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 梳理情节,归纳概括要点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梳理情节。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主体,虽然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段也是在矛盾冲突中表现的,也有矛盾的前因后果,但从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完整,也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漫长曲折。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指出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解题方法是“一读二理三揣摩”,要弄清文章结构及其特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及其意义、叙述情节的方法及其作用等。
  2.归纳概括要点。
  (1)注意段落构成,切分意义层次,准确归纳内容要点。①起始部分——概括地提出内容或中心,确定全段表述的内容或中心意思;②展开部分——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意思,采用一定的顺序展开叙述;③终结部分——从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与起始部分相呼应。
  (2)仔细寻求相同点,从相同处入手,准确归纳内容要点。在一些文章和语段中,尤其是在涉及两个事物的时候,作者通常会围绕其共同点进行叙述。遇到这样的语段,考生要注意从中寻找二者的相同点,找到二者共通的地方,往往一个相同点就是一个内容要点。
  (2020年广西贺州卷中考题)
  泥土温润的光芒
  ◎刘学刚
  土,能育生万物,古人称为“地母”。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繁衍生息,唤醒深藏于泥土之中的无尽能量。
  小时候,她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女孩;长大后,她成了许多泥人的“妈妈”。她的故事从和面烙油饼开始。
  那年,她从山东安丘县城的一家毛巾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她用一双灵巧的手揉面成团,擀为大饼,将饼搁到鏊子上,旋转、翻动、刷油,面饼由白转黄,开满金黄的烙花,香味丝丝缕缕飘到街巷上。
  她从油饼的香气中嗅到了泥土的味道,她似乎置身于故鄉的广阔田野,仿佛看见,有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加上在毛巾厂时,她已能够用纱线呈现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离了厂,这技艺却没有离身。于是,在空闲的时候,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制出一个个小小的泥人。
  她捏的那些泥人摆在店铺的窗台上。店铺不大,临街的一间平房,前面是柜台,往里,面板、鏊子分列左右,最里边放着面粉和花生油,小店的格局一目了然。不过,再仔细看,发现在面粉上面的窗台,站了一群小泥人。有一天,店铺柜台外边排队买油饼的人群里,有一位在县城文化部门工作的干部。他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泥人,然后对她说:“专心捏泥人吧。”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
  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接的第一件活儿,是为本地酒厂捏制一组泥塑群,以此复原酒镇熙熙攘攘的旧日场景:坐着的烧锅,悬着的酒旗,酒肆的店家吆五喝六,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彼时,她已在县城东郊的青云山上安家落户,终日与泥土厮守。
  山上,泥土强大的能量以植物春华秋实、绿叶红果的形式呈现。清晨,山风裹挟着泥土的馨香扑面而至。她抓起一团泥巴,捶打摔揉,要把宁静的时光和甜美的想法揉进泥团里。泥人们站在她的身边,她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她的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种幸福的涟漪。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骨架早早搭好了,一些木板钢筋铁钉会让泥人更加牢固。接着是上泥堆大形:先在骨架上喷一层水,然后,她把泥团一块一块地往骨架上堆,继而,手持木槌将泥团砸实,那捶打的声音邦邦作响,应和着她心跳的节拍。
  山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树叶的簌簌声、飞鸟的啾啾声、枝条喀吧喀吧的拔节声……这些天籁都为她设定泥人的艺术细节带来了灵感。她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泥人更加坚固。她选用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黄河土渠河泥,加入适量棉絮,让泥土们紧紧抱成团。她又心怀敬慕,远赴陶都宜兴,求教紫砂艺人,变泥人为陶人。最终,她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
  她在城里捏泥人。仔细听,那些质朴的泥人,似乎在讲述着熟悉、鲜活的人生故事。定睛看,那是一幕幕蓬勃、喧闹的生活现场。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20日,有删改)
  借鉴
  1.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主人公的从业经历,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毛巾厂下岗→     →空闲捏制小泥人→     →变泥人为陶人,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
  解析: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围绕线索进行概括;最后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进行回答。
  2.本文主人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解析: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从描写手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中认识人物性格;借助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来认识人物性格;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斗 虎
  ◎莫 言
  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
  但也有不怕冷的,俺家那匹黑马就不怕冷。俺家那匹黑马是匹公马,有点野,蹄子热①,嘴尖,除了俺爷爷敢使唤它,别的人都不敢近它的身。但它是一身的好活,在俺爷爷的手里,无论是拉车还是拉犁,都是一匹顶两匹。因为这一点,尽管它一身的坏毛病,俺爷爷还是舍不得卖它。
  这匹马一到初冬就拴不住了,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缰绳,它也能给你咬断。它一大清早就跑出去,傍黑天才回来。既然是能够自己回来,索性也就不拴它了。刚开始家里人对黑马出去的目的有几种猜想,一是说它出去找母马谈恋爱,一是说它出去找草吃。但后来觉得这几种猜想都不对头。周围屯子里谁家有匹母马我们都知道,没听谁家说起过。关于这匹马出去打野食的说法也不成立,冰天雪地,一根草也没有,灌木条子和树皮它肯定不喜欢吃。况且它每天晚上回来就吃个不停,咀嚼草料的声音彻夜不息。如果白天在外边吃到了野食,夜里就不会有这样好的食欲。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匹马喜欢玩,白天它是出去游山玩水去了。这种说法太浪漫了点,毕竟是匹马。但这匹马每天回来时就大汗淋漓,好像一个刚跑完了马拉松的运动员,身上还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的确是个让人心痒的谜。后来我爷爷决定跟踪这匹马,看看这家伙到底去干什么了。
  这天,爷爷跟踪着马到了后山的一块被稀疏的林子和一蓬蓬的灌木围绕着的平地,不由得吃了一惊。爷爷看到一只老虎在那儿烦躁地转着圈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家的马进了场子,活动了一下身体,对着老虎叫了几声。老虎也叫了几声。我家的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鬃毛竖起来,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十分威风。然后我家的马就和老虎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我家那匹马能够将身体立起来,两只前蹄好像拳击手的两个拳头一樣灵活而有力。它用前蹄把老虎打得鼻子往外蹿血。如果你认为我家的马只会用前蹄那就坚决地错了。我家的马两只后蹄用得也很俏丽。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我爷爷亲眼看到马蹄子踢到了老虎嘴上,老虎嘴里飞出了几个白白的东西,还用问吗?虎牙。老虎牙被踢掉,蹲在那里“啪嗒啪嗒”地掉眼泪。当然老虎毕竟是老虎,它的锋利的爪子,也在我家马的屁股上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血痕。
  爷爷心中感动,心里想,走遍天涯海角,到哪里去找敢跟老虎打架的马?而且还能打个平手。
  打上半个时辰,老虎和马看样子都有点累了,它们就分开了。我家的马跑到树棵子里用舌头舔雪吃,那匹老虎也用舌头舔雪吃。休息一会后,它们继续战斗。我爷爷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家的马鬃毛太长,虽然在与老虎搏斗时能够直竖起来,但有时会遮住它的眼睛。
  爷爷回家,就替它把鬃毛剪了,想让它利利索索地跟老虎打架。结果,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子。
  我爷爷哭得像泪人似的,一边哭一边说:马啊马啊,都是我把你给害了啊!
