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涉及听力教学,学者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训练技巧,提高分数上。然而针对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紧张焦虑心情,却无能为力。应用Krashen 的情感过滤假说外语学习理论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障碍,尝试效果颇佳。
【关键词】听力 紧张 焦虑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8-02
1.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
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音、词汇量、自身心理障碍。具体如下:
1.1 语音
李力认为中国学生听力能力底下的原因就是语音知识的薄弱(2006: 146)。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受母语影响,所以发音不够准确,又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在听到英美日常会话时,遇到连音,吞音等现象就一筹莫展了。
1.2 词汇量
词汇量对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考试都非常重要。在听力材料中遇到生词,对“听“的干扰更大。所以词汇量是听力水平的关键,如果一个段落里大部分都是生词,即使用再慢的速度,再标准的语调,再简单的句型读出来,学生肯定还是听不懂。然而谈到词汇量问题,很多学生都是傻乎乎地找本词汇手册立刻背诵,其实完全脱离听力场景背单词并不可取。事实证明,很多人单词看到认识,但是听的时候就不知道了。这不是因为词汇量小,而是没有在语境中对词汇进项记忆。单词肯定是要背的,但必须在语境中对词汇进行记忆,对于听力来说,还必须加上一点就是用耳朵背单词。
1.3 自身心理障碍
听力理解不是一个简单接收信号,逐字听辩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听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声音进行识别、理解、加工链接、记忆储存等一系列的解码处理,才能使声音转换为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形式是以声音表现出来的,而声音稍纵即逝,无法“回视”,听者很容易因听不懂而焦虑和急躁,出现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种现象属于心理障碍。在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无法抓住听力内容的关键词,造成得分率降低,平时掌握的内容也有可能发挥不出来。相反,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2.Krashen 的情感过滤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影响语言习得过程,它们起着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像一道屏障一样控制着习得者的输入量。这种变量共有三个,即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如果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焦虑感强、学习动机不足且缺乏自信心,则会极大的阻碍语言的学习,反之亦然。
3.应对策略
3.1 教师正确引导
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理论,听力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养成和学生及时交流的双向互动习惯,强化对教学有利的情感因素,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降低情感过滤的负面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迅速获得有效信息。课堂上教师应适当讲授一些听力技巧和方法,这样会使听力的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听力练习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要对瞬间涌入的大量信息迅速进行整理、匹配、解码、在加工、输出等,这样复杂的活动对脑力消耗非常大。而连续上两个小时的听力,学生早已昏昏欲睡,不知所云了。所以在两个小时的听力教学中,要做到“听”(Audio)和“看”(video)相结合。听五十分钟,看分钟。
3.2 课堂听力教学
研究表明人们日常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力的比率为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力的比率为54.6%。所以面对听力教学应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料,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大胆预测即将要听得内容。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Stephen Krashen,1988)
3.3 听、说共进,扩大知识面
Krashen认为人们在开口讲某种语言之前,通常会经过一个沉默的接受阶段,即人们在获得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之后才能开始讲话。我们的母语学习经历就是个证明。所以,“听”在“说”之前,打好听力基础可以促进英语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英语的发音、阅读、写作、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都会加强或减弱听力理解。文秋芳也认为:“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所以突破听力障碍不只是多听就可以达到目的,需要多管齐下,全方位的练习,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Krashen,S. & Terrell T.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M]. Oxford: Pergamon,32,1988
[2]李力,陈治安,将宇红,《策略风格归因——学会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听力 紧张 焦虑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8-02
1.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
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音、词汇量、自身心理障碍。具体如下:
1.1 语音
李力认为中国学生听力能力底下的原因就是语音知识的薄弱(2006: 146)。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受母语影响,所以发音不够准确,又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在听到英美日常会话时,遇到连音,吞音等现象就一筹莫展了。
1.2 词汇量
词汇量对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考试都非常重要。在听力材料中遇到生词,对“听“的干扰更大。所以词汇量是听力水平的关键,如果一个段落里大部分都是生词,即使用再慢的速度,再标准的语调,再简单的句型读出来,学生肯定还是听不懂。然而谈到词汇量问题,很多学生都是傻乎乎地找本词汇手册立刻背诵,其实完全脱离听力场景背单词并不可取。事实证明,很多人单词看到认识,但是听的时候就不知道了。这不是因为词汇量小,而是没有在语境中对词汇进项记忆。单词肯定是要背的,但必须在语境中对词汇进行记忆,对于听力来说,还必须加上一点就是用耳朵背单词。
1.3 自身心理障碍
听力理解不是一个简单接收信号,逐字听辩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听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声音进行识别、理解、加工链接、记忆储存等一系列的解码处理,才能使声音转换为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形式是以声音表现出来的,而声音稍纵即逝,无法“回视”,听者很容易因听不懂而焦虑和急躁,出现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种现象属于心理障碍。在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无法抓住听力内容的关键词,造成得分率降低,平时掌握的内容也有可能发挥不出来。相反,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2.Krashen 的情感过滤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影响语言习得过程,它们起着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像一道屏障一样控制着习得者的输入量。这种变量共有三个,即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如果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焦虑感强、学习动机不足且缺乏自信心,则会极大的阻碍语言的学习,反之亦然。
3.应对策略
3.1 教师正确引导
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理论,听力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养成和学生及时交流的双向互动习惯,强化对教学有利的情感因素,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降低情感过滤的负面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迅速获得有效信息。课堂上教师应适当讲授一些听力技巧和方法,这样会使听力的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听力练习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要对瞬间涌入的大量信息迅速进行整理、匹配、解码、在加工、输出等,这样复杂的活动对脑力消耗非常大。而连续上两个小时的听力,学生早已昏昏欲睡,不知所云了。所以在两个小时的听力教学中,要做到“听”(Audio)和“看”(video)相结合。听五十分钟,看分钟。
3.2 课堂听力教学
研究表明人们日常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力的比率为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力的比率为54.6%。所以面对听力教学应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料,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能力。鼓励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大胆预测即将要听得内容。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Stephen Krashen,1988)
3.3 听、说共进,扩大知识面
Krashen认为人们在开口讲某种语言之前,通常会经过一个沉默的接受阶段,即人们在获得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之后才能开始讲话。我们的母语学习经历就是个证明。所以,“听”在“说”之前,打好听力基础可以促进英语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英语的发音、阅读、写作、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都会加强或减弱听力理解。文秋芳也认为:“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所以突破听力障碍不只是多听就可以达到目的,需要多管齐下,全方位的练习,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Krashen,S. & Terrell T.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M]. Oxford: Pergamon,32,1988
[2]李力,陈治安,将宇红,《策略风格归因——学会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