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国大陆十省市“手机阅读”调研报告为研究核心,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后认为,目前“手 机阅读”在接受状况上并非为受众首选,主流受众仍处于社会底层,但其文本生产亦呈现出了商品化的特质。 并进一步主张,若意图建立全新的阅读习惯,那么“手机阅读”这一新生事物依然存在着技术革新的必要性。 最后本文认为,当下中国大陆“手机阅读”本身处于机遇与困境并存的局面,并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对于新 受众群体的培育。
[关键词]手机阅读 首选 文本生产 商品化 接受困境
作为在新兴出版媒介下一种新的阅读形式,“手机出版”在近年来已然成为中国大陆出版产业中的新增长点。那么,“手机阅读”究竟是“网络阅读”的一种扩展、充实,还是继“纸 质阅读”、“网络阅读”之后的另一种新兴阅读形式?
结合先前的调研结果(指笔者所发起、主持完成的“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阅读调查”,此阅读调查报告先前已在《中国图 书商报》上连载),笔者在近日专门就“手机阅读”这一新生事物做了颇为全面性的补充调研与分析,进而在本文中尝试以“手机阅读”为研究核心,通过问卷形式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当下手机阅读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接受状况、关注内容及受众反馈,并试图审理这一新兴出版产业在当下中国大陆所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的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2640份,占到发放总量绝大多数的88.00%,符合社会调研数 据要求标准;有效问卷遍及北京、上海、陕西、辽宁、广东、 湖北、江苏、浙江、河南、云南、四川十省市,基本遍布大陆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其职业涵盖公务员、教师、媒体从业者、 学生(含研究生)、自由职业者、企业从业人员、失业(离退休) 者与进城务工者,基本上与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职业分布基本 一致,被调研者的收入分布于无收入至高收入(平均20000元 /月)之间,这亦与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收入基本吻合;从性别 角度看,男性为1398人,女性1242人,为1.12:1,这与中国 大陆人口性别比例亦基本相持;从年龄分析,最年轻的受访者 为14岁,最年长的受访者为70岁,平均年龄39.43岁,与目前 中国大陆公民平均年龄相当;从学历上看,最低学历者为小学 四年级,最高学历者为博士研究生,受访者呈不均匀状在各阶 层散点分布,平均学历为初中三年级,与目前中国大陆城镇居 民的平均学历基本趋同。因此,本论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在学 理上具备真实有效性,有调研价值。
接受状况分析:并非首选的选择
在调研问卷中,我设置的是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形式?无疑,“纸质阅读”成为最受欢迎的候选对象,其中有1343人选择了“纸质阅读”,占到了样本总量的50.87%, 为绝大多数;765人选择了“网络阅读”,占到了样本总量的 28.98%,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手机阅读”,为429人, 占到总人数的16.25%;最后是热衷“有声阅读”有103人,约 占到总人数的3.90%。
与网络阅读、纸质阅读相比,目前手机阅读仍然是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当然,这一状态并不能证明“手机阅读”的前景与未来为何。但是通过抽样散点分析,从不同的选择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些在阅读方式上的不同选择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职业与收入,而这又是颇具研究意义的。
在选择“手机阅读”的429人中,203人的职业为“企业 从业者”、134人的职业为“学生”、112人为包括但不限于媒 体从业者、公务员、自由职业等其他职业,但在2640位被调研 对象中,企业从业者总共为340人,学生总共为200人。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企业从业者”与“学生”是青睐于“手机阅读”的。
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收入的分析,笔者也归纳出了新的结论。
