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认为,生物教学资源不仅包含学生应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蕴含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研究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塑造意志品质、陶冶情操的素材。为了挖掘和落实教材中的这些潜在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做到灵活多样地运用教材,关注并促进教材已有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创设与整合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案, 将教科书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并发展成为动态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讨论、交流、实验、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探求新知识。教师在整合学案时,既要传承传统教材呈现形式的优点,注意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要根据学生实际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现有认知水平,构建层次分明,衔接紧密,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学案内容主线。以下是笔者在生物学案的创设与整合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知识内在逻辑关系创设整合学案
传统教材中大多数内容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体系的,这种建构方式考虑了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生成的科学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中也有许多内容传承了这种构建策略。教师在创设与整合课堂学案时,也可以采用这种传统的方式,例如笔者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时,由浅入深抓住了 “血液”“血管”“心脏”“血液循环”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新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创设课堂学案,呈现了编者最初的设计意图,同样也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学习探究方式有助于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对比和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忠实于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如七年级第三章“食物的营养成分”中,是按照“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顺序编写的,在陈述维生素D缺乏症时,提到: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中老年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但是,教材没有对这两种病进行任何的阐述。相反,教材对水和无机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人体内无机盐虽然仅占体重的4%左右,但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部分。其实,我们把教材对营养成分的编写顺序稍作调整后,使知识的编排顺序变成: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维生素,然后再讲维生素D的缺乏症,最后再点讲一下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从而导致人体的缺钙,继而出现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的现象。调整后的教学程序就会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以学生情感体验探究来创设整合学案
体验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直接经验,结合新的现象事实,以探究者、研究者的姿态主动感受体验社会现象的过程,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通过情绪情感的震撼,实现心动更要有行动的欲望,从而实现生物学科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德育价值,这类学案通常可以采用视频音像等多种媒体手段来实现。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土壤中的生物——蚯蚓”时,采用“你说我说大家说”一起说说熟悉的蚯蚓,包括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以什么为食,有何作用,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等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找到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获得情感的需要。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资料——《蚯蚓与奥运会》,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蚯蚓这种动物虽小但作用巨大,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胸中激起一股探究这种动物的欲望。从而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蚯蚓有哪些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呢?”学生从观察它的外形、运动和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等来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些环节中学生自然会跃跃欲试,争相表达,主动参与,大胆实践,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可见,体验探究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必须适当地在自己的学案创设中大胆地融入这种方法。
三、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创设整合学案
科学方法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正确的方法﹑途径和手段,科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既能影响解决问题的成败,也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影响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错误的思维方式往往又会导致生活中错误行为的产生,因此,我们生物学科在课堂教学上也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例如,在“蒸腾作用”这一节,我设计这样一个流程:1.移栽一植株,称出它的重量,放在有固定培养液量筒中且量筒是封闭的,防止水分蒸发。2.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量筒中水少了多少,再称一称植物重量,计算植株重了多少。那么余下的大部分水到哪里去了呢?3.让学生讨论、交流。4.在植物茎叶部分套上干燥塑料袋,培养几个小时,发现塑料袋上有大量的水珠。5.讨论水从哪里来?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尽可能经历科学探索过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实践证明,只要在平时实验中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考问题程序内化为学生思维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所碰到的实际生活问题,起到学以致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
四、以学生身边生活问题和社会热点创设整合学案
社会生活就是一本“活字典”,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我们生物学科本身就源自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提炼,在教学中只有再让它们回到生活中才能彰显它内在的活力,同时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生物是一门有趣、有用、有意义的科学,从而对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生物》“建设美好的家园”时,使用了乡土教材的一些资料,让学生调查走访当地的农业示范区,生态农庄以及观看拍摄的梁丰生态园、暨阳湖公园、步行街等视频资料,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家乡、亲近自然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为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激情。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觉进行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农村的观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最后要求学生讨论:“生态城市的内涵是什么?创建生态城市我们该怎么做?”同时还创设了“面对流行‘低碳’生活方式,你准备怎样做?”这类热点社会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学科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观察社会现象,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五、以不同学科间知识渗透、综合来创设整合学案
科学知识是没有严格的界限的,很多生物现象往往蕴涵着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时,植物以气体形式,即水蒸气散失,它是一种物理现象,涉到物理知识。在观察变形虫细胞的分裂时,设计了一板块:超链接—数学,介绍细胞数目与分裂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挖掘各种人文资源,以情动人,促进人文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综合、注重信息技术与生物学习的整合,通过信息搜索、虚拟实验、虚拟探究等活动,为学生的探究和知识建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造性地使用身边一切可用的各种素材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服务,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契机,突出生物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多角度构建学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流畅有序,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和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生物,实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才能有效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目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以知识内在逻辑关系创设整合学案
