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乐曲《二泉映月》
家喻户晓的《二泉映月》这首二胡作品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传世之作。经由杨荫浏、曹安和录音记谱。这首乐曲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华彦钧曾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拈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录音的杨荫浏先生当时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琴?”华彦钧说: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全庭上拉。”经杨先生提议,就为乐曲定名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它是来自人民的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 阿炳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不仅表现为他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和对旧中国人民的苦难深切的体会,更表现在他善于用中国民间的音乐语言进行新的创造,使人民的痛苦和愿望表现得如此深切动人。这种音乐感情更是在《二泉映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乐曲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激愤、愤慨而又忧愁、追问的情绪, 抒发了阿炳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愤懑之情, 表现了他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该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演奏风格挥洒苍劲、大朴若拙,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二、从音乐表演美学角度看胡志平与宋飞的演奏
(一)表演之选择乐谱问题
许多的乐曲有许多的版本,这使得演奏者在选择演奏或演唱上有了很多的选择。不同的版本也是由不同的演唱或演奏者改编创编而成。那么在选择版本的问题上,我认为演唱或演奏者会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象而选择版本。华彦钧的《二泉映月》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由杨荫浏和曹安和先生录音后记谱而形成的版本,而另一个版本是后人认为华彦钧先生录音所完成的版本是他自己随性而拉并没有曲式结构可言,因此整理改编而成的。胡志平和宋飞在选择版本的问题上都是依照华彦钧先生的录音版本。追求的都是自然朴实。
(二)表演美学之二度创作
由于演奏家所处的时代、所受的音乐教育背景不同,以致在知识结构、艺术审美追求等方面,对同一首乐曲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演奏者在原来的作品上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中所需要的条件:1.娴熟的技巧;2.对作品内涵的理解;3.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4.表演。
1.娴熟的技巧
首先,技巧在表演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在演奏者或演唱着的手中技巧是最基础的。只有技巧达到娴熟才能更好的为作品音乐内容的表现而服务。所有的表演技巧已成为表现音乐的一个符号,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到艺术表现,脱离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价值。二者的统一,是音乐表演的又一重要美学原则。胡志平和宋飞的演奏都达到了技巧娴熟,都为音乐表演而服务。
2.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这一点,本人是从他们所演奏的时间而判断的。从音响的角度来说,胡志平和宋飞拉的是同样的版本,可是时间却不一样长。胡志平的演奏时长比宋飞所演奏的时间要短。速度比之要快,更接近原版录音的时间。且胡志平演奏会比宋飞演奏要更加的起伏,宋飞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和较明显的速度变化,相对比较平稳,娓娓道来。胡志平除了追求作品所表现的质朴和深沉更有悲凉沧桑之感。而宋飞演奏的比较甜美细腻,除了悲凉沧桑更有对作者对美好未来憧憬之感。
3.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
我认为胡志平的演奏有一种书生气质,看过一点他的资料,早在 1988 年、1990年间他就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禅宗文化对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影响。他在《论二胡演奏艺术意境之创造》 一文中所论的专题有 “意境的本质”、“‘道’ 与 ‘技’ 的契合”、“复杂之情和意及其表现技巧”、“虚实相生之意象及其表现技巧”、“骨象之表现”、“‘气’与意境之整体创造”,并且通过演奏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淡’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力不可用尽、势不可使尽与强力度表现手法”、“‘不隔’的境界与复杂之情和意的体现”、“寄情在音与音之间”以及“实中生虚,在实出用功”、“融实如虚”、“虚中生实,在虚出用功”等这些非常有意思的命题进行研究论述。追求的是大朴若拙,返璞归真的艺术格调,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所以他的演奏旋律处理是朴实的,没有过于华丽装饰音和过于柔和的滑音;音色并不是柔美的,而是略带粗犷的。这些不同于其它演奏家的处理方式都显示出他对曲作者阿炳人生哲学的表达,相对于过于强调悲情的版本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宋飞注重乐曲的张力和表现力,有着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所以她的音乐处理有着饱满的音色,揉弦上丰富的处理,音乐的处理会比较细腻。
4.表演
表演在演奏中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像一个机器木头一样“制造音乐”,也并不能刻意的为了做动作而吸引观众的注意,而是由内而外的,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表情或是动作,是随兴的,是在完全投入情感的状态下流露出的神态。它是有助于音乐表现的,是加分的。胡志平在演奏这首二泉映月时,基本处于一种闭目沉思的忧伤状态,这充分体现出他在表演时投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音乐表现悲则表演者也悲。肢体语言起伏变化并不是很大,平时也看过很多二胡演奏者的表演,在表演时身体晃动很大,极力地用肢体的表现去配合音乐的发展,往往使观众多注意了他们的表演形式,而忽略了音乐的内容。宋飞的演奏也很自然不浮夸,也是由心而生,就像宋飞自己认为的《二泉映月》是阿炳人生的折射、映照,也是他对生活的感受,所以我们在演奏时,应该通过音乐去感受阿炳的心灵,也可以通过音乐把自己的心灵传递给别人,这也是音乐传播者的职责所在。
音乐表演者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变得更高尚,更纯洁,使人们因为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而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兼顾真实性与创造性两个方面,并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三、结语
音乐表演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对音乐的再现, 还要在正确运用音乐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投入真挚与丰富的情感,并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 这样才能使音乐表演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我们在诠释一个作品时,娴熟的技巧是基础,了解作品的背景及其内涵,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艺术追求、审美情趣的展现,最后通过最自然的表演来传达给观众。做到人琴合一!
