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抑制其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表达的抑制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方法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癌组织中BCRP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介导法将BCRP-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48 h后细胞的增殖、凋亡及BCRP、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Notch1、Hes1的蛋白表达。

结果

BCR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明显相关;BCRP-siRNA转染后SMMC-7721细胞中BCRP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均受到抑制;BCRP-siRNA组细胞增殖(0.287±0.022)及Ki-67(0.142±0.018)、Notch1(0.162±0.021)、Hes1(0.111±0.015)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0.411±0.026、0.258±0.026、0.462±0.032、0.241±0.023;P增殖=0.001,PKi-67=0.001,PNotch1=0.000,PHes1=0.001),细胞凋亡率[(14.63±0.88)%]及bax蛋白表达(0.324±0.034)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1.32±0.15)%,0.106±0.012;P凋亡=0.000,Pbax=0.000]。

结论

肝癌中BCRP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是否发生转移相关,抑制其表达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调节Ki-67、bax表达及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富勒烯(Fullerene)及其衍生物自被发现以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无可比拟的理化性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富勒烯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体现在对自由基的吸附清除作用和强抗氧化性,被赞誉为"自由基海绵"。诸多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氧自由基(ROS)调节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细胞功能。在骨科领域,ROS则与细胞成骨分化、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类风湿关节炎炎症的介导、骨坏死、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变等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8b和miR-15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148b和miR-152在胆管癌与正常胆管组织、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和良性胆管细胞株H-69中的表达;分别用Real-time PCR、噻唑蓝(MTT)检测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48b和miR-152的表达及其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骨关节炎(OA)治疗效果和OA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ulth造模法建立SD大鼠膝关节OA模型大鼠,构建重组pcDNA3.1+/VIP质粒,并通过关节腔连续1个月注射VIP质粒,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OA大鼠膝关节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203通过SNAI2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脂质体转染将miR-203 mimics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203 mimics后在胃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1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4的表达。在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中转染miR-214模拟物miR-214 mimic,阴性对照miR-214-nc。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过表达miR-214后DU145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小室(
期刊
目的探讨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FAT1)通过靶向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节缺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Ⅲ~Ⅳ级胶质瘤患者的手术病理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FAT1和HIF-1α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以人胶质瘤细胞U87MG和GOS3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Q-PCR技术检测正常氧气和缺氧条件下FAT1和HIF-1
目的观察干扰谷氨酰胺酶1(GLS1)表达对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GLS1在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将正常对照(NS)-小干扰RNA(siRNA)、GLS1-siRNA1、GLS1-siRNA2、GLS1-siRNA3转染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株BON-1,未转染任何siRNA的作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
目的观察膜联蛋白A11(ANXA11)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影响。方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CG7901、BGC823的ANXA11表达。将ANXA11-小干扰RNA(siRNA)及阴性对照序列瞬时转染入SGC7901细胞,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对不同剂量5-Fu(1、10、20、40、80 μg/ml)的药物敏感性改变。应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预防性肠造口不能回纳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315例中低位直肠癌住院病例。χ2检验分析造口类型与临床病理变量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永久性造口的预测因素。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在315例患者中,127例行预防性造口,其中116例行末端回肠袢式造口,11例行结肠造口。其中94例回肠造口术后予回纳,造口到回纳间隔时间的中位值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