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人林徽因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其诗歌一方面真实地再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诚挚美丽的情感;另一方面在热情中充满冷静与理智,关心社会现实,对底层劳动者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此外,其诗歌语言色彩斑斓,意境华丽精美,倾心于创作时的灵感迸发,表现出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艺术;诗歌语言
人生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在其行进的历程中或者结束时,总有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让我想起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诗人林徽因。那是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中写道,虽然“你脱离去我们这共同活动的世界”,但你“仍立在我们烟涛渺茫的背景里,间接的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在文艺创造的努力和信仰方面。间接的你任凭自然的音韵,颜色,不时的风轻月白,人的无定律的一切情感,悠断悠续的仍然在我们中间继续着生,仍然与我们共同交织着这生的纠纷,继续着生的理想。你并不离我们太远。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样的飘忽,爱在人家不经意时莅止,带来勇气的笑声也总是那么嘹亮,还有经过你热情或焦心苦吟的那些诗,一首一首仍串着许多人的心旋转”。[1]这些情感真挚的语言深深打动着我。我想,以此来评价林徽因及其诗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这条思路走进其诗歌世界吧!
“我想象我在轻轻的独语:/十一月的小村外是怎样个去处?”这是作者《十一月的小村》一诗中的前两句,写于1944年初冬,其时诗人正随丈夫梁思成避抗战烽烟于四川宜宾李庄,在贫瘠的生活中潜心著述和写作,等待光明的莅临。“我在轻轻的独语”,可以看做其对自己人生之旅和诗歌世界的一种回忆和沉思,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作为一位女性诗人的林徽因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歌情感和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真实地再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诚挚美丽的情感,是林徽因诗歌的主要特征。诗人曾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中借小说的价值取向问题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审美创作思想,“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所谓诚实并不是作者必须实际的经过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提到的生活,的确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在感情上极能体验得出的情景或人性”。因此,作者极力反对那种虚假捏造的生活和无端浪漫的感情,认为是“骗取读者的同情”,而“那些认真的读者,要从文艺里充实生活认识人生的,自然要感到十分的不耐烦和失望的”。[2]
林徽因没让读者失望,欢乐就是欢乐,“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象烟——/象烟”(《雨后天》),诗人借雨后晴朗的天空和大地,表达自己云淡风轻像烟一般幽香的闲适恬淡的愉悦之情。伤感就是伤感,“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底/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静坐》),诗人通过冬天到来大地上行走着萧瑟脚步的画图,隐隐诉说着自己淡淡的哀愁和忽远忽近的忧伤。在诗人“诚实”情感的“独语”中,深深感动着我们并令我们至今难忘的是那些描写爱情的诗句。爱情是一个永远年轻又古老的话题,对普通劳动者是这样,而对林徽因则更加神圣。林徽因一生除了钟爱自己的丈夫梁思成,还与徐志摩、金岳霖保持着一种“柏拉图”式的恋情关系。她16岁时随父游历欧洲,结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诗人徐志摩,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才貌所吸引,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她。这段情感佳话终因林徽因的理智和不辞而别成为一个美丽浪漫的故事。徐志摩因此写下那首著名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现在让我们来欣赏林徽因的爱情诗。“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那一晚》)似离非离,分手牵手,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既甜蜜又感伤。“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深夜里听到乐声》)听到深夜中的阵阵乐声,诗人想象那是指缝间传递的爱情的絮语和绵绵想念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把少女的青春羞涩写得惟妙惟肖。林徽因的爱情诗既有含蓄氤氲清风拂面的,也有热情直率亦歌亦哭的,如《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 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
