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环境教育是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事,语文姓“语”,它与环境教育无大关系。也有人觉得环境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在语文学科中很难渗透。其实,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语文学科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说,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并不是二者选一的关系。环境教育要求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因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是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还由语文教学目的所决定。“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存亡与兴衰的大事。祖国优美的环境靠一代代人去创造。努力保护和改善祖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有时还体现在语文教材上。许多课文的内容,特别是科普说明语文同地理、生物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不少涉及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弄清楚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必须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领悟了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那么怎样进行渗透教育呢?。
  一、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文中出现一些环境基础知识的名词,要讲清其词义,渗透环境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些名词如“龙”、“犸”等,看来与环境教育无关,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花三两句就能使学生受到一次环境教育。“龙”除了传说中是能呼风唤雨的动物及帝王的象征外,还有一种解释是“近代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脚有尾的爬虫”如恐龙、翼手龙等。它们生活在广阔的湿地,吃大量的藻类植物。地球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早就灭绝了。“犸”是古哺乳动物,近似现代象,身披棕色长毛,门齿向上弯曲,以绝种。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被毁,珍禽异兽就会灭绝,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目的地请学生在课内外收集一些词语,即可使学生积累词汇,又能使教师见缝插针地渗透环境教育。比如:收集跟竹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之所以有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是因为中国盛产竹。现在多生长在南方,秦汉以前北方林木密布,草地丰泽,气候比现在还温暖,黄河以北的地区还盛产竹。这样,古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篾……真不可一日无此君耶。”(苏轼语)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如果古代气候也像现在这样,黄河南北就很难植竹,就不可能产生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了。可见,生态环境同语言文字有密切的关系。
  二、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时,有些科普说明文容易渗透环境教育,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黄河象》、《只有一个地球》等,像《只有一个地球》的第四自然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环境教育的材料,课堂教学时不能一晃而过,教师可画龙点睛地指示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三、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每个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两次成功的环境内容的作文,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
  环境教育题材的作文要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区实际。要针对本地区环境问题的实际去写,通过观察、调查、访问,人地协调观念。收集材料,找出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学生都能写出成功之作。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我们教师胸中有“环保”,那么语文教学一定能成功地渗透环境教育,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
其他文献
【摘要】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是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构建新的活动课程体系。活动课的理论贡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的主动活动在教学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从理论上说,语文活动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指导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授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扩充词汇量是十分重要的,词汇量决定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笔者从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识记单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经验,从指导记忆方法着手,寻求提高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偏远地区高中; 记忆单词; 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能力  各位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会遇到英语学困生。然而,我教学的学校地处偏远的青藏高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初中物理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启蒙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激发  How to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和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的现状,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教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而撰写此文,其目的是通过此文的交流学习,陪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问题发现,培养,创新  Research statu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found
期刊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请先哲和同行们指教。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理论扎实、操作水平出众的技能人才,是焊接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模块化教学、因材施教、采用多媒体教学、评价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焊接教学;模块化;个性差异;多媒体;评价  On teaching methods of welder training  Chao Chunhua  【Abstract】How to devel
期刊
【摘要】数学课的新课导入,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本文向您介绍了运用故事开头,不单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活跃可课堂气氛;运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开头,即可加深学生对数学原理的领悟,也可增强课堂的情趣;而如果在开头时故意构设陷阱,使学生在尝试错误之后再进行反思,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运用故事;贴近实际;巧设陷阱  Lesson into mat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竞赛,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一项国家级学科赛事活动,也是中学生智力、素质的一项学科竞赛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化学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如何提升辅导的效率,我们的策略是:(一)主教练负责制管理模式(二)多样的竞赛辅导形式(三)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内容,夯实学生基础(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五)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文本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创造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科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