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圣经》罗马书第八章38-39节)
圣经在西方文学中
喜欢《简爱》的读者应该会熟悉下面的文字:
“至于圣约翰?里弗斯,他离开英国到了印度,踏上了自己所规划的道路,依然这么走下去,他奋斗于岩石和危险之中,再也没有比他更坚定不移、不知疲倦的先驱者了。他坚决、忠实、虔诚,他精力充沛、热情真诚地为自己的同类含辛茹苦,他为他们开辟艰辛的前进之路,像巨人一般砍掉拦在路上的信条和等级的偏见。他也许很严厉,也许很苛刻,也许还雄心勃勃,但他的严厉是武士大心一类的严厉,大心保卫他所护送的香客,免受亚玻伦人的袭击,他的苛刻是使徒那种苛刻,他代表上帝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他的雄心是高尚的主的精神之雄心,目的是要名列尘世得救者的前茅——这些人毫无过错地站在上帝的宝座前面,分享耶稣最后的伟大胜利。他们被召唤,被选中,都是些忠贞不二的人。
圣约翰没有结婚,现在再也不会了。他独自一人足以胜任辛劳,他的劳作已快结束,他那光辉的太阳急匆匆下沉。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催下了我世俗的眼泪,也使我心中充满了神圣的欢乐。他提前得到了必定得到的酬报,那不朽的桂冠。我知道一只陌生的手随之会写信给我,说这位善良而忠实的仆人最后已被召安享受主的欢乐了。为什么要为此而哭泣呢?不会有死的恐惧使圣约翰的临终时刻暗淡无光。他的头脑十分明晰;他的心灵无所畏惧;他的希望十分可靠;他的信念不可动摇。他自己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保证:‘我的主,’他说,‘已经预先警告过我。日复一日他都更加明确地宣告,是了,我必快来,我每时每刻更加急切地回答,阿门,主耶稣呵,我愿你来!’”
每次读到《简爱》最后一章那坚定有力充满盼望的文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信心、盼望、仁爱的人生比金子还宝贵啊!《简爱》是我最喜爱的西方小说,中国许多的女孩子都喜欢《简爱》这本书,有的女孩子甚至为此书建立了自己的纯真而高尚的爱情观。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并没有因着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价值,反而因着时代的变迁越加显出其文学的宝贵意义,成千上万的西方古典文学,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圣经的营养。千万西方文学作品更是直接应用了圣经的经文,《简爱》故事的结尾只是其中之一,伟大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在作品中也直接摘录了圣经诗句以结构情节;英国奇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引用了耶稣的应许慰藉卡顿和那位女子:“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 《复活》的开篇和结尾部分大量引用了圣经新约福音书的经文:《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可以说没有圣经,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西方文学,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你就无法真正读懂和欣赏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
伟大作家与基督教
圣经六十六卷记录了最真实的人性,人类的失败与绝望,同时也最忠实地记载了人类所能拥有的赦免、救赎和盼望。圣经本身就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学作品,那是神所默示的。
西方文学中,有一位无人可敌的伟大作家,历时历代以来,许多帝王的名字都已经被人遗忘,可是至今人们谈到他的名字都带着敬意,他戏剧作品中的台词成为经典名言。他的38部诗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数以百万的人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同流泪共欢喜,他就是莎士比亚。哪怕是稍有一点圣经知识的人,一读莎翁的作品,就立刻能一不小心就读到圣经的经文。据美国学者统计,莎士比亚的每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次数为14次,很显然莎士比亚引用圣经不是偶然的,而是用心良苦的。任何读过他戏剧的读者都能从故事中看到圣经故事的影子。《哈姆雷特》曾经被拍成电影《王子复仇记》,中文版中的王子由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配音,此故事的灵感被称为取材于《圣经》创世纪中该隐与亚伯的故事,小弟杀了兄长的家庭悲剧。
