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大王”郑渊洁家进水了,暴雨灌进屋里一尺深。
他拔腿就往外走,要去十多公里外的王四营桥看看是否有积水。八十多岁的父亲郑洪升想拦住他:“外面这么大雨出去危险,另外你应该先把家里的水处理了。”
“老爸,忠孝不能两全啊!”
去年8月26日北京暴雨,他被堵在王四营桥3个小时,最后弃车涉水逃生。两天后,他在微博上贴出57万多元的完税证明,以纳税人的身份向朝阳区区长程连元发公开信:“我有幸居住工作在朝阳区,在朝阳区纳税。感到诸多方便和满意。前天下雨排水不畅导致我在王四营桥下堵车三小时。作为纳税人我弱弱(地)问,再下雨,王四营桥周边还会积水吗?如是,再下雨我就不出门了。希望您能回复。谢谢。”
公开信发出两天后,他的邮箱里收到了名为“关于8?26王四营桥积水问题的回复”的邮件,署名是“朝阳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邮件中说,“受程连元区长委托”,答复积水拥堵问题。积水原因是“水量大……超出排水承载能力”,将会“在下游沟、涵处设水泵等设施进行强排,尽快消除积水”,并“制定工程措施,改造沟、涵现况,加大排水能力”,尽力不再积水。
7月21日那天,他把自家放一边,冒雨赶往王四营桥,就是想去看看区长有没有兑现承诺。今年7月21日这次暴雨,强度远超去年。
即使这样,结果仍令人满意:去年没过小腿的积水今年没有了,王四营桥只是湿漉漉的,暖黄的路灯照着,交通一切正常。郑渊洁在微博上发出照片,竖起“大拇指”。
“这件事说明,只要想办,没有政府做不成的事。”郑渊洁在手机上敲下这行字发送到微博。赶回家里,水已经没过了脚踝。他更新了自己的微博,贴出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他的母亲坐在雨水里,郑渊洁撩起雨水给她洗脚,不时从水中捞出一本浸透的书瞅两眼。“我说下水道是城市真正的形象工程。娘说没错,人的大肠比双眼皮重要。”
立交桥:王四营桥为什么没积水
王四营桥几年来总是一下雨就淹。附近有居民记得,今年五六月见路边挖起一堆堆淤泥,觉得解决这事有戏,果然成了。
那封给郑渊洁的回信是陈庆刚安排人写的。陈庆刚去年是朝阳区水务局防汛抗旱科科长,现在他换岗到排水科。
当时向区长汇报防汛工作,“我们提到了郑渊洁先生的微博。程区长让我们作个回复。”陈庆刚说,看了现场,定了方案,有了基本想法,便回了信。
陈庆刚介绍,王四营桥本来没有泵站,只有管道,根据地形,上游高下游低,利用重力引流。但实际上那里上下游高差不是很大,所以需要泵站。管线引到北侧排水沟,泵站修在了旁边。“7月21日的暴雨,泵站发挥了作用。朝阳区降雨量大概在200毫米,我没有到王四营桥的现场,问了下情况,基本没有问题。”记者从朝阳区水务局防汛抗旱科了解到,这次王四营桥排水改造花费为605万元。
九十多座下凹式立交桥是北京遭遇暴雨时的最短板。之所以设计下凹式立交桥,一方面体现古城风貌,另一方面考虑到桥下凹则其坡度就能平缓,雨雪时桥上行车会更安全。
“北京每年发生的积水,十次有九次都是桥下积水。”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北京市环路和桥区的道路排水标准大都是一年一遇,只能抵御每小时36毫米的降雨。所以,大部分立交桥还依靠泵站抽水。
北京排水集团管网分公司副经理李小恒在接受采访时说,泵站大都建于上个世纪,设计于二十多年前,排水标准许多还是当年苏联专家遗留下来的。
“泵站的设施规模本来就不够大。可能长年闲置,存在坏死生锈的情况。雨水一来,抽不过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张敏说。
目前,北京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全市七十多个雨水泵站将在3年内改造完毕。完成后能应对每小时50毫米的降水量。但遇上特大暴雨也不能保证一定行。
陈庆刚说,最基础的还是要靠规划部门做好工作:“工程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经济方案,不是修得越大越好,几十年用不上也是浪费。我们设定的标准,一般是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抽走,雨大的话,一个多至两个小时能保证抽走。我们这毕竟属于修复应急,任何东西还是要从最基础考虑效果好。”
老城:故宫为什么没积水
7月21日晚上,一張故宫午门无积水的照片在微博疯转:“为啥故宫午门就没事呢?”同样没事的还有北海团城,那里的雨水工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近六百年。这引发许多网友感慨:难道现代不如古代?