正如图三所描述的那样,选择“手机阅读”的429人平均 月收入为1275元,这个收入大致略低于中国大陆城镇人均月收入。从收入分段来看,在429人中,月收入“无收入至800 元”的占到了193人,为总人数的44.99%,居于首位;“800 元至1400元”的占到了173人,为总人数的40.33%,居于其 次;“1400元至2200元”的占到了36人,为总人数的8.39%, 居于第三;最少为“2200元”以上,占到了27人,为总人数的 6.29%。
但是在整个样本容量中,并非上述这几个等级所能概括,在被统计的2640人中,月收入在“2200元至3000元”为最多, 为1095人,约占到总数的41.48%,由此可知,从收入上看,热衷于“手机阅读”的基本上为“中低收入阶层”——即以无收入的学生与低收入的企业从业者为主,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大量被称之为“蚁族”的大都市低收入知识青年。
年龄、学历与所在地亦是本次调研关注的方面之一,在选择“手机阅读”的429人中,年龄最小者14岁,年龄最大者46岁,平均年龄为24.43岁,最低学历者为“初中在读”,最高学历者为在读硕士生,平均学历为大专;其中426人来自于大中型城市与城镇,占到总人数的99.30%;这些数据亦基本上与先前调研的情况相符合。 通过对受访者的回访与调研分析,笔者获悉,目前青睐“手机阅读”的基本上为35岁以下、低收入且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城 镇居民。在429位受访者中,选择“手机阅读”基本上出于三种目的:不产生费用、不占空间,可以打发路途中的时间。
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手机阅读”在当代接受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位居再次”的局面,从受众分析来看,无论业界还是学界,对于这一新兴阅读形式本身是充满了期许、好评与热情的,但是笔者认为,一代人阅读方式之培育、改变,并不是只靠摇旗呐喊便能解决,既要需要漫长的适应时间,亦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效应。
关注内容分析:作为商品性的文本生产
在调研中,笔者还设置了一个问题:你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图书?一共是八个选项:散文随笔(含诗歌)、时尚资讯、保健养生、奇幻悬疑、中外经典、青春校园、励志传记与军事战争等八项,要求被调研者每人选出自己最常看的一个。
在这些选项中,选择“奇幻悬疑”的有649人,占到总人数的24.58%; 选择“ 青春都市” 的有474人, 占到总人数的17.95%;选择“军事战争”的有264人,占到总人数的 10.00%。这三者总数为1387人,占到总数的52.53%,正好过总量的一半。
在本文中,笔者有意将429位热衷“手机阅读”的受访者 与这1387位热衷于“叙事性”作品的受访者进行比对,在429 人中,有384人是热衷于“叙事性”作品的读者,占到了首选 “手机阅读”总人数的89.51%,由此可知,热衷于“手机阅读” 的读者实际上青睐于利用手机进行阅读带有情节性的通俗文学作品。
“内容通俗”是“手机阅读”目前呈现给大众的内容景象。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分类中,亦标明分为“新书速递专区、 都市言情专区、玄幻仙侠专区、历史军事专区、时尚女频专区” 五个分类。这一分类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目前手机阅读者对于不同类型作品的选择偏好。
在调研过程中获悉,“手机阅读”的拥趸多半是看重于手机这一便携、夜间可读与保密性好的自身特质,而往往忽略了作为传播过程中的手机,本身有着较为重要的特质。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作为图书的生产者,“手机阅读”的发行是从“生产者” 直接到“消费者”,省略了“书店”这一分配环节,这是与传统出版行业相比最大的显著特色。因为这种方式正好构成了点到多点的大众传播,使得文本的传播更加直接、迅捷。
受众反馈分析:“技术中心”的解答可能
在429名受访者中,笔者重新又进行了第二轮回访,回收有效问卷374份,占样本容量的81.18%,具备真实有效性。从 受访者的情况看,374份问卷中,无论是所在地、职业,还是 年龄,基本上与429份问卷中受访者的各项比例指标类似,呈散点状分布,在社会学上存在分析价值。
在回访问卷中,我设置的问题是:你认为当下手机阅读在 接受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选项为五个,需要受访者从中选取一个。五个选项分别是:提供内容太少、阅读方式不习惯、不利于藏书、感觉不方便,以及“其他”。
其中,选择“阅读方式不习惯”的有203人,占到总人数 的54.29%,为绝大多数;选择“提供内容太少”的有128人, 占到总人数的34.22%,居于其次;选择“感觉不方便”的有 21人,占到总人数5.61%;选择“其他”的有22人,占到总人 数的5.88%。
为“手机阅读”的拥护者,对于这一阅读状况所提出的批评性建议,理应是中肯之言,势必对业界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因此这也是笔者缘何设置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在“其他” 选项中,受访者可以自由写出自己的意见——而这意见基本上是以“担心因为上网阅读而造成被运营商乱扣费的可能”为主。
