对情节的烘托和推动作用。最后一幕,“秋水长天。隐娘,采药老者和少年,三人同行。前面就是津渡,水气凌空,苍茫烟波无尽。”这段文字给人强烈地影像感,就算没有看过电影,也能感受出悠远苍茫的气息。
人生易逝,山水恒长,人的短暂一生与大自热的永恒相比,微不足道,而聂隐娘孤独地游荡在这永恒的山水之间,也愈发让人感受到悲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天文:《最美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2]朱天文:《红气球的旅行——侯孝贤电影记录续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3]罗夏美:《虚妄之花——朱天文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10年。
[4]侯孝贤:《且谈<刺客聂隐娘>》,2015年。
[5]钟正道:《论朱天文小说的电影感》,《东吴中文学报》2009年第18期。
[6]朱天文:《电影与小说》,《联合文学》1986年第7期。
关键词:朱天文;电影剧作;“人”的关怀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2
在电影《刺客聂隐娘》公映当天,女主角舒淇在微博写道,“天文老师说,这部电影被我们剪成这样,是需要观影人对侯导或对电影有无比的善意才看的下去,以前还行,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出所料的,电影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观影者对于电影的诟病,多数是批评其“节奏过慢”,“长镜头运用频繁”,“明明是几句话就可以讲完的故事,却拖沓了快两个小时”……的确,在人们习惯了爆米花电影的今天,很难转换自己的观影期待,更难能用一种合适的心态去接受《刺客聂隐娘》这样一部“沉闷”的电影。可是,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生活在朱天文口中的“塑胶的时代”里,正是有了这样愿意“慢下来”的电影,有人为了自己真实的心意去创作,我们才能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一、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剧作分析
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剧本改编于唐人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由侯孝贤、朱天文、钟阿城、谢海盟共同创作,讲述了“一个武功绝伦的女杀手,最后,却无法杀人的故事。”
裴铏的《聂隐娘》原文短小精悍,只有一千七百三十四字,改编成剧本一共不到一万五千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标准的体系来说,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其剧本的字数应该达到三至五万字,而《刺客聂隐娘》片长108分钟,可见,故事的框架并很简单,编剧的本意并不在于故事本身。朱天文在文章《电影与小说》里这样描述电影,“然后我以为,电影史事物和人物的情境,因此安排情节不如安排状况,让人物的个性在状况当中碰撞,自然延展出故事。换言之,情节越简单,越能铺陈细节,靠细节推动故事进行,积蕴出一个总体的感觉,这就不low了,算是高手。”可见,作为一个编剧,朱天文的创作重点从来不是把只故事讲完,本质上,故事还是助兴于时代和人的精神风貌。
《刺客聂隐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聂隐娘是魏博藩镇的大将聂锋之女,原本和表哥田季安青梅竹马、定下婚约,然而魏博主公为了巩固他作为魏博藩镇藩主的地位,与由朝廷投奔而来的洺州刺史元谊结亲,时年十岁的隐娘由此被嘉诚公主的姐姐道姑带走。十三年后,隐娘归来,成为了一名武功绝伦的女刺客,奉师命刺杀田季安。道姑教导其杀一独夫贼子救千百人,而其母聂田氏则告知聂隐娘,杀掉田季安将使其妻元氏一族趁虚而入,魏博将天下大乱,田季安不能杀。同时,聂隐娘父亲聂锋奉命,护送名义上遭贬谪的军队统帅田兴前往他处避难,路遇追来的元氏暗杀队伍。聂隐娘尾随其后,遇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一同救下了聂锋和田兴。最后,隐娘终究违抗师命,放弃刺杀田季安。了结了一切后,聂隐娘与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飘然远去。
在全篇剧作中,对聂隐娘的形象特征没有细致的描写,都用“黑衣女子”这一抽象的代号来代替。聂隐娘第一次出场,奉师命刺杀大僚,“顷刻,浮云蔽日,黑衣女子飞鸟般掠入居室,隐匿于梁柱斗拱上。”;“黑衣女子睁眼,轻声下地直趋卧榻前,见小儿俯卧于大僚胸腹上睡态可掬,一时迟疑,……遽然转身离去。”放弃刺杀大僚后,面对道姑的质问,隐娘如是道:“见大僚小儿可爱,未忍心下手。”道姑道:“以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杀之。”序场的这一幕,不仅塑造了聂隐娘这一人物形象,也为结局她不忍刺杀田季安作出了铺垫。相比于已经断绝了人伦之亲的道姑,隐娘的性格中还存在着一些所谓人性。在隐娘最终放弃刺杀田季安,去道观与道姑诀别时,她说:“死田季安,嗣子年幼,魏博必乱,弟子不杀。”“冷寂如死,半晌,道姑深深一叹”,说道:“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汝剑术已成,惟不能斩绝人伦之亲……”。序场中,聂隐娘没能忍心对家有幼儿的大僚下手,尾声里,她又为了魏博德太平不杀田季安,这是她“侠”的风骨,故事的结局,聂隐娘跟着采药老者和负镜少年飘然远去,选择了“隐”。朱天文把聂隐娘这一人物形象放到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与其说她是一个武功盖世的侠女,倒不如说她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一直生活在由权力、亲情、政治操控之下的孤独的人罢了。