选址就是大学问,故宫和团城都选在地势高处。各宫殿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雨水会先流入四周房基的石水槽,这叫明沟。台阶或建筑物都开有沟眼,是地面水穿过障碍物的进口和出口。明沟水再通过钱眼型的入水口流入地下。
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水流总走向是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
金水河是建筑用水、消防用水的重要来源,更是紫禁城排泄雨水的骨干沟渠。
明清两代有规定,每年春季要按时淘修宫内沟渠。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疏浚工程是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挑挖了内金水河2100米河道和约八千米长的大小沟渠的所有淤泥。
走出紫禁城,普通民居附近的排水系统就享受不了这样有利的地形和精心的维护。明清时代北京城内的主干明沟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御河,即今北河沿至南河沿大街,一条是今北新华街,另一条是今白塔寺和太平桥大街。外城的主干沟主要是龙须沟和三里沟。此外,还有支沟、路沟和分沟,多是暗沟。
据乾隆时期统计资料,整个京城有明沟暗渠约430公里。到光绪年间,减少了一百多公里。
光绪十六年五六月,北京连降大雨,由于下水道不通,不仅前三门一带不少民房被淹倒塌,连大清门左右的部院寺各衙门也泡在水中。
到1949年前,北京虽说有下水道两百多公里,但大多淤塞不通,能使用的仅二十多公里。全城积水区大大小小一百多处,许多平民聚居区没有下水道,平时腥臭,死水遍地,一到雨季,污水横溢涌入居民家中。 街道:长安街为什么没积水
长安街、平安大街、东单大街、西单大街……一场暴雨,让人们开始更加信任这些老城区平路,红绿灯多、容易堵车,但不容易积水。
按照2006年发布实施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我国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指的是设计暴雨强度出现的周期),一般采用0.5至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至5年。
在现实中,中国多数城市会选用最低限来进行设计。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北京的大部分地下排水管道使用的防汛标准是1年一遇或3年一遇,只有天安门、奥林匹克公园等一些重点地段才是5年一遇的防汛标准。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安街是5年一遇的防汛标准,肯定是安全的。
在香港,市区排水干渠系统是200年一遇标准,支渠系统是50年一遇标准。在日本,城市雨水系統的设计重现期原则上为5-10年。而美国芝加哥市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标准为5年,其他市按类型不同设计重现期,从10年到25年不等。
“我觉得不可盲目提高标准,对于防洪标准,国家有规定,一般小城市20年一遇,中等城市50年一遇,大城市是100年一遇。因为对于管网的投资是很大的,暴雨灾害的偶发因素很高,如果闲置的话,浪费也很厉害。还有一点,近些年干旱问题严重,人们防洪意识麻痹。有地方把宽的河道缩窄,变成可利用的土地。平常觉得河道那么宽是浪费,但是洪水一来就不一样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张敏认为:“需要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找到那个平衡点,比如在高密度开发的地区,如西单、王府井、CBD这种地方,应该建立综合管沟。但是清华北大就不需要,因为它建筑密度小,管网也不复杂。”
超大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可缩回,北京“摊大饼”式地铺开向外,已经不能再像当年的老城,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河道,顺着地势排水。低洼之地不可能凭空跃过不用,只能借助技术手段。“比如保留坑塘,用来蓄水,也可以作为景观,等它慢慢蒸发掉;减少硬质铺装,增加软质铺装,比如草坪、土壤、沙地,减少径流系数,减轻管网压力;最后就是系统科学的方法,增强预警机制。城市下暴雨,不可能所有地方不积水,多大的泵站才能赶上暴雨的速度啊!如果预警做好,比如避免群众向积水靠拢,比如交通疏导,那就好多了。”张敏说。
(参考资料:李裕宏《北京城的雨涝灾害及防灾对策》,贾振文《北京水灾及其社会影响》,韦明杰《北京城市防洪排水体系的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朱景黝《我对北京市市政排水体制的重新认识》,张必忠《北京下水道的变迁》,郑克白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设计》,蒋博光《紫禁城排水与北京城沟渠述略》,王铭珍《紫禁城的防汛》)
他拔腿就往外走,要去十多公里外的王四营桥看看是否有积水。八十多岁的父亲郑洪升想拦住他:“外面这么大雨出去危险,另外你应该先把家里的水处理了。”
“老爸,忠孝不能两全啊!”