  (选自《一斗阁笔记》,有删改)
  〔注〕①只有长时间奔跑后的马,蹄子才会热,故“蹄子热”指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
  训练
  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请从下面提示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提示〕角度一:原因→结果;                角度二:悬念→真相。
  答:
其他文献
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写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封写给中国新青年的“信”,唤醒了无数青年。青春是永恒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李大钊用文字、思想、行动,甚至生命,引领了无数年轻人。  在莫高窟雕刻时光的年轻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莫高窟,他们被敦煌艺术所吸引,扎根大漠。常书鸿、段文杰、
期刊
文题亮相  每到年底,人们喜欢以盘点年度字词的方式为过去的一年作结。2020年12月21日,国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0”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民”“脱贫攻坚”“疫”“新冠疫情”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岁末年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一个汉字或一个词语来总结过去的一年中最大的感受,以及最值得回忆的往事、经历……  请以“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从
期刊
上期的作文视野,我们从“真实可信”“新颖别致”这两点对作文选材进行了讲解。本期我们仍就作文选材,从“具体生动”“以小见大”“典型深刻”这三个方面来讲解。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具体生动  材料应该具体生动,只有具体生动,才能有景可观,有情可感,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应以具体的人和事、景和物来表现现实生活,议论文应以深入的分析来阐明事理,说明文应以充
期刊
1.对链接材料作探究。  这类题的题干会给出一个或几个链接材料,要求阅读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作答。考生在答题时要审清题干要求,认真阅读链接材料,回归原文,弄清材料与原文之间是否有印证关系、运用关系、对比关系、补充关系等,找到二者的“链接点”,把握材料的个性与共性。  2.联系生活谈感悟认识。  这类题要求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有时命题的趋向是对某种现象发表看法和
期刊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它没有整齐划一的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但四字结构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中考的考查也以四字成语居多。综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辨析常见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成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根据具体的语境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个别字的含义。  1.下列词语中没有
期刊
在我家门前,长着一棵小柳树,微风中,柳枝迎风摆动,像一个娉婷少女站在那里,楚楚动人。  这棵小柳树并不是人工栽培的,它是从墙根自己长出来的。  大约是去年六月的一天,我在此地打扫卫生时,无意中发现了它。那时,它纤细的身子上挂着七、八片翠绿的叶子。不细看还以为是一棵杂草呢。我很奇怪,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我瞪大眼,仔细观察,墙根下是灰色的水泥地,在墙根与水泥地连接的地方,有一条细小的砖缝,小柳树的树苗
期刊
【选文一】  阅读,丢失了什么  □陈应松  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羡慕和
期刊
【中考示例】  文题示例: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2015年上海中考作文题)  作文示例一: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上海一考生  天幕湛蓝,浅灰的云朵随风快速地移动。我在这高高的天穹下,独自在跑道上艰难前行。  那是运动会前的首次尝试。  “女子四百米缺人呢……”正为人数不够而发愁的体育委员将恳切的目光转向我,“Z,你可以
期刊
星空下,我坐着记忆的小船,顺着时间长河追溯往昔,过去的每时每刻,有他们相伴,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春蕾初绽  窗前的花蕾顺着春的步伐临近,点点绽开……  漫长的冬季将人们的心灵裹得密不透风,沉闷机械地过着日子,春似被人们所遗忘。一个普通的早晨,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坐起身来,无意一瞥,竟触到一抹亮色。定睛一瞧,一朵淡黄的迎春花,在风中起舞。推开窗,暖暖的阳光裹住了我,将我带进春日。  春蕾初绽的那一刻
期刊
记忆里却总有你和我一起走过那段青葱岁月的身影。  ——题记  那一年,我们初识  或许,初一是最美的时期,三生有幸能够遇见你。  那一年,我们初见,彼此的脸上稚气未脱,遇见对方,便显现出孩子般的无措,尴尬几秒,随即又相视一笑,你的笑容显得有些拘谨,却流露出一种说不清的温暖。“你好,非常高兴认识你!”一阵尴尬后,我们同时说出了这句在心里默念了好久的话。你又笑了,你笑起来很美,尤其是那对小虎牙配上粉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