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
美国人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概念,他们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这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不是说美国人就不会迫于经济压力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是说美国人不会强迫自己从一而终,被专业绑架了自己。其实,这世界上的行当都是人分出来的,只专注一行的人固然可以很专心,也可能造成眼光狭窄而看不到全局。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多个专业的通力合作,不可能实现“创新”。
一个人一辈子只干一门专业,恐怕也是件非常无聊的事情。有研究称,美国人一生中要转行7次,多得看起来有点吓人,其实细算起来果然如此。因为多数美国人从高中就开始工作了,大学生中干低薪工作挣学费的也不少,特别是大城市的学生们,几乎个个身兼数职,光上课和打工每周就超过了4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来做作业、社交和干家务以及必不可少的吃喝拉撒,日子过得非常紧凑。美国学生把兼职看作积累工作经验、充实简历的一部分,当然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在快餐店里打工,那只是初出茅庐时的必经之路。即使有幸毕业后能从事大学所选择的专业,难保不会到了中年因为突发心理危机,重新寻找自己真正的使命,更有许多美国老人退休后找到了第二春呢。
热专业冷专业
社会风气对择业如此宽容,美国学生频繁转专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美国学生转专业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成绩不好或者学起来很困难);发现专业将来的前景不如预期;发现其他学校比现在的学校更好。
第一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对大学规划不充分的学生身上,他们对专业了解不深,只是凭借浅薄的认识就选了看上去很酷或者很热门的专业,上了不到一个学期就意识到自己学不来这个专业。作为老师,我并不愿意看到学生在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上浪费青春和金钱,转专业最好趁早,否则学了几年,学费花了好几万,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投入大量“沉没资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壮士断臂,马上止损来得合理。可惜,要求18、19岁的懵懂后生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最佳选择,并不太现实,他们大多都是跟着兴趣走,年轻人的爱好又极其善变,面对无数选择有些无所适从。真正从小就坚定理想、心无旁骛得一直往一个专业发展的人,毕竟是少数。连苹果的乔布斯帮主,大学也是读了一年就辍学,就是因为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干嘛。美国父母在择业上,对孩子也管得比较少,他们认定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美国的教育都是以鼓励为主,导致不少孩子不能真实认识自己,有些盲目自信。我见过最夸张的例子是一名黑人学生,大学不到两年已经转了三次专业了。此君口才极佳,人很聪明,但是缺乏毅力,稍微碰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当他开学前两周才突然决定转到我们专业时,还信心十足地说他父亲就是干这个的,自己也一定有些天赋。结果,我一上课就发现他的专业能力在班上垫底,作业还不乐意做。一众教职员工为了帮他绞尽脑汁,人家倒好,脸不红心不跳上了两周就宣布放弃,再次转专业。这回他转到了隔壁一所昂贵的私校读艺术教育专业,众所周知这个专业就业率不高而且工资也很低,也许他觉得耍耍嘴皮子就可以毕业吧。让我吃惊的是,他的父母竟然愿意一次又一次为他的错误决定买单。难怪老师对这类学生有成见,实在是白伺候了半天,人家还不领情,况且如此毫无定力,表面上是转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实际上不过是懒惰而已,恐怕干什么都会半途而废。
别说毛头小伙子容易乱转专业,有些已经成家的学生也有糊涂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平时踏实稳重,突然在离毕业还有两个半学期时人间蒸发了,抛下他的组员同学一筹莫展,我找了他无数次都毫无回音,后来才辗转打听到他转行去开赛车了。这可算是我经历过的最不靠谱的转专业的情况了——只要再撑18个月,他的学位就拿到手了,即使不心疼这些年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怎么也不能对师友这样无情吧!听说,他是不好意思告诉我们这个疯狂的决定。几年后,从脸书(Facebook)上得知,他当了全职爸爸,兼职在赛车队修车。希望他能实现了人生梦想、了无遗憾了。
幸好,美国雇主不能在招聘中有年龄歧视,所以美国人转专业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许多中年家庭主妇也大胆在孩子长大后回到工作岗位,她们在家的这些年有机会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常会通过转专业重新开始。我的一位大妈学生就是这样,20多岁时刚工作了几年就成了一位律师的全职太太,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儿子都上了大学,她不顾丈夫的反对,重新回到了校园。不过她的专业知识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幸亏她一直在中学做兼职老师,凭着这些工作经验考取了教育学硕士。
转专业的第二、三种情况则容易发生在脑子灵活、有“跳槽”本钱的尖子生身上。毕竟,转到一个相关的专业也就罢了,如果要从完全不搭界的专业转过去,重新读基础课,要钱要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除非有大的可能性在毕业后能拿到高薪,多数人都不愿冒其险,当然收入高的专业第一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第二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第三更可能人算不如天算。比如2000年左右,计算机专业大火,可后来互联网泡沫破裂,硅谷哀鸿遍野,不少那会儿转专业的人都找不到工作,虽然熬过几年计算机业又活过来了,而且至今一直势态强劲,但这样的过山车式的职业生涯谁也不能预测。再早点儿,生物学曾经是多么“高大上”的专业,多少人觉得学了生物,又可以继续读医科,或者制药,还能做专利律师,太灵活、太美好了,害得许多人成了“生物千年博士后”,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当研究员,年复一年洗试管、杀老鼠。凡是大伙儿一窝蜂扎堆读的专业都有臭大街的潜质,会计、工商管理、统计,无不如是。当然也不是说冷门专业就能安心了,读英文专业的人,就要做好400多个博士争一个大学教职的心理准备。
