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非胃肠间质瘤性梭形细胞肉瘤一例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淋巴结转移是反映胃癌进展程度、评估胃癌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的最关键指标之一,以转移数目为基础的分期方式(pN分期)是目前公认最佳的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分期方式。自1992年以来,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分期的标准处于持续更新中,而如何保证获得淋巴结转移的准确信息却一直存有争议。淋巴结转移分期迁移现象是指转移淋巴结数目与淋巴结清扫范围大小直接成正比,而随着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扩大,逐渐能够降低或者避免淋巴结分
背景:网膜囊切除包括胰腺被膜和横结肠前叶的剥离,而网膜囊在预防腹膜种植中的作用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网膜囊切除对于可切除胃癌的生存获益情况。方法:本三期、开放性、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日本的57家医院的患者。入组标准:20~80岁;病理诊断为cT3(SS)-cT4a(SE)的胃腺癌;体力状况ECOG评分为0~1分;体质指数(BMI)<30 kg/m2。排除标准:合并远处转移或融合淋巴结。按1∶1
期刊
随着新辅助化疗及转化治疗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胃癌的规范化治疗中,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准确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病理学肿瘤退缩分级(TRG)评估系统主要是观察肿瘤组织的纤维化程度以及肿瘤细胞残存的比例,是对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评价的重要分级标准,能够对患者的疗效和生存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在临床后续治疗决策及预后判断上能够起关键作用。目前可用于原发性胃癌新辅助化疗或转化治疗疗效评
期刊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开腹D2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新辅助化疗患者65例(新辅助化疗组),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1243例(辅助化疗组)。病例入组标准:(1)年龄为18~75岁、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患者;(2)手术方式均为开腹D2根治术;(3)影
期刊
期刊
在我国,胃癌是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亦为致死的主要肿瘤。尤其是Ⅳ期或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预后极差。近年来,对于Ⅳ期胃癌开展转化治疗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转化治疗的内涵,即针对因外科手术技术或肿瘤生物学行为已不可切除的晚期肿瘤,通过积极有效的化疗等,使原发癌灶降期,远处转移灶获有效控制,并争取施行R0切除术,以提高此类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对于转化手术最佳指征仍存在争议,如何选择合适的转化治
目的探讨在D2手术的基础上加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No.14v)清扫对于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02—2016年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D2胃切除术、且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的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腺癌;肿瘤位于胃下1/3部或侵犯到下1/3部;淋巴结清扫方式为D2或D2+;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无远处转移;术前未经新辅助化疗;排除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分组不
目的探讨胃癌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为规范完善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56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根据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切除的胃组织和清扫的周围淋巴结组织)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按照13版胃癌处理规约分站统计,明确各组淋巴结枚数及发生转移的情况;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TNM分期标准进行肿瘤T、N和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