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环境教育是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事,语文姓“语”,它与环境教育无大关系。也有人觉得环境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在语文学科中很难渗透。其实,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语文学科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说,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并不是二者选一的关系。环境教育要求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因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是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还由语文教学目的所决定。“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存亡与兴衰的大事。祖国优美的环境靠一代代人去创造。努力保护和改善祖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有时还体现在语文教材上。许多课文的内容,特别是科普说明语文同地理、生物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涉及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弄清楚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必须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领悟了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进行渗透教育呢?。
一、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文中出现一些环境基础知识的名词,要讲清其词义,渗透环境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些名词如“龙”、“犸”等,看来与环境教育无关,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花三两句就能使学生受到一次环境教育。“龙”除了传说中是能呼风唤雨的动物及帝王的象征外,还有一种解释是“近代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脚有尾的爬虫”如恐龙、翼手龙等。它们生活在广阔的湿地,吃大量的藻类植物。地球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早就灭绝了。“犸”是古哺乳动物,近似现代象,身披棕色长毛,门齿向上弯曲,以绝种。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被毁,珍禽异兽就会灭绝,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目的地请学生在课内外收集一些词语,即可使学生积累词汇,又能使教师见缝插针地渗透环境教育。比如:收集跟竹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之所以有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是因为中国盛产竹。现在多生长在南方,秦汉以前北方林木密布,草地丰泽,气候比现在还温暖,黄河以北的地区还盛产竹。这样,古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篾……真不可一日无此君耶。”(苏轼语)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如果古代气候也像现在这样,黄河南北就很难植竹,就不可能产生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了。可见,生态环境同语言文字有密切的关系。
二、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时,有些科普说明文容易渗透环境教育,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黄河象》、《只有一个地球》等,像《只有一个地球》的第四自然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环境教育的材料,课堂教学时不能一晃而过,教师可画龙点睛地指示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三、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每个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两次成功的环境内容的作文,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
环境教育题材的作文要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区实际。要针对本地区环境问题的实际去写,通过观察、调查、访问,人地协调观念。收集材料,找出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学生都能写出成功之作。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教师胸中有“环保”,那么语文教学一定能成功地渗透环境教育,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
语文学科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说,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并不是二者选一的关系。环境教育要求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因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是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还由语文教学目的所决定。“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存亡与兴衰的大事。祖国优美的环境靠一代代人去创造。努力保护和改善祖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有时还体现在语文教材上。许多课文的内容,特别是科普说明语文同地理、生物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涉及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弄清楚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必须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领悟了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进行渗透教育呢?。
一、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文中出现一些环境基础知识的名词,要讲清其词义,渗透环境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些名词如“龙”、“犸”等,看来与环境教育无关,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花三两句就能使学生受到一次环境教育。“龙”除了传说中是能呼风唤雨的动物及帝王的象征外,还有一种解释是“近代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脚有尾的爬虫”如恐龙、翼手龙等。它们生活在广阔的湿地,吃大量的藻类植物。地球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早就灭绝了。“犸”是古哺乳动物,近似现代象,身披棕色长毛,门齿向上弯曲,以绝种。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被毁,珍禽异兽就会灭绝,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目的地请学生在课内外收集一些词语,即可使学生积累词汇,又能使教师见缝插针地渗透环境教育。比如:收集跟竹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之所以有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是因为中国盛产竹。现在多生长在南方,秦汉以前北方林木密布,草地丰泽,气候比现在还温暖,黄河以北的地区还盛产竹。这样,古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篾……真不可一日无此君耶。”(苏轼语)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如果古代气候也像现在这样,黄河南北就很难植竹,就不可能产生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了。可见,生态环境同语言文字有密切的关系。
二、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时,有些科普说明文容易渗透环境教育,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黄河象》、《只有一个地球》等,像《只有一个地球》的第四自然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环境教育的材料,课堂教学时不能一晃而过,教师可画龙点睛地指示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三、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每个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两次成功的环境内容的作文,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
环境教育题材的作文要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区实际。要针对本地区环境问题的实际去写,通过观察、调查、访问,人地协调观念。收集材料,找出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学生都能写出成功之作。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教师胸中有“环保”,那么语文教学一定能成功地渗透环境教育,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