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4日,星期一。小雨夹杂着寒风,淅淅沥沥飘了一整天,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黄岛,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两天前,一声震彻天地的巨响,让这里成为伤痛之地。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原油进入市政管网后因处置不当引发爆炸,造成62人死亡的悲剧。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抓紧调查处理”。随后,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调查中,管网布局不合理、安全责任不落实、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被暴露,爆炸被定性为“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
黄岛爆炸事故,给中国的管道安全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油气管道里程已超10万公里,如若处置不当,每一寸都可能是引爆“炸弹”的引线。脆弱的管道安全,谁来守护?黄岛悲剧,又如何不再重演?
夺命爆炸
发生爆炸的东黄输油管道于1986年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管道连接山东东营与黄岛,管道全长248.5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据青岛官方公布的资料,黄岛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汇处发生燃爆,距离一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初步原因是进入市政管网的轻质原油闪爆导致。
泄漏来自埋藏在他们脚下的中石化东黄管道,泄漏起始时间在11月22日凌晨3点左右,当工人们围起挡板清理油污、抢修管道时,有当地居民围观,所有人的都不知道,一场横祸悄然逼近。
在丽东化工门口不远处,抢修人员在漏油点挖开了一个3米长、2米深的大坑,发现输油管道下方有一个约两个巴掌大小的洞,挖土机继续在作业,中石化派来处理漏油的一位处长还用手机拍下了照片,当时现场有21人。
对黄岛区的居民来说,轰鸣的化工厂、大片的储油罐、刺鼻的油气味,都已司空见惯。11月22日清晨,当秦皇岛路、斋堂岛路一带的居民看到路边有大量的黑色原油流出时,并未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
五分钟后,一声巨响震彻天地,现场抢修人员21人中,9死3伤8人失踪。爆炸冲击波将秦皇岛路的下水道暗渠完全炸开,覆盖路面的几吨重水泥板被炸飞,轻飘飘飞起几层楼高。
“我还以为是旁边的热电厂机器爆炸了,很响,天上落下的石块、泥土跟雨点一样砸下来。”环保工人崔女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回忆说,当时,她正在与秦皇岛路相邻的街道扫地,恐惧让她下意识地躲到路边的大树下。
哀嚎声、哭喊声、求救声已经响成一片。崔阿姨扔下扫帚往家跑去,在路边看到的是被炸成两截的汽车、血肉模糊的遇难者。跑回家后,在地板上满是碎玻璃片的屋里,崔阿姨找到了她瑟瑟发抖的两个孩子,所幸的是,他们都安然无恙。
但不是所以人都像崔女士家那样幸运。截止到12月2日,“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通报,遇难人数上升为62人。
爆炸之谜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黄岛爆炸已属此列。
在爆炸发生前的7个多小时内,中石化、当地政府都在做什么?为何没有及时疏散居民?在发布会现场,面对记者的追问当地官员避而不答。
在原油泄漏发生后,中石化声称紧急关闭了阀门,并派人员到现场抢修,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爆炸呢?据了解,相关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可能是爆燃发生的直接原因。
11月25日上午,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在青岛召开,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此次事故暴露出的三个突出问题: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如果只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有所补救,但每个环节都出问题,爆炸事故的发生无法避免。”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万仕波评价说。
11月26日,爆炸已过去5天,城市已在慢慢恢复往日的平静,但伤痛却没有消散,“想一想就胆战心惊”,《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街头采访的多位居民,都重复着同样的担忧。
“火药桶”上的黄岛
大爆炸已是极大的不幸,但从黄岛化工布局来看,更大灾难幸而没发生。
黄岛地处青岛市西南部,是青岛市的一个市辖区。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人口稀少的盐滩渔村。2003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主导青岛重化工转型,黄岛区被规划为“工业城”。
是年底,韩国GS集团、阿曼国家石油公司等投资的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丽东化工)在黄岛成立,成为黄岛石化基地的“排头兵”。杜世成后来因贪污受贿被判无期徒刑,但黄岛区转型石化产业基地的方向并未掉头,随后,中石化千万吨大炼油项目等大批重化工项目相继聚集。
在青岛大石化基地内,每一座炼油厂、化工厂都有输送油气的管道相联。目前,青岛在运营的油气管道近700公里,加上尚未运营及在建管道,油气管道长度将超过1000公里。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11月25日说,黄岛经过20多年发展,黄岛油库从没有规划到有规划,各种线路比较拥挤,部分管线有交叉,存在安全隐患。
致命危险源就在房前屋后和每天行走脚下的管道中,只是事故发生前被忽视了。
“管道安全面临的问题,一个是管道本身的因素,比如管道腐蚀、材质变形等,另外就是天灾和人祸,从现有发生的管道安全事故看,最大的问题还是人为破坏。”万仕波说道。
201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首次从法律角度规定了油气管道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依照法律规定,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禁止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建筑物对管道的挤占问题非常普遍,缺少了当地政府的配合,油气公司有心无力。
早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中石化也曾两次向山东省地方政府发布公告,指出东黄(复)线存在“部分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修、维修”的问题。
但东黄输油管线被市区占压的范围很大,向北是密集的化工厂区和胶州湾,向南则是楼房林立的黄岛城区。对政府而言,拆迁补偿是头号难题,管道泄漏事故的伏笔就此埋下,且至今未消。
两天前,一声震彻天地的巨响,让这里成为伤痛之地。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原油进入市政管网后因处置不当引发爆炸,造成62人死亡的悲剧。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抓紧调查处理”。随后,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调查中,管网布局不合理、安全责任不落实、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被暴露,爆炸被定性为“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
黄岛爆炸事故,给中国的管道安全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油气管道里程已超10万公里,如若处置不当,每一寸都可能是引爆“炸弹”的引线。脆弱的管道安全,谁来守护?黄岛悲剧,又如何不再重演?