传统教材中大多数内容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体系的,这种建构方式考虑了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生成的科学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中也有许多内容传承了这种构建策略。教师在创设与整合课堂学案时,也可以采用这种传统的方式,例如笔者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时,由浅入深抓住了 “血液”“血管”“心脏”“血液循环”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新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创设课堂学案,呈现了编者最初的设计意图,同样也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学习探究方式有助于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对比和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忠实于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如七年级第三章“食物的营养成分”中,是按照“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顺序编写的,在陈述维生素D缺乏症时,提到: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中老年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但是,教材没有对这两种病进行任何的阐述。相反,教材对水和无机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人体内无机盐虽然仅占体重的4%左右,但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部分。其实,我们把教材对营养成分的编写顺序稍作调整后,使知识的编排顺序变成: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维生素,然后再讲维生素D的缺乏症,最后再点讲一下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从而导致人体的缺钙,继而出现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的现象。调整后的教学程序就会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以学生情感体验探究来创设整合学案
体验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直接经验,结合新的现象事实,以探究者、研究者的姿态主动感受体验社会现象的过程,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通过情绪情感的震撼,实现心动更要有行动的欲望,从而实现生物学科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德育价值,这类学案通常可以采用视频音像等多种媒体手段来实现。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土壤中的生物——蚯蚓”时,采用“你说我说大家说”一起说说熟悉的蚯蚓,包括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以什么为食,有何作用,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等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找到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获得情感的需要。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资料——《蚯蚓与奥运会》,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蚯蚓这种动物虽小但作用巨大,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胸中激起一股探究这种动物的欲望。从而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蚯蚓有哪些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呢?”学生从观察它的外形、运动和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等来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些环节中学生自然会跃跃欲试,争相表达,主动参与,大胆实践,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可见,体验探究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必须适当地在自己的学案创设中大胆地融入这种方法。
三、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创设整合学案
科学方法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正确的方法﹑途径和手段,科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既能影响解决问题的成败,也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影响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错误的思维方式往往又会导致生活中错误行为的产生,因此,我们生物学科在课堂教学上也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例如,在“蒸腾作用”这一节,我设计这样一个流程:1.移栽一植株,称出它的重量,放在有固定培养液量筒中且量筒是封闭的,防止水分蒸发。2.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量筒中水少了多少,再称一称植物重量,计算植株重了多少。那么余下的大部分水到哪里去了呢?3.让学生讨论、交流。4.在植物茎叶部分套上干燥塑料袋,培养几个小时,发现塑料袋上有大量的水珠。5.讨论水从哪里来?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尽可能经历科学探索过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实践证明,只要在平时实验中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考问题程序内化为学生思维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所碰到的实际生活问题,起到学以致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
四、以学生身边生活问题和社会热点创设整合学案
社会生活就是一本“活字典”,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我们生物学科本身就源自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提炼,在教学中只有再让它们回到生活中才能彰显它内在的活力,同时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生物是一门有趣、有用、有意义的科学,从而对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生物》“建设美好的家园”时,使用了乡土教材的一些资料,让学生调查走访当地的农业示范区,生态农庄以及观看拍摄的梁丰生态园、暨阳湖公园、步行街等视频资料,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家乡、亲近自然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为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激情。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觉进行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农村的观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最后要求学生讨论:“生态城市的内涵是什么?创建生态城市我们该怎么做?”同时还创设了“面对流行‘低碳’生活方式,你准备怎样做?”这类热点社会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学科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观察社会现象,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五、以不同学科间知识渗透、综合来创设整合学案
科学知识是没有严格的界限的,很多生物现象往往蕴涵着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时,植物以气体形式,即水蒸气散失,它是一种物理现象,涉到物理知识。在观察变形虫细胞的分裂时,设计了一板块:超链接—数学,介绍细胞数目与分裂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挖掘各种人文资源,以情动人,促进人文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协调发展;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综合、注重信息技术与生物学习的整合,通过信息搜索、虚拟实验、虚拟探究等活动,为学生的探究和知识建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造性地使用身边一切可用的各种素材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服务,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契机,突出生物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多角度构建学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流畅有序,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和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生物,实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才能有效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目标。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