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底是中国在人类胚胎克隆领域的一次跃进,还是在种种利益纠葛下的一次“真人秀”,目前仍是一团迷雾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9年1月27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身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的李建远,在这一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即将正式出版的美国《克隆与干细胞》(Cloning and Stem Cells)杂志(季刊),在其网络版提前刊登了他的一篇关于克隆人类胚胎的论文。
李所在的毓璜顶医院,随即开始筹备一场新闻发布会,日期定在2月2日,即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二天;地点选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随着“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宣布,李建远和毓璜顶医院的知名度骤然飙升。
然而,争议接踵而至。李建远的“博士”头衔,以及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价值,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烟台震惊世界”?
李建远及其同事撰写的那篇论文称,他们选择了12名志愿捐献卵细胞的健康女性,经促排卵获得135枚卵细胞;在剔除了卵细胞的细胞核后,再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人卵细胞内。这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克隆技术。
他们称,最终成功获得了五枚囊胚,其中四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成人和胎儿的皮肤,一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掌握这一技术,是为了进行人类治疗性克隆研究,即从克隆胚胎中提取与患者遗传基因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并使其衍生成全新的功能细胞、组织或器官,去取代病变的细胞、组织、器官。
对于李建远的这项研究,一些媒体不乏溢美之词。其中,《烟台晚报》以“‘再生医疗’烟台震惊世界”为题,援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的话说,“此前全世界仅美国掌握着这种技术,毓璜顶医院让中国在‘再生医疗’这一领域,站到了新世纪世界的尖端。”
新华社、《科技日报》和《健康报》发表的报道,也都引用了陈大元的评论,称“这是一项非常先进、非常完整的工作,将给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帕金森病等患者带来福音”,“这使得治疗性克隆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三家媒体的报道,几乎就是毓璜顶医院提供的新闻稿的“克隆”版本;报道署名中,除了各自媒体的记者,还有一人名叫林乐良,是毓璜顶医院的院长助理。
实际上,毓璜顶医院曾向多位国内专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出席在烟台举行的那场发布会。最终出席的是75岁的陈大元,以及72岁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血液科教授田丁。
这两位专家中,陈大元从事过克隆熊猫和克隆牛方面的研究,名气更大,他对这项研究的评论也备受关注。《财经》记者试图联系陈大元,但未获回复。
2月5日下午,在仪器设备据称价值2800多万元的实验室里,53岁的李建远对《财经》记者回忆起自己半路出家的克隆之路。
李建远的本行是血液病和免疫。他曾经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1996年还与该校免疫学系教授马大龙,共同在《中国免疫学杂志》上发表关于“人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与鉴定”的论文。这项研究在1999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大龙在中国学术界较有影响,长期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生物领域专家组成员,并在2007年底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克隆羊多利于1997年问世时,李建远开始对克隆人类胚胎产生了兴趣。他表示,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和接触胚胎发育与试管婴儿技术,后又“拜陈大元为老师,学了好几个月的动物克隆”。
1999年5月,李建远从山东省菏泽地区医院调入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正式走上克隆之路。毓璜顶医院投入巨资购置科研仪器设备,供中心实验室使用。
到2001年,一个规模达1000平方米、“集人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干细胞工程研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技术平台”投入使用,并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斑驳的学术“拼图”
过去数年中,李建远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但《财经》记者注意到,这些论文大多刊登在影响力不大的国内期刊上,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并非原创性研究。而根据医学论文数据库PubMed的检索结果,李建远直到2008年,才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但在申请经费方面,李建远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能量。包括匹配经费在内,迄今为止,他已经获得了数以百万元计的资助,其中就有“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山东省和烟台市的重大攻关课题。
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项目“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该项目于2005年立项,执行时间为五年,共分为五个课题,经费总计近3000万元。其中,李建远承担的是“同种异体干细胞研究与通用胚胎干细胞库的建立”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
据毓璜顶医院提供的资料,李建远的“863计划”项目填补了山东省卫生系统的空白,“973计划”子项目则填补了山东省医院系统的空白。
在探索克隆人类胚胎之前,李建远还进行过人兔混合胚胎的研究。
与克隆人类胚胎不同的是,人兔混合胚胎研究用兔子卵细胞代替人类卵细胞,将人的体细胞的细胞核,放入去掉细胞核的兔子卵细胞,使其发育到囊胚阶段,并最终提取出胚胎干细胞。由于兔子的生育能力非常旺盛,人兔混合胚胎研究可以大大缓解人类卵细胞来源不足的难题,并为克隆人类胚胎打下基础。
据2005年秋天在上海举行的“东方科技论坛”的简报记载,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特别在论坛上推荐了李建远的报告,指李建远通过构建人兔混合的重组胚,已经“分离培养了胚胎干细胞,传代达100次……从而验证了建立的异种核转移重组胚来源的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在体外无限繁殖,而且具有多能分化能力。这项工作应该属于国际首创”。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告诉《财经》记者,上述报告结果令人生疑。而李建远的这项人兔混合胚胎研究,最终未能在需要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
