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三个注重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由“教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提高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注重对文本语言的背诵积累
  学生要拥有熟练的语言能力,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小学时期,一定数量的背诵积累,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还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学《燕子》一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积累语言:1. 课文第2自然段就是一首赞颂春天的诗,这么美的春天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2. 刚才我们发现第2句很难读,先听老师读,请注意有时候自然停顿就是为了读出语言的节奏感。这个句子如果是诗,那读起来就更有节奏感了,请听:
  微风吹拂着
  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
  嫩叶的柳丝
  3. 自己试着读一读。诗的语言,诗的节奏,全现出了不一般的美。一起读读下面的小诗。4. 诗是容易记住的,读着读着,我们就能把优美的文字背下来了。
  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三个阶段。学生在最初的阅读阶段,应该着重于积累性阅读。进行这种阅读要特别强调熟读、背诵。通过熟读、背诵,学生既进行了字、词、句、篇等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积累,又进行了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积累。学生的积累丰富,语言就会涌来笔端,写作的能力就水到渠成地提高了。
  二、注重文本语言表达方法的学习
  所谓文本语言,即是教材提供的范文中的字词句段篇。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运用”应有两层意思:一是能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二是能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编者选入教材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文情并茂,都有可供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运用,首先要引领学生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的方法。
  语文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父亲的形象聚集在三个场景的描写中;面对废墟,坚定站立;不顾劝阻,坚持挖掘;夜以继日,伤痕累累。透过三个场景,我们可以从一“跪”一“站”中,品味到父亲的坚强,从一问一答中,品味到父亲的坚定,从一分一秒中,品味到父亲的坚韧。我们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感人至深的伟大父亲。我们要引导学生体味课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不同,遣词造句不同,它所承载的语言文字的情味和意蕴是不一样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的语言形式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教学才真正具有语文味。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作品主旨的体会,作者情感的感悟上,而应注重语言文字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形式的表达,咬文嚼字地体会语言表达的精采之处。比如标点符号的运用,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的效果,生动传神的描写等等。
  三、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目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因此“读”与“写”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和表达的欲望,使学生成为“我要读”“我要写”的主动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年段特点进行一些课堂小练笔:文中有的好词,可“换一换”比较体会;文中的“空白”,可进行“补一补”的拓展训练,文中写得简略之处进行“扩一扩”的练习,训练想象;文中的精彩片段,可指导“仿一仿”,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学习课文写法。例如: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中有一段精彩的片段: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树上的鸟叫与树林中的鸟叫)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和再现情景,再让学生迁移小练笔;学习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收到了很好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要真正会学习,必须会思考,会质疑。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在适当之时诱导学生、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独立见解;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思考、交流、探究、深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当然,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更要“以诱达思,启智悟道”。 结合瑶族农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实际,笔者认为培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它来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学校和学生更重视笔头练习,轻听说。为了把英语教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010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决定对广东省英语科高考进行改革,从2011年开始,取消听力部分(35分),改为听说合考,考试时间定为高考前进行,用时30分钟,考试方式为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分值为15分,占总分150分的10%。考试内容和赋
“文化论著研读”充分反映了时代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突出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革新。  一、明确“文化论著研读”的总体要求和教学内容  “文化论著研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化论著,在开拓视野、认识世界的同时,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文化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领域的扩展,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读活动,进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塑造和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必需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教育技能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方法等尚需调整,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亟需改革。本文以川南幼专为例,通过对幼专音乐教学资源整合和音乐课堂的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优化幼专音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的触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的几句话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多数教师大多数时候都是采用开门见山,明确目标直接进入新课或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引入新课,我除采用这些常规方法以外还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情节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七年了,接触了语文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从他们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来看,明显地存在两个不足:一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欠缺;二是表达能力差。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当我布置作文题目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我找不到写的”,于是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却腹中空空,无从下筆。即使动笔写了,也是东拼西凑,空洞无物,味同嚼蜡。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基本原因就是脑子里没有
“迁移” (transfer)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的现象。外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 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有差异时,学习者若借助或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
现在的中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高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转换体育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  1. 坚持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的健康观  体育教学的目标已不单单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重视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
一、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教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二、 創新教学,突出主体  1. 营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独立感受、独立体验、独立思考、独立鉴赏、独立探究,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开拓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新路子。这种自主阅读正如“挖井”,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发掘,找到水源,随时提取。  一、更新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去“挖井”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要更新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