最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家喻户晓,被誉为一曲永世不衰的“爱”与“美”的颂歌。一对纯真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由于家庭世代相仇他们彼此相爱却无法永成伴侣。苦恋的情人将一切世俗顾虑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彼此相许,最后双双殉情。虽然他们的生命结束了,但他们的爱情仍然活着,终于感化双方家族释嫌修好,爱情胜过了仇恨。唯有爱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而爱唯有从上帝而来。主耶稣以牺牲自己的大爱,带来了赦免,仁慈,博爱的真理与恩典。饶恕,仁慈,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皆可化解。《圣经》歌罗西书第三章,12节和14节说“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圣经》经文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无处不在。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完全禁毁了它,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然而《圣经》中关于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前段时间,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5位孩子因寒冷而活活冻死在大街上,有微博作者将此事件联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几乎都会联想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从而引起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实在是扭曲了作品的原意精神,安徒生要表达的是对永生和天堂的盼望,在这个世界上有苦难,但在上帝那里有永远的安慰和福乐,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她的祖母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愁苦的天堂中永远与上帝在一起了。
安徒生是闻名世界的丹麦童话大师。他出生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的生活和作品是与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分不开的。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说:“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
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中,安徒生谈到,他从少年时期起,一生都在祷告中度过,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安徒生都会祷告祈求上帝,祈求上帝给他勇气和依靠和智慧,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孩子,也深信在任何苦难困苦的背后,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那位有情的上帝,是他的天父,掌管他的人生。信仰产生了伟大的作家,他带给世界的作品全部是充满了光阴和盼望的。
《丑小鸭》几乎是所有中国孩子知道的故事,大家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是丑小鸭的生活遭遇真的是很不幸的,可是他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丑小鸭是第一激励大师。真的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努力奋斗实现梦想不是安徒生要告诉大家的。安徒生要说的是:上帝对你的一生总有最美好的计划。
一只小天鹅,上帝安排他诞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没有爱的社会里,哪怕他多么对别人友好,所有人都不接纳他。但他没有怨恨,总抱着信心和盼望继续积极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是高贵的天鹅。高贵的生命是谦卑的,他并没有因为认识到自己天鹅就骄傲起来,他一如既往,保持着谦恭温良的态度,并且对所有逼迫过他,讥笑过他的人采取宽恕。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更加重要,努力奋斗的成就如果让你失去高贵的人格和品性仍然是失败的。无论你的生活有多么的艰难,上帝都在看顾你,带领你,引导你,你不能失去高贵。“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幸福!”这似乎到出了我的心声。
大凡中国的文学爱好者,没有一个没读过托尔斯泰的《复活》的,可以说,没读过这部经典作品,那简直就是无知了。
正如莎士比亚刻意引用圣经原文一样,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运用福音书也是有他的用意的,圣经的经文实际上是提炼出了小说所要体现的内容和核心思想。
