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当老师,我这样告诉想转专业的学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
  美国人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概念,他们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这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不是说美国人就不会迫于经济压力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是说美国人不会强迫自己从一而终,被专业绑架了自己。其实,这世界上的行当都是人分出来的,只专注一行的人固然可以很专心,也可能造成眼光狭窄而看不到全局。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多个专业的通力合作,不可能实现“创新”。
  一个人一辈子只干一门专业,恐怕也是件非常无聊的事情。有研究称,美国人一生中要转行7次,多得看起来有点吓人,其实细算起来果然如此。因为多数美国人从高中就开始工作了,大学生中干低薪工作挣学费的也不少,特别是大城市的学生们,几乎个个身兼数职,光上课和打工每周就超过了4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来做作业、社交和干家务以及必不可少的吃喝拉撒,日子过得非常紧凑。美国学生把兼职看作积累工作经验、充实简历的一部分,当然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在快餐店里打工,那只是初出茅庐时的必经之路。即使有幸毕业后能从事大学所选择的专业,难保不会到了中年因为突发心理危机,重新寻找自己真正的使命,更有许多美国老人退休后找到了第二春呢。
  热专业冷专业
  社会风气对择业如此宽容,美国学生频繁转专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美国学生转专业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成绩不好或者学起来很困难);发现专业将来的前景不如预期;发现其他学校比现在的学校更好。
  第一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对大学规划不充分的学生身上,他们对专业了解不深,只是凭借浅薄的认识就选了看上去很酷或者很热门的专业,上了不到一个学期就意识到自己学不来这个专业。作为老师,我并不愿意看到学生在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上浪费青春和金钱,转专业最好趁早,否则学了几年,学费花了好几万,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投入大量“沉没资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壮士断臂,马上止损来得合理。可惜,要求18、19岁的懵懂后生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最佳选择,并不太现实,他们大多都是跟着兴趣走,年轻人的爱好又极其善变,面对无数选择有些无所适从。真正从小就坚定理想、心无旁骛得一直往一个专业发展的人,毕竟是少数。连苹果的乔布斯帮主,大学也是读了一年就辍学,就是因为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干嘛。美国父母在择业上,对孩子也管得比较少,他们认定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美国的教育都是以鼓励为主,导致不少孩子不能真实认识自己,有些盲目自信。我见过最夸张的例子是一名黑人学生,大学不到两年已经转了三次专业了。此君口才极佳,人很聪明,但是缺乏毅力,稍微碰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当他开学前两周才突然决定转到我们专业时,还信心十足地说他父亲就是干这个的,自己也一定有些天赋。结果,我一上课就发现他的专业能力在班上垫底,作业还不乐意做。一众教职员工为了帮他绞尽脑汁,人家倒好,脸不红心不跳上了两周就宣布放弃,再次转专业。这回他转到了隔壁一所昂贵的私校读艺术教育专业,众所周知这个专业就业率不高而且工资也很低,也许他觉得耍耍嘴皮子就可以毕业吧。让我吃惊的是,他的父母竟然愿意一次又一次为他的错误决定买单。难怪老师对这类学生有成见,实在是白伺候了半天,人家还不领情,况且如此毫无定力,表面上是转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实际上不过是懒惰而已,恐怕干什么都会半途而废。
  别说毛头小伙子容易乱转专业,有些已经成家的学生也有糊涂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平时踏实稳重,突然在离毕业还有两个半学期时人间蒸发了,抛下他的组员同学一筹莫展,我找了他无数次都毫无回音,后来才辗转打听到他转行去开赛车了。这可算是我经历过的最不靠谱的转专业的情况了——只要再撑18个月,他的学位就拿到手了,即使不心疼这些年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怎么也不能对师友这样无情吧!听说,他是不好意思告诉我们这个疯狂的决定。几年后,从脸书(Facebook)上得知,他当了全职爸爸,兼职在赛车队修车。希望他能实现了人生梦想、了无遗憾了。