再没有些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帜,/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半,蹑着
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
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诗人是多情的,女诗人更是多情的,衣食无忧、生活富庶、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而又热情美丽的林徽因,不仅十分多情,“一草一木总关情”,而且其情感还十分细腻,蓝天一样澄碧,流水一样清纯,亲切耀眼,可触可视,诗人在诗中诚实着自己,诚实着自己的感情,诚实着人性中的欢乐与悲伤、微笑与凄凉,以其女性的特殊的审美魅力,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
二
林徽因诗歌的另一特征是在热情中充满冷静与理智,关心社会现实,对底层劳动者充满深深的同情。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林徽因诗歌多舛的命运。自有林徽因及其诗歌以来,中国新诗坛对其诗歌总是争论不休并多有微词,主要的指责是诗人的思想消极颓废,远离革命现实时代大潮,热衷于胭脂绣楼闺阁情事。对林徽因诗歌的这种诘难是有失偏颇和公允的。林徽因并非那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也非赤着双脚穿行于田间和青石板上的饥肠辘辘的农民,也不是在城市间衣衫褴褛到处流浪的打工者,她没有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世界,也更不可能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社会,进而站在暴风雨的前沿反映社会和现实生活,“经世济用”或“文以载道”。她是站在她“富家名媛”的角度以“富家名媛”的姿态和良心来审视社会和历史,传递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和震动,抒发其自身所独有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林徽因带给我们的是诗歌的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歌唱。
客观地说,林徽因的歌唱除了上述表现真实的情感以外,究其对现实的观照而言,实乃是一种道德之歌。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为了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其足迹遍布于大江南北、深山密林,这也使得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底层和普通的劳动者,他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生存状况引起了诗人的担忧和无比的同情。诗人在《年关》里写道:“这是年关,年关,有人/由街头走着,估计着,/孤零的影子斜映着。/一年,又是一年辛苦,/一盘子算珠的艰和难。/日中你敛住气,夜里/你喘,一条街,一条街,/跟着太阳灯光往返,——/人和人,好比水在流,/人是水,两旁楼是山!”语言形象而简洁,对劳动者的关爱和同情之心,犹如穿越山林的瀑流,无遮无拦,直泻而下。即使是即景式的诗歌,诗人也在其语言的林荫下让我们涌起一种对现实的关心和忧虑的感情,如《昆明即景·小楼》:“张大爹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写于1933年9月的《微光》则给予我们另一种感受:
街上没有光,没有灯,/店廊上一角挂着有一盏:/他和她把他们一家的运命/含糊
的,全数交给这黯淡。//街上没有光,没有灯,/店窗上,斜角,照着有半盏。/合家大
小朴实的脑袋,/并排儿,熟睡在土炕上。//外边有雪夜;有泥泞;/沙锅里有不够明日
的米粮;/小屋,静守住这微光,/缺乏着生活上需要的各样。//缺的是把干柴;是杯水;
麦面……/为这吃的喝的,本说不到信仰,——/生活已然,固定的,单靠气力,/在肩
臂上边,来支持那生的胆量。//明天,又明天,又明天……/一切都限定了,谁还说希
望,—— /即使是做梦,在梦里,闪着,/仍旧是这一粒孤勇的光亮?//街角里有盏灯,
有点光,/挂在店廊;照在窗槛;/他和她,把他们一家的运命/明白的,全数交给这凄
惨。
诗人采用全景式的镜头,细腻描写一个贫穷家庭凄惨的生活状况:黯淡的灯光,一家老小挤在一个土炕上,“缺乏着生活上需要的各样”。在诗人看似平静的描写中蕴含着深深的同情和如泻的眼泪,“一切都限定了,谁还说希望”?与此同时,诗人还以敬畏的心情赞扬这一家人对生的耐力和勇气,虽“生活已然”,但他们仍用自己的肩臂“来支持那生的胆量”,“这一粒孤勇的光亮”仍旧在暗夜里顽强地闪烁!
在关注现实、贴近现实上,林徽因还有一首诗值得一读。那是1944年,诗人在荒凉寂寞的李庄,于萧疏空旷之中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三弟林恒。林恒已于1941年在对日空战中英勇牺牲。由此,诗人挥泪写就了《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
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读着这样充满感情壮怀激烈的诗歌,我们还能说林徽因抒写的是“小姐隐秘的情事”吗?!
