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从数学实验操作中探究与验证数学规律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活动缘起
  “找次品”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探究能力。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三点:一是借助天平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通过“找次品”的实践活动,归纳出“找次品”这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学会运用优化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意义,并为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三是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动手操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结论“能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每份尽可能接近,每份多‘1’或少‘1’是保证找到次品的次数是最少的”,很多教师在教学本节内容时,都会感到学生在理解这一结论时很困难。于是,在借助天平“找次品”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该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
  2 案例呈现
  实验操作,感知策略
  1)对三瓶口香糖进行实验操作。
  师:有3瓶同样包装的口香糖,其中1瓶被吃掉了几片,谁有办法把它找出来?
  生1:数一数。
  生2:用手掂一掂。
  师:想想借助什么工具更方便呢?
  生3:用天平称。如果天平两端平衡,被吃过的那瓶就在天平外;如果天平两端不平衡,被吃过的那瓶就在天平向上的一端。
  师:好方法。现在,我们拿一架天平,任意拿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生:两种。如果天平两端平衡,被吃过的那瓶就在天平外;如果天平两端不平衡,被吃过的那瓶就在天平向上的一端。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在找3瓶口香糖中吃过的一瓶时,把3瓶口香糖分成3份,天平的左盘放一份,右盘放一份,另外桌上一份。不管怎么称这3份,只用1次就能把吃过的那瓶口香糖找出来。
  板书:3(①、①、1)——1次
  2)对5瓶口香糖进行实验操作。
  师:这里有5瓶同样包装口香糖,其中1瓶被吃掉了几片,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被吃的这瓶口香糖?
  (学生用学具模拟天平实验,自己操作,并记录操作的活动过程……)
  师:你把5瓶分成了几份?有几种分法?请用简洁的方法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哪组的方法又快又多!并思考哪种方法最好。
  (学生活动……)
  师:那称1次一定能找出这瓶少了几片的口香糖来吗?
  生:一次能找到这种情况是一种巧合,有可能,但不一定。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操作的?
  生1:用天平一瓶一瓶地找,不平衡1次找到次品;平衡,继续找,最多找3次:5(1、1、1、1、1)——3次
  生2:把5瓶口香糖分成3份,最多找2次:5(①、①、3),3(①、①、1)——2次。
  生3:把5瓶口香糖分成3份,最多找2次:5(②、②、1),2(①、①)——2次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动手操作探究,我们知道一次能找到的这种情况是一种巧合;在把5瓶口香糖分成3份的情况下,最多2次就能确保找到这瓶吃过的口香糖。
  引导探究,寻找策略 课件出示:这里有9瓶同样包装的口香糖,其中1瓶被吃掉了几片,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被吃过的那瓶口香糖?
  1)对9瓶口香糖进行实验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你是把9瓶分成几份?怎么称的?请用简洁的方法把你的办法记录下来,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多!并思考哪种方法最好。
  (学生活动……)
  生1:9(①、①、7),7(①、①、5),5(②、②、1),2(①、①)——4次。
  生2:9(②、②、5),5(②、②、1),2(①、①)——3次。
  生3:9(③、③、3),3(①、①、1)——2次。
  生4:9(④、④、1),4(②、②、0),2(①、①)——3次。
  2)感受分3份的优化策略。
  ①引导学生对能平均分物品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师:刚才,我们对9瓶口香糖中找“次品”的做法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口香糖的数量都是9瓶,找次品的次数哪种方法最优化?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实验探究过程,自己总结一下,在找次品的过程中分成几份去找是最佳办法?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观察、分析、概括、总结……)
  生:平均分,分成3份的办法最佳。
  师:为什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在用天平找次品的过程中,因为天平每次只能比较2份,同时又可以与余下来的一份相比较,所以想到分3份是好的分法;同时,为了减少找次品的次数,把9瓶平均分是最佳方案。
  ②引导学生对不能平均分物品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师:假如口香糖的瓶数不是3的倍数,如5瓶,我们怎样分成3份呢?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不能平均分的物品,尽量让每份同样多,尽可能接近,每份多“1”或少“1”。
  教师出示课件:找次品时,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每份要尽量均等,每份多“1”或少“1”。
  深入探究,验证结论
  师: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概括出这个结论。我们总结的到底对不对?下面一起验证一下。
  大屏幕显示几组口香糖,分别是4瓶、7瓶、11瓶、27瓶,每组中都是有1瓶少了几片。现在研究一下在每组中保证找到少了几片的那一瓶分别需要的次数各是多少?(也可选任何瓶数进行研究。)
  通过师生共同深入探究,总结出不同瓶数的检测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如下:   4(①、①、2)——2次;
  7(③、③、1)——2次;
  11(④、④、3)——3次;
  27(⑨、⑨、9)——3次。
  师生共同总结验证结果:对正好能平均分成3份的,如3、9、27这些数量的,就平均分成3份,这是找到次品的次数的最佳查找办法;对不能正好平均分成3份的,如4、7、11、27这些数量的,要尽可能地平均分成3份,并且每份多“1”或少“1”,这是找到次品的次数的最佳查找办法。
  引导观察,寻找规律
  师:下面,我们对这个研究结果做深入的研究,研究一下“物品数”与“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出示课件:“物品数”与“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2瓶——1次
  3瓶——1次
  4瓶——2次
  5瓶——2次
  6瓶——2次
  7瓶——2次
  8瓶——2次
  9瓶——2次
  10瓶——3次
  11瓶——3次
  12瓶——3次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得出:2~3瓶1次;4~9瓶2次;10~27瓶3次。
  师:同学们自己再深层实验探究一下,看看都是哪些瓶数需要找4次才能找到。
  生:从28瓶开始,到81瓶,都是需要4次才能找到:81(27,27,27)。
  师:5次呢?