《复活》中的主人公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和农奴少女玛丝洛娃原是一对清纯的彼此相爱的年青人,但后来很不幸聂赫留朵夫在军营中堕落了,再次遇见玛丝洛娃,清纯爱情不再,相反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逃之夭夭。许多年后,当聂赫留朵夫再次与玛丝洛娃相逢,竟然是在判决玛丝洛娃罪行的法庭上,而玛丝洛娃成了最下等的妓女。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深感自己就是造成玛丝洛娃走上犯罪道路的刽子手,他的良心终于苏醒,不但向女友忏悔,并为她的释放尽力奔走,甚至到甘愿放弃一切,为了赎罪愿意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流放。玛丝洛娃拒绝了他,他良心的谴责更为痛苦难熬。是圣经福音书让聂赫留朵夫得以真正的自由和重生复活,完全成为新造的人。
聂赫留朵夫读到了马太福音书第十八章“那时彼得进前时,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 说,不是到七次,乃到七十个七次。”上帝的话语带着能力,他最大最重的罪都可以因为信靠耶稣而得以赦免,福音书带给聂赫留朵夫心境豁然开朗,他彻夜难眠如饥似渴阅读新约福音,如同婴儿吸取着生命的灵奶。福音书给了他生命的方向。他意识到,我们自己可以成为是自己的主人,这是荒谬的信念,真正的人生享受那是在主的戒律中。小说的最后,玛丝洛娃和她相爱的人结婚了,而聂赫留朵夫的心灵也自由了。托尔斯泰显然读懂了圣经,任何人无法靠自己的行为救赎自己,救赎我们脱离罪恶的唯一救主就是耶稣基督。
有伟大真理才有伟大的文学
高尚的文学作品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虽然文学是属于作家的自我活动,表达着作家的思想和理念,但经典的文学作品对社会也会产生长久的影响力。一本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通过文字表达对人性的关切、对社会的关系,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对永恒的期待。真正的文学就是人学,怎么样的思想写出怎么的作品。西方经典著作的大多作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神曲》作者但丁,描写天堂地狱,无人能再超越;《失乐园》作者米尔顿,其被称为永远的作家;《天路历程》作者约翰?班杨,书写了一本世界历史上最著名、阅众最多、印刷版数最高的书籍之一,约翰16岁时是一位修补锅子水壶的,完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极其贫穷,他竟写出历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书之一;《罪与罚》的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是深具洞察力的虔诚基督徒小说家;《唐吉轲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是文学史上最风靡的人物之一,耶鲁大学的布鲁姆把塞万提斯描写成“不可轻视的少数西方作家之一”;鲁益师是二十世纪最多产也是最伟大的基督教作家,今天鲁益师的作品仍拥有广大的读者,他们都深受圣经的影响。
根据《英国文学之圣经传统字典》(A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表明一大批伟大作家的作品无不受到圣经的影响。他们是贝克特、布莱克、拜伦、乔叟、康拉德、克莱恩、狄更生、福克纳、弗罗斯特、海明威、爱伦坡、史坦贝克、但尼生、马克吐温,以及怀特曼。这本书的总编乔佛瑞(David Jeffrey)指出,尽管世俗化的社会越来越远离圣经,圣经依然影响着当代的文学。很显然伟大的、经典的、无法超越的文学作品都诞生于伟大的真理,任何还能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人都有必要去阅读圣经,任何在学习写作中想要成为伟大文学作品撰写者的作者,都需要去阅读圣经,并且读懂。
圣经在西方文学中
喜欢《简爱》的读者应该会熟悉下面的文字:
“至于圣约翰?里弗斯,他离开英国到了印度,踏上了自己所规划的道路,依然这么走下去,他奋斗于岩石和危险之中,再也没有比他更坚定不移、不知疲倦的先驱者了。他坚决、忠实、虔诚,他精力充沛、热情真诚地为自己的同类含辛茹苦,他为他们开辟艰辛的前进之路,像巨人一般砍掉拦在路上的信条和等级的偏见。他也许很严厉,也许很苛刻,也许还雄心勃勃,但他的严厉是武士大心一类的严厉,大心保卫他所护送的香客,免受亚玻伦人的袭击,他的苛刻是使徒那种苛刻,他代表上帝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他的雄心是高尚的主的精神之雄心,目的是要名列尘世得救者的前茅——这些人毫无过错地站在上帝的宝座前面,分享耶稣最后的伟大胜利。他们被召唤,被选中,都是些忠贞不二的人。
圣约翰没有结婚,现在再也不会了。他独自一人足以胜任辛劳,他的劳作已快结束,他那光辉的太阳急匆匆下沉。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催下了我世俗的眼泪,也使我心中充满了神圣的欢乐。他提前得到了必定得到的酬报,那不朽的桂冠。我知道一只陌生的手随之会写信给我,说这位善良而忠实的仆人最后已被召安享受主的欢乐了。为什么要为此而哭泣呢?不会有死的恐惧使圣约翰的临终时刻暗淡无光。他的头脑十分明晰;他的心灵无所畏惧;他的希望十分可靠;他的信念不可动摇。他自己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保证:‘我的主,’他说,‘已经预先警告过我。日复一日他都更加明确地宣告,是了,我必快来,我每时每刻更加急切地回答,阿门,主耶稣呵,我愿你来!’”
