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开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已然成为个人的关键能力,从小处说阅读能力是应对各级考试的基本能力;从大处说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较高情商的有效途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词语储备量比较少,独立阅读有难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当然,“兴趣”是第一位的,只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便可水到渠成。
  一、氛围营造,激发阅读兴趣
  所谓“环境造就人”也有一定的道理,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比较重要的方面。教室环境要注重读书因素的设置,教室四周要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要选择一些简洁的、易于理解的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等,教师要给学生做出明确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名言的含义,每天在熏陶渐染中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教室后墙壁的黑板报要设置“阅读专栏”,可以是有关读书的励志小故事,也可以是学生的阅读体会,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板报要做到每周一更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板报上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氛围还包括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室的四个角落都要设置“读書角”,方便学生就近取书。晨读的时间,学生读熟教材课文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大声朗读,尤其是描写比较生动细致的段落,学生要细细读,深深悟。教师在教室里也要放置自己阅读的书,学生读书时也要拿出书本,认真读书,给学生做榜样。教师也可以到书架上取学生的书读,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参透故事传递的道理,领悟其中蕴含的“真善美”。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尊师、从师”心理,教师的榜样引导有着极强的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规则限定,敬畏阅读材料
  读书要从爱书开始,即使学生喜欢读书,而且读书收获也很大,但是对书不珍惜,读过的书一扔了事,读书的过程中乱涂乱画,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制定出读书规则,约束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如取书、放书要轻拿轻放,阅读过程中不能折角,放书时要根据书的大小分类,摆放整齐。老师可以为学生做示范,并让学生到书架前取放演练。一旦发现图书有撕毁的地方,教师要在全体同学面前用胶棒仔细粘贴,让“爱书”深入人心。另外,取书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洗干净手,避免污损书页。这样,学生在读书时就带着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对所有的阅读材料都会充满敬畏之情。
  当然,教师不能一直制定规则口头说教,还要把爱书落实到行动中,带着学生做一些“爱书”小活动。比如,为了避免在书页上留折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许多“小书签”。教师给学生提供五颜六色的卡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并在上面画上漂亮的图画,或者写上自己喜欢的诗句,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图书角选取的图书,如果一定时间读不完,可以把书签留在里面,其他同学借读时还可以了解谁正在读这本书,可以一起交流,真可谓“小小书签作用大”。每个同学都养成爱书的习惯,一个学期以后,教室图书角的图书还会像新的一样。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很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方法指引,养成阅读习惯
  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比较容易,但要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还需要方法的指导,在技巧上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课标上明确指出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朗读、默读等,课内的文章,需要精读分析,这一点教师会带着学生具体去做。课外的图书,则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低年级学生对略读理解不透,以为“快读”便是略读,很多学生更喜欢“翻书”,只是浏览图书中的图画,颠过来倒过去,读书没有顺序。有的学生则是“囫囵吞枣”,对图书中的内容也有大体了解,但对书中的具体情节直接忽略。这些孩子也喜欢读书,只是读书方法欠缺,影响读书质量。有的学生坐不住,往往一本书翻不了几页就去书架换,让他介绍书中的内容,却一知半解,有时候一句也说不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则要重点关注,指导其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精读”和“略读”具体演示出来,习惯培养的过程需要详细操作,真正让学生明确孰对孰错。如阅读部编二年级下《小马过河》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小马过河的情节,在小河边分别遇到了谁?学生很快读完,都能回答出小马先后遇到了“老牛”和“松鼠”。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略读感知课文内容的读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分别找出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以及他们的话对小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学生读书时更仔细,并且圈画出老牛和松鼠的语言。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精读分析的读法。
  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但是低年级的学生长时间阅读纸质图书,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编制“课本剧”,读演结合。因为要演,学生读书时更仔细,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穿插与课文相关的录音或视频,教给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等阅读技巧,逐步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交流展示,享受阅读乐趣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需要有“乐趣”因素的支持,学生真正喜欢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在交流表演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共读一个故事,然后自编自演,共同展示阅读结果。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会”的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评选出“故事大王”。讲故事和表演活动能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还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展示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借助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抓住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亮点,认真观演,仔细倾听,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不吝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更要鼓励促进,直至成功。教师在评价时要以学生的阅读态度为重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教师的认可和肯定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以后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诸多做法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步入阅读乐园,同时家庭教育也要跟上。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读书作榜样示范,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家长也应放下姿态与孩子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734100)
