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园会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作者现代派风格的高超写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曾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鲜有从新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读法”解读。本文试用 “象征”“张力”理论对其进行“细读”,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 “细读法” “象征” “张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蜚声英美文坛的一位新西兰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独具一格,既能继承英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又能大胆地突破短篇小说的艺术旧框架。《已故上校的女儿们》(1920)是《园会集》中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故事记录了两个在暴君统治式的上校父亲的监护下生活的老处女因沉浸在父亲去世的悲痛中而失去生存理性的悲剧。
“细读法”是英美新批评派贯穿始终、纵横捭阖20世纪上半叶三十年之久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批评方法。细读(close reading),实为“细评”,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等要素进行尽可能详尽细致的分析阐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种批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关键词语的直接意义和所有内涵意义相当敏感,对其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进行捕捉,与此同时,“细读法”还从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象征、张力等方面甄别显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本文就试以新批评的“象征”、“张力”理论对《已故上校的女儿们》进行“细读法”解读。
一、象征——具体的抽象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从关于暂存的事物和事件的支离破碎的象征中去发现无限的隐喻的‘现在’。词语,展现出‘朦胧的光辉’,‘朦胧的折射’。”[1]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能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在含义。
在小说《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凯瑟琳将象征的手法运用的非常娴熟,“万事万物皆能相互感应契合,只要通过人的主观投射,山水草木可以体现人的情感,即外界事物可以成为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应物”。[2]借物传情,将各种意象叠加在一起,看似简单的字句暗藏玄机,让读者似懂非懂,恍恍惚惚,而又若有所悟,回味无穷。
小说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分别是康斯坦西亚(Constantia)和约瑟芬(Josephine)。Constantia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另一个英文单词constant(形似),constant的中文意义对应是“忠诚、忠实的”。小说对约瑟芬(Josephine)的昵称是Jug,而Jug的中文意义之一就是监狱、监牢。“父为子纲”,她们的天职就是要对她们的上校父亲从一而终地忠实地尽孝。“这就是全过程,其他时间是看护父亲,同时又别惹着父亲”。她们一整天的任务似乎就只是服侍好父亲,别无他事。“这一切好像都是发生在一条地道里似的。不真实。只有从地道里面走出来,到月光下,到海边或者遇上风暴,她才有真实感”。这个地道,或者说这个牢笼似的家限制了她们的活力,使她们几乎足不出户,仅仅生活在她们对服侍父亲日常生活的义务中。
她们因为太久地生活在父亲权力的笼罩下,自由对于她们来说因为太缺乏使用慢慢变得萎缩而失去作用。父亲去世以后手摇风琴的乐声又在外面响起,这些音符以前是父亲一听到就会大声咆哮着命令她们去赶走的,现在她们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地担心行动迟缓带来的责骂了,这是在老上校父亲去世之后自由对她们的又一次深情的召唤,但是“康斯坦西亚高高举起她那双冰凉的大手好像要抓住那音乐似的,然后手又放了下来”。她们没有争取自由的勇气,又一次地选择了软弱。她们由于长期在父权的压制下,已经逐渐把这种强制性的压制潜移默化地内化成了自身的一种价值取向。就像小说中的骆驼一样,“康斯坦西亚白皙的小脸沉下来,向着遥远的——遥远的地方凝望,远过沙漠,一队散开的骆驼成一条线缓慢地向前行进”。两女儿就像骆驼一样,精神上受尽压迫也不敢有半点反抗之意。她们只存在于女儿对父亲尽忠尽孝的关系中,只作为“女儿”而存在,作为父亲的附属物,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利和生活目标,就像沙漠中的骆驼只知道跟着主人的役使盲目而无意识地行走。甚至是看到来家里小住的护士贪婪地吞食着她们的黄油甚至是尊严时,不满也只是压制在体内,一言不敢发,只有将思绪引向遥远的沙漠,浪漫的浮想联翩更衬托了她们意志的颓弱,她们的内心就像沙漠一样干枯,没有光泽,没有滋润。
