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山石窟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山石窟
  王煜昱
  
  异石、幽洞、奇潭、落英……这就是你——伍山石窟。古梯层层爬青藤,清潭波光映石壁。奇异的伍山石窟,你以你自己独特的风姿,吸引了多少游人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那雄伟的大剑门,屹立在两块巨石的包夹中。恰似一柄尚未出鞘的利剑,任凭电闪雷鸣,依旧稳如泰山。古代的工匠在石壁上刻下的“蝌蚪文”,虽然岁月的风雨消磨了它的痕迹,但那隐约可见的圈圈点点,谱写出古代人民战胜大自然的壮丽诗篇。
  走进黑暗的石洞。抚摸着坑洼的石岩,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原以为山穷水尽,一转身,却是别有洞天——从山顶那狭小的洞口,射入一束稍带绿意的阳光,又悄悄地滑入水中,把水上的粼粼波光,捎上了石壁,犹如一把闪着金光的匕首,原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小剑门。
  伍山石窟,你犹如飞天神女,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一步一景。外面,大树郁郁葱葱,植被青翠欲滴。野花争奇斗艳。里面,却又是千奇百怪,千态万状的大洞,小洞,奇洞,险洞……洞洞相连,环环相扣,令人眼花缭乱。
  洞里,温暖如春,空气里还带着凉丝丝的甜味。紧贴着石壁,有一段长满青苔的石级。看得出,当年的采石工就是沿着这段狭窄的阶梯,在洞中日复一日地凿着,撬着……闭了眼,耳边仿佛还响着丁丁的凿石声和采石工高亢的号子声。岁月的流逝,带走了脆弱的生命,却带不走这道道痕迹,这条石级,仿佛是一位古稀老者向我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伍山石窟,你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阳刚之美,又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之气。你刚柔相济。你的石洞幽,山石异,石潭奇,你是石的世界,更是水的天地。石与洞相依。洞与水相伴,险峻的山洞,衬以深不可测的大水潭。恍如人间仙境。落英潭这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四周全是葱茏的树木。清风拂过,片片树叶在空中飞舞,为宁静的水潭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当我依依不舍离你而去,多情的醴泉留住了我的脚步。掬一捧清冽的泉水,放到嘴边,只觉得满嘴含香,沁人心脾,赶走了游山带来的疲劳。
  伍山石窟我想对你说:你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伍山人民用汗水凝成的结晶。你那秀丽的风光,我将永远珍藏在心中。
  
  圣诞礼物
  向学锋
  
  那是圣诞节前夕,我查看完整个三年级的教学秩序后,信步回到办公室,刚走到门口,就发现一束火红的鲜花被翠绿的叶子点缀斜插在门把上,我急走几步,捧起鲜花贪婪地吸了吸香气,好香的花呀!谁送的?我上下左右地翻看,都未见只言片语,究竟是谁送的?纳闷之余,我再次嗅了嗅香气逼人的鲜花,突然发现有一朵花的花蕊有点特别,定睛一看,原来是用红纸裹着的,我小心地取下它,轻轻地展开,一行娟秀的字迹呈现在眼前:老师,圣诞节快乐!九(4)班全体同学。“九(4)班”?、这不是我作为校行政蹲点的班吗?我可一节课也没给他们上呀!只是利用班团课活动时间给他们讲过话,找个别同学谈过心,看来这班同学还真有心,我得谢谢他们。
  课间休息时,我来到九(4)班,同学见我来了,喧闹的教室马上安静下来,说实话,我教了30多年的书,见过很多场面,可那天的情景现在想起来仍然会让我激动半天,我对同学们说:“明天是圣诞节,我提前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我知道是同学们送的,谢谢大家。”“不用谢,笑一个”。“对,笑一个?”。“老师笑一个”。伴随着喊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长期不苟言笑的我被这种场面感染,自然而然地笑了起来,笑得那么开心,又那么害羞。教室里溢出一片祥和。
  带着满脸的微笑走出教室,心情格外舒畅。一束鲜花,一个微笑,这不寻常的圣诞礼物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新的感悟。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无疑突出了作文的重要。一份语文高考试题,60分的作文分值,的确让师生们不敢小觑。为此,各种类型的作文讲座和各种版本的作文秘籍层出不穷,仿佛有了这些高人指点,学生就能妙笔生花了。虽然学生在学业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捷径在情理之中,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花招”,而是长期积累修炼的“内功”。我们无法给学生充足的作文训练时间,可我们完全可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感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细节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思绪一般都会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美文。学生作文就是心灵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初步认识。  教师,是教学情景的预设者,作文教学可以采取贴近学生心灵的一系列预设,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一直都认为,只有路经生活坎坷的,才能写出那样悲伤,隽永而又优美的文章。归有光一生遭遇忧伤,八岁丧母,由祖母抚养长大,二十九岁丧妻,四十三岁丧子,人生旅途颇为坎坷艰辛,尝尽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他这一生中,不停地在时光中挣扎,不停地在对生命进行感叹和扣问。终于发现,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疾病不是贫穷,而是身边所有的人都离开了,独剩自己活在在空阔辽远的天地间,孤单而又绝望。  让我们拨开时光的雾霭,循着归有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并在“课程性質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有明确的提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一、感知——创设
从教学楼到宿舍是一段坑洼小路,从宿舍到教学楼还是一段坑洼小路。  师生每天从坑洼之中走过,又从坑洼之中走来。任谁也无从记起在这重复的步履中摔过多少次跤?任谁也无从想起从坑洼之中升腾起的叹息?  每逢雨季,师生依旧从坑洼路上纷至沓来,又纷至沓去。也许是如此平凡的、平常的生活惯了,脚下的路啥时平整了些,啥时见路边绿了些也无人问津。我因常年忙于班务工作,适当起早到校办公渐成习惯。一个雨雾朦胧的春晨,我照
这是一个老旧的故事,《论语·侍坐篇》记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
“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灵感受世界,用理智认识世界,用文字表现世界。”作文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为一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一项内容。小学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欲速则不达,如何让学生将“眼中之竹”化为“手中之竹”,是每位中年级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难题。我觉得,塑造优效作文课堂,首先要营造优质作文氛围。    一.关于选材    面粉发酵需要酵
战国时期的游说家,往往凭借其高超的游说技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游说列国,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有人形容游说之士“星流电耀”,形容游说之徒“风扬电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纵横捭阖、波澜云诡、辩丽激荡的游说风采而言。荀悦说:“饰辨辞,设诈谋,驰逐於天下,以要时势者,谓之游说。”(《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一卷第十》)尽管在战国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言“利”已成为时代的主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副激励读书人勤奋学习的传统对联,其实一直都是被人们错用了的。“径”应该写作“胫”。也许目前有相当多的教师还不知道应该是这个字。既然如此,那么笔者在此就有说清楚的必要了。   一直以来,出版物中的文字差错,首屈一指的是别字。根据别字识别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显性别字,隐性别字和潜性别字。显性别字具有比较明显识别的标志,稍有语文基础的人,一眼便能分辨出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