尖子生和差生都容易想转专业
一看专业前景、“钱景”不妙立马跑路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发生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中国留学生身上。2010年左右,一封来自美国名牌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的电邮在中国留学生中广泛流传。写这封信的电子工程系教授明确地对收信人——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申请人说,他暂时不会考虑任何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之前几年他招收的六名中国博士生,无一例外拿完硕士学位就中止了博士课程,奔着高薪工作而去,让支付了他们这几年学费、指望着他们做出高水准博士论文的学校大为失望,进而对来自中国的学生产生了恐惧,怕他们再过河拆桥,让学校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位美国老师的态度一点儿也不让人惊讶,不过说得这么直白倒是少见,一般老师怕摊上种族歧视的罪名,即使心里对中国学生有意见也不会明说。的确,许多学校特别是人文社科学类,对博士生选课管理比较宽松,享受着学校全额奖学金的一些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在读冷门博士时,同时修一门热门专业的硕士,做好两手准备。另外,即使是刚来美国读的学校排名不高,来了以后再转学比在国内时要容易,因为已经有一所学校考核过关,其他学校也会相应的更相信学生的资质。只要不怕面子上过不去,无所谓与老师反目,还真有些学生等到离开的那一天才通知导师。
事实上,中国留学生转学、转专业的情况呈两极化分布,成绩最好的尖子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容易打转专业的主意。我的一位中国学生,不幸就属于后者。她在一所国际学校拿到专科学位后来美国继续读本科,在既要学语言又要学专业的第一个学期成绩惨不忍睹。重修虽然是个选择,但失败也逼迫她认真思考到底这个专业是不是她想付出努力的终身选择。最终她悄然离开了学校,这样的学生最是让我牵挂,很希望他们能早日找到passion,那个让他们能够专注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的那门行当。不难想象,年轻人在专业的考虑上比他们的父母更理想化,挣多挣少其实在大多数小留学生眼里,不算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今能来美国读书的孩子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会太差。关键是,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太容易把人培养成考试机器。为什么考?自己到底想干些什么?年轻人没有充分的空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于是家长和孩子一块儿,人云亦云地选错了专业。
责任编辑:张蕾磊
美国人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概念,他们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这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不是说美国人就不会迫于经济压力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是说美国人不会强迫自己从一而终,被专业绑架了自己。其实,这世界上的行当都是人分出来的,只专注一行的人固然可以很专心,也可能造成眼光狭窄而看不到全局。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多个专业的通力合作,不可能实现“创新”。
一个人一辈子只干一门专业,恐怕也是件非常无聊的事情。有研究称,美国人一生中要转行7次,多得看起来有点吓人,其实细算起来果然如此。因为多数美国人从高中就开始工作了,大学生中干低薪工作挣学费的也不少,特别是大城市的学生们,几乎个个身兼数职,光上课和打工每周就超过了4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来做作业、社交和干家务以及必不可少的吃喝拉撒,日子过得非常紧凑。美国学生把兼职看作积累工作经验、充实简历的一部分,当然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在快餐店里打工,那只是初出茅庐时的必经之路。即使有幸毕业后能从事大学所选择的专业,难保不会到了中年因为突发心理危机,重新寻找自己真正的使命,更有许多美国老人退休后找到了第二春呢。
热专业冷专业
社会风气对择业如此宽容,美国学生频繁转专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美国学生转专业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成绩不好或者学起来很困难);发现专业将来的前景不如预期;发现其他学校比现在的学校更好。
第一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对大学规划不充分的学生身上,他们对专业了解不深,只是凭借浅薄的认识就选了看上去很酷或者很热门的专业,上了不到一个学期就意识到自己学不来这个专业。作为老师,我并不愿意看到学生在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上浪费青春和金钱,转专业最好趁早,否则学了几年,学费花了好几万,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投入大量“沉没资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壮士断臂,马上止损来得合理。可惜,要求18、19岁的懵懂后生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最佳选择,并不太现实,他们大多都是跟着兴趣走,年轻人的爱好又极其善变,面对无数选择有些无所适从。真正从小就坚定理想、心无旁骛得一直往一个专业发展的人,毕竟是少数。连苹果的乔布斯帮主,大学也是读了一年就辍学,就是因为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干嘛。美国父母在择业上,对孩子也管得比较少,他们认定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美国的教育都是以鼓励为主,导致不少孩子不能真实认识自己,有些盲目自信。我见过最夸张的例子是一名黑人学生,大学不到两年已经转了三次专业了。此君口才极佳,人很聪明,但是缺乏毅力,稍微碰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当他开学前两周才突然决定转到我们专业时,还信心十足地说他父亲就是干这个的,自己也一定有些天赋。结果,我一上课就发现他的专业能力在班上垫底,作业还不乐意做。一众教职员工为了帮他绞尽脑汁,人家倒好,脸不红心不跳上了两周就宣布放弃,再次转专业。这回他转到了隔壁一所昂贵的私校读艺术教育专业,众所周知这个专业就业率不高而且工资也很低,也许他觉得耍耍嘴皮子就可以毕业吧。让我吃惊的是,他的父母竟然愿意一次又一次为他的错误决定买单。难怪老师对这类学生有成见,实在是白伺候了半天,人家还不领情,况且如此毫无定力,表面上是转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实际上不过是懒惰而已,恐怕干什么都会半途而废。