每次读到《简爱》最后一章那坚定有力充满盼望的文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信心、盼望、仁爱的人生比金子还宝贵啊!《简爱》是我最喜爱的西方小说,中国许多的女孩子都喜欢《简爱》这本书,有的女孩子甚至为此书建立了自己的纯真而高尚的爱情观。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并没有因着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价值,反而因着时代的变迁越加显出其文学的宝贵意义,成千上万的西方古典文学,无论是小说、戏剧、诗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圣经的营养。千万西方文学作品更是直接应用了圣经的经文,《简爱》故事的结尾只是其中之一,伟大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在作品中也直接摘录了圣经诗句以结构情节;英国奇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引用了耶稣的应许慰藉卡顿和那位女子:“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 《复活》的开篇和结尾部分大量引用了圣经新约福音书的经文:《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可以说没有圣经,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西方文学,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你就无法真正读懂和欣赏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
伟大作家与基督教
圣经六十六卷记录了最真实的人性,人类的失败与绝望,同时也最忠实地记载了人类所能拥有的赦免、救赎和盼望。圣经本身就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学作品,那是神所默示的。
西方文学中,有一位无人可敌的伟大作家,历时历代以来,许多帝王的名字都已经被人遗忘,可是至今人们谈到他的名字都带着敬意,他戏剧作品中的台词成为经典名言。他的38部诗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数以百万的人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同流泪共欢喜,他就是莎士比亚。哪怕是稍有一点圣经知识的人,一读莎翁的作品,就立刻能一不小心就读到圣经的经文。据美国学者统计,莎士比亚的每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次数为14次,很显然莎士比亚引用圣经不是偶然的,而是用心良苦的。任何读过他戏剧的读者都能从故事中看到圣经故事的影子。《哈姆雷特》曾经被拍成电影《王子复仇记》,中文版中的王子由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配音,此故事的灵感被称为取材于《圣经》创世纪中该隐与亚伯的故事,小弟杀了兄长的家庭悲剧。
最著名的悲剧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几乎家喻户晓,被誉为一曲永世不衰的“爱”与“美”的颂歌。一对纯真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由于家庭世代相仇他们彼此相爱却无法永成伴侣。苦恋的情人将一切世俗顾虑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彼此相许,最后双双殉情。虽然他们的生命结束了,但他们的爱情仍然活着,终于感化双方家族释嫌修好,爱情胜过了仇恨。唯有爱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而爱唯有从上帝而来。主耶稣以牺牲自己的大爱,带来了赦免,仁慈,博爱的真理与恩典。饶恕,仁慈,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皆可化解。《圣经》歌罗西书第三章,12节和14节说“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圣经》经文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无处不在。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完全禁毁了它,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然而《圣经》中关于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前段时间,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5位孩子因寒冷而活活冻死在大街上,有微博作者将此事件联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几乎都会联想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从而引起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实在是扭曲了作品的原意精神,安徒生要表达的是对永生和天堂的盼望,在这个世界上有苦难,但在上帝那里有永远的安慰和福乐,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她的祖母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愁苦的天堂中永远与上帝在一起了。
安徒生是闻名世界的丹麦童话大师。他出生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的生活和作品是与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分不开的。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说:“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
