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对话,加强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首先,注重以当下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找准解读点。
在教学一篇阅读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时,笔者想当然认为这篇文章一定能够吸引学生,因为文章说拦腰切苹果核时,里面竟然藏着一颗“五角星”。可没想到,学生并不觉得拦腰切苹果比竖切苹果更有创意。原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长都是把苹果去皮切片,装上盘子,插好牙签,端给孩子,而苹果核则扔进了垃圾桶。无论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还是把苹果拦腰切成两半,对现在的学生来说都没有多大创意。学生阅读时,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无法理解文中的“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结果,教学时学生是一脸懵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再教这篇阅读文时,笔者改变方法,补充阅读其他打破常规思维并能获得意想不到收获的小故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可见,语文教师的思维不能局限于常规,要从阅读练习中找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最为相似的部分,并通过深入的解读、延伸,调制到能够引发当下学生产生共鸣的层次上,再用适合他们年龄层次的语言去点醒、激活,如此教学,师生才能顺利互动和共振。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探寻和发现文本的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理解语义、揣摩语用的过程中,从语言表达的形式中领悟语言的感情和情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如,在读《第一朵杏花》时,学生概括文章写了竺可桢与邻居孩子的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每句都有提示语,第二次对话不仅没有提示语,还都是简短的话。在让学生分角色熟读第一次对话后,笔者抓住提示语“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请学生思考:①从“弯下腰来”你体会出了什么?②去掉“习惯”这个词语读一读,比较一下。接着让学生熟读第二次对话,然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啊?”【小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等。在反复朗读后,请学生探究:作者为何在第一次对话时写提示语,而对第二次不写提示语?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发表意见,“这样安排更突出了竺爷爷和孩子急切的心理”,“两个人熟悉了,就用简短对话了”……可见,在平时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关注文本语言训练的要点,重视“双基”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
最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文本,体验文本。
语文学科最贴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等同。当教师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文本与体验交融起来,语文阅读教学就会变得多滋多味。在阅读《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有学生质疑:“鲤鱼并不贵重,平时走亲戚,甚至邻居间也时常送两条鲤鱼。公仪休为什么不敢收呢?”是啊,对于生活在长江滨的孩子来说,鲤鱼并不是什么稀罕物。邻里间送两条鱼就像孩子间送橡皮、送铅笔那么平常,有什么需要拒绝的呢?可想而知,此时,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教材出现了障碍。于是,笔者赶紧补充时代背景:在古代的鲁国,水产品奇缺,所以当时有一句名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说鱼和熊掌一样珍贵。所以,这两条活鲤鱼可是很难得的礼物呀!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盲点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读文章,学生就能明白当时鲤鱼的珍贵,对廉洁睿智的公仪休的敬意也就油然而生。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阅读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悟生活并磨砺人生。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竹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首先,注重以当下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找准解读点。
在教学一篇阅读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时,笔者想当然认为这篇文章一定能够吸引学生,因为文章说拦腰切苹果核时,里面竟然藏着一颗“五角星”。可没想到,学生并不觉得拦腰切苹果比竖切苹果更有创意。原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长都是把苹果去皮切片,装上盘子,插好牙签,端给孩子,而苹果核则扔进了垃圾桶。无论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还是把苹果拦腰切成两半,对现在的学生来说都没有多大创意。学生阅读时,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无法理解文中的“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结果,教学时学生是一脸懵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再教这篇阅读文时,笔者改变方法,补充阅读其他打破常规思维并能获得意想不到收获的小故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可见,语文教师的思维不能局限于常规,要从阅读练习中找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最为相似的部分,并通过深入的解读、延伸,调制到能够引发当下学生产生共鸣的层次上,再用适合他们年龄层次的语言去点醒、激活,如此教学,师生才能顺利互动和共振。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探寻和发现文本的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理解语义、揣摩语用的过程中,从语言表达的形式中领悟语言的感情和情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如,在读《第一朵杏花》时,学生概括文章写了竺可桢与邻居孩子的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每句都有提示语,第二次对话不仅没有提示语,还都是简短的话。在让学生分角色熟读第一次对话后,笔者抓住提示语“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请学生思考:①从“弯下腰来”你体会出了什么?②去掉“习惯”这个词语读一读,比较一下。接着让学生熟读第二次对话,然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啊?”【小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等。在反复朗读后,请学生探究:作者为何在第一次对话时写提示语,而对第二次不写提示语?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发表意见,“这样安排更突出了竺爷爷和孩子急切的心理”,“两个人熟悉了,就用简短对话了”……可见,在平时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关注文本语言训练的要点,重视“双基”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
最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文本,体验文本。
语文学科最贴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等同。当教师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文本与体验交融起来,语文阅读教学就会变得多滋多味。在阅读《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有学生质疑:“鲤鱼并不贵重,平时走亲戚,甚至邻居间也时常送两条鲤鱼。公仪休为什么不敢收呢?”是啊,对于生活在长江滨的孩子来说,鲤鱼并不是什么稀罕物。邻里间送两条鱼就像孩子间送橡皮、送铅笔那么平常,有什么需要拒绝的呢?可想而知,此时,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教材出现了障碍。于是,笔者赶紧补充时代背景:在古代的鲁国,水产品奇缺,所以当时有一句名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说鱼和熊掌一样珍贵。所以,这两条活鲤鱼可是很难得的礼物呀!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盲点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读文章,学生就能明白当时鲤鱼的珍贵,对廉洁睿智的公仪休的敬意也就油然而生。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阅读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悟生活并磨砺人生。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竹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