别说毛头小伙子容易乱转专业,有些已经成家的学生也有糊涂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平时踏实稳重,突然在离毕业还有两个半学期时人间蒸发了,抛下他的组员同学一筹莫展,我找了他无数次都毫无回音,后来才辗转打听到他转行去开赛车了。这可算是我经历过的最不靠谱的转专业的情况了——只要再撑18个月,他的学位就拿到手了,即使不心疼这些年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怎么也不能对师友这样无情吧!听说,他是不好意思告诉我们这个疯狂的决定。几年后,从脸书(Facebook)上得知,他当了全职爸爸,兼职在赛车队修车。希望他能实现了人生梦想、了无遗憾了。
幸好,美国雇主不能在招聘中有年龄歧视,所以美国人转专业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许多中年家庭主妇也大胆在孩子长大后回到工作岗位,她们在家的这些年有机会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常会通过转专业重新开始。我的一位大妈学生就是这样,20多岁时刚工作了几年就成了一位律师的全职太太,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儿子都上了大学,她不顾丈夫的反对,重新回到了校园。不过她的专业知识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幸亏她一直在中学做兼职老师,凭着这些工作经验考取了教育学硕士。
转专业的第二、三种情况则容易发生在脑子灵活、有“跳槽”本钱的尖子生身上。毕竟,转到一个相关的专业也就罢了,如果要从完全不搭界的专业转过去,重新读基础课,要钱要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除非有大的可能性在毕业后能拿到高薪,多数人都不愿冒其险,当然收入高的专业第一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第二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第三更可能人算不如天算。比如2000年左右,计算机专业大火,可后来互联网泡沫破裂,硅谷哀鸿遍野,不少那会儿转专业的人都找不到工作,虽然熬过几年计算机业又活过来了,而且至今一直势态强劲,但这样的过山车式的职业生涯谁也不能预测。再早点儿,生物学曾经是多么“高大上”的专业,多少人觉得学了生物,又可以继续读医科,或者制药,还能做专利律师,太灵活、太美好了,害得许多人成了“生物千年博士后”,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当研究员,年复一年洗试管、杀老鼠。凡是大伙儿一窝蜂扎堆读的专业都有臭大街的潜质,会计、工商管理、统计,无不如是。当然也不是说冷门专业就能安心了,读英文专业的人,就要做好400多个博士争一个大学教职的心理准备。
尖子生和差生都容易想转专业
一看专业前景、“钱景”不妙立马跑路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发生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中国留学生身上。2010年左右,一封来自美国名牌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的电邮在中国留学生中广泛流传。写这封信的电子工程系教授明确地对收信人——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申请人说,他暂时不会考虑任何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之前几年他招收的六名中国博士生,无一例外拿完硕士学位就中止了博士课程,奔着高薪工作而去,让支付了他们这几年学费、指望着他们做出高水准博士论文的学校大为失望,进而对来自中国的学生产生了恐惧,怕他们再过河拆桥,让学校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位美国老师的态度一点儿也不让人惊讶,不过说得这么直白倒是少见,一般老师怕摊上种族歧视的罪名,即使心里对中国学生有意见也不会明说。的确,许多学校特别是人文社科学类,对博士生选课管理比较宽松,享受着学校全额奖学金的一些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在读冷门博士时,同时修一门热门专业的硕士,做好两手准备。另外,即使是刚来美国读的学校排名不高,来了以后再转学比在国内时要容易,因为已经有一所学校考核过关,其他学校也会相应的更相信学生的资质。只要不怕面子上过不去,无所谓与老师反目,还真有些学生等到离开的那一天才通知导师。
事实上,中国留学生转学、转专业的情况呈两极化分布,成绩最好的尖子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容易打转专业的主意。我的一位中国学生,不幸就属于后者。她在一所国际学校拿到专科学位后来美国继续读本科,在既要学语言又要学专业的第一个学期成绩惨不忍睹。重修虽然是个选择,但失败也逼迫她认真思考到底这个专业是不是她想付出努力的终身选择。最终她悄然离开了学校,这样的学生最是让我牵挂,很希望他们能早日找到passion,那个让他们能够专注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的那门行当。不难想象,年轻人在专业的考虑上比他们的父母更理想化,挣多挣少其实在大多数小留学生眼里,不算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今能来美国读书的孩子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会太差。关键是,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太容易把人培养成考试机器。为什么考?自己到底想干些什么?年轻人没有充分的空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于是家长和孩子一块儿,人云亦云地选错了专业。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