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中,安徒生谈到,他从少年时期起,一生都在祷告中度过,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安徒生都会祷告祈求上帝,祈求上帝给他勇气和依靠和智慧,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孩子,也深信在任何苦难困苦的背后,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那位有情的上帝,是他的天父,掌管他的人生。信仰产生了伟大的作家,他带给世界的作品全部是充满了光阴和盼望的。
《丑小鸭》几乎是所有中国孩子知道的故事,大家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是丑小鸭的生活遭遇真的是很不幸的,可是他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丑小鸭是第一激励大师。真的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努力奋斗实现梦想不是安徒生要告诉大家的。安徒生要说的是:上帝对你的一生总有最美好的计划。
一只小天鹅,上帝安排他诞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没有爱的社会里,哪怕他多么对别人友好,所有人都不接纳他。但他没有怨恨,总抱着信心和盼望继续积极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是高贵的天鹅。高贵的生命是谦卑的,他并没有因为认识到自己天鹅就骄傲起来,他一如既往,保持着谦恭温良的态度,并且对所有逼迫过他,讥笑过他的人采取宽恕。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更加重要,努力奋斗的成就如果让你失去高贵的人格和品性仍然是失败的。无论你的生活有多么的艰难,上帝都在看顾你,带领你,引导你,你不能失去高贵。“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幸福!”这似乎到出了我的心声。
大凡中国的文学爱好者,没有一个没读过托尔斯泰的《复活》的,可以说,没读过这部经典作品,那简直就是无知了。
正如莎士比亚刻意引用圣经原文一样,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运用福音书也是有他的用意的,圣经的经文实际上是提炼出了小说所要体现的内容和核心思想。
《复活》中的主人公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和农奴少女玛丝洛娃原是一对清纯的彼此相爱的年青人,但后来很不幸聂赫留朵夫在军营中堕落了,再次遇见玛丝洛娃,清纯爱情不再,相反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逃之夭夭。许多年后,当聂赫留朵夫再次与玛丝洛娃相逢,竟然是在判决玛丝洛娃罪行的法庭上,而玛丝洛娃成了最下等的妓女。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深感自己就是造成玛丝洛娃走上犯罪道路的刽子手,他的良心终于苏醒,不但向女友忏悔,并为她的释放尽力奔走,甚至到甘愿放弃一切,为了赎罪愿意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流放。玛丝洛娃拒绝了他,他良心的谴责更为痛苦难熬。是圣经福音书让聂赫留朵夫得以真正的自由和重生复活,完全成为新造的人。
聂赫留朵夫读到了马太福音书第十八章“那时彼得进前时,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 说,不是到七次,乃到七十个七次。”上帝的话语带着能力,他最大最重的罪都可以因为信靠耶稣而得以赦免,福音书带给聂赫留朵夫心境豁然开朗,他彻夜难眠如饥似渴阅读新约福音,如同婴儿吸取着生命的灵奶。福音书给了他生命的方向。他意识到,我们自己可以成为是自己的主人,这是荒谬的信念,真正的人生享受那是在主的戒律中。小说的最后,玛丝洛娃和她相爱的人结婚了,而聂赫留朵夫的心灵也自由了。托尔斯泰显然读懂了圣经,任何人无法靠自己的行为救赎自己,救赎我们脱离罪恶的唯一救主就是耶稣基督。
有伟大真理才有伟大的文学
高尚的文学作品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虽然文学是属于作家的自我活动,表达着作家的思想和理念,但经典的文学作品对社会也会产生长久的影响力。一本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通过文字表达对人性的关切、对社会的关系,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对永恒的期待。真正的文学就是人学,怎么样的思想写出怎么的作品。西方经典著作的大多作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神曲》作者但丁,描写天堂地狱,无人能再超越;《失乐园》作者米尔顿,其被称为永远的作家;《天路历程》作者约翰?班杨,书写了一本世界历史上最著名、阅众最多、印刷版数最高的书籍之一,约翰16岁时是一位修补锅子水壶的,完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极其贫穷,他竟写出历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书之一;《罪与罚》的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是深具洞察力的虔诚基督徒小说家;《唐吉轲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是文学史上最风靡的人物之一,耶鲁大学的布鲁姆把塞万提斯描写成“不可轻视的少数西方作家之一”;鲁益师是二十世纪最多产也是最伟大的基督教作家,今天鲁益师的作品仍拥有广大的读者,他们都深受圣经的影响。
根据《英国文学之圣经传统字典》(A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表明一大批伟大作家的作品无不受到圣经的影响。他们是贝克特、布莱克、拜伦、乔叟、康拉德、克莱恩、狄更生、福克纳、弗罗斯特、海明威、爱伦坡、史坦贝克、但尼生、马克吐温,以及怀特曼。这本书的总编乔佛瑞(David Jeffrey)指出,尽管世俗化的社会越来越远离圣经,圣经依然影响着当代的文学。很显然伟大的、经典的、无法超越的文学作品都诞生于伟大的真理,任何还能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人都有必要去阅读圣经,任何在学习写作中想要成为伟大文学作品撰写者的作者,都需要去阅读圣经,并且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