三
林徽因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是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的美学追求,其语言色彩斑斓,意境华丽精美,倾心于创作时的灵感迸发。
诗歌语言既是诗的创作工具又是诗的传播媒介,诗人通过诗的语言创造诗的形象和诗的意境,表达并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诗人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阅历和经验、文化素养的不同,对诗歌语言的喜好与运用也不同。由于林徽因所拥有的优裕的生活条件和知识女性的特点,因而其诗歌语言也就成为林徽因所独有的林徽因式的诗歌语言。这是一种温暖亮丽、色彩鲜艳、香气流泻的诗歌语言。《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林徽因的处女作,在稍显稚嫩的诗行中,早早地透露出林徽因诗歌语言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审美魅力,“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我们进一步来欣赏林徽因诗歌的语言之美:“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仍然》)绚丽而烂漫;“笑的是她惺松的卷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笑》)柔软而香艳;“这里那里,在这秋天,/斑彩错置到各处/山野,和枝叶中间,/像醉了的蝴蝶,或是/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缤纷降落到地面上。”(《秋天,这秋天》)斑斓而华贵。其代表作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
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
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天,是人间最烂漫、最美丽的时刻,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蓝天白云,流水欢歌,所有的生命都喜气洋洋,充满勃勃生机!有感于此,林徽因用她那灿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个灿烂的季节。作者构思新颖独特,紧抓住春天的特征,精选轻灵的风、云烟、闪烁的星星、细雨点、月圆、新鲜初放的嫩芽、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梁间呢喃的燕子等春天的标志性物象,从各个角度把春天的美丽和多情色彩斑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因此而感动着,快乐着。
作为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林徽因对其专业兢兢业业、锐意创新,这一精神品质深刻地影响着她的诗歌创作。在其诗歌中,我们常常能读到她的建筑语言——色彩和造型,以此创造诗的审美意境。这是属于林徽因的,是林徽因所独有的诗歌艺术。如:“遥望它是充满画意的山峰,/远立在河心里高傲的凌耸,/可怜它只是不幸的孤岛,——天然没有埂堤,/人工没搭座虹桥。”(《孤岛》)以河心里耸立的山峰似的岛屿,构成一种建筑式的审美意境;“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你,田野,山林,峰峦。”(《人生》)用河流、船帆、田野、山林、峰峦众多的自然物象和行旅者一起形成一幅充满生气的审美画面;“这是立体的构画,/描在这里许多样脸/在顺城脚的茶铺里/隐隐起喧腾声一片。”(《昆明即景·茶铺》)直接用建筑语言“立体的构画”,速写式的描绘一间老式小茶铺的热闹的景致。再来欣赏《藤花前——独过静心斋》:
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楼不管,曲廊不作声,/蓝天里白云行去,/池子一脉静;/水面散着浮萍,/水底下挂着倒影。//紫藤花开了/没有人知道!/蓝天里白云行去,/小院,/无意中我走到花前。/轻香,风吹过/花心,/风吹过我,——/望着无语,紫色点。
诗人在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似乎有些寂寞的审美画面,静静的池子里,紫藤花默默地开放着,散着幽香,但“没有人知道”。从这幅画面里,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苍凉孤独而又桀骜挺立的心绪。诗人就是这样,用其充满个性的林徽因式的审美语言,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中,创造出林徽因式的诗歌的审美意境,让我们因此而愉悦,流连忘返。