二、张力——对立的统一
“退特在《诗的张力》一文中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和内涵。外延指适合于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内涵指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退特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他把外延理解为文词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而把内涵理解为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3]“张力”的英文tension就是“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构成。任何作品都应该是内部各矛盾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应该包括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换用到作品人物身上,就是表现人物间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依存的关系。张力是各种对立统一因素的平衡状态。在《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在文中相互排斥相互抵触又相互依存的状态构成了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的形成除了使人物性格对比鲜明以外,更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小说中的父亲即老上校虽然在小说一开始就已经去世,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两女儿对父亲物质上的依附和精神上无能的从属,造成了她们连下葬父亲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害怕父亲责骂她们不经他同意就擅自埋了他,害怕父亲看到丧葬费用清单时的阴沉脸色和暴跳如雷。“多年的老规矩了,不管有多要紧的事,早上是不打搅父亲的”。可以看出父亲生前的秉性:暴躁易怒,需要并习惯扮演家中的独裁者角色,但这也是当时男性文化社会赋予他的本性。然而小说中又有这样的描写:“他坐在熊熊的炉火前面……上面放了一块浅黄色挺漂亮的丝手绢。”浅黄色的丝手绢暗示了其实他的内心也有温柔的一面,也许手绢是两个女儿死去的母亲的遗物。既暴躁易怒又有些许柔情的父亲也在这个充满冲突的家庭中构成了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对立的平衡是最有价值的审美反应的基础,比单一的明晰的情感经验更具有审美价值”。[4]老上校和两个女儿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这个充满冲突的家庭中也构成了一种平衡。父亲工作以给家用,拥有金钱大权的他在家中理所当然地高人一等,同时又乖戾暴躁,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长角色;而两个女儿没有生存技能,没有经济收入,只有沦落在家服侍父亲,同时没有独立没有自由。父亲有条件地供养女儿,女儿无条件地服侍父亲,这在作者的驾驭下成功地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而父亲的死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平衡,没有了父亲的收入对两个女儿来说也就意味着没有了生活来源,她们以后的生活也就成了未知数。
在冲动中求得平衡,在张力下求得和谐,而和谐与统一必然伴随着对立和冲突,而且相得益彰。在作者笔下就连家中的女仆也在这个特殊的家中和两个女儿构成了张力下的矛盾统一。“年轻傲慢的凯特,迷人的小公主”,女主人的软弱显然已经把这个女仆惯坏了,身为奴仆似乎被施了魔法,内心却是骄傲的公主。当凯特征询女主人的意见鱼是煎还是煮时两主人相互推逶,不敢轻易下决定,最后年轻傲慢的女仆凯特不由分说自己决定了并昂首阔步地走开。对于辞退凯特,“单单从这个问题上我硬是拿不定主意”。两个主人在对她怀疑不满的同时又需要她的照顾,否则她们只有“天天吃各种吃法的鸡蛋,还有买各种各样的熟的东西吃了”。主仆之间的关系在作者高超的笔下达成了一种既相互干扰、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的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相对而又相互联系富有弹性的张力美赋予了这篇小说“不尽之意”,让我们回味无穷。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语言疏淡素雅,文笔饱含真情,发展了一种洋溢着诗意的散文风格。凯瑟琳自己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一次完稿,我都要大声朗读,一遍又一遍,恰似演奏一首乐曲,务求表达得当,直到完全一致……,想写一首长长的挽歌……也许不是诗,可能也不是散文,几乎可以肯定,那是一种特殊的散文。”[5]就这样作者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从平淡无奇的日常工作中捕捉,发人深思,同时又精雕细琢地描写了一些具有特殊艺术意味的“典型瞬间”,逐步使零碎孤立的印象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大白于天下,从气氛和情绪上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1][2][3][4]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陈家宁编.