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意义及设计原则,试图通过叙述体现这种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的助推动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其含义是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形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学习理念,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的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1.任务的内涵
Nunan指出:作为一项课堂活动,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操作、输出或互动之中,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而不是形式。所谓“任务”就是一项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或互动之中。至少应包括四大要素:意图、语境、过程和结果。
2.任务性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Nunan还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个特点:(1)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2)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3)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4)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5)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随着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Nunan在提出任务型教学的五个特点之后,又于1999年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2)形式-功能性原则;(3)任务相依性原则;(4)在做中学原则;(5)脚手架原则。“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是指任务型教学模拟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情景,通过各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使学生能有意识的参与语言的交流,从而掌握语言,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要求完成的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利,如可以自主确定总任务下的次任务内容,以何种方式完成任务,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等等。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真实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而不是背诵或转述课文。“形式-功能性原则”中的形式是指语言形式,即有关语言知识本身,功能是指语言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该原则要求教师和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有清晰的认识;任务设计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使用语言的能力。第三项“任务相依性原则”是指任务设计既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又要体现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如总任务涵盖许多小任务,小任务环环相连、层层铺垫,随着小任务的完成,最后达到高潮,完成一个总任务。第四项“在做中学原则”是任务型教学最核心的原则。任务型教学中以任务即“用语言做事的活动”为其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倡导合作学习、交往学习、探索发现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方式。通过用目的语交流、沟通、协商、完成任务的过程,促进交际各方在目的语的使用掌握上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各方中介语系统的扩展、修订、重构,从而使语言的输入也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即输出过程中得到落实,语言的输出“能激发学习者从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转向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处理”。从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角度看,人作为社会个体,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通过任务型教学,不仅语言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脚手架原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教师设计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完成,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具体完成任务过程中,任务如何完成,任务的成果会是什么样的,教师都能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或样品。.
3.任务活动的类型
3.1 信息传递型。信息传递型的活动需要参与者把“信息”(本课的目的内容)从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或从一个地方转送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总之,该活动的本质是对理解了的语言进行转述,或理解别人转述的语言;把语言转换成图表形式展现,或把图表形式转换成语言表述。
3.2 推理决定型。 推理决定型活动需要参与者根据所给信息,通过推理、演绎、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泛泛的一般信息或多种杂乱信息中,理清条理,导出新的所需要的信息。
3.3 观点阐述型。观点阐述型活动需要参与者对于所给情景表述个人的爱好、情感、观点、态度等。这类活动需要即兴发言,自由表达,讨论热烈之时会激发学生较强的发表意见的欲望。属开放式讨论,不能期待观点一致。
4.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
4.1 了解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或年级的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
4.2 确定实施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内容。输入内容即在实施任务中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以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
4.3 要制定活动计划。首先要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年龄、性格特点和目前的水平确定任务活动目的(知识、技能的具体目标),选择活动类型,然后再设计活动步骤。
4.4 要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定位,考虑在执行该任务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4.5 要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座位安排等。
4.6 要考虑对活动的监控方式。
其中在设计具体任务时,我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情景、有语境,情景和语境要真实。
(3)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并能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要学习对实际需要有用的知识,要训练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
(4)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要能用上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课堂学生技能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使学技能的活动和用技能的活动有机结合,技能的训练与语汇的复用有机的结合,要赋予技能训练以尽量真实的语境。
(5)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完整性、流畅性和正确性。
(6)活动要多种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有机会自主的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内容及学习方式。
(7)任务要有层次和梯度,每个层次和每个梯度都要使相应的学生容易达到,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并满足学生在前进各阶段中的不同需要。
(8)任务完成时应该能展示出结果。
(9)要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和操作的模式,使任务有可操作性。
(10)在任务进行当中,要能为学生提供个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他们能有机会处理自己在某种技能、某项知识上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完善,并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出创造的机会。
教师在不同的任务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必须要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调节作用
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要为不同学生不同需要分别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材料。要讲究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和技巧,以适应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学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能激发各类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其中提供帮助和鼓励。
(二)调整课程
为了使教学内容和进度更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计划。
(三)制定尊重差异的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内容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教师也可以在分组上面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学生有所考虑,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
5.使用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大量的资料和实验表明,采用任务性教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5.1 任务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在活动中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其价值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的直接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5.2 任务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3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5.4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
5.5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有利于培养责任心。
5.6 在任务型学习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与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5.7 在任务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5.8 在任务型学习中不可能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型学习中学生更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5.9 学生在任务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
5.10 采用任务型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