夺命爆炸
发生爆炸的东黄输油管道于1986年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管道连接山东东营与黄岛,管道全长248.5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据青岛官方公布的资料,黄岛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汇处发生燃爆,距离一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初步原因是进入市政管网的轻质原油闪爆导致。
泄漏来自埋藏在他们脚下的中石化东黄管道,泄漏起始时间在11月22日凌晨3点左右,当工人们围起挡板清理油污、抢修管道时,有当地居民围观,所有人的都不知道,一场横祸悄然逼近。
在丽东化工门口不远处,抢修人员在漏油点挖开了一个3米长、2米深的大坑,发现输油管道下方有一个约两个巴掌大小的洞,挖土机继续在作业,中石化派来处理漏油的一位处长还用手机拍下了照片,当时现场有21人。
对黄岛区的居民来说,轰鸣的化工厂、大片的储油罐、刺鼻的油气味,都已司空见惯。11月22日清晨,当秦皇岛路、斋堂岛路一带的居民看到路边有大量的黑色原油流出时,并未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
五分钟后,一声巨响震彻天地,现场抢修人员21人中,9死3伤8人失踪。爆炸冲击波将秦皇岛路的下水道暗渠完全炸开,覆盖路面的几吨重水泥板被炸飞,轻飘飘飞起几层楼高。
“我还以为是旁边的热电厂机器爆炸了,很响,天上落下的石块、泥土跟雨点一样砸下来。”环保工人崔女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回忆说,当时,她正在与秦皇岛路相邻的街道扫地,恐惧让她下意识地躲到路边的大树下。
哀嚎声、哭喊声、求救声已经响成一片。崔阿姨扔下扫帚往家跑去,在路边看到的是被炸成两截的汽车、血肉模糊的遇难者。跑回家后,在地板上满是碎玻璃片的屋里,崔阿姨找到了她瑟瑟发抖的两个孩子,所幸的是,他们都安然无恙。
但不是所以人都像崔女士家那样幸运。截止到12月2日,“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通报,遇难人数上升为62人。
爆炸之谜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黄岛爆炸已属此列。
在爆炸发生前的7个多小时内,中石化、当地政府都在做什么?为何没有及时疏散居民?在发布会现场,面对记者的追问当地官员避而不答。
在原油泄漏发生后,中石化声称紧急关闭了阀门,并派人员到现场抢修,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爆炸呢?据了解,相关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可能是爆燃发生的直接原因。
11月25日上午,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在青岛召开,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此次事故暴露出的三个突出问题: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如果只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有所补救,但每个环节都出问题,爆炸事故的发生无法避免。”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万仕波评价说。
11月26日,爆炸已过去5天,城市已在慢慢恢复往日的平静,但伤痛却没有消散,“想一想就胆战心惊”,《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街头采访的多位居民,都重复着同样的担忧。
“火药桶”上的黄岛
大爆炸已是极大的不幸,但从黄岛化工布局来看,更大灾难幸而没发生。
黄岛地处青岛市西南部,是青岛市的一个市辖区。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人口稀少的盐滩渔村。2003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主导青岛重化工转型,黄岛区被规划为“工业城”。
是年底,韩国GS集团、阿曼国家石油公司等投资的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丽东化工)在黄岛成立,成为黄岛石化基地的“排头兵”。杜世成后来因贪污受贿被判无期徒刑,但黄岛区转型石化产业基地的方向并未掉头,随后,中石化千万吨大炼油项目等大批重化工项目相继聚集。
在青岛大石化基地内,每一座炼油厂、化工厂都有输送油气的管道相联。目前,青岛在运营的油气管道近700公里,加上尚未运营及在建管道,油气管道长度将超过1000公里。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11月25日说,黄岛经过20多年发展,黄岛油库从没有规划到有规划,各种线路比较拥挤,部分管线有交叉,存在安全隐患。
致命危险源就在房前屋后和每天行走脚下的管道中,只是事故发生前被忽视了。
“管道安全面临的问题,一个是管道本身的因素,比如管道腐蚀、材质变形等,另外就是天灾和人祸,从现有发生的管道安全事故看,最大的问题还是人为破坏。”万仕波说道。
201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首次从法律角度规定了油气管道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依照法律规定,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禁止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建筑物对管道的挤占问题非常普遍,缺少了当地政府的配合,油气公司有心无力。
早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中石化也曾两次向山东省地方政府发布公告,指出东黄(复)线存在“部分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修、维修”的问题。
但东黄输油管线被市区占压的范围很大,向北是密集的化工厂区和胶州湾,向南则是楼房林立的黄岛城区。对政府而言,拆迁补偿是头号难题,管道泄漏事故的伏笔就此埋下,且至今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