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校园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组织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德育管理工作需要重视校内每个学生,从学生的点滴言行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并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将“十件小事”无缝化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德育管理模式,做到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十件小事;育人实效
德育工作是每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校应把握良好的德育时机,为德育教育创设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通过在师生互动中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好“十件小事”,形成有力的德育机制,从而提高育人工作实效。
一、建立精细化德育管理机制
在扎实推进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建立了精细化管理的德育机制,以《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学习和生活为题材进行梳理形成“十件小事”:读好书、行好礼、听好课、作好业、排好队、做好操、唱好歌、写好字、扫好地、摆好桌。以“小事”命名意味着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做到,都可以做好。“十件小事”既有所不同,相互间又互相联系,形成系列体系,造就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每个教师从日常生活细节处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尊重学生原有个性,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学校依据校情、生情分两年践行“十件小事”的系列活动,每学期抓一至两项,既有目的,又易达到。先选择学生容易做到的,现在有基础的入手抓,如“行好礼、扫好地”,让学生有自信,有成功感。抓好一至两项,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又抓新的项目,让学生反复做的同时,不断创新抓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习惯才停。另外,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每周五进行业务学习或自主研修、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会”,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发挥作用。大队部不断加强少先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好少先队干部培训工作,组织一支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小干部轮换制度,制定“会议”“培训”“出勤”“考核”“评比”等多项制度,通过“以旧带新”、组长责任制、轮换检查等方法规范值日干部们的行为,督促全校学生的习惯养成。在日常行为规范的细节管理工作上,每个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抓住每一个德育教育的细微之处。
二、教师与学生互动中树榜样
作为教师,应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明确何为教师者该具备的素质涵养,建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淡化教育的痕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和教师引导示范作用,促使学生明确做法,掌握方法,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可以通过引领示范、检查评比、班级公约等多种形式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在践行“扫好地”这件小事时,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由大队辅导员在全校学生面前示范怎样拿扫把、怎样扫地、怎样倒垃圾;课堂上各个班主任在班级学生面前引领,找到会扫地的同学为榜样;利用班级公约帮助学生学会维护校园整洁的自主管理;大队部设立环境卫生检查登记,由值日干部每天按时检查校内各区域的环境卫生,每周升旗仪式后总结检查情况,鼓励和扣分同步进行,检查结果纳入文明班评比中;各个级部自主管理,根据大队部的工作要求设立本级部的“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每月对学生进行不定时检查,各级部每月的评比结果也纳入文明班评比中。此外,结合学校举办的“六节”(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系列活动,师生在互动中指导学生践行“十件小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例如,在践行“写好字”这件小事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常态语文课堂引领写好字,每周轮流展示粉笔字基本功;每周在每班学生中挑选几个优秀的楷体作品,在班级门口张贴作为榜样示范;艺术节期间,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优秀书法作品,在校园艺术展厅中集中展示。德育教育内容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以教师作为榜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以实践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为了提升育人实效,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有组织、有创意、有特色的系列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方面,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深化理想信念和爱国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如,在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到袁崇焕公园、东城榴花公园进行祭拜活动,追寻英雄足迹,弘扬民族精神;在禁毒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基地,树立爱国情怀;参观农田示范基地体会农作的艰辛,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升旗仪式,致敬逆行先锋,树立报国之志。校内实践活动方面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各项文艺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我校每年举办的“六节”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大队部每周进行的“动感中队”活动、“红领巾小健将”体育游戏活动、“红领巾小百灵”歌咏活动、“红领巾小书虫”读书活动、“红领巾小创客”等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自主实践能力。每周一进行的升旗仪式以培养锻炼学生为目标,将升旗仪式“交给”学生完成。主持人、旗手、升旗手、指挥、国旗下讲话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担任幕后指导和组织工作,且每3—5周轮换一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重视主持人和旗手的选拔,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升旗仪式后,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渗透爱国主义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德育效果。学校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性的育人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领悟德育内涵的途径,推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升育人实效。
四、结束语
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制定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通过“十件小事”的践行,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以身作则做指导,与学生的互动中做榜样。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做好人”的养成教育,从而形成有力的德育管理机制,提高育人实效,让学生在小学打好基础,成为社会上具有高素质涵养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根升.现代教育学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2]王桂灵.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3(9):90-90.7-27.