李建远对《财经》记者的解释则是,这是因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盛慧珍已经抢先发表了文章。他补充说:“这也只是一个实验基础,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早在2003年8月,盛慧珍就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英文杂志《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首先发表了关于人兔混合胚胎的研究。
有趣的是,《克隆与干细胞》杂志网络版几乎在发表李建远克隆人类胚胎论文的同一时间,也刊登了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罗伯特·兰扎(Robert Lanza)及其合作者的论文。兰扎等人经过多次实验认为,人兔混合胚胎等人类-动物混合胚胎并不具有多能分化的能力,也就无法产生与患者相匹配的干细胞。
显然,李建远在“东方科技论坛”上的那次报告,与兰扎的研究结论相悖。通常,一项研究只有经过公开发表,并且能够被其他实验室重复,才会最终得到认可。
“博士”盛名之下
令李建远始料未及的是,他所获得的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博士学位,让他更深地陷入漩涡之中。
在与学术界同行的交流中,李建远一度自称“博士”。例如,《细胞研究》杂志2008年8月刊登了上海国际干细胞研讨会的论文摘要,李建远的一篇会议论文摘要被收录其中。作者简介中,他的身份是“博士、教授”。
《财经》记者注意到,在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的李建远简介上,其学位或者学历一栏也是“博士”。
但著名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及媒体此后的调查都显示,所谓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并非一个正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机构。因此,李的学历,颇有些“山寨”的意味。
谈及自己的“博士学位”时,李建远对《财经》记者回应说: “当初比较年轻,接受了荣誉,现在这个年龄给什么都无所谓了。”
“学历高低和研究成果有多大关系吗?”他颇有些委屈,“他们对这方面感兴趣,对科学不感兴趣。”
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学历真假与学历高低截然不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对《财经》记者直言,如果一个人连博士学位都可以造假,“我们怎么去相信他的研究数据?”
目前尚不清楚,在李建远申请“863计划”和“973计划”等课题时,是否借助了“博士学位”。根据科技部颁布的条令,如果在申请国家科技计划中存在简历造假等不端行为,应受到从警告、解聘到终止项目不等的处罚。
2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称,李建远表示已经将克隆人胚胎成果上报到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验收进入了程序性阶段,验收会的具体日期由科技厅决定。
《财经》记者随后致电山东省科技厅办公室,对方称是否进行成果验收尚不清楚。
截至2月13日发稿时,科技部尚未回应《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
李建远参与的“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曹谊林则告诉《财经》记者,整个项目仍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到结题的阶段”。
对于李的这一成果,人们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克隆人类胚胎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充斥了太多的戏剧性。
早在2004年至2005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就曾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获得了与病人基因相符的胚胎干细胞,最终却被证实系造假,令世人震惊。
在中国,早在2003年,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教授卢光琇就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旗下的《科学通报》英文版报告称,利用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获得了克隆人类囊胚。但这一研究似乎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
2008年1月,美国Stemagen公司的安德鲁·弗伦奇(Andrew French)等人在《干细胞》(Stem Cells)杂志发表论文称,首次利用成人的体细胞获得了克隆人类囊胚。或许是对“黄禹锡事件”心存忌惮,该公司还将其获得的囊胚送到一家名为Genesis Genetics的公司,进行了DNA鉴定。
在李建远实验室的一角,放着两个大冰箱。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剩余的克隆人类囊胚,就冷藏在冰箱之中。李建远表示,必要的话,他可以提供克隆人类囊胚的材料,供第三方鉴定。
《克隆与干细胞》主编、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伊恩·威尔穆特(Iam Wilmut)也告诉《财经》记者,他对李建远发表在该杂志的这一研究论文抱有信心(confident)。
但一些中国科学家认为,即使李建远的克隆人类囊胚研究是真实的,其科学价值也不太大。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对《财经》记者表示,李建远并没有在Stemagen公司研究的基础上将治疗性克隆往前推进,即从克隆人类胚胎中提取出干细胞,并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毕竟,现在克隆人类囊胚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很多实验室都可以做到”。■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9年1月27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身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的李建远,在这一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即将正式出版的美国《克隆与干细胞》(Cloning and Stem Cells)杂志(季刊),在其网络版提前刊登了他的一篇关于克隆人类胚胎的论文。
李所在的毓璜顶医院,随即开始筹备一场新闻发布会,日期定在2月2日,即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二天;地点选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随着“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宣布,李建远和毓璜顶医院的知名度骤然飙升。
然而,争议接踵而至。李建远的“博士”头衔,以及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价值,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烟台震惊世界”?
