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山楂研究进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果山楂是岭南地区一种药食两用的特色植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总结了天然活性产物、果实品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大果山楂 台湾林檎 天然活性产物 食用品质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53-01
  一、大果山楂简介
  大果山楂又叫山楂(广西)、涩梨、古蝉子、乌婵子(广西苗语) , 麻缺顿、墨鸡屯(广西壮族), 撒多、撒两比(台湾), 广西楂(商品名),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 (Bois) Chev.的成熟果实。大果山楂的原植物台湾林檎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台湾、安徽、浙江等省以及老挝、越南等地。果实未成熟时为青色,成熟时转黄色,有灰色斑点。果实可鲜食,但口感一般,多加工成果脯、蜜饯、果酱、糕点等产品食用。果实性味、甘、酸、涩、微温, 有理气健脾, 消食导滞之功能,在两广一带常常与光萼林檎Malus leiocalyca的果实(商品名:广山楂)一起作为山楂的代用品入药。叶片晒干后可入药,称为涩梨叶,有祛暑、化湿、开胃、消积等功效。
  在分类学上,台湾林檎属于蔷薇科苹果属内较为原始的多胜海棠组,但由于果实外形、风味与山楂属(Crataegus)植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台湾林檎在种植、流通环节常与广西当地分布较广的野山楂(C. cuneata),桂东北的湖北山楂(C. hupehensis) 和桂西北的云南山楂(C. scabrifolia)混淆,影响了其产品名声和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应当注意加以区分。
  二、大果山楂的天然活性成分
  1.果实
  付晓等选取广西5个不同产地的台湾林檎果实为供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法提取总黄酮,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为0.710±0.010 mg/g。
  聂继云等研究发现,大果山楂果实中类黄酮物质主要包括黄烷醇、根皮素糖苷、槲皮素木糖苷等;但总黄酮含量较低,仅为最高值的1/6。
  李容等人用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从大果山楂成熟果实表皮中提取得到一种红色色素,并建立了该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抑菌圈实验证实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该色素的物质结构尚不明确。
  2.叶片
  用开水将大果山楂叶片冲泡后,可长时间放置不腐败;用其熬煮液浸泡糯米糍粑可存放数月不变质。说明其叶片内含有能抑制致腐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成分。研究表明,大果山楂叶片中含有茶多酚、类黄酮、单宁、根皮酚和根皮酸等,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干重的1.57%。卢静从台湾林檎的近缘物种尖嘴林檎的叶片中提取分离得到熊果酸、胡萝卜苷、白杨素、根皮苷、isoetin 5′-glucoside等物质,其中isoetin 5′-glucoside为首次从蔷薇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潘莹等对台湾林檎中黄酮的护肝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台湾林檎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对四氯化碳或酒精导致的大鼠慢性肝损伤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大果山楂总黄酮最大耐受剂量为168g /kg体重,可认为安全无毒。
  三、大果山楂果实口感的影响因素
  1.糖分与有机酸
  果实中糖分与有机酸含量的比值称为糖酸比,是衡量水果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大果山楂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5%-17%左右。王乃平等定量测定了广西10个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发现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为主,三种组分含量总和在37-95 mg/g之间。
  2.石细胞含量
  大果山楂具有特征性的沙脆多渣的口感,这主要是由果实可食用部分的石细胞所导致的。石细胞(stone cells, sclereid)是由果肉薄壁细胞木质化形成的厚壁细胞,通常数个至数十个形成肉眼可见的石细胞团。大果山楂果实中石细胞团散在分布于果肉中,果肉内层有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的石细胞群。田路明等对梨果肉中石细胞团大小与果实食用品质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梨果实的食用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细胞团的大小和密度,总的来说,石细胞团的体积和密度越大,果肉口感越差。
  石细胞次级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木质素的合成、转运和沉积与石细胞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在木质素合成过程中起作用的酶主要有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
  刘小阳等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相对含量的变化与PAL, POD, PPO这三种酶的活性变化基本保持同步。此外,石细胞含量还受果期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已知盛花期前后的缺水胁迫会造成成熟梨果实中石细胞的大量上升;而套袋栽培、远缘杂交授粉、叶面喷洒氯化钙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果实中的石细胞含量。
  果实中木质素含量还受到采收后保藏条件的影响。吴锦程等发现,水杨酸处理能够降低枇杷果实中PAL,POD,PPO和CAD的活性, 进而抑制木质素的合成,降低果实硬度, 延长货架期。
  四、前景与展望
  作为岭南地区的一种特色水果,大果山楂为桂东、粤西、粤北的果农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其果实和叶片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产物,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但由于果实口味偏酸且多渣,鲜食价值不高,销路受到严重制约。以其叶片为原材料已经开发出保健饮料产品,但限于各方面因素,亦未能在市场上推广。未来的研究工作应该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选育良种、改良栽培技术等方式提升果实的食用品质;二是针对其果实和叶片中的天然活性产物优化提取工艺,开发保健食品。
  参考文献:
  [1]黄燮才. 中药山楂原植物的研究[J]. 广西植物, 1989, 9(4): 303.