重视灵感,倾情于刹那间的顿悟和情感火花的迸发,也是林徽因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诗人有一首题为《灵感》的诗形象地描绘了她的这种感受,“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在评论文章《究竟怎么一回事》中林徽因专门剖析了她对诗歌灵感的感受和认识,“所以诗的创造或完成,主要亦当在那灵异的,凑巧的,偶然的活动一部分属意识,一部分属直觉,更多一部分属潜意识的,所谓‘不以文而妙’的‘妙’”[3]。在林徽因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常常发现她的这种“灵感”之作。无论是天边的一抹云霞,还是秋日里悄悄落下的一片黄叶;无论是孤傲耸立的山峰,还是寂寞无声的庭院,都能激起诗人的灵感,触发其诗歌创作的激情。
冬天过去了,诗人站在窗前,一边聆听清晰的雨声,一边凝视着一树树梅花的残枝,伤感与哀愁骤然而生,于是就有了《对残枝》一诗:“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今晚这一阵雨点落过以后,/我关上窗子又要同你分手。”行走于街上,看见一个空旷的园子,诗人便有了诗情,联想到了寂寞,以及夕阳西下最美丽的时光,这就是写于1948年5月的《对北门街园子》:
别说你寂寞;大树拱立,/草花烂漫,一个园子永远/睡着;没有脚步的走响。//你树梢盘着飞鸟,每早云天/吻你额前,每晚你留下对话/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阳。
总之,林徽因的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多样的,不仅仅是唯美的。从1904年到1955年,诗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51个年头,正当盛年便因疾病匆匆离开了我们。消失的是诗人的躯体,但是她的精神和情感,她的诚挚和爱意,她的美丽和才华,永在!她用她的诗歌建立了一座文字的纪念碑,她为我们留下了在白云与星空、在高山与流水间永远闪耀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些真实而充满爱意,“热情或焦心苦吟”的诗歌,“一首一首仍串着许多人的心旋转”,让我们的新诗苑地多了一枝纯色芬芳的玫瑰,不至于因千篇一律而寂寞。由此,我们既可以欣赏雄伟的高山、咆哮的大海,也可以流连倩影巧笑、芳草绿地,我们的审美世界因此而更加宽广,我们的精神生活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去诘难和攻击美丽的女诗人林徽因呢!
注释:
[1] 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选载),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new/nzt/vip/71547/50320.html),2008年9月16日。
[2] 参见《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3月1日第102期。
[3] 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电教馆)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艺术;诗歌语言
人生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在其行进的历程中或者结束时,总有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让我想起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诗人林徽因。那是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中写道,虽然“你脱离去我们这共同活动的世界”,但你“仍立在我们烟涛渺茫的背景里,间接的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在文艺创造的努力和信仰方面。间接的你任凭自然的音韵,颜色,不时的风轻月白,人的无定律的一切情感,悠断悠续的仍然在我们中间继续着生,仍然与我们共同交织着这生的纠纷,继续着生的理想。你并不离我们太远。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样的飘忽,爱在人家不经意时莅止,带来勇气的笑声也总是那么嘹亮,还有经过你热情或焦心苦吟的那些诗,一首一首仍串着许多人的心旋转”。[1]这些情感真挚的语言深深打动着我。我想,以此来评价林徽因及其诗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这条思路走进其诗歌世界吧!