李建远及其同事撰写的那篇论文称,他们选择了12名志愿捐献卵细胞的健康女性,经促排卵获得135枚卵细胞;在剔除了卵细胞的细胞核后,再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人卵细胞内。这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克隆技术。
他们称,最终成功获得了五枚囊胚,其中四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成人和胎儿的皮肤,一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掌握这一技术,是为了进行人类治疗性克隆研究,即从克隆胚胎中提取与患者遗传基因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并使其衍生成全新的功能细胞、组织或器官,去取代病变的细胞、组织、器官。
对于李建远的这项研究,一些媒体不乏溢美之词。其中,《烟台晚报》以“‘再生医疗’烟台震惊世界”为题,援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的话说,“此前全世界仅美国掌握着这种技术,毓璜顶医院让中国在‘再生医疗’这一领域,站到了新世纪世界的尖端。”
新华社、《科技日报》和《健康报》发表的报道,也都引用了陈大元的评论,称“这是一项非常先进、非常完整的工作,将给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帕金森病等患者带来福音”,“这使得治疗性克隆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三家媒体的报道,几乎就是毓璜顶医院提供的新闻稿的“克隆”版本;报道署名中,除了各自媒体的记者,还有一人名叫林乐良,是毓璜顶医院的院长助理。
实际上,毓璜顶医院曾向多位国内专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出席在烟台举行的那场发布会。最终出席的是75岁的陈大元,以及72岁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血液科教授田丁。
这两位专家中,陈大元从事过克隆熊猫和克隆牛方面的研究,名气更大,他对这项研究的评论也备受关注。《财经》记者试图联系陈大元,但未获回复。
2月5日下午,在仪器设备据称价值2800多万元的实验室里,53岁的李建远对《财经》记者回忆起自己半路出家的克隆之路。
李建远的本行是血液病和免疫。他曾经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1996年还与该校免疫学系教授马大龙,共同在《中国免疫学杂志》上发表关于“人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与鉴定”的论文。这项研究在1999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大龙在中国学术界较有影响,长期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生物领域专家组成员,并在2007年底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克隆羊多利于1997年问世时,李建远开始对克隆人类胚胎产生了兴趣。他表示,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和接触胚胎发育与试管婴儿技术,后又“拜陈大元为老师,学了好几个月的动物克隆”。
1999年5月,李建远从山东省菏泽地区医院调入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正式走上克隆之路。毓璜顶医院投入巨资购置科研仪器设备,供中心实验室使用。
到2001年,一个规模达1000平方米、“集人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干细胞工程研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技术平台”投入使用,并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斑驳的学术“拼图”
过去数年中,李建远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但《财经》记者注意到,这些论文大多刊登在影响力不大的国内期刊上,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并非原创性研究。而根据医学论文数据库PubMed的检索结果,李建远直到2008年,才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但在申请经费方面,李建远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能量。包括匹配经费在内,迄今为止,他已经获得了数以百万元计的资助,其中就有“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山东省和烟台市的重大攻关课题。
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项目“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该项目于2005年立项,执行时间为五年,共分为五个课题,经费总计近3000万元。其中,李建远承担的是“同种异体干细胞研究与通用胚胎干细胞库的建立”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
据毓璜顶医院提供的资料,李建远的“863计划”项目填补了山东省卫生系统的空白,“973计划”子项目则填补了山东省医院系统的空白。
在探索克隆人类胚胎之前,李建远还进行过人兔混合胚胎的研究。
与克隆人类胚胎不同的是,人兔混合胚胎研究用兔子卵细胞代替人类卵细胞,将人的体细胞的细胞核,放入去掉细胞核的兔子卵细胞,使其发育到囊胚阶段,并最终提取出胚胎干细胞。由于兔子的生育能力非常旺盛,人兔混合胚胎研究可以大大缓解人类卵细胞来源不足的难题,并为克隆人类胚胎打下基础。
据2005年秋天在上海举行的“东方科技论坛”的简报记载,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特别在论坛上推荐了李建远的报告,指李建远通过构建人兔混合的重组胚,已经“分离培养了胚胎干细胞,传代达100次……从而验证了建立的异种核转移重组胚来源的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在体外无限繁殖,而且具有多能分化能力。这项工作应该属于国际首创”。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告诉《财经》记者,上述报告结果令人生疑。而李建远的这项人兔混合胚胎研究,最终未能在需要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