事实上,“手机阅读”在当下已经被不自觉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网络上下载txt文档,然后利用手机内安装的阅读软件阅读,手机在此时充当的是“阅读器”的功能,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相当于改换了文本载体的“纸质阅读”;而另一类就是依托运营商提供的平台,进行在线下载、阅读,等于是昔日“网络阅读” 在手机上的延伸。从这一层关系来看,“手机阅读”本身就扮演 着“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双重“继承人”的角色。 那么,在规范版权管理与运营商制度的前提下,如何让 “手机阅读”更全面、更纵深地实现其传播价值呢?笔者认为,“双向开拓”则是当下“手机阅读”打破瓶颈,实现自我超越的路径。
所谓“双向开拓”,指的是建构在“纸质阅读”与“网络阅 读”上的“手机阅读”如何吸取前两者固有的优势,进行自我 发展的可能——笔者认为,这种借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技术上的因素。“纸质阅读”的审美特性、容易做旁批等优势我们可以在技术上介入到“手机阅读”当中来,而“网络阅读”则因其潮流性、不受传统出版束缚等特点被“手机阅读”所借鉴,但是“电脑阅读”的高分辨率、便捷操作以及廉价的上网费用又是“手机阅读”目前不具备的,如何在技术上打破这种束缚, 这亦是业界绕不过的一个重要议题。
结语:论打碎接受瓶颈的可能
从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手机阅读”在当下中国大陆 的处境相当尴尬。笔者认为。这种尴尬其实正反映了其目前所 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明确了这两点,“手机阅读”这一新兴产业 的生产者才有在真正意义上打碎接受瓶颈的可能。
首先,机遇在于两点。
其一,作为一种移动通讯语境下的文本生产,“手机阅读” 具备大众文化的一切特征。以资本与消费为核心的大众文化, 所体现的其实是文本内涵的“情节化”。换言之,“手机阅读” 并不可能取代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但是它可以承担两者中的 某些文本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执行这类文本的传播效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阅读的呈现并未取代纸质阅读, 而是部分地承担了之前纸质阅读中的轻小说、随笔、时评与一些情节性文本的阅读功能。“手机阅读”亦是如此,在潜意识里,业界不能有“手机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的想法,进而用对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的营销策略来对待“手机阅读”, 这是势必会失败的。
其二,“手机阅读”本身有着开拓空间,目前的“手机阅读”, 只是传播方式,并非阅读方式,更不是文本生产方式。因此,与纸质阅读、网络阅读不同,手机阅读现在许多地方尚待开掘。 事实上,网络文学开始向传统文学出版倾斜,使得“两个文坛” 逐渐朝“一个文坛”靠拢,因而当下“手机阅读”从媒介所执行的功能上可以看做是“网络文学”的延伸,作者以文本为载体,可以越过传统的“出版商—书店—读者”中“书店”这一分配环节,进行信息的传播,从而提高文本传播的速度、效率。 这意味着“手机阅读”可以传播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所不同的 文本。
当然,通过如上的报告我们也能看出,就中国大陆而言,大量的“手机阅读”的拥趸并非是有较高审美品位以及一定消费能力的读者,无论是其拥趸还是其他读者,“手机阅读”基本上是一种被边缘化的、居于其次的阅读形式,这显然是一种接受困境。从一项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既不适合其良性、可持续的发展,也不适应于对于一种阅读习惯的培育,如何全面地培养一批阅读品位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手机阅读”的读者群,从而建立一项新的阅读习惯,无疑,这是摆在“手机阅读” 策划者们面前的一个巨大困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Diana Crane( 2002).Global culture: media, arts, policy, and globalization, Kentucky, Routledge Press. 2.Jeanniey Mullen, David Daniels, David Gilmour( 2008). Email Marketing: An Hour a Day, New York, Wiley Press 3.陈清河(2008). 后电子媒介时代. 台北市:三民书局
[关键词]手机阅读 首选 文本生产 商品化 接受困境
作为在新兴出版媒介下一种新的阅读形式,“手机出版”在近年来已然成为中国大陆出版产业中的新增长点。那么,“手机阅读”究竟是“网络阅读”的一种扩展、充实,还是继“纸 质阅读”、“网络阅读”之后的另一种新兴阅读形式?