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6]文中所有其他未标识引用均出自:唐宝心,王嘉龄,李自修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关键词: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 “细读法” “象征” “张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蜚声英美文坛的一位新西兰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独具一格,既能继承英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又能大胆地突破短篇小说的艺术旧框架。《已故上校的女儿们》(1920)是《园会集》中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故事记录了两个在暴君统治式的上校父亲的监护下生活的老处女因沉浸在父亲去世的悲痛中而失去生存理性的悲剧。
“细读法”是英美新批评派贯穿始终、纵横捭阖20世纪上半叶三十年之久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批评方法。细读(close reading),实为“细评”,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等要素进行尽可能详尽细致的分析阐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种批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关键词语的直接意义和所有内涵意义相当敏感,对其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进行捕捉,与此同时,“细读法”还从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象征、张力等方面甄别显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本文就试以新批评的“象征”、“张力”理论对《已故上校的女儿们》进行“细读法”解读。
一、象征——具体的抽象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从关于暂存的事物和事件的支离破碎的象征中去发现无限的隐喻的‘现在’。词语,展现出‘朦胧的光辉’,‘朦胧的折射’。”[1]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能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在含义。
在小说《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凯瑟琳将象征的手法运用的非常娴熟,“万事万物皆能相互感应契合,只要通过人的主观投射,山水草木可以体现人的情感,即外界事物可以成为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应物”。[2]借物传情,将各种意象叠加在一起,看似简单的字句暗藏玄机,让读者似懂非懂,恍恍惚惚,而又若有所悟,回味无穷。
小说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分别是康斯坦西亚(Constantia)和约瑟芬(Josephine)。Constantia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另一个英文单词constant(形似),constant的中文意义对应是“忠诚、忠实的”。小说对约瑟芬(Josephine)的昵称是Jug,而Jug的中文意义之一就是监狱、监牢。“父为子纲”,她们的天职就是要对她们的上校父亲从一而终地忠实地尽孝。“这就是全过程,其他时间是看护父亲,同时又别惹着父亲”。她们一整天的任务似乎就只是服侍好父亲,别无他事。“这一切好像都是发生在一条地道里似的。不真实。只有从地道里面走出来,到月光下,到海边或者遇上风暴,她才有真实感”。这个地道,或者说这个牢笼似的家限制了她们的活力,使她们几乎足不出户,仅仅生活在她们对服侍父亲日常生活的义务中。
她们因为太久地生活在父亲权力的笼罩下,自由对于她们来说因为太缺乏使用慢慢变得萎缩而失去作用。父亲去世以后手摇风琴的乐声又在外面响起,这些音符以前是父亲一听到就会大声咆哮着命令她们去赶走的,现在她们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地担心行动迟缓带来的责骂了,这是在老上校父亲去世之后自由对她们的又一次深情的召唤,但是“康斯坦西亚高高举起她那双冰凉的大手好像要抓住那音乐似的,然后手又放了下来”。她们没有争取自由的勇气,又一次地选择了软弱。她们由于长期在父权的压制下,已经逐渐把这种强制性的压制潜移默化地内化成了自身的一种价值取向。就像小说中的骆驼一样,“康斯坦西亚白皙的小脸沉下来,向着遥远的——遥远的地方凝望,远过沙漠,一队散开的骆驼成一条线缓慢地向前行进”。两女儿就像骆驼一样,精神上受尽压迫也不敢有半点反抗之意。她们只存在于女儿对父亲尽忠尽孝的关系中,只作为“女儿”而存在,作为父亲的附属物,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利和生活目标,就像沙漠中的骆驼只知道跟着主人的役使盲目而无意识地行走。甚至是看到来家里小住的护士贪婪地吞食着她们的黄油甚至是尊严时,不满也只是压制在体内,一言不敢发,只有将思绪引向遥远的沙漠,浪漫的浮想联翩更衬托了她们意志的颓弱,她们的内心就像沙漠一样干枯,没有光泽,没有滋润。
二、张力——对立的统一