李建远对《财经》记者的解释则是,这是因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盛慧珍已经抢先发表了文章。他补充说:“这也只是一个实验基础,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早在2003年8月,盛慧珍就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英文杂志《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首先发表了关于人兔混合胚胎的研究。
有趣的是,《克隆与干细胞》杂志网络版几乎在发表李建远克隆人类胚胎论文的同一时间,也刊登了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罗伯特·兰扎(Robert Lanza)及其合作者的论文。兰扎等人经过多次实验认为,人兔混合胚胎等人类-动物混合胚胎并不具有多能分化的能力,也就无法产生与患者相匹配的干细胞。
显然,李建远在“东方科技论坛”上的那次报告,与兰扎的研究结论相悖。通常,一项研究只有经过公开发表,并且能够被其他实验室重复,才会最终得到认可。
“博士”盛名之下
令李建远始料未及的是,他所获得的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博士学位,让他更深地陷入漩涡之中。
在与学术界同行的交流中,李建远一度自称“博士”。例如,《细胞研究》杂志2008年8月刊登了上海国际干细胞研讨会的论文摘要,李建远的一篇会议论文摘要被收录其中。作者简介中,他的身份是“博士、教授”。
《财经》记者注意到,在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的李建远简介上,其学位或者学历一栏也是“博士”。
但著名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及媒体此后的调查都显示,所谓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并非一个正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机构。因此,李的学历,颇有些“山寨”的意味。
谈及自己的“博士学位”时,李建远对《财经》记者回应说: “当初比较年轻,接受了荣誉,现在这个年龄给什么都无所谓了。”
“学历高低和研究成果有多大关系吗?”他颇有些委屈,“他们对这方面感兴趣,对科学不感兴趣。”
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学历真假与学历高低截然不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对《财经》记者直言,如果一个人连博士学位都可以造假,“我们怎么去相信他的研究数据?”
目前尚不清楚,在李建远申请“863计划”和“973计划”等课题时,是否借助了“博士学位”。根据科技部颁布的条令,如果在申请国家科技计划中存在简历造假等不端行为,应受到从警告、解聘到终止项目不等的处罚。
2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称,李建远表示已经将克隆人胚胎成果上报到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验收进入了程序性阶段,验收会的具体日期由科技厅决定。
《财经》记者随后致电山东省科技厅办公室,对方称是否进行成果验收尚不清楚。
截至2月13日发稿时,科技部尚未回应《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
李建远参与的“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曹谊林则告诉《财经》记者,整个项目仍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到结题的阶段”。
对于李的这一成果,人们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克隆人类胚胎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充斥了太多的戏剧性。
早在2004年至2005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就曾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获得了与病人基因相符的胚胎干细胞,最终却被证实系造假,令世人震惊。
在中国,早在2003年,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教授卢光琇就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旗下的《科学通报》英文版报告称,利用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获得了克隆人类囊胚。但这一研究似乎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
2008年1月,美国Stemagen公司的安德鲁·弗伦奇(Andrew French)等人在《干细胞》(Stem Cells)杂志发表论文称,首次利用成人的体细胞获得了克隆人类囊胚。或许是对“黄禹锡事件”心存忌惮,该公司还将其获得的囊胚送到一家名为Genesis Genetics的公司,进行了DNA鉴定。
在李建远实验室的一角,放着两个大冰箱。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剩余的克隆人类囊胚,就冷藏在冰箱之中。李建远表示,必要的话,他可以提供克隆人类囊胚的材料,供第三方鉴定。
《克隆与干细胞》主编、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伊恩·威尔穆特(Iam Wilmut)也告诉《财经》记者,他对李建远发表在该杂志的这一研究论文抱有信心(confident)。
但一些中国科学家认为,即使李建远的克隆人类囊胚研究是真实的,其科学价值也不太大。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对《财经》记者表示,李建远并没有在Stemagen公司研究的基础上将治疗性克隆往前推进,即从克隆人类胚胎中提取出干细胞,并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毕竟,现在克隆人类囊胚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很多实验室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