结合先前的调研结果(指笔者所发起、主持完成的“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阅读调查”,此阅读调查报告先前已在《中国图 书商报》上连载),笔者在近日专门就“手机阅读”这一新生事物做了颇为全面性的补充调研与分析,进而在本文中尝试以“手机阅读”为研究核心,通过问卷形式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当下手机阅读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接受状况、关注内容及受众反馈,并试图审理这一新兴出版产业在当下中国大陆所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的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 2640份,占到发放总量绝大多数的88.00%,符合社会调研数 据要求标准;有效问卷遍及北京、上海、陕西、辽宁、广东、 湖北、江苏、浙江、河南、云南、四川十省市,基本遍布大陆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其职业涵盖公务员、教师、媒体从业者、 学生(含研究生)、自由职业者、企业从业人员、失业(离退休) 者与进城务工者,基本上与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职业分布基本 一致,被调研者的收入分布于无收入至高收入(平均20000元 /月)之间,这亦与中国大陆社会各阶层收入基本吻合;从性别 角度看,男性为1398人,女性1242人,为1.12:1,这与中国 大陆人口性别比例亦基本相持;从年龄分析,最年轻的受访者 为14岁,最年长的受访者为70岁,平均年龄39.43岁,与目前 中国大陆公民平均年龄相当;从学历上看,最低学历者为小学 四年级,最高学历者为博士研究生,受访者呈不均匀状在各阶 层散点分布,平均学历为初中三年级,与目前中国大陆城镇居 民的平均学历基本趋同。因此,本论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在学 理上具备真实有效性,有调研价值。
接受状况分析:并非首选的选择
在调研问卷中,我设置的是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形式?无疑,“纸质阅读”成为最受欢迎的候选对象,其中有1343人选择了“纸质阅读”,占到了样本总量的50.87%, 为绝大多数;765人选择了“网络阅读”,占到了样本总量的 28.98%,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手机阅读”,为429人, 占到总人数的16.25%;最后是热衷“有声阅读”有103人,约 占到总人数的3.90%。
与网络阅读、纸质阅读相比,目前手机阅读仍然是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当然,这一状态并不能证明“手机阅读”的前景与未来为何。但是通过抽样散点分析,从不同的选择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些在阅读方式上的不同选择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职业与收入,而这又是颇具研究意义的。
在选择“手机阅读”的429人中,203人的职业为“企业 从业者”、134人的职业为“学生”、112人为包括但不限于媒 体从业者、公务员、自由职业等其他职业,但在2640位被调研 对象中,企业从业者总共为340人,学生总共为200人。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企业从业者”与“学生”是青睐于“手机阅读”的。
另一方面,通过对于收入的分析,笔者也归纳出了新的结论。
正如图三所描述的那样,选择“手机阅读”的429人平均 月收入为1275元,这个收入大致略低于中国大陆城镇人均月收入。从收入分段来看,在429人中,月收入“无收入至800 元”的占到了193人,为总人数的44.99%,居于首位;“800 元至1400元”的占到了173人,为总人数的40.33%,居于其 次;“1400元至2200元”的占到了36人,为总人数的8.39%, 居于第三;最少为“2200元”以上,占到了27人,为总人数的 6.29%。
但是在整个样本容量中,并非上述这几个等级所能概括,在被统计的2640人中,月收入在“2200元至3000元”为最多, 为1095人,约占到总数的41.48%,由此可知,从收入上看,热衷于“手机阅读”的基本上为“中低收入阶层”——即以无收入的学生与低收入的企业从业者为主,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大量被称之为“蚁族”的大都市低收入知识青年。