“退特在《诗的张力》一文中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和内涵。外延指适合于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内涵指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退特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他把外延理解为文词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而把内涵理解为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3]“张力”的英文tension就是“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构成。任何作品都应该是内部各矛盾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应该包括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换用到作品人物身上,就是表现人物间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依存的关系。张力是各种对立统一因素的平衡状态。在《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在文中相互排斥相互抵触又相互依存的状态构成了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的形成除了使人物性格对比鲜明以外,更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小说中的父亲即老上校虽然在小说一开始就已经去世,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两女儿对父亲物质上的依附和精神上无能的从属,造成了她们连下葬父亲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害怕父亲责骂她们不经他同意就擅自埋了他,害怕父亲看到丧葬费用清单时的阴沉脸色和暴跳如雷。“多年的老规矩了,不管有多要紧的事,早上是不打搅父亲的”。可以看出父亲生前的秉性:暴躁易怒,需要并习惯扮演家中的独裁者角色,但这也是当时男性文化社会赋予他的本性。然而小说中又有这样的描写:“他坐在熊熊的炉火前面……上面放了一块浅黄色挺漂亮的丝手绢。”浅黄色的丝手绢暗示了其实他的内心也有温柔的一面,也许手绢是两个女儿死去的母亲的遗物。既暴躁易怒又有些许柔情的父亲也在这个充满冲突的家庭中构成了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对立的平衡是最有价值的审美反应的基础,比单一的明晰的情感经验更具有审美价值”。[4]老上校和两个女儿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这个充满冲突的家庭中也构成了一种平衡。父亲工作以给家用,拥有金钱大权的他在家中理所当然地高人一等,同时又乖戾暴躁,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长角色;而两个女儿没有生存技能,没有经济收入,只有沦落在家服侍父亲,同时没有独立没有自由。父亲有条件地供养女儿,女儿无条件地服侍父亲,这在作者的驾驭下成功地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而父亲的死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平衡,没有了父亲的收入对两个女儿来说也就意味着没有了生活来源,她们以后的生活也就成了未知数。
在冲动中求得平衡,在张力下求得和谐,而和谐与统一必然伴随着对立和冲突,而且相得益彰。在作者笔下就连家中的女仆也在这个特殊的家中和两个女儿构成了张力下的矛盾统一。“年轻傲慢的凯特,迷人的小公主”,女主人的软弱显然已经把这个女仆惯坏了,身为奴仆似乎被施了魔法,内心却是骄傲的公主。当凯特征询女主人的意见鱼是煎还是煮时两主人相互推逶,不敢轻易下决定,最后年轻傲慢的女仆凯特不由分说自己决定了并昂首阔步地走开。对于辞退凯特,“单单从这个问题上我硬是拿不定主意”。两个主人在对她怀疑不满的同时又需要她的照顾,否则她们只有“天天吃各种吃法的鸡蛋,还有买各种各样的熟的东西吃了”。主仆之间的关系在作者高超的笔下达成了一种既相互干扰、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的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相对而又相互联系富有弹性的张力美赋予了这篇小说“不尽之意”,让我们回味无穷。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语言疏淡素雅,文笔饱含真情,发展了一种洋溢着诗意的散文风格。凯瑟琳自己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一次完稿,我都要大声朗读,一遍又一遍,恰似演奏一首乐曲,务求表达得当,直到完全一致……,想写一首长长的挽歌……也许不是诗,可能也不是散文,几乎可以肯定,那是一种特殊的散文。”[5]就这样作者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从平淡无奇的日常工作中捕捉,发人深思,同时又精雕细琢地描写了一些具有特殊艺术意味的“典型瞬间”,逐步使零碎孤立的印象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大白于天下,从气氛和情绪上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1][2][3][4]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陈家宁编.曼斯菲尔德书信日记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6]文中所有其他未标识引用均出自:唐宝心,王嘉龄,李自修译.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