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有效应用于农牧区中小学,关键是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也就必然取决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为农牧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提出可行的培训框架、策略、方案,结合本人在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近三年的教育教学情况,本人对该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现状做了一些调查。为此本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办法,希望能为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整合能力的培养提供有价值性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32-01
一、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软硬件建设与管理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环境作保障,给整合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该校现有的软硬件教学环境存在计算机数量不足、配置低、故障多等问题。目前该学校共有1500多名在校学生,没有多媒体教学录播室以及带有实物展示功能的多媒体设备,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二)领导观念与态度。
因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资源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的观念和态度,所以首先要关注的是领导观念问题。如果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重要性认识高度不够,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只强调学科教学,认为掌握信息技术并不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会忽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教师方面。
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甚至认为学习技术、实施整合,都是年轻人的事情,自己都快退休了,学了也没什么大用了。年轻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积极性较高,但都还停留在课件的简单应用层次,认为在课堂上应用计算机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是将纸质的教材、教案改变为电子教材和教案,只是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这种形式上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整个整合将无从谈起。
(四)学生方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是主体,因此学生的能力势必影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而该地区的学生计算机技能较差,大多数学生只初步掌握打字、图画等最基础的计算机技能,有些学生还不会开关机,学生只能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存在陌生感。
二、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分析
(一)设备投资与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在该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很好开展的一个原因就是硬件设备不够,即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因为计算机设备的陈旧,故障率极高;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设备维护资金,正是由于维护方面资金的匮乏,导致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致使学校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教育理念水平滞后。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只有从观念上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这种整合的思想,进而从行动方面做出改变。学校领导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意识不到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因此不积极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教师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的理解,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对新的信息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该校大多数教师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也不适应这种方法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综合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能力有限,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整合程度需加强。
由于该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比较单一,不能像城市中的学生那样通过多种渠道来广泛涉猎丰富的知识层面,学生所学所接触的知识存在局限性。另外该校计算机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往的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于教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低。
三、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一)加大投入,增强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经费支出安排的管理,合理调整和优化教育资金的有机配套,在维持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支出的前提下,把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中去,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二)端正思想,轉变观念。
当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针对学校主管领导的相关培训,使学校领导清楚地认识到,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面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只有领导认识到位,广大教师才会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才能顺利开展下去。而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标准、实施监管,对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取得成绩的教师要进行奖励,对不能很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师,要有帮扶措施,要把教师的考评以及职称的评聘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结合起来。
针对该校教师实际情况,首先应该从其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加大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使他们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和课程整合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和教学观念的转换.
(三)组织培训,加强交流。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面,首先要对所有教师介绍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让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整合型模式所取代,没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就不可能胜任未来教学,使他们意识到培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年轻教师和专职的教师进行比较专业的培训,让这些教师在观摩、学习、研究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重点要向教师进行新课程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多方面,如教育理论的学习、专业理论、信息素养等的培训。应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让教师去分析。要使教师看到案例时,似乎看到自己困惑的问题,而教学案例又有精辟的分析,来吸引教师。用案例的成功效果和优点不但可以吸引教师,而且可以激发教师的转变动机。教师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切身体会后,在讲授关于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的应用体会。
(四)创设情境,优化教学。
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参与到学科教学的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计算机的操作培训,解决学生在操作上的技术问题,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进行Word、Excel、声音和图片处理、PowerPoint、网页制作等内容的集中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32-01
一、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软硬件建设与管理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环境作保障,给整合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该校现有的软硬件教学环境存在计算机数量不足、配置低、故障多等问题。目前该学校共有1500多名在校学生,没有多媒体教学录播室以及带有实物展示功能的多媒体设备,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二)领导观念与态度。
因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资源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的观念和态度,所以首先要关注的是领导观念问题。如果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重要性认识高度不够,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只强调学科教学,认为掌握信息技术并不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会忽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教师方面。
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甚至认为学习技术、实施整合,都是年轻人的事情,自己都快退休了,学了也没什么大用了。年轻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积极性较高,但都还停留在课件的简单应用层次,认为在课堂上应用计算机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是将纸质的教材、教案改变为电子教材和教案,只是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这种形式上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整个整合将无从谈起。
(四)学生方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是主体,因此学生的能力势必影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而该地区的学生计算机技能较差,大多数学生只初步掌握打字、图画等最基础的计算机技能,有些学生还不会开关机,学生只能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存在陌生感。
二、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分析
(一)设备投资与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在该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很好开展的一个原因就是硬件设备不够,即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因为计算机设备的陈旧,故障率极高;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设备维护资金,正是由于维护方面资金的匮乏,导致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致使学校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教育理念水平滞后。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只有从观念上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这种整合的思想,进而从行动方面做出改变。学校领导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意识不到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因此不积极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三)教师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的理解,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对新的信息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该校大多数教师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也不适应这种方法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综合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能力有限,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整合程度需加强。
由于该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比较单一,不能像城市中的学生那样通过多种渠道来广泛涉猎丰富的知识层面,学生所学所接触的知识存在局限性。另外该校计算机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往的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于教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低。
三、农牧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一)加大投入,增强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经费支出安排的管理,合理调整和优化教育资金的有机配套,在维持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支出的前提下,把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中去,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二)端正思想,轉变观念。
当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针对学校主管领导的相关培训,使学校领导清楚地认识到,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面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只有领导认识到位,广大教师才会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才能顺利开展下去。而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标准、实施监管,对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取得成绩的教师要进行奖励,对不能很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师,要有帮扶措施,要把教师的考评以及职称的评聘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结合起来。
针对该校教师实际情况,首先应该从其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加大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使他们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和课程整合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和教学观念的转换.
(三)组织培训,加强交流。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面,首先要对所有教师介绍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让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整合型模式所取代,没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就不可能胜任未来教学,使他们意识到培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年轻教师和专职的教师进行比较专业的培训,让这些教师在观摩、学习、研究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重点要向教师进行新课程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多方面,如教育理论的学习、专业理论、信息素养等的培训。应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让教师去分析。要使教师看到案例时,似乎看到自己困惑的问题,而教学案例又有精辟的分析,来吸引教师。用案例的成功效果和优点不但可以吸引教师,而且可以激发教师的转变动机。教师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切身体会后,在讲授关于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的应用体会。
(四)创设情境,优化教学。
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参与到学科教学的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计算机的操作培训,解决学生在操作上的技术问题,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进行Word、Excel、声音和图片处理、PowerPoint、网页制作等内容的集中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