年龄、学历与所在地亦是本次调研关注的方面之一,在选择“手机阅读”的429人中,年龄最小者14岁,年龄最大者46岁,平均年龄为24.43岁,最低学历者为“初中在读”,最高学历者为在读硕士生,平均学历为大专;其中426人来自于大中型城市与城镇,占到总人数的99.30%;这些数据亦基本上与先前调研的情况相符合。 通过对受访者的回访与调研分析,笔者获悉,目前青睐“手机阅读”的基本上为35岁以下、低收入且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城 镇居民。在429位受访者中,选择“手机阅读”基本上出于三种目的:不产生费用、不占空间,可以打发路途中的时间。
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手机阅读”在当代接受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位居再次”的局面,从受众分析来看,无论业界还是学界,对于这一新兴阅读形式本身是充满了期许、好评与热情的,但是笔者认为,一代人阅读方式之培育、改变,并不是只靠摇旗呐喊便能解决,既要需要漫长的适应时间,亦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效应。
关注内容分析:作为商品性的文本生产
在调研中,笔者还设置了一个问题:你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图书?一共是八个选项:散文随笔(含诗歌)、时尚资讯、保健养生、奇幻悬疑、中外经典、青春校园、励志传记与军事战争等八项,要求被调研者每人选出自己最常看的一个。
在这些选项中,选择“奇幻悬疑”的有649人,占到总人数的24.58%; 选择“ 青春都市” 的有474人, 占到总人数的17.95%;选择“军事战争”的有264人,占到总人数的 10.00%。这三者总数为1387人,占到总数的52.53%,正好过总量的一半。
在本文中,笔者有意将429位热衷“手机阅读”的受访者 与这1387位热衷于“叙事性”作品的受访者进行比对,在429 人中,有384人是热衷于“叙事性”作品的读者,占到了首选 “手机阅读”总人数的89.51%,由此可知,热衷于“手机阅读” 的读者实际上青睐于利用手机进行阅读带有情节性的通俗文学作品。
“内容通俗”是“手机阅读”目前呈现给大众的内容景象。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的分类中,亦标明分为“新书速递专区、 都市言情专区、玄幻仙侠专区、历史军事专区、时尚女频专区” 五个分类。这一分类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目前手机阅读者对于不同类型作品的选择偏好。
在调研过程中获悉,“手机阅读”的拥趸多半是看重于手机这一便携、夜间可读与保密性好的自身特质,而往往忽略了作为传播过程中的手机,本身有着较为重要的特质。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作为图书的生产者,“手机阅读”的发行是从“生产者” 直接到“消费者”,省略了“书店”这一分配环节,这是与传统出版行业相比最大的显著特色。因为这种方式正好构成了点到多点的大众传播,使得文本的传播更加直接、迅捷。
受众反馈分析:“技术中心”的解答可能
在429名受访者中,笔者重新又进行了第二轮回访,回收有效问卷374份,占样本容量的81.18%,具备真实有效性。从 受访者的情况看,374份问卷中,无论是所在地、职业,还是 年龄,基本上与429份问卷中受访者的各项比例指标类似,呈散点状分布,在社会学上存在分析价值。
在回访问卷中,我设置的问题是:你认为当下手机阅读在 接受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选项为五个,需要受访者从中选取一个。五个选项分别是:提供内容太少、阅读方式不习惯、不利于藏书、感觉不方便,以及“其他”。
其中,选择“阅读方式不习惯”的有203人,占到总人数 的54.29%,为绝大多数;选择“提供内容太少”的有128人, 占到总人数的34.22%,居于其次;选择“感觉不方便”的有 21人,占到总人数5.61%;选择“其他”的有22人,占到总人 数的5.88%。
为“手机阅读”的拥护者,对于这一阅读状况所提出的批评性建议,理应是中肯之言,势必对业界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因此这也是笔者缘何设置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在“其他” 选项中,受访者可以自由写出自己的意见——而这意见基本上是以“担心因为上网阅读而造成被运营商乱扣费的可能”为主。
