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探究问题,学生,认知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33—03
新课程标准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探究性问题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并产生新的认识和结论,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问题探究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历史知识以及相应的认知发展水平。但是,在教师的课堂实际操作中,有一些探究问题的设置超越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学生的探究变成了“瞎猜”,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例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Ⅱ“学习与探究之一——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有一个探究问题:“明代中叶以后,流通中大量使用白银,那么这些白银是从哪儿来的呢?”不少教师轻率地将这个问题直接运用于课堂探究,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观察过几个教学班的实施情况,发现学生课堂探究后的答案主要有两种:1.这些白银是从矿山里开采出来的;2.这些白银是农民缴纳赋税时产生的,因为明代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规定农民要统一缴纳白银,所以市场上流通的白银就增加了。第一个答案价值不大。白银由开采银矿而得,这自不必说。但是,明后期流通领域里出现的大量白银并非主要来自我国银矿的开采,而是另有来源。第二个答案也有问题。农民以白银作为完税手段,这导致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但是,流通领域里所需要的大量白银又来自哪里呢?这好像只能考虑是增加白银矿的开采了,而事实上中国是一个银矿缺乏的国家,明代中后期大量白银的由来也并非新开矿山。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此题时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要求同学们联系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一历史背景,认识到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然后欧洲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又把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这是明代中后期中国白银流通量剧增的真实原因。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无法达到这一点,在笔者所观察过的几个教学班活动中,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把明代中国白银的增加联想到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对明朝贸易逆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探究就始终处于浅表层面,甚至一些同学瞎猜,说什么“挖古墓所得”“陨石雨降银”等等。这就成为无效探究。据有关专家研究,新航路开辟以后,美洲白银被大量掠往欧洲,后来欧洲在与中国明朝的贸易中,因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而导致巨额白银进入中国。学生在没有接触这些确凿的历史事实之前,是不会凭空产生如此大胆的设想的。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印象中的明清帝国已经走向闭关锁国,这就更难形成明朝在对外贸易中赚取大量白银的概念。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此问题就有超越学生认知水平之嫌。而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设置完全是定位于开放性的课外活动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课堂实施类似探究问题时必须慎重。在具体操作这个问题时,教师应该将此设计为一个课外探究问题,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来实施。事先要列出学生需要阅读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关键性的文章篇目必须明确指出,同时指明应该浏览的网站。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使之明确各自任务,还要特别提醒学生将对学习所得进行交流和评比,这样才能确保该问题的课外探究落到实处,课堂交流讨论也才会有实际内容。
又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六——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问题研讨第1问:“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了解它们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这道题目貌似老生常谈,其实即便是我们历史教师拿在手上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并不能很圆满地把问题答好。因为这里要求答题者必须十分清晰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确切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这种观点来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含义丰富而确切,对这两个概念必须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思考理解之后,才有可能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历史分析。理论修养弱的教师,往往也要重新查阅温习这两个概念之后才能正确地进行运用。而辩证唯物主义亦有其特定的内容,不经过专门的学习是不能掌握的。或许有教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本是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应该已掌握了。而事实却是,该内容的学习是在高中二年级。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六是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此时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而历史教师又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把这个概念说完整说清楚。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大都一头雾水,不清楚究竟要从哪里答起。笔者认为,这里不需要一下子就对学生提出理想化的答题要求,不妨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掉,改为“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了解它们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而顺畅地作答。当教师在进行评讲的时候,则可以适当介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某些观点,使学生能受到启发和提高。