“我想象我在轻轻的独语:/十一月的小村外是怎样个去处?”这是作者《十一月的小村》一诗中的前两句,写于1944年初冬,其时诗人正随丈夫梁思成避抗战烽烟于四川宜宾李庄,在贫瘠的生活中潜心著述和写作,等待光明的莅临。“我在轻轻的独语”,可以看做其对自己人生之旅和诗歌世界的一种回忆和沉思,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作为一位女性诗人的林徽因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歌情感和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真实地再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诚挚美丽的情感,是林徽因诗歌的主要特征。诗人曾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中借小说的价值取向问题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审美创作思想,“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所谓诚实并不是作者必须实际的经过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提到的生活,的确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在感情上极能体验得出的情景或人性”。因此,作者极力反对那种虚假捏造的生活和无端浪漫的感情,认为是“骗取读者的同情”,而“那些认真的读者,要从文艺里充实生活认识人生的,自然要感到十分的不耐烦和失望的”。[2]
林徽因没让读者失望,欢乐就是欢乐,“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草香,落叶,/吹远了一缕云,象烟——/象烟”(《雨后天》),诗人借雨后晴朗的天空和大地,表达自己云淡风轻像烟一般幽香的闲适恬淡的愉悦之情。伤感就是伤感,“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底/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静坐》),诗人通过冬天到来大地上行走着萧瑟脚步的画图,隐隐诉说着自己淡淡的哀愁和忽远忽近的忧伤。在诗人“诚实”情感的“独语”中,深深感动着我们并令我们至今难忘的是那些描写爱情的诗句。爱情是一个永远年轻又古老的话题,对普通劳动者是这样,而对林徽因则更加神圣。林徽因一生除了钟爱自己的丈夫梁思成,还与徐志摩、金岳霖保持着一种“柏拉图”式的恋情关系。她16岁时随父游历欧洲,结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诗人徐志摩,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才貌所吸引,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她。这段情感佳话终因林徽因的理智和不辞而别成为一个美丽浪漫的故事。徐志摩因此写下那首著名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现在让我们来欣赏林徽因的爱情诗。“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那一晚》)似离非离,分手牵手,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既甜蜜又感伤。“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深夜里听到乐声》)听到深夜中的阵阵乐声,诗人想象那是指缝间传递的爱情的絮语和绵绵想念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把少女的青春羞涩写得惟妙惟肖。林徽因的爱情诗既有含蓄氤氲清风拂面的,也有热情直率亦歌亦哭的,如《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 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
再没有些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帜,/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半,蹑着
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
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诗人是多情的,女诗人更是多情的,衣食无忧、生活富庶、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而又热情美丽的林徽因,不仅十分多情,“一草一木总关情”,而且其情感还十分细腻,蓝天一样澄碧,流水一样清纯,亲切耀眼,可触可视,诗人在诗中诚实着自己,诚实着自己的感情,诚实着人性中的欢乐与悲伤、微笑与凄凉,以其女性的特殊的审美魅力,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
二
林徽因诗歌的另一特征是在热情中充满冷静与理智,关心社会现实,对底层劳动者充满深深的同情。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林徽因诗歌多舛的命运。自有林徽因及其诗歌以来,中国新诗坛对其诗歌总是争论不休并多有微词,主要的指责是诗人的思想消极颓废,远离革命现实时代大潮,热衷于胭脂绣楼闺阁情事。对林徽因诗歌的这种诘难是有失偏颇和公允的。林徽因并非那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也非赤着双脚穿行于田间和青石板上的饥肠辘辘的农民,也不是在城市间衣衫褴褛到处流浪的打工者,她没有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世界,也更不可能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社会,进而站在暴风雨的前沿反映社会和现实生活,“经世济用”或“文以载道”。她是站在她“富家名媛”的角度以“富家名媛”的姿态和良心来审视社会和历史,传递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和震动,抒发其自身所独有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林徽因带给我们的是诗歌的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歌唱。
