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已然成为个人的关键能力,从小处说阅读能力是应对各级考试的基本能力;从大处说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较高情商的有效途径。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词语储备量比较少,独立阅读有难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当然,“兴趣”是第一位的,只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便可水到渠成。
一、氛围营造,激发阅读兴趣
所谓“环境造就人”也有一定的道理,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比较重要的方面。教室环境要注重读书因素的设置,教室四周要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要选择一些简洁的、易于理解的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等,教师要给学生做出明确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名言的含义,每天在熏陶渐染中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教室后墙壁的黑板报要设置“阅读专栏”,可以是有关读书的励志小故事,也可以是学生的阅读体会,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板报要做到每周一更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板报上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氛围还包括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室的四个角落都要设置“读書角”,方便学生就近取书。晨读的时间,学生读熟教材课文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大声朗读,尤其是描写比较生动细致的段落,学生要细细读,深深悟。教师在教室里也要放置自己阅读的书,学生读书时也要拿出书本,认真读书,给学生做榜样。教师也可以到书架上取学生的书读,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参透故事传递的道理,领悟其中蕴含的“真善美”。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尊师、从师”心理,教师的榜样引导有着极强的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规则限定,敬畏阅读材料
读书要从爱书开始,即使学生喜欢读书,而且读书收获也很大,但是对书不珍惜,读过的书一扔了事,读书的过程中乱涂乱画,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制定出读书规则,约束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如取书、放书要轻拿轻放,阅读过程中不能折角,放书时要根据书的大小分类,摆放整齐。老师可以为学生做示范,并让学生到书架前取放演练。一旦发现图书有撕毁的地方,教师要在全体同学面前用胶棒仔细粘贴,让“爱书”深入人心。另外,取书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洗干净手,避免污损书页。这样,学生在读书时就带着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对所有的阅读材料都会充满敬畏之情。
当然,教师不能一直制定规则口头说教,还要把爱书落实到行动中,带着学生做一些“爱书”小活动。比如,为了避免在书页上留折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许多“小书签”。教师给学生提供五颜六色的卡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并在上面画上漂亮的图画,或者写上自己喜欢的诗句,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图书角选取的图书,如果一定时间读不完,可以把书签留在里面,其他同学借读时还可以了解谁正在读这本书,可以一起交流,真可谓“小小书签作用大”。每个同学都养成爱书的习惯,一个学期以后,教室图书角的图书还会像新的一样。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很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方法指引,养成阅读习惯
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比较容易,但要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还需要方法的指导,在技巧上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课标上明确指出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朗读、默读等,课内的文章,需要精读分析,这一点教师会带着学生具体去做。课外的图书,则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低年级学生对略读理解不透,以为“快读”便是略读,很多学生更喜欢“翻书”,只是浏览图书中的图画,颠过来倒过去,读书没有顺序。有的学生则是“囫囵吞枣”,对图书中的内容也有大体了解,但对书中的具体情节直接忽略。这些孩子也喜欢读书,只是读书方法欠缺,影响读书质量。有的学生坐不住,往往一本书翻不了几页就去书架换,让他介绍书中的内容,却一知半解,有时候一句也说不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则要重点关注,指导其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精读”和“略读”具体演示出来,习惯培养的过程需要详细操作,真正让学生明确孰对孰错。如阅读部编二年级下《小马过河》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小马过河的情节,在小河边分别遇到了谁?学生很快读完,都能回答出小马先后遇到了“老牛”和“松鼠”。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略读感知课文内容的读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分别找出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以及他们的话对小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学生读书时更仔细,并且圈画出老牛和松鼠的语言。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精读分析的读法。
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但是低年级的学生长时间阅读纸质图书,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编制“课本剧”,读演结合。因为要演,学生读书时更仔细,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穿插与课文相关的录音或视频,教给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等阅读技巧,逐步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交流展示,享受阅读乐趣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需要有“乐趣”因素的支持,学生真正喜欢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在交流表演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共读一个故事,然后自编自演,共同展示阅读结果。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会”的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评选出“故事大王”。讲故事和表演活动能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还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展示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借助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抓住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亮点,认真观演,仔细倾听,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不吝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更要鼓励促进,直至成功。教师在评价时要以学生的阅读态度为重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教师的认可和肯定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以后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诸多做法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步入阅读乐园,同时家庭教育也要跟上。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读书作榜样示范,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家长也应放下姿态与孩子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734100)