在人民版历史必修Ⅱ专题二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有这样一个学习思考题:“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学生的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1.因为土地剥削和其他封建剥削可以获取超过近代工业的高额利润;2.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3.资本家和地主不善经营近代工业。第一点显然是违背历史真实的主观臆断,因为经营近代工业的利润远远超过封建土地剥削。传统封建剥削较之近代工业投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投资风险较小,而所获取的利润和效益则是近代工业要高,这也是近代工业吸引资本家和地主投资的原因。第二点等于没有回答,因为问题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近代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第三点显然也很成问题,因为在近代,有一大批资本家是善于经营近代工业的。例如,状元实业家张謇、经营纺织和面粉业的荣氏兄弟、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创办火柴工业的宋炜臣等等。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地推动作用。该问题乍看起来似乎也不难,但是我们仔细看书之后却发现,该节教材并没有提供充足的知识内容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在下一节课文“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才提供了部分可供思考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缺乏知识准备的情况下探究此问题,自然就陷于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因此,在课堂中操作此问题时,一定要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调整,在学生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之后再展开探究讨论,这样才使学生的探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基础。另外,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专业学术性较强,且具有相当深度。笔者曾在教研活动中就此问题询问执教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回答。貌似常规的问题隐含着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在组织学生 探究之前,也必须事先进行专门的阅读和思考。
探究问题的设置如果吻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想象力,即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可能实施有效的探究,得出合乎情理的答案。如,人民版历史选修《历史文化遗产荟萃》专题之六“历史文化古城”一课的“学习思考”栏目中有这样一题:“查找相关资料,想一想:丽江古城为何不设城墙?土司府木府为何没有围墙?”对于这个问题的课堂探究情况却要好得多,学生的答案有三种:1.因为丽江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专制皇权和战乱的影响小,所以就没有城墙;2.教材中说:“丽江古城则体现了边陲少数民族顺应和贴近自然,注重传统文化,方便商旅往来的城镇规划理念”,因此,是因为民风淳朴自然,为了方便商旅交通才不修城墙;3.一些去过丽江旅游的同学根据导游的解说认为,纳西木府的土司因为自己姓木,修了城墙和围墙就会变成“困”,所以就不修城墙和围墙。三种答案来自三个层面,一是理性的学习和综合分析所得,二是依据教材的提示所得,三是依据旅游中的故事传说所得。三个层面的答案恰为教师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科能力之所需。因而,丽江古城的课堂问题探究是比较成功的。在笔者的听课中还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占了大多数。十分明显,第一种观点最能体现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而且,在课堂争论中,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还对后两者进行了相当有力的驳斥。他们认为,贴近自然和方便商旅不是不修城墙的原因,一旦有了战争和专制强权,任何“自然”都不复存在,在战乱和强权弥漫的地方,即便地处偏远,也会修建山寨石头城堡。另外,修城墙根本不会妨碍商旅交通往来,甚至还有保护作用。中原商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都有城墙吗?至于纳西木氏土司怕“困”而不修城墙和围墙,那更是人们饭后闲谈的传说,不能当作历史研究。丽江古城的建筑特点必因历史的客观存在所导致,不会过多地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好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理性思维和学科能力得到很大的磨炼和提高。该问题的探究说明,即便是一个看起来需要课外才能完成的问题,只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也仍然是可以通过课堂探究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探究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探究问题的答案侧重于史实性,也就是答案具有客观性,不容学生通过思考获得,而是要通过对资料的查询才能得到,那么这种探究问题就不宜在课堂上进行,如明代白银问题。如果问题的内容富含较多的专业性知识,思想上又具有一定的深度,亦不适合课堂探究。因为这些专业性知识和教深层次的思想内容是同学们凭借已有知识和想象力所不能得到的,近代封建剥削的延续问题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问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突出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丽江古城探究。但是无论进行怎样的课堂探究,教师都必须在课前做好周密的思考和准备,这样才能避免无效探究。
在实际发生的课堂探究活动中,很多教师所设置的探究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往往会责怪学生死板不配合,其实,症结并不在学生身上,而是由于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超越了学生的知识背景。
必须指出,探究问题的设置超越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与高考试题的导向有一定关系。近年来,一些高考试题也存在这种问题,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第21题(法国达尔让松题),就是命题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拔高了考查的难度。该题把专业历史教师也感到难以适应的题材和设问作为对普通中学生的考查内容,其结果并不能科学地考查学生,有效地选拔优秀学生,失去了历史学科命题的科学性、规律性。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和学科能力的有效发展,课堂探究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看待学生,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探究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33—03