事实上,“手机阅读”在当下已经被不自觉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网络上下载txt文档,然后利用手机内安装的阅读软件阅读,手机在此时充当的是“阅读器”的功能,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相当于改换了文本载体的“纸质阅读”;而另一类就是依托运营商提供的平台,进行在线下载、阅读,等于是昔日“网络阅读” 在手机上的延伸。从这一层关系来看,“手机阅读”本身就扮演 着“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双重“继承人”的角色。 那么,在规范版权管理与运营商制度的前提下,如何让 “手机阅读”更全面、更纵深地实现其传播价值呢?笔者认为,“双向开拓”则是当下“手机阅读”打破瓶颈,实现自我超越的路径。
所谓“双向开拓”,指的是建构在“纸质阅读”与“网络阅 读”上的“手机阅读”如何吸取前两者固有的优势,进行自我 发展的可能——笔者认为,这种借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技术上的因素。“纸质阅读”的审美特性、容易做旁批等优势我们可以在技术上介入到“手机阅读”当中来,而“网络阅读”则因其潮流性、不受传统出版束缚等特点被“手机阅读”所借鉴,但是“电脑阅读”的高分辨率、便捷操作以及廉价的上网费用又是“手机阅读”目前不具备的,如何在技术上打破这种束缚, 这亦是业界绕不过的一个重要议题。
结语:论打碎接受瓶颈的可能
从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手机阅读”在当下中国大陆 的处境相当尴尬。笔者认为。这种尴尬其实正反映了其目前所 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明确了这两点,“手机阅读”这一新兴产业 的生产者才有在真正意义上打碎接受瓶颈的可能。
首先,机遇在于两点。
其一,作为一种移动通讯语境下的文本生产,“手机阅读” 具备大众文化的一切特征。以资本与消费为核心的大众文化, 所体现的其实是文本内涵的“情节化”。换言之,“手机阅读” 并不可能取代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但是它可以承担两者中的 某些文本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执行这类文本的传播效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阅读的呈现并未取代纸质阅读, 而是部分地承担了之前纸质阅读中的轻小说、随笔、时评与一些情节性文本的阅读功能。“手机阅读”亦是如此,在潜意识里,业界不能有“手机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的想法,进而用对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的营销策略来对待“手机阅读”, 这是势必会失败的。
其二,“手机阅读”本身有着开拓空间,目前的“手机阅读”, 只是传播方式,并非阅读方式,更不是文本生产方式。因此,与纸质阅读、网络阅读不同,手机阅读现在许多地方尚待开掘。 事实上,网络文学开始向传统文学出版倾斜,使得“两个文坛” 逐渐朝“一个文坛”靠拢,因而当下“手机阅读”从媒介所执行的功能上可以看做是“网络文学”的延伸,作者以文本为载体,可以越过传统的“出版商—书店—读者”中“书店”这一分配环节,进行信息的传播,从而提高文本传播的速度、效率。 这意味着“手机阅读”可以传播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所不同的 文本。
当然,通过如上的报告我们也能看出,就中国大陆而言,大量的“手机阅读”的拥趸并非是有较高审美品位以及一定消费能力的读者,无论是其拥趸还是其他读者,“手机阅读”基本上是一种被边缘化的、居于其次的阅读形式,这显然是一种接受困境。从一项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既不适合其良性、可持续的发展,也不适应于对于一种阅读习惯的培育,如何全面地培养一批阅读品位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手机阅读”的读者群,从而建立一项新的阅读习惯,无疑,这是摆在“手机阅读” 策划者们面前的一个巨大困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Diana Crane( 2002).Global culture: media, arts, policy, and globalization, Kentucky, Routledge Press. 2.Jeanniey Mullen, David Daniels, David Gilmour( 2008). Email Marketing: An Hour a Day, New York, Wiley Press 3.陈清河(2008). 后电子媒介时代. 台北市:三民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