  生:从82瓶开始,到243瓶,都需要5次:243(81,81,81)。
  ……
  3 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借助天平“找次品”的数学实验操作教学片段,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实验操作中感知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再通过引导探究,寻找到“分3份”的数学优化策略;再进一步深入探究,验证结论,总结出不同瓶数的最优化方案;再通过引导观察,寻找“物品数”与“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之间的规律。
  文章选取的教学中的四个教学片段分别是:片断一,实验操作,感知策略;片断二,引导探究,寻找策略;片断三,深入探究 验证结论;片断四,引导观察,寻找规律。四个教学片段环环相扣,一次比一次更深入,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探究的深层次,从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其他文献
鲁东大学实施的校园文化建设“1510”工程,是依托80年历史文化积淀,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与思路,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的系列大学文化建设活动的新举措。学校“围绕工程办活动,特色活动促发展”,通过系列文化建设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发展软实力,为建设“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1510”搭建发展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1510”工程以“一个纲要、五大建设、十项工作”为主要内
摘 要: 本文运用创伤理论,探讨创伤主体的创伤经历、创伤叙事和创伤治愈。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运用含蓄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和创伤。战后内心的虚无,以及身为人母与女儿的对立矛盾的困惑等创伤经历,通过主人公悦子的失忆性描述、闪回、噩梦等创伤叙事手法表现出来。战后创伤主体,通过重塑自我认知和个体疗愈,竭力治愈着难以愈合的创伤。此书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经过时间的检验,显示人性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
他是“70后”,却已投身民办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17年。他是十八大代表中唯一来自民办高校的代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全国党代会代表中首位民办教育界党组织的代表。  熟悉他的人这样评价他:“人特别有激情,身体里聚集着无限能量。”他就是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干民办教育,要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也要勇于投身实践。”刘林说。  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  1995年,23
“总理在报告里说要创造就业岗位。但我认为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日前,在江苏省代表团分组讨论的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一席话引爆了会场。陈丽芬建议,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招生,并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制造业的用工荒。(2014年3月9日《新京报》)  早在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相关就业群体的就业前景》报告中,就建议将三
一、感受爱因斯坦  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送一份见面礼,请打开本子,默写一个词语:爱因斯坦。  (生默写)  师:(板书:爱因斯坦)请批改自己的默写,错了更正一下。爱因斯坦说过,学习是老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生修改)  师:让我们一睹爱因斯坦的风采。(多媒体随简介滚动出示爱因斯坦一生的照片)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不善于说话,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1905年,26岁的爱
摘 要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按照“到2020年,建成中西部教育现代化领先城区”的目标要求,在提升教师能力的培训新模式、新方法上进行探索,力求通过“五力”并举,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等方面有所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能力;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16-02  1 前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当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要求以发展学生的初步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生活和职场英语应用为指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呢?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此,笔者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单元话题“你将来打算做什么”来进行教学设计。  本篇教学设计主要通过6个方
摘 要 为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新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互联网 ”构建立体式课堂,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并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药理学;互联网 ;立体式课堂;微信;制药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048-03
摘 要 教具直观形象,有利于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通过直观感知,加深理解,促进探究与交流合作,发展想象力,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初中数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为例,论述了教具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具和学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084-03  1 前言 
“装修”和“教学”,似乎八竿子打不着,但因为我是教学研究人员,这之间有联系就不奇怪了。  装修过程坎坎坷坷,完工后总体评价良好,用色大胆,色调和谐,风格统一,彰显个性,物美价廉。但毕竟装修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还真不少!反思装修过程的同时,出于教研员的职业习惯,自然联想到了教学。  一  整体家装太贵,请了某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和亲戚的临时施工队共同为我家装修。职业习惯使然,用教研的态度对待装修,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