  [2]谷粹芝, 李朝銮. 台湾林檎及其近缘种的研究[J]. 广西植物, 1990, 10(1): 11–14.
  [3]钱关泽. 苹果属(Malus sp.)分类学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5.
  [4]韦霄, 韦记青, 蒋运生等. 广西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研究[J]. 广西植物, 2005, 25(4): 314–320.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广西中药材标准( 1990年版)[S]: 11.
  [6]刘心纯, 周晓东. 山楂真伪品种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2, 9(3): 163–169.
  [7]李育农. 世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研究新进展[J]. 果树科学, 1999, 16(增刊): 8–19.
  [8]曾勇豪, 唐初明, 周云涛. 广西风味小野果涩梨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价值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 2014(2): 85–88.
  [9]付晓, 戴明, 江海燕等. 广西不同产地广山楂中总黄酮含量测定[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5): 33–35.
  [10]聂继云, 吕德国, 李静等. 22种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类黄酮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1): 4455–4462.
  [11]李容, 覃涛, 梁榕珊等. 靖西大果山楂皮红色素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8): 226–22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重点探索了加强学生语文阅读“文感”的培养和训练。文感的形成是以读写为基础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来进行。在读写的指导中,要突破零打碎敲为特征的“精耕细作”,从而走向以信息互动为核心的整体感悟,实现文感的不断积淀、提升和强化。  【关键词】 初中语文;讲学研究;培养文感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所谓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等本体特征,更是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对新一代应有素养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解决
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围绕"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区域特色经济领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研究海南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领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技能的要求,建设区域特色经济的物联网工程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海南区域特色经济领域。
运用MATLAB语言提供的newff函数创建BP神经网络,预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最大挠度。对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数据采用lnx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和比例归一化处理,使输入和输出数据分
2002年10月三峡船闸有水调试期间,二闸室在充水水位达到高程140 m时,在基础排水廊道检查止排水效果的人员发现二闸室北17结构块从上游数第2个和第3个墙后排水管出水流量较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比较迅速。经过全省旅游及相关行业的努力奋斗,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各方面发展旅游业的思想观念显著增强,全省呈现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势头。尤其是以酒店业的发展最为具有代表性,山东的省外游客甚至说外国游客的数量越来越多,山东酒店的涉外性得到凸显,酒店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酒店行业的工作岗位对外语技能要求的程度有多高,具体都需要哪些外语语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完成数学教学三大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作业,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怎样使得数学作业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与
【摘 要】针对目前已经进入到新课程改革的中国教育,其中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课堂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效进入到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的共同探讨与学习达到积极转化小学“学差生”的效果。本文以某小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该小学合作学习的现状,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几点能够有效提高提高合作学习策略在转化小学“学生差”应用效果的措施,旨在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