家喻户晓的《二泉映月》这首二胡作品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传世之作。经由杨荫浏、曹安和录音记谱。这首乐曲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华彦钧曾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拈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录音的杨荫浏先生当时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琴?”华彦钧说: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全庭上拉。”经杨先生提议,就为乐曲定名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它是来自人民的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 阿炳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不仅表现为他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和对旧中国人民的苦难深切的体会,更表现在他善于用中国民间的音乐语言进行新的创造,使人民的痛苦和愿望表现得如此深切动人。这种音乐感情更是在《二泉映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乐曲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激愤、愤慨而又忧愁、追问的情绪, 抒发了阿炳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愤懑之情, 表现了他宁折不弯的坚强性格,以及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该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演奏风格挥洒苍劲、大朴若拙,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二、从音乐表演美学角度看胡志平与宋飞的演奏
(一)表演之选择乐谱问题
许多的乐曲有许多的版本,这使得演奏者在选择演奏或演唱上有了很多的选择。不同的版本也是由不同的演唱或演奏者改编创编而成。那么在选择版本的问题上,我认为演唱或演奏者会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象而选择版本。华彦钧的《二泉映月》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由杨荫浏和曹安和先生录音后记谱而形成的版本,而另一个版本是后人认为华彦钧先生录音所完成的版本是他自己随性而拉并没有曲式结构可言,因此整理改编而成的。胡志平和宋飞在选择版本的问题上都是依照华彦钧先生的录音版本。追求的都是自然朴实。
(二)表演美学之二度创作
由于演奏家所处的时代、所受的音乐教育背景不同,以致在知识结构、艺术审美追求等方面,对同一首乐曲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演奏者在原来的作品上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中所需要的条件:1.娴熟的技巧;2.对作品内涵的理解;3.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4.表演。
1.娴熟的技巧
首先,技巧在表演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首作品在演奏者或演唱着的手中技巧是最基础的。只有技巧达到娴熟才能更好的为作品音乐内容的表现而服务。所有的表演技巧已成为表现音乐的一个符号,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到艺术表现,脱离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价值。二者的统一,是音乐表演的又一重要美学原则。胡志平和宋飞的演奏都达到了技巧娴熟,都为音乐表演而服务。
2.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这一点,本人是从他们所演奏的时间而判断的。从音响的角度来说,胡志平和宋飞拉的是同样的版本,可是时间却不一样长。胡志平的演奏时长比宋飞所演奏的时间要短。速度比之要快,更接近原版录音的时间。且胡志平演奏会比宋飞演奏要更加的起伏,宋飞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和较明显的速度变化,相对比较平稳,娓娓道来。胡志平除了追求作品所表现的质朴和深沉更有悲凉沧桑之感。而宋飞演奏的比较甜美细腻,除了悲凉沧桑更有对作者对美好未来憧憬之感。
3.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
我认为胡志平的演奏有一种书生气质,看过一点他的资料,早在 1988 年、1990年间他就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老庄思想、魏晋玄学、禅宗文化对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影响。他在《论二胡演奏艺术意境之创造》 一文中所论的专题有 “意境的本质”、“‘道’ 与 ‘技’ 的契合”、“复杂之情和意及其表现技巧”、“虚实相生之意象及其表现技巧”、“骨象之表现”、“‘气’与意境之整体创造”,并且通过演奏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淡’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力不可用尽、势不可使尽与强力度表现手法”、“‘不隔’的境界与复杂之情和意的体现”、“寄情在音与音之间”以及“实中生虚,在实出用功”、“融实如虚”、“虚中生实,在虚出用功”等这些非常有意思的命题进行研究论述。追求的是大朴若拙,返璞归真的艺术格调,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所以他的演奏旋律处理是朴实的,没有过于华丽装饰音和过于柔和的滑音;音色并不是柔美的,而是略带粗犷的。这些不同于其它演奏家的处理方式都显示出他对曲作者阿炳人生哲学的表达,相对于过于强调悲情的版本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宋飞注重乐曲的张力和表现力,有着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所以她的音乐处理有着饱满的音色,揉弦上丰富的处理,音乐的处理会比较细腻。
4.表演
表演在演奏中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像一个机器木头一样“制造音乐”,也并不能刻意的为了做动作而吸引观众的注意,而是由内而外的,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表情或是动作,是随兴的,是在完全投入情感的状态下流露出的神态。它是有助于音乐表现的,是加分的。胡志平在演奏这首二泉映月时,基本处于一种闭目沉思的忧伤状态,这充分体现出他在表演时投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音乐表现悲则表演者也悲。肢体语言起伏变化并不是很大,平时也看过很多二胡演奏者的表演,在表演时身体晃动很大,极力地用肢体的表现去配合音乐的发展,往往使观众多注意了他们的表演形式,而忽略了音乐的内容。宋飞的演奏也很自然不浮夸,也是由心而生,就像宋飞自己认为的《二泉映月》是阿炳人生的折射、映照,也是他对生活的感受,所以我们在演奏时,应该通过音乐去感受阿炳的心灵,也可以通过音乐把自己的心灵传递给别人,这也是音乐传播者的职责所在。
音乐表演者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变得更高尚,更纯洁,使人们因为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而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兼顾真实性与创造性两个方面,并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三、结语
音乐表演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对音乐的再现, 还要在正确运用音乐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投入真挚与丰富的情感,并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 这样才能使音乐表演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我们在诠释一个作品时,娴熟的技巧是基础,了解作品的背景及其内涵,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艺术追求、审美情趣的展现,最后通过最自然的表演来传达给观众。做到人琴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