客观地说,林徽因的歌唱除了上述表现真实的情感以外,究其对现实的观照而言,实乃是一种道德之歌。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为了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其足迹遍布于大江南北、深山密林,这也使得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底层和普通的劳动者,他们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生存状况引起了诗人的担忧和无比的同情。诗人在《年关》里写道:“这是年关,年关,有人/由街头走着,估计着,/孤零的影子斜映着。/一年,又是一年辛苦,/一盘子算珠的艰和难。/日中你敛住气,夜里/你喘,一条街,一条街,/跟着太阳灯光往返,——/人和人,好比水在流,/人是水,两旁楼是山!”语言形象而简洁,对劳动者的关爱和同情之心,犹如穿越山林的瀑流,无遮无拦,直泻而下。即使是即景式的诗歌,诗人也在其语言的林荫下让我们涌起一种对现实的关心和忧虑的感情,如《昆明即景·小楼》:“张大爹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写于1933年9月的《微光》则给予我们另一种感受:
街上没有光,没有灯,/店廊上一角挂着有一盏:/他和她把他们一家的运命/含糊
的,全数交给这黯淡。//街上没有光,没有灯,/店窗上,斜角,照着有半盏。/合家大
小朴实的脑袋,/并排儿,熟睡在土炕上。//外边有雪夜;有泥泞;/沙锅里有不够明日
的米粮;/小屋,静守住这微光,/缺乏着生活上需要的各样。//缺的是把干柴;是杯水;
麦面……/为这吃的喝的,本说不到信仰,——/生活已然,固定的,单靠气力,/在肩
臂上边,来支持那生的胆量。//明天,又明天,又明天……/一切都限定了,谁还说希
望,—— /即使是做梦,在梦里,闪着,/仍旧是这一粒孤勇的光亮?//街角里有盏灯,
有点光,/挂在店廊;照在窗槛;/他和她,把他们一家的运命/明白的,全数交给这凄
惨。
诗人采用全景式的镜头,细腻描写一个贫穷家庭凄惨的生活状况:黯淡的灯光,一家老小挤在一个土炕上,“缺乏着生活上需要的各样”。在诗人看似平静的描写中蕴含着深深的同情和如泻的眼泪,“一切都限定了,谁还说希望”?与此同时,诗人还以敬畏的心情赞扬这一家人对生的耐力和勇气,虽“生活已然”,但他们仍用自己的肩臂“来支持那生的胆量”,“这一粒孤勇的光亮”仍旧在暗夜里顽强地闪烁!
在关注现实、贴近现实上,林徽因还有一首诗值得一读。那是1944年,诗人在荒凉寂寞的李庄,于萧疏空旷之中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三弟林恒。林恒已于1941年在对日空战中英勇牺牲。由此,诗人挥泪写就了《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
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读着这样充满感情壮怀激烈的诗歌,我们还能说林徽因抒写的是“小姐隐秘的情事”吗?!
三
林徽因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是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的美学追求,其语言色彩斑斓,意境华丽精美,倾心于创作时的灵感迸发。
诗歌语言既是诗的创作工具又是诗的传播媒介,诗人通过诗的语言创造诗的形象和诗的意境,表达并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诗人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阅历和经验、文化素养的不同,对诗歌语言的喜好与运用也不同。由于林徽因所拥有的优裕的生活条件和知识女性的特点,因而其诗歌语言也就成为林徽因所独有的林徽因式的诗歌语言。这是一种温暖亮丽、色彩鲜艳、香气流泻的诗歌语言。《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林徽因的处女作,在稍显稚嫩的诗行中,早早地透露出林徽因诗歌语言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审美魅力,“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我们进一步来欣赏林徽因诗歌的语言之美:“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仍然》)绚丽而烂漫;“笑的是她惺松的卷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笑》)柔软而香艳;“这里那里,在这秋天,/斑彩错置到各处/山野,和枝叶中间,/像醉了的蝴蝶,或是/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缤纷降落到地面上。”(《秋天,这秋天》)斑斓而华贵。其代表作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
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