  幸好,美国雇主不能在招聘中有年龄歧视,所以美国人转专业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许多中年家庭主妇也大胆在孩子长大后回到工作岗位,她们在家的这些年有机会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常会通过转专业重新开始。我的一位大妈学生就是这样,20多岁时刚工作了几年就成了一位律师的全职太太,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儿子都上了大学,她不顾丈夫的反对,重新回到了校园。不过她的专业知识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幸亏她一直在中学做兼职老师,凭着这些工作经验考取了教育学硕士。
  转专业的第二、三种情况则容易发生在脑子灵活、有“跳槽”本钱的尖子生身上。毕竟,转到一个相关的专业也就罢了,如果要从完全不搭界的专业转过去,重新读基础课,要钱要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除非有大的可能性在毕业后能拿到高薪,多数人都不愿冒其险,当然收入高的专业第一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第二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第三更可能人算不如天算。比如2000年左右,计算机专业大火,可后来互联网泡沫破裂,硅谷哀鸿遍野,不少那会儿转专业的人都找不到工作,虽然熬过几年计算机业又活过来了,而且至今一直势态强劲,但这样的过山车式的职业生涯谁也不能预测。再早点儿,生物学曾经是多么“高大上”的专业,多少人觉得学了生物,又可以继续读医科,或者制药,还能做专利律师,太灵活、太美好了,害得许多人成了“生物千年博士后”,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当研究员,年复一年洗试管、杀老鼠。凡是大伙儿一窝蜂扎堆读的专业都有臭大街的潜质,会计、工商管理、统计,无不如是。当然也不是说冷门专业就能安心了,读英文专业的人,就要做好400多个博士争一个大学教职的心理准备。
  尖子生和差生都容易想转专业
  一看专业前景、“钱景”不妙立马跑路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发生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中国留学生身上。2010年左右,一封来自美国名牌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的电邮在中国留学生中广泛流传。写这封信的电子工程系教授明确地对收信人——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申请人说,他暂时不会考虑任何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之前几年他招收的六名中国博士生,无一例外拿完硕士学位就中止了博士课程,奔着高薪工作而去,让支付了他们这几年学费、指望着他们做出高水准博士论文的学校大为失望,进而对来自中国的学生产生了恐惧,怕他们再过河拆桥,让学校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位美国老师的态度一点儿也不让人惊讶,不过说得这么直白倒是少见,一般老师怕摊上种族歧视的罪名,即使心里对中国学生有意见也不会明说。的确,许多学校特别是人文社科学类,对博士生选课管理比较宽松,享受着学校全额奖学金的一些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在读冷门博士时,同时修一门热门专业的硕士,做好两手准备。另外,即使是刚来美国读的学校排名不高,来了以后再转学比在国内时要容易,因为已经有一所学校考核过关,其他学校也会相应的更相信学生的资质。只要不怕面子上过不去,无所谓与老师反目,还真有些学生等到离开的那一天才通知导师。
  事实上,中国留学生转学、转专业的情况呈两极化分布,成绩最好的尖子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容易打转专业的主意。我的一位中国学生,不幸就属于后者。她在一所国际学校拿到专科学位后来美国继续读本科,在既要学语言又要学专业的第一个学期成绩惨不忍睹。重修虽然是个选择,但失败也逼迫她认真思考到底这个专业是不是她想付出努力的终身选择。最终她悄然离开了学校,这样的学生最是让我牵挂,很希望他们能早日找到passion,那个让他们能够专注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的那门行当。不难想象,年轻人在专业的考虑上比他们的父母更理想化,挣多挣少其实在大多数小留学生眼里,不算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今能来美国读书的孩子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会太差。关键是,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太容易把人培养成考试机器。为什么考?自己到底想干些什么?年轻人没有充分的空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于是家长和孩子一块儿,人云亦云地选错了专业。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面对一份份报告中的数据,身为在校生的我和小伙伴,更关心:学长们去哪儿了?看过多份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后,我的最大感受是——就业、留学、保研的三大选择够我们心烦四年的,孰优孰劣,在报告中很难看出端倪来。  高校就业率维持稳定  财经类大学稍逊一筹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显示,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