去年8月26日北京暴雨,他被堵在王四营桥3个小时,最后弃车涉水逃生。两天后,他在微博上贴出57万多元的完税证明,以纳税人的身份向朝阳区区长程连元发公开信:“我有幸居住工作在朝阳区,在朝阳区纳税。感到诸多方便和满意。前天下雨排水不畅导致我在王四营桥下堵车三小时。作为纳税人我弱弱(地)问,再下雨,王四营桥周边还会积水吗?如是,再下雨我就不出门了。希望您能回复。谢谢。”
公开信发出两天后,他的邮箱里收到了名为“关于8?26王四营桥积水问题的回复”的邮件,署名是“朝阳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邮件中说,“受程连元区长委托”,答复积水拥堵问题。积水原因是“水量大……超出排水承载能力”,将会“在下游沟、涵处设水泵等设施进行强排,尽快消除积水”,并“制定工程措施,改造沟、涵现况,加大排水能力”,尽力不再积水。
7月21日那天,他把自家放一边,冒雨赶往王四营桥,就是想去看看区长有没有兑现承诺。今年7月21日这次暴雨,强度远超去年。
即使这样,结果仍令人满意:去年没过小腿的积水今年没有了,王四营桥只是湿漉漉的,暖黄的路灯照着,交通一切正常。郑渊洁在微博上发出照片,竖起“大拇指”。
“这件事说明,只要想办,没有政府做不成的事。”郑渊洁在手机上敲下这行字发送到微博。赶回家里,水已经没过了脚踝。他更新了自己的微博,贴出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他的母亲坐在雨水里,郑渊洁撩起雨水给她洗脚,不时从水中捞出一本浸透的书瞅两眼。“我说下水道是城市真正的形象工程。娘说没错,人的大肠比双眼皮重要。”
立交桥:王四营桥为什么没积水
王四营桥几年来总是一下雨就淹。附近有居民记得,今年五六月见路边挖起一堆堆淤泥,觉得解决这事有戏,果然成了。
那封给郑渊洁的回信是陈庆刚安排人写的。陈庆刚去年是朝阳区水务局防汛抗旱科科长,现在他换岗到排水科。
当时向区长汇报防汛工作,“我们提到了郑渊洁先生的微博。程区长让我们作个回复。”陈庆刚说,看了现场,定了方案,有了基本想法,便回了信。
陈庆刚介绍,王四营桥本来没有泵站,只有管道,根据地形,上游高下游低,利用重力引流。但实际上那里上下游高差不是很大,所以需要泵站。管线引到北侧排水沟,泵站修在了旁边。“7月21日的暴雨,泵站发挥了作用。朝阳区降雨量大概在200毫米,我没有到王四营桥的现场,问了下情况,基本没有问题。”记者从朝阳区水务局防汛抗旱科了解到,这次王四营桥排水改造花费为605万元。
九十多座下凹式立交桥是北京遭遇暴雨时的最短板。之所以设计下凹式立交桥,一方面体现古城风貌,另一方面考虑到桥下凹则其坡度就能平缓,雨雪时桥上行车会更安全。
“北京每年发生的积水,十次有九次都是桥下积水。”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北京市环路和桥区的道路排水标准大都是一年一遇,只能抵御每小时36毫米的降雨。所以,大部分立交桥还依靠泵站抽水。
北京排水集团管网分公司副经理李小恒在接受采访时说,泵站大都建于上个世纪,设计于二十多年前,排水标准许多还是当年苏联专家遗留下来的。
“泵站的设施规模本来就不够大。可能长年闲置,存在坏死生锈的情况。雨水一来,抽不过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张敏说。
目前,北京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全市七十多个雨水泵站将在3年内改造完毕。完成后能应对每小时50毫米的降水量。但遇上特大暴雨也不能保证一定行。
陈庆刚说,最基础的还是要靠规划部门做好工作:“工程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经济方案,不是修得越大越好,几十年用不上也是浪费。我们设定的标准,一般是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抽走,雨大的话,一个多至两个小时能保证抽走。我们这毕竟属于修复应急,任何东西还是要从最基础考虑效果好。”
老城:故宫为什么没积水
7月21日晚上,一張故宫午门无积水的照片在微博疯转:“为啥故宫午门就没事呢?”同样没事的还有北海团城,那里的雨水工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近六百年。这引发许多网友感慨:难道现代不如古代?