新课程标准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探究性问题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并产生新的认识和结论,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问题探究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历史知识以及相应的认知发展水平。但是,在教师的课堂实际操作中,有一些探究问题的设置超越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学生的探究变成了“瞎猜”,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例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Ⅱ“学习与探究之一——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有一个探究问题:“明代中叶以后,流通中大量使用白银,那么这些白银是从哪儿来的呢?”不少教师轻率地将这个问题直接运用于课堂探究,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观察过几个教学班的实施情况,发现学生课堂探究后的答案主要有两种:1.这些白银是从矿山里开采出来的;2.这些白银是农民缴纳赋税时产生的,因为明代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规定农民要统一缴纳白银,所以市场上流通的白银就增加了。第一个答案价值不大。白银由开采银矿而得,这自不必说。但是,明后期流通领域里出现的大量白银并非主要来自我国银矿的开采,而是另有来源。第二个答案也有问题。农民以白银作为完税手段,这导致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但是,流通领域里所需要的大量白银又来自哪里呢?这好像只能考虑是增加白银矿的开采了,而事实上中国是一个银矿缺乏的国家,明代中后期大量白银的由来也并非新开矿山。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此题时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要求同学们联系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一历史背景,认识到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然后欧洲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又把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这是明代中后期中国白银流通量剧增的真实原因。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无法达到这一点,在笔者所观察过的几个教学班活动中,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把明代中国白银的增加联想到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对明朝贸易逆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探究就始终处于浅表层面,甚至一些同学瞎猜,说什么“挖古墓所得”“陨石雨降银”等等。这就成为无效探究。据有关专家研究,新航路开辟以后,美洲白银被大量掠往欧洲,后来欧洲在与中国明朝的贸易中,因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而导致巨额白银进入中国。学生在没有接触这些确凿的历史事实之前,是不会凭空产生如此大胆的设想的。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印象中的明清帝国已经走向闭关锁国,这就更难形成明朝在对外贸易中赚取大量白银的概念。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此问题就有超越学生认知水平之嫌。而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设置完全是定位于开放性的课外活动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课堂实施类似探究问题时必须慎重。在具体操作这个问题时,教师应该将此设计为一个课外探究问题,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来实施。事先要列出学生需要阅读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关键性的文章篇目必须明确指出,同时指明应该浏览的网站。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使之明确各自任务,还要特别提醒学生将对学习所得进行交流和评比,这样才能确保该问题的课外探究落到实处,课堂交流讨论也才会有实际内容。
又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六——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问题研讨第1问:“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了解它们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这道题目貌似老生常谈,其实即便是我们历史教师拿在手上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并不能很圆满地把问题答好。因为这里要求答题者必须十分清晰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确切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这种观点来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含义丰富而确切,对这两个概念必须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思考理解之后,才有可能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历史分析。理论修养弱的教师,往往也要重新查阅温习这两个概念之后才能正确地进行运用。而辩证唯物主义亦有其特定的内容,不经过专门的学习是不能掌握的。或许有教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本是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应该已掌握了。而事实却是,该内容的学习是在高中二年级。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六是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此时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而历史教师又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把这个概念说完整说清楚。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大都一头雾水,不清楚究竟要从哪里答起。笔者认为,这里不需要一下子就对学生提出理想化的答题要求,不妨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掉,改为“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了解它们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而顺畅地作答。当教师在进行评讲的时候,则可以适当介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某些观点,使学生能受到启发和提高。