一、氛围营造,激发阅读兴趣
所谓“环境造就人”也有一定的道理,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比较重要的方面。教室环境要注重读书因素的设置,教室四周要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要选择一些简洁的、易于理解的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等,教师要给学生做出明确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名言的含义,每天在熏陶渐染中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教室后墙壁的黑板报要设置“阅读专栏”,可以是有关读书的励志小故事,也可以是学生的阅读体会,营造出浓浓的读书氛围。板报要做到每周一更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板报上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氛围还包括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室的四个角落都要设置“读書角”,方便学生就近取书。晨读的时间,学生读熟教材课文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大声朗读,尤其是描写比较生动细致的段落,学生要细细读,深深悟。教师在教室里也要放置自己阅读的书,学生读书时也要拿出书本,认真读书,给学生做榜样。教师也可以到书架上取学生的书读,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参透故事传递的道理,领悟其中蕴含的“真善美”。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尊师、从师”心理,教师的榜样引导有着极强的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规则限定,敬畏阅读材料
读书要从爱书开始,即使学生喜欢读书,而且读书收获也很大,但是对书不珍惜,读过的书一扔了事,读书的过程中乱涂乱画,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制定出读书规则,约束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如取书、放书要轻拿轻放,阅读过程中不能折角,放书时要根据书的大小分类,摆放整齐。老师可以为学生做示范,并让学生到书架前取放演练。一旦发现图书有撕毁的地方,教师要在全体同学面前用胶棒仔细粘贴,让“爱书”深入人心。另外,取书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洗干净手,避免污损书页。这样,学生在读书时就带着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对所有的阅读材料都会充满敬畏之情。
当然,教师不能一直制定规则口头说教,还要把爱书落实到行动中,带着学生做一些“爱书”小活动。比如,为了避免在书页上留折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许多“小书签”。教师给学生提供五颜六色的卡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并在上面画上漂亮的图画,或者写上自己喜欢的诗句,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图书角选取的图书,如果一定时间读不完,可以把书签留在里面,其他同学借读时还可以了解谁正在读这本书,可以一起交流,真可谓“小小书签作用大”。每个同学都养成爱书的习惯,一个学期以后,教室图书角的图书还会像新的一样。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很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规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方法指引,养成阅读习惯
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比较容易,但要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还需要方法的指导,在技巧上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课标上明确指出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朗读、默读等,课内的文章,需要精读分析,这一点教师会带着学生具体去做。课外的图书,则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低年级学生对略读理解不透,以为“快读”便是略读,很多学生更喜欢“翻书”,只是浏览图书中的图画,颠过来倒过去,读书没有顺序。有的学生则是“囫囵吞枣”,对图书中的内容也有大体了解,但对书中的具体情节直接忽略。这些孩子也喜欢读书,只是读书方法欠缺,影响读书质量。有的学生坐不住,往往一本书翻不了几页就去书架换,让他介绍书中的内容,却一知半解,有时候一句也说不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则要重点关注,指导其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精读”和“略读”具体演示出来,习惯培养的过程需要详细操作,真正让学生明确孰对孰错。如阅读部编二年级下《小马过河》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小马过河的情节,在小河边分别遇到了谁?学生很快读完,都能回答出小马先后遇到了“老牛”和“松鼠”。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略读感知课文内容的读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分别找出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以及他们的话对小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学生读书时更仔细,并且圈画出老牛和松鼠的语言。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精读分析的读法。
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但是低年级的学生长时间阅读纸质图书,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编制“课本剧”,读演结合。因为要演,学生读书时更仔细,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教师还可以穿插与课文相关的录音或视频,教给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等阅读技巧,逐步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交流展示,享受阅读乐趣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需要有“乐趣”因素的支持,学生真正喜欢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在交流表演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共读一个故事,然后自编自演,共同展示阅读结果。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会”的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评选出“故事大王”。讲故事和表演活动能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还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展示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借助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抓住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亮点,认真观演,仔细倾听,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不吝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更要鼓励促进,直至成功。教师在评价时要以学生的阅读态度为重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教师的认可和肯定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以后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诸多做法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步入阅读乐园,同时家庭教育也要跟上。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读书作榜样示范,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家长也应放下姿态与孩子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