在去参观大兴基地之前,赵同学先给我们普及牛肉基本知识:“一头牛,要想卖出好价格,最主要看最好的部位能不能卖出高价:上脑、眼肉、里脊、外脊等部位质地好,就能卖上好价格。西餐厅里提供的高档牛排,就是眼肉、外脊等部位。其他部位的肉一般差价不是很大。要形成这些部位的绝佳口感,跟牛的品种、饲料、饲养方法都有很大关系。”  法国的品种肉牛饲养基本上12个月能够长到500公斤左右,不是说法国人给牛用了激素什么的
这学期的英汉口译课结课了。  气质美女崔怡老师(我还是爱叫她姐姐)最后一次给我们慢声细语嘱咐好练习项目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把纸折成三折、一边听一边抓狂记着只有我一个人看得懂的笔记、然后语无伦次地翻译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  “忽然感到有点……”这个开头太俗了。我偏不说我失落,我偏不说我释然,我偏不说我哀伤。  平心而论,这是一门很虐的课。头一次上课之后,我就从来没有期望过这课能得高分。这也是我头一
摘 要:随着云技术的推广运用,个人档案信息共享的功能已跃升为知识服务,但信息安全频遭破坏,这又阻碍了共享的有序开展及其功能的实现。对此我国需要立足于云计算下档案行业实情,运用知识治理的原理并借鉴美欧经验进行机制设计,从而优化共享者内部的科层结构、促进其彼此间交互协作、改善外部的信息生态环境;进而依据机制灵活采取激励、引导与规制等治理手段,以此来促使共享者结成利益共同体来协同实现共享功能。评估治理绩
我一直觉得,缘分,是有魔力的。漫漫长路,命运总会仁慈地往你的人生中塞几个重要的陌生人。你们相爱或者成为永远的朋友,又或者分手也许再无往来……千万种结局不一定都是喜剧,但是会有一些你们自己的故事。  所以,对于我和陆扬的相遇相识,我是感谢缘分的。不然,一个唱功深厚的阳光主播怎么会和我这个五音不全的朴素丫头混在一起,还成了绝世无双的好哥们呢?  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我和陆扬的关系。好哥们?男闺蜜?
面对记者的震惊,吕丽峰显得很平静,“工科不好学,想要顺利毕业是很不容易的。”每年新生入学,给学生开班会时,吕老师必说一句话“你们同一天进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在大学四年的长跑中,只有2/3的同学能顺利毕业,另一些同学可能会掉队。大家一定认真对待学习。”  可无论怎样苦口婆心地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就是听不进去,认为那是危言耸听,在他们眼中,大学都跟电视里演的,青春小说写的那样风花雪月,学
大三时,我已经决定毕业要去上班,而不是上研究生和出国!我讨厌考试;至于出国,家里没有强大的财力,我不想因为我把整个家庭都拖下水;而作为文科生讲,留学拿奖学金的希望太渺茫,而且我的TOEFL和GRE其实就是凑热闹,成绩不高,也不太拿得出手。  大一大二我什么都没干,基本上在学英语和睡觉,没什么经历的自己,开始有点着急,但是好像并不慌张。背景和经历都比较差,因此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期待和希望。没想着进5
联系到应向阳时,他正在开会。公司每天早晚都有一次会议,制定计划,总结成绩。即使媒体采访邀约如潮水般涌来,公司的正常工作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国30个30岁以下的创业者”,23岁的应向阳上了福布斯榜单后,他和他的智能快递终端一起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最近有不少公司主动打电话谈合作,我每天都跟各种代理商、供应商谈判。”应向阳的声音里没有疲惫,带着一股隐隐的兴奋。  “一公里问题”  进入福布斯排行榜,
“创意”(Creativity)是利用一些想法产生新的想法。  “创意”不同于“创新”(Innovation)。  创意是内在的、个人的和主观的,而创新是外在的和客观的。  创意往往通向创新,但创新很少引发创意。  ——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英)  苏彤,资深文化设计人、CM创意管理模式主要创始人、创意中国产业联盟发起人、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联合会中方合伙人、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创意产业院
面试  昨天去面试,我投的职位只录一人却有140个人去面试。我和一个女孩一路坚持到了最后的考核,连经理都犹豫不决,到底该录用谁?直到一个声音传来:“非常抱歉,朱同学,我们这里暂时没有XXXL号的工作服,工作服厂家已经放年假,会影响您上班的……”大家知道结果了吧。  C T  刚当医生时给病人做了腹部CT,赫然发现胃中存在许多大小相近之颗粒状物体。我大惊,向同事请教,未果。遂详细询问病人近况。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