剧作中的一段台词可以对聂隐娘的人物形象做出一个很好的总结,“白牡丹盛开似千堆雪,公主娘娘就在轩堂前教她抚琴。公主娘娘云:‘罽宾国王得一鸾,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见影悲鸣,终宵奋舞而绝……”这也是聂隐娘,一个人,没有同类。
二、《刺客聂隐娘》对朱天文剧作风格的继承
从八十年代初期,朱天文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先后与陈坤厚、杨德昌、侯孝贤等导演合作,参与的电影剧作,也从最初只是由小说改编,到后来直接投入到剧本创作。她的创作主题和视野经历了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初期,朱天文作为一位年轻眷村作家,怀有保守的故土情节、青春躁动与少女情怀,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多是情爱纠葛的闺秀期望,如《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最想念的季节》……后来经过发展,朱天文作品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逐渐对社会、时代有了敏锐的思索与一针见血的见解,这样的触觉引申到她的电影剧作中,便创作出了《悲情城市》、《千禧曼波》、《刺客聂隐娘》等作品,这些不同形态的电影皆可共存,除了要归功于社会给了电影一个愈发宽松的生存环境,更加重要的是创作者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来迈出这一步。对此,朱天文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喧嚣的运动过后,是长期而深入的实践过程。与创制面对面,绝对,需要有更多层次的、绵密敏锐的心智去从事。” 朱天文认为,电影和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她曾直言不讳地说,“电影原来也是创作,不是制造。而创作,永远只能够独立完成。至此电影似乎有了它绝对异于其他创作的一项特质,影像。”她说电影是小说的敌人,可是当我们读她的小说,却能找到其与电影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电影空间感,她始终用第三方的视角,采取跨媒介性的语言方式,为小说的文字带来了影像基础。
在故事内涵的表现手法上,《刺客聂隐娘》与《悲情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悲情城市》的故事背景是台湾“二二八”事变之后,普通的一家人的悲剧;《刺客聂隐娘》则讲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时,一个可怜女子的孤独人生。朱天文并不把笔墨着重于描写历史的黑暗,而是通过描写滚滚红尘中的渺小的个人,从侧面反映腐朽的政治对人的摧残。《刺客聂隐娘》的剧作中有这样一处细节对比:“绯衣的十二岁女孩窈娘,在秋千上,在碧天里,飞也似的掠……”可是,当隐娘十三年后归家时,“黑衣女子”成了她的象征,这种改变,不是她自愿的,她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两部作品共同的主题是:历史侵犯了不涉政治的普通人的人生。朱天文笔下的主人公,最初大多怀着对爱的向往、希望经历爱的鼓动与慰藉,可最后却体验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一直以来,朱天文对塑造“人”的兴趣都超过了表现时代和历史故事本身,这也是对一直以来她的小说和剧作创作的特征和倾向的传承。
《刺客聂隐娘》的创作也一如既往的重视环境对情节的烘托和推动作用。最后一幕,“秋水长天。隐娘,采药老者和少年,三人同行。前面就是津渡,水气凌空,苍茫烟波无尽。”这段文字给人强烈地影像感,就算没有看过电影,也能感受出悠远苍茫的气息。
人生易逝,山水恒长,人的短暂一生与大自热的永恒相比,微不足道,而聂隐娘孤独地游荡在这永恒的山水之间,也愈发让人感受到悲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天文:《最美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2]朱天文:《红气球的旅行——侯孝贤电影记录续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3]罗夏美:《虚妄之花——朱天文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10年。
[4]侯孝贤:《且谈<刺客聂隐娘>》,2015年。
[5]钟正道:《论朱天文小说的电影感》,《东吴中文学报》2009年第18期。
[6]朱天文:《电影与小说》,《联合文学》198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