其他文献
名人、伟人的思想品质及人格魅力永远熠熠生辉,光照后人。教学名人风采类课文,应根据课文内容及表达形式上的特点,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融人文熏陶与语言训练于阅读探究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下面我以苏教版第11册中的相关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一、揣摩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崇高追求  “言为心声”,引用人物语言往往能够有力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境界,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钱学森》
期刊
文章进入“教材”成为“课文”,多数情况下都会被编者根据编排体系等的需要进行“改动”,这也是统编教材在许多课文首页下面明白标注的“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直接原因。笔者研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一文时,发现与人教版中的文本相比有不少改动之处,而这些改动,一方面,相对于作者郑振铎先生的原作《海燕》中的相关内容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回归;另一方面,更切合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  一、“开头
期刊
《搭石》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清新,画面优美。作者刘章把镜头对准了山里村间小溪上的搭石,把平平常常的搭石当作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借助平凡的事物表现了早些时候乡村里纯朴和谐的民风以及如溪流般绵延不绝的爱。由于搭石过于平常,所写的事只是乡亲们在搭石上走来走去的情景。深入细读文本,用心体会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是把搭石当成了家乡的一个微型舞台,课文着力描绘的就是在这个微型舞台
期刊
在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高效途径。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内涵;在思维方面,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思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细读进行深入剖析,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就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展开相应对策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想要细读品味,请先给予空间  文本细读意味着打破了原填鸭式教育下,那种为应对考试从而加快课堂进度的教学方
期刊
学生词语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每位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学时,采取诸如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换词作比较等许多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词语。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理解词义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是对词义的掌握是从整体来掌握,未能理解词语中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在理解词义的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地来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词语
期刊
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听者满心满眼的好处难以诉说;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适;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自然;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听者不会去想教者哪里上的好,哪里用了什么教学技巧,听者只愿意一门心思的成为和文本合二为一的听众,沉浸在课堂语言文字本身不愿出来,教者的声音就是听者的情绪指挥棒,教者让听者紧张,听者就七上八下,教者让听者想
期刊
近期,为参加优质课评比而磨课,选文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试教后,在教研组教师们集体智慧的指引下,教学效果明显改观。  请看,改进前的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看看,这篇文言文共有几句话?  生:四句话。  师:你觉得四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总分关系。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第一句是总起句,后面三句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  师:再进一步看看是围绕哪个词语说的?  生:甚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叙事性课文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度解析,在文本语言鉴赏中发展学生的童化思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叙事语言带有情节性、人物化特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词串演读、经典鉴赏、创编读写,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动化处理,对文本语言进行个性鉴赏剖析,发动学生创意续写、仿写、自由创编故事情节,以有效激活学生童化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成长点。  一、词串演读,在动化情
期刊
字理教学是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对汉字教学进行字理识字教学和字理析词,学生生动形象地记住汉字的音、形、义,并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教学中如何适当适时地运用字理教学使其更好地彰显汉字的魅力,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字理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才能优化字理教学,彰显汉字魅力,使我们的字理教学更富生命力。  一、科学性原则  字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体现在它既符合构字规律,人的认知心理和识字
期刊
“怎么又是作文课”“我不知道写什么”“怎么把文章写生动”……很多学生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听到要写作文,他们的兴趣就降至低谷,开始各种哀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不是“闻写作而色变”呢?根据笔者几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进而总结了一些方法,尝试下来效果还不错,大部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便有话可写、有法可循了。  一、第一把“钥匙”:模仿让学生有法可循  朱熹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读得韩文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