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针对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65-01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其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有求复杂、施工环节多,不便于综合测试,一经建成便不能更换的特点。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本文所指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包含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的实施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具体实践中,应密切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技术可行,能够解决施工难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经济合理,降低整个施工成本。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对长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制度落实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造成企业缺少监控与必要的指导工作,对各工程项目管理出现脱节现象,并且,无法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付诸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1.2 人力资源缺乏。一是表现在技术水平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素质结构的不合理,二是表现为公司从上到下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力度。此外,由于施工企业门槛较低,在竞争加剧的前提下,私营老板挂靠大企业的现象较为严重,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步履维艰,从而使企业为了节约开支,就相应减少了员工培训,从而在人力资源方面形成恶性循环。
1.3 材料的管理混乱。材料管理包括对施工原材料、施工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构配件等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一是严格对施工材料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并通过建立管理台帐来保证合理使用;二是为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成套技术管理,三是要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工程受成本和所在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材料的选用也由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很多工地材料管理不善,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从而从施工前期就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
1.4 环境管理的掌控能力低下。总体而言,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人是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三是劳动环境,如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例如,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現为温湿度的变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再如,施工的前一工序往往可视为后一工序的环境,同理了,前一分部工程往往也就是后一分部工程的环境。如果某项施工工程所处区域内地质与水文差异大,不良地质多,或者雨季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都会给整个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从施工技术成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辖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
2.2 人员管理上的优化措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人的因素上的把握,因此在质量管理上需要注重实现人员管理上的优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人员上的管理和控制,由于人是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但凡是参与到工程建设中的人员,无论是直接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有可能对工程质量的形成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这些人员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具体的优化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坚持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第一的重要观念,并坚持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为用户服务以及坚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观念;其次是要提高建筑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决策高低以及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格外重视。
2.3 材料进场上的控制优化措施。首先,收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确定材料品牌、厂家信誉可靠、质量过硬。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盖板、侧石、井篦、井盖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备案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甲方、监理方、质检方、供货方会同检测部门二次检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其次在进场材料方面,要有出场质量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为复印件的必须加盖供货单位印章方为有效。特殊情况可以补报。如水泥,技术标准规定,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天内寄发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天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天内补报。
2.4 努力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首先,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确界定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协调、技术协调以及组织协调工作,从而保证物料和施工人员的充裕性和及时性。其次,在进场前,施工企业在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护工作,三是仔细检查现场的通讯设备以及通风、照明情况,从而合理布置好施工称帝的基础设施。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对于施工程序的控制管理也必须加强,提高工民建施工程序的控制水平。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是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在工程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才能推动工民建工程的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筑,2009(7).
[2] 张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 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7).
[4] 邹宏新,陈荣袱.拓展的质量屋及其应用研究[J].管理学报.2007,2.
[关键词]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065-01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其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有求复杂、施工环节多,不便于综合测试,一经建成便不能更换的特点。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本文所指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包含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的实施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具体实践中,应密切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技术可行,能够解决施工难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经济合理,降低整个施工成本。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对长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制度落实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造成企业缺少监控与必要的指导工作,对各工程项目管理出现脱节现象,并且,无法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付诸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1.2 人力资源缺乏。一是表现在技术水平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素质结构的不合理,二是表现为公司从上到下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力度。此外,由于施工企业门槛较低,在竞争加剧的前提下,私营老板挂靠大企业的现象较为严重,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步履维艰,从而使企业为了节约开支,就相应减少了员工培训,从而在人力资源方面形成恶性循环。
1.3 材料的管理混乱。材料管理包括对施工原材料、施工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构配件等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如下工作,一是严格对施工材料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并通过建立管理台帐来保证合理使用;二是为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成套技术管理,三是要对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不断提高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水、防潮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工程受成本和所在地域环境的影响较大,材料的选用也由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很多工地材料管理不善,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从而从施工前期就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
1.4 环境管理的掌控能力低下。总体而言,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人是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三是劳动环境,如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例如,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現为温湿度的变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再如,施工的前一工序往往可视为后一工序的环境,同理了,前一分部工程往往也就是后一分部工程的环境。如果某项施工工程所处区域内地质与水文差异大,不良地质多,或者雨季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都会给整个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从施工技术成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辖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
2.2 人员管理上的优化措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人的因素上的把握,因此在质量管理上需要注重实现人员管理上的优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人员上的管理和控制,由于人是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但凡是参与到工程建设中的人员,无论是直接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有可能对工程质量的形成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这些人员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具体的优化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坚持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第一的重要观念,并坚持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为用户服务以及坚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观念;其次是要提高建筑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决策高低以及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格外重视。
2.3 材料进场上的控制优化措施。首先,收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确定材料品牌、厂家信誉可靠、质量过硬。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盖板、侧石、井篦、井盖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备案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甲方、监理方、质检方、供货方会同检测部门二次检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其次在进场材料方面,要有出场质量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为复印件的必须加盖供货单位印章方为有效。特殊情况可以补报。如水泥,技术标准规定,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天内寄发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天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天内补报。
2.4 努力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首先,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确界定工作职责,做好管理协调、技术协调以及组织协调工作,从而保证物料和施工人员的充裕性和及时性。其次,在进场前,施工企业在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护工作,三是仔细检查现场的通讯设备以及通风、照明情况,从而合理布置好施工称帝的基础设施。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对于施工程序的控制管理也必须加强,提高工民建施工程序的控制水平。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是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在工程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才能推动工民建工程的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筑,2009(7).
[2] 张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 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7).
[4] 邹宏新,陈荣袱.拓展的质量屋及其应用研究[J].管理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