[3]周学忠.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组织德育系列活动的做法和体会[J].西北职教,2007(9):2.
关键词:德育;十件小事;育人实效
德育工作是每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校应把握良好的德育时机,为德育教育创设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通过在师生互动中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好“十件小事”,形成有力的德育机制,从而提高育人工作实效。
一、建立精细化德育管理机制
在扎实推进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建立了精细化管理的德育机制,以《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学习和生活为题材进行梳理形成“十件小事”:读好书、行好礼、听好课、作好业、排好队、做好操、唱好歌、写好字、扫好地、摆好桌。以“小事”命名意味着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做到,都可以做好。“十件小事”既有所不同,相互间又互相联系,形成系列体系,造就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每个教师从日常生活细节处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尊重学生原有个性,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学校依据校情、生情分两年践行“十件小事”的系列活动,每学期抓一至两项,既有目的,又易达到。先选择学生容易做到的,现在有基础的入手抓,如“行好礼、扫好地”,让学生有自信,有成功感。抓好一至两项,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又抓新的项目,让学生反复做的同时,不断创新抓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习惯才停。另外,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每周五进行业务学习或自主研修、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会”,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发挥作用。大队部不断加强少先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好少先队干部培训工作,组织一支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小干部轮换制度,制定“会议”“培训”“出勤”“考核”“评比”等多项制度,通过“以旧带新”、组长责任制、轮换检查等方法规范值日干部们的行为,督促全校学生的习惯养成。在日常行为规范的细节管理工作上,每个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抓住每一个德育教育的细微之处。
二、教师与学生互动中树榜样
作为教师,应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明确何为教师者该具备的素质涵养,建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淡化教育的痕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和教师引导示范作用,促使学生明确做法,掌握方法,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可以通过引领示范、检查评比、班级公约等多种形式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在践行“扫好地”这件小事时,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由大队辅导员在全校学生面前示范怎样拿扫把、怎样扫地、怎样倒垃圾;课堂上各个班主任在班级学生面前引领,找到会扫地的同学为榜样;利用班级公约帮助学生学会维护校园整洁的自主管理;大队部设立环境卫生检查登记,由值日干部每天按时检查校内各区域的环境卫生,每周升旗仪式后总结检查情况,鼓励和扣分同步进行,检查结果纳入文明班评比中;各个级部自主管理,根据大队部的工作要求设立本级部的“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每月对学生进行不定时检查,各级部每月的评比结果也纳入文明班评比中。此外,结合学校举办的“六节”(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系列活动,师生在互动中指导学生践行“十件小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例如,在践行“写好字”这件小事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常态语文课堂引领写好字,每周轮流展示粉笔字基本功;每周在每班学生中挑选几个优秀的楷体作品,在班级门口张贴作为榜样示范;艺术节期间,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优秀书法作品,在校园艺术展厅中集中展示。德育教育内容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以教师作为榜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以实践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为了提升育人实效,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有组织、有创意、有特色的系列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方面,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深化理想信念和爱国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如,在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到袁崇焕公园、东城榴花公园进行祭拜活动,追寻英雄足迹,弘扬民族精神;在禁毒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基地,树立爱国情怀;参观农田示范基地体会农作的艰辛,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升旗仪式,致敬逆行先锋,树立报国之志。校内实践活动方面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各项文艺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我校每年举办的“六节”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大队部每周进行的“动感中队”活动、“红领巾小健将”体育游戏活动、“红领巾小百灵”歌咏活动、“红领巾小书虫”读书活动、“红领巾小创客”等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自主实践能力。每周一进行的升旗仪式以培养锻炼学生为目标,将升旗仪式“交给”学生完成。主持人、旗手、升旗手、指挥、国旗下讲话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担任幕后指导和组织工作,且每3—5周轮换一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重视主持人和旗手的选拔,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升旗仪式后,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渗透爱国主义和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德育效果。学校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性的育人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领悟德育内涵的途径,推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升育人实效。
四、结束语
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制定精细化的德育管理制度,通过“十件小事”的践行,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以身作则做指导,与学生的互动中做榜样。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做好人”的养成教育,从而形成有力的德育管理机制,提高育人实效,让学生在小学打好基础,成为社会上具有高素质涵养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根升.现代教育学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2]王桂灵.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3(9):90-90.7-27.
[3]周学忠.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组织德育系列活动的做法和体会[J].西北职教,20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