选址就是大学问,故宫和团城都选在地势高处。各宫殿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雨水会先流入四周房基的石水槽,这叫明沟。台阶或建筑物都开有沟眼,是地面水穿过障碍物的进口和出口。明沟水再通过钱眼型的入水口流入地下。
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水流总走向是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
金水河是建筑用水、消防用水的重要来源,更是紫禁城排泄雨水的骨干沟渠。
明清两代有规定,每年春季要按时淘修宫内沟渠。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疏浚工程是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挑挖了内金水河2100米河道和约八千米长的大小沟渠的所有淤泥。
走出紫禁城,普通民居附近的排水系统就享受不了这样有利的地形和精心的维护。明清时代北京城内的主干明沟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御河,即今北河沿至南河沿大街,一条是今北新华街,另一条是今白塔寺和太平桥大街。外城的主干沟主要是龙须沟和三里沟。此外,还有支沟、路沟和分沟,多是暗沟。
据乾隆时期统计资料,整个京城有明沟暗渠约430公里。到光绪年间,减少了一百多公里。
光绪十六年五六月,北京连降大雨,由于下水道不通,不仅前三门一带不少民房被淹倒塌,连大清门左右的部院寺各衙门也泡在水中。
到1949年前,北京虽说有下水道两百多公里,但大多淤塞不通,能使用的仅二十多公里。全城积水区大大小小一百多处,许多平民聚居区没有下水道,平时腥臭,死水遍地,一到雨季,污水横溢涌入居民家中。 街道:长安街为什么没积水
长安街、平安大街、东单大街、西单大街……一场暴雨,让人们开始更加信任这些老城区平路,红绿灯多、容易堵车,但不容易积水。
按照2006年发布实施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我国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指的是设计暴雨强度出现的周期),一般采用0.5至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至5年。
在现实中,中国多数城市会选用最低限来进行设计。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北京的大部分地下排水管道使用的防汛标准是1年一遇或3年一遇,只有天安门、奥林匹克公园等一些重点地段才是5年一遇的防汛标准。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安街是5年一遇的防汛标准,肯定是安全的。
在香港,市区排水干渠系统是200年一遇标准,支渠系统是50年一遇标准。在日本,城市雨水系統的设计重现期原则上为5-10年。而美国芝加哥市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标准为5年,其他市按类型不同设计重现期,从10年到25年不等。
“我觉得不可盲目提高标准,对于防洪标准,国家有规定,一般小城市20年一遇,中等城市50年一遇,大城市是100年一遇。因为对于管网的投资是很大的,暴雨灾害的偶发因素很高,如果闲置的话,浪费也很厉害。还有一点,近些年干旱问题严重,人们防洪意识麻痹。有地方把宽的河道缩窄,变成可利用的土地。平常觉得河道那么宽是浪费,但是洪水一来就不一样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张敏认为:“需要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找到那个平衡点,比如在高密度开发的地区,如西单、王府井、CBD这种地方,应该建立综合管沟。但是清华北大就不需要,因为它建筑密度小,管网也不复杂。”
超大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可缩回,北京“摊大饼”式地铺开向外,已经不能再像当年的老城,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河道,顺着地势排水。低洼之地不可能凭空跃过不用,只能借助技术手段。“比如保留坑塘,用来蓄水,也可以作为景观,等它慢慢蒸发掉;减少硬质铺装,增加软质铺装,比如草坪、土壤、沙地,减少径流系数,减轻管网压力;最后就是系统科学的方法,增强预警机制。城市下暴雨,不可能所有地方不积水,多大的泵站才能赶上暴雨的速度啊!如果预警做好,比如避免群众向积水靠拢,比如交通疏导,那就好多了。”张敏说。
(参考资料:李裕宏《北京城的雨涝灾害及防灾对策》,贾振文《北京水灾及其社会影响》,韦明杰《北京城市防洪排水体系的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朱景黝《我对北京市市政排水体制的重新认识》,张必忠《北京下水道的变迁》,郑克白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设计》,蒋博光《紫禁城排水与北京城沟渠述略》,王铭珍《紫禁城的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