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天,是人间最烂漫、最美丽的时刻,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蓝天白云,流水欢歌,所有的生命都喜气洋洋,充满勃勃生机!有感于此,林徽因用她那灿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个灿烂的季节。作者构思新颖独特,紧抓住春天的特征,精选轻灵的风、云烟、闪烁的星星、细雨点、月圆、新鲜初放的嫩芽、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梁间呢喃的燕子等春天的标志性物象,从各个角度把春天的美丽和多情色彩斑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因此而感动着,快乐着。
作为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林徽因对其专业兢兢业业、锐意创新,这一精神品质深刻地影响着她的诗歌创作。在其诗歌中,我们常常能读到她的建筑语言——色彩和造型,以此创造诗的审美意境。这是属于林徽因的,是林徽因所独有的诗歌艺术。如:“遥望它是充满画意的山峰,/远立在河心里高傲的凌耸,/可怜它只是不幸的孤岛,——天然没有埂堤,/人工没搭座虹桥。”(《孤岛》)以河心里耸立的山峰似的岛屿,构成一种建筑式的审美意境;“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你,田野,山林,峰峦。”(《人生》)用河流、船帆、田野、山林、峰峦众多的自然物象和行旅者一起形成一幅充满生气的审美画面;“这是立体的构画,/描在这里许多样脸/在顺城脚的茶铺里/隐隐起喧腾声一片。”(《昆明即景·茶铺》)直接用建筑语言“立体的构画”,速写式的描绘一间老式小茶铺的热闹的景致。再来欣赏《藤花前——独过静心斋》:
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楼不管,曲廊不作声,/蓝天里白云行去,/池子一脉静;/水面散着浮萍,/水底下挂着倒影。//紫藤花开了/没有人知道!/蓝天里白云行去,/小院,/无意中我走到花前。/轻香,风吹过/花心,/风吹过我,——/望着无语,紫色点。
诗人在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似乎有些寂寞的审美画面,静静的池子里,紫藤花默默地开放着,散着幽香,但“没有人知道”。从这幅画面里,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苍凉孤独而又桀骜挺立的心绪。诗人就是这样,用其充满个性的林徽因式的审美语言,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中,创造出林徽因式的诗歌的审美意境,让我们因此而愉悦,流连忘返。
重视灵感,倾情于刹那间的顿悟和情感火花的迸发,也是林徽因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诗人有一首题为《灵感》的诗形象地描绘了她的这种感受,“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在评论文章《究竟怎么一回事》中林徽因专门剖析了她对诗歌灵感的感受和认识,“所以诗的创造或完成,主要亦当在那灵异的,凑巧的,偶然的活动一部分属意识,一部分属直觉,更多一部分属潜意识的,所谓‘不以文而妙’的‘妙’”[3]。在林徽因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常常发现她的这种“灵感”之作。无论是天边的一抹云霞,还是秋日里悄悄落下的一片黄叶;无论是孤傲耸立的山峰,还是寂寞无声的庭院,都能激起诗人的灵感,触发其诗歌创作的激情。
冬天过去了,诗人站在窗前,一边聆听清晰的雨声,一边凝视着一树树梅花的残枝,伤感与哀愁骤然而生,于是就有了《对残枝》一诗:“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今晚这一阵雨点落过以后,/我关上窗子又要同你分手。”行走于街上,看见一个空旷的园子,诗人便有了诗情,联想到了寂寞,以及夕阳西下最美丽的时光,这就是写于1948年5月的《对北门街园子》:
别说你寂寞;大树拱立,/草花烂漫,一个园子永远/睡着;没有脚步的走响。//你树梢盘着飞鸟,每早云天/吻你额前,每晚你留下对话/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阳。
总之,林徽因的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多样的,不仅仅是唯美的。从1904年到1955年,诗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51个年头,正当盛年便因疾病匆匆离开了我们。消失的是诗人的躯体,但是她的精神和情感,她的诚挚和爱意,她的美丽和才华,永在!她用她的诗歌建立了一座文字的纪念碑,她为我们留下了在白云与星空、在高山与流水间永远闪耀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些真实而充满爱意,“热情或焦心苦吟”的诗歌,“一首一首仍串着许多人的心旋转”,让我们的新诗苑地多了一枝纯色芬芳的玫瑰,不至于因千篇一律而寂寞。由此,我们既可以欣赏雄伟的高山、咆哮的大海,也可以流连倩影巧笑、芳草绿地,我们的审美世界因此而更加宽广,我们的精神生活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去诘难和攻击美丽的女诗人林徽因呢!
注释:
[1] 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选载),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new/nzt/vip/71547/50320.html),2008年9月16日。
[2] 参见《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3月1日第102期。
[3] 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梁从诫编《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电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