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趋势,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合度不够,势必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状。为此,本文运用信息技术,以图、文等形式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扭转不合理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或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的洗礼,一直以满堂灌的教学为主,学生会感到数学知识理论的枯燥,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差,时常出现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应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师可选用电子白板,通过创设动画情境,为学生播放音乐的同时,演示三只小动物推自行车车轮比赛的画面。情境一:在比赛之前,三只小动物要选择好自行车车轮,才能开始比赛,小熊选择了圆形车轮,小兔选择了椭圆形车轮,小鹿选择了方形车轮。情境二:裁判员小猴的发令枪一响,三只小动物分别推着选择好的自行车车轮向前推行,最终的结果是小熊推着圆形车轮第一个到达终点,小鹿推着椭圆形车轮第二个到达终点,而小兔推着方形车轮最后到达终点。经过以上两个情境的观看,教师提出“为什么小熊推着圆形车轮第一个到达终点?”“小鹿的椭圆形车轮和小兔方形车轮却落后小熊圓形车轮呢?”等相关问题,引入《圆的认识》教学课程。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若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突破教学中难点
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居多,学生一时间很难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数学中的难点内容,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实现教学中难点内容的突破,同时创设的情境能够使数学知识理论变得有声有色,便于学生深入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角大小的影响因素》一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多角度地呈现角度的大小变化,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变量因素对角度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数学定理和公式,最终实现相关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教学效果。例如《角的度量》一课,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实施课堂教学,首先将两个“∠”进行平移,让学生观察角的度数变化,并说出影响角的度数大小的相关因素,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角的度数与角相邻两边分开大小有关”。接着将两个“∠”边长进行延伸,学生再次观察之后,可以直接得出“角度数的大小同边长的长度无关”的结论。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将教学中的难度知识,通过画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拓展了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又利于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难题。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知识预习和巩固
小学一堂课的授课时间是40分钟,但真正的课时仅有35分钟,若学生课上不注意听讲,课后又没有及时地巩固相关知识点,那么在接着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学生会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很难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点,导致教师无法按时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知识预习和巩固,改善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例如《圆的面积》教学,教师设计内容需要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主动收集圆形图案。在课堂上讲解“圆的面积”时,学生会主动拿出收集好的图形,在此基础上实施游戏化教学,教师要事先说明其游戏规则,鼓励学生设计游戏图标。学生会在设计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游戏障碍,最后对设计好的游戏图标给予奖励,针对课堂所学的圆的面积内容给予巩固,同时锻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从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为今后学习好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再如,元、角、分之间的换算知识。首先,教师要课前布置学生准备1元、5角、1分银币、2分银币零钱,与学生玩兑换零钱游戏。教师拿出10元钱,换取1元钱零钱,此时有一名学生举起了1张1元钱,打算和教师兑换,教师问“10元和1元钱哪个大?”学生回答:“10元。”教师问:“多少个1元才能等于10元?”学生回答:“10个。”该学生拿出了10张一元钱换走了教师的10元钱。以此类推,“1元和1分银币兑换”等,通过游戏操作,学生才会更好地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加深课上知识的学习,同时巩固数学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师生感情。
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以后,特别是课外时间,如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如何解惑数学中的难点知识等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地解决课外时间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教师需要先建立信息交流群,例如微信群,将做好的Flash、PPT等数学课件,经过简短的处理,精炼成视频,并上传到微信群,便于学生及时下载学习内容。针对数学中的难点的知识,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针对课后不会的知识点,可以随时与教师在线沟通,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学生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地消化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其完成课后作业。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线上统计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在微信群例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准备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并将重点和难点知识融入课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开始涉入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形式。本文结合案例采取一些列措施,主要包括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突破教学中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知识预习和巩固等三个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忠元.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8,14(14):136-137.
[2]汪会荣.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8):172.
[3]刘春香.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20,6(6):13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或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知识、促进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的洗礼,一直以满堂灌的教学为主,学生会感到数学知识理论的枯燥,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差,时常出现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应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师可选用电子白板,通过创设动画情境,为学生播放音乐的同时,演示三只小动物推自行车车轮比赛的画面。情境一:在比赛之前,三只小动物要选择好自行车车轮,才能开始比赛,小熊选择了圆形车轮,小兔选择了椭圆形车轮,小鹿选择了方形车轮。情境二:裁判员小猴的发令枪一响,三只小动物分别推着选择好的自行车车轮向前推行,最终的结果是小熊推着圆形车轮第一个到达终点,小鹿推着椭圆形车轮第二个到达终点,而小兔推着方形车轮最后到达终点。经过以上两个情境的观看,教师提出“为什么小熊推着圆形车轮第一个到达终点?”“小鹿的椭圆形车轮和小兔方形车轮却落后小熊圓形车轮呢?”等相关问题,引入《圆的认识》教学课程。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若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突破教学中难点
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居多,学生一时间很难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数学中的难点内容,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实现教学中难点内容的突破,同时创设的情境能够使数学知识理论变得有声有色,便于学生深入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角大小的影响因素》一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多角度地呈现角度的大小变化,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变量因素对角度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数学定理和公式,最终实现相关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教学效果。例如《角的度量》一课,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实施课堂教学,首先将两个“∠”进行平移,让学生观察角的度数变化,并说出影响角的度数大小的相关因素,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角的度数与角相邻两边分开大小有关”。接着将两个“∠”边长进行延伸,学生再次观察之后,可以直接得出“角度数的大小同边长的长度无关”的结论。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将教学中的难度知识,通过画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拓展了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又利于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难题。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知识预习和巩固
小学一堂课的授课时间是40分钟,但真正的课时仅有35分钟,若学生课上不注意听讲,课后又没有及时地巩固相关知识点,那么在接着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学生会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很难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点,导致教师无法按时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知识预习和巩固,改善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例如《圆的面积》教学,教师设计内容需要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主动收集圆形图案。在课堂上讲解“圆的面积”时,学生会主动拿出收集好的图形,在此基础上实施游戏化教学,教师要事先说明其游戏规则,鼓励学生设计游戏图标。学生会在设计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游戏障碍,最后对设计好的游戏图标给予奖励,针对课堂所学的圆的面积内容给予巩固,同时锻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从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为今后学习好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再如,元、角、分之间的换算知识。首先,教师要课前布置学生准备1元、5角、1分银币、2分银币零钱,与学生玩兑换零钱游戏。教师拿出10元钱,换取1元钱零钱,此时有一名学生举起了1张1元钱,打算和教师兑换,教师问“10元和1元钱哪个大?”学生回答:“10元。”教师问:“多少个1元才能等于10元?”学生回答:“10个。”该学生拿出了10张一元钱换走了教师的10元钱。以此类推,“1元和1分银币兑换”等,通过游戏操作,学生才会更好地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加深课上知识的学习,同时巩固数学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师生感情。
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以后,特别是课外时间,如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如何解惑数学中的难点知识等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地解决课外时间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教师需要先建立信息交流群,例如微信群,将做好的Flash、PPT等数学课件,经过简短的处理,精炼成视频,并上传到微信群,便于学生及时下载学习内容。针对数学中的难点的知识,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针对课后不会的知识点,可以随时与教师在线沟通,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学生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地消化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其完成课后作业。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线上统计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在微信群例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准备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并将重点和难点知识融入课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开始涉入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形式。本文结合案例采取一些列措施,主要包括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突破教学中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做好知识预习和巩固等三个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忠元.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8,14(14):136-137.
[2]汪会荣.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8):172.
[3]刘春香.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20,6(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