在人民版历史必修Ⅱ专题二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有这样一个学习思考题:“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学生的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1.因为土地剥削和其他封建剥削可以获取超过近代工业的高额利润;2.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3.资本家和地主不善经营近代工业。第一点显然是违背历史真实的主观臆断,因为经营近代工业的利润远远超过封建土地剥削。传统封建剥削较之近代工业投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投资风险较小,而所获取的利润和效益则是近代工业要高,这也是近代工业吸引资本家和地主投资的原因。第二点等于没有回答,因为问题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近代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第三点显然也很成问题,因为在近代,有一大批资本家是善于经营近代工业的。例如,状元实业家张謇、经营纺织和面粉业的荣氏兄弟、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创办火柴工业的宋炜臣等等。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地推动作用。该问题乍看起来似乎也不难,但是我们仔细看书之后却发现,该节教材并没有提供充足的知识内容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在下一节课文“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才提供了部分可供思考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缺乏知识准备的情况下探究此问题,自然就陷于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因此,在课堂中操作此问题时,一定要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调整,在学生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之后再展开探究讨论,这样才使学生的探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基础。另外,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专业学术性较强,且具有相当深度。笔者曾在教研活动中就此问题询问执教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回答。貌似常规的问题隐含着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在组织学生 探究之前,也必须事先进行专门的阅读和思考。
探究问题的设置如果吻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想象力,即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可能实施有效的探究,得出合乎情理的答案。如,人民版历史选修《历史文化遗产荟萃》专题之六“历史文化古城”一课的“学习思考”栏目中有这样一题:“查找相关资料,想一想:丽江古城为何不设城墙?土司府木府为何没有围墙?”对于这个问题的课堂探究情况却要好得多,学生的答案有三种:1.因为丽江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专制皇权和战乱的影响小,所以就没有城墙;2.教材中说:“丽江古城则体现了边陲少数民族顺应和贴近自然,注重传统文化,方便商旅往来的城镇规划理念”,因此,是因为民风淳朴自然,为了方便商旅交通才不修城墙;3.一些去过丽江旅游的同学根据导游的解说认为,纳西木府的土司因为自己姓木,修了城墙和围墙就会变成“困”,所以就不修城墙和围墙。三种答案来自三个层面,一是理性的学习和综合分析所得,二是依据教材的提示所得,三是依据旅游中的故事传说所得。三个层面的答案恰为教师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科能力之所需。因而,丽江古城的课堂问题探究是比较成功的。在笔者的听课中还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占了大多数。十分明显,第一种观点最能体现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科能力。而且,在课堂争论中,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还对后两者进行了相当有力的驳斥。他们认为,贴近自然和方便商旅不是不修城墙的原因,一旦有了战争和专制强权,任何“自然”都不复存在,在战乱和强权弥漫的地方,即便地处偏远,也会修建山寨石头城堡。另外,修城墙根本不会妨碍商旅交通往来,甚至还有保护作用。中原商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都有城墙吗?至于纳西木氏土司怕“困”而不修城墙和围墙,那更是人们饭后闲谈的传说,不能当作历史研究。丽江古城的建筑特点必因历史的客观存在所导致,不会过多地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好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理性思维和学科能力得到很大的磨炼和提高。该问题的探究说明,即便是一个看起来需要课外才能完成的问题,只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也仍然是可以通过课堂探究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探究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探究问题的答案侧重于史实性,也就是答案具有客观性,不容学生通过思考获得,而是要通过对资料的查询才能得到,那么这种探究问题就不宜在课堂上进行,如明代白银问题。如果问题的内容富含较多的专业性知识,思想上又具有一定的深度,亦不适合课堂探究。因为这些专业性知识和教深层次的思想内容是同学们凭借已有知识和想象力所不能得到的,近代封建剥削的延续问题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问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突出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丽江古城探究。但是无论进行怎样的课堂探究,教师都必须在课前做好周密的思考和准备,这样才能避免无效探究。
在实际发生的课堂探究活动中,很多教师所设置的探究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往往会责怪学生死板不配合,其实,症结并不在学生身上,而是由于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超越了学生的知识背景。
必须指出,探究问题的设置超越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与高考试题的导向有一定关系。近年来,一些高考试题也存在这种问题,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第21题(法国达尔让松题),就是命题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拔高了考查的难度。该题把专业历史教师也感到难以适应的题材和设问作为对普通中学生的考查内容,其结果并不能科学地考查学生,有效地选拔优秀学生,失去了历史学科命题的科学性、规律性。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和学科能力的有效发展,课堂探究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看待学生,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探究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