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和新时代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 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林新事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其含义是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形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学习理念,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的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1.任务的内涵
Nunan指出:作为一项课堂活动,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操作、输出或互动之中,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而不是形式。所谓“任务”就是一项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或互动之中。至少应包括四大要素:意图、语境、过程和结果。
2.任务性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Nunan还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个特点:(1)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2)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3)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4)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5)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随着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Nunan在提出任务型教学的五个特点之后,又于1999年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2)形式-功能性原则;(3)任务相依性原则;(4)在做中学原则;(5)脚手架原则。“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是指任务型教学模拟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情景,通过各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使学生能有意识的参与语言的交流,从而掌握语言,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要求完成的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利,如可以自主确定总任务下的次任务内容,以何种方式完成任务,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等等。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真实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而不是背诵或转述课文。“形式-功能性原则”中的形式是指语言形式,即有关语言知识本身,功能是指语言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该原则要求教师和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有清晰的认识;任务设计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使用语言的能力。第三项“任务相依性原则”是指任务设计既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又要体现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如总任务涵盖许多小任务,小任务环环相连、层层铺垫,随着小任务的完成,最后达到高潮,完成一个总任务。第四项“在做中学原则”是任务型教学最核心的原则。任务型教学中以任务即“用语言做事的活动”为其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倡导合作学习、交往学习、探索发现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方式。通过用目的语交流、沟通、协商、完成任务的过程,促进交际各方在目的语的使用掌握上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各方中介语系统的扩展、修订、重构,从而使语言的输入也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即输出过程中得到落实,语言的输出“能激发学习者从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转向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处理”。从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角度看,人作为社会个体,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通过任务型教学,不仅语言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脚手架原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教师设计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完成,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具体完成任务过程中,任务如何完成,任务的成果会是什么样的,教师都能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或样品。.
3.任务活动的类型
3.1 信息传递型。信息传递型的活动需要参与者把“信息”(本课的目的内容)从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或从一个地方转送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总之,该活动的本质是对理解了的语言进行转述,或理解别人转述的语言;把语言转换成图表形式展现,或把图表形式转换成语言表述。
3.2 推理决定型。 推理决定型活动需要参与者根据所给信息,通过推理、演绎、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泛泛的一般信息或多种杂乱信息中,理清条理,导出新的所需要的信息。
3.3 观点阐述型。观点阐述型活动需要参与者对于所给情景表述个人的爱好、情感、观点、态度等。这类活动需要即兴发言,自由表达,讨论热烈之时会激发学生较强的发表意见的欲望。属开放式讨论,不能期待观点一致。
4.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
4.1 了解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或年级的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
4.2 确定实施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内容。输入内容即在实施任务中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以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
4.3 要制定活动计划。首先要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年龄、性格特点和目前的水平确定任务活动目的(知识、技能的具体目标),选择活动类型,然后再设计活动步骤。
4.4 要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定位,考虑在执行该任务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4.5 要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座位安排等。
4.6 要考虑对活动的监控方式。
其中在设计具体任务时,我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情景、有语境,情景和语境要真实。
(3)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并能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要学习对实际需要有用的知识,要训练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
(4)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要能用上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课堂学生技能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使学技能的活动和用技能的活动有机结合,技能的训练与语汇的复用有机的结合,要赋予技能训练以尽量真实的语境。
(5)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完整性、流畅性和正确性。
(6)活动要多种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有机会自主的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内容及学习方式。
(7)任务要有层次和梯度,每个层次和每个梯度都要使相应的学生容易达到,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并满足学生在前进各阶段中的不同需要。
(8)任务完成时应该能展示出结果。
(9)要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和操作的模式,使任务有可操作性。
(10)在任务进行当中,要能为学生提供个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他们能有机会处理自己在某种技能、某项知识上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完善,并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出创造的机会。
教师在不同的任务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必须要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调节作用
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要为不同学生不同需要分别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材料。要讲究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和技巧,以适应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学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能激发各类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其中提供帮助和鼓励。
(二)调整课程
为了使教学内容和进度更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计划。
(三)制定尊重差异的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内容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教师也可以在分组上面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学生有所考虑,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
5.使用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大量的资料和实验表明,采用任务性教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5.1 任务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在活动中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其价值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的直接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5.2 任务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3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
5.4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
5.5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有利于培养责任心。
5.6 在任务型学习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与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5.7 在任务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
5.8 在任务型学习中不可能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型学习中学生更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5.9 学生在任务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
5.10 采用任务型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
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和新时代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 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林新事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