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公害”。然而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呈现出鲜明的特性,其走上犯罪道路,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全面分析其特点及原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入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全方位治理,才能有效减少和杜绝青少年犯罪。
  一、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逐渐由传统型犯罪向新型犯罪过渡。把握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助于更好更全面把握其犯罪规律,分析其犯罪原因,从而更好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一)犯罪类型多样化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时代性,多样性、新型性。青少年犯罪已由过去的小偷小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传统型犯罪,转向新型犯罪,如故意杀人、盗窃、抢劫、强奸、绑架、毒品犯罪、妨害公务、非法拘禁、破坏生产经营等多类型犯罪,特别是与网络有关的犯罪如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以及“因网结缘”而实施的犯罪明显增加。
  (二)犯罪性质严重化
  现在,青少年严重性犯罪增多,特别是青少年弑杀父母、亲属的事例不断增多,手段也越来越残忍。如某男子因买房问题将其父母杀害,更用刀子将其母亲的头皮整个一块剥掉,其残忍性让人不寒而栗。其他犯罪如抢劫、强奸等类型的犯罪,情节也很恶劣,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
  (三) 报复性犯罪增多
  有些青少年或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处理不及时,或因某件事情的结果不能达到其期待的要求,就采取犯罪的手段进行报复。例如在校生雷某自己和同学遭到社会流氓殴打,并被抢走钱物,后向学校、派出所报告但未得到及时处理,出于报复心理,去打别人,抢夺别人财物,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四)激情性犯罪增加
  青少年正处于浮躁的人生阶段,其心智尚未成熟,情绪控制能力差,遇事不够冷静,容易冲动,也因此激情性犯罪越来越多。如某男因打游戏,父母不给钱,一气之下将父母杀害。再如某男孩因其他人调戏其女友,一时气愤不过而纠集他人对其进行伤害。
  (五)从属性犯罪上升
  青少年由于缺乏成熟的思维与心智,欠缺丰富的经验与阅历,并且由于青少年对好坏的辨识能力差,不仅容易成为他人犯罪时控制和教唆的对象,而且在作案时容易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或其他同龄人犯罪附属品或者说“合伙人”,或者有时是出于哥们义气而加入到了某次犯罪中。
  二、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有果,青少年犯罪也不例外。青少年犯罪原因不是孤立的,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但最重要的是外因。因为青少年自身处于特殊的人生阶段,决定了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猎奇心理严重;社会阅历比较浅显,理性思维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寻求刺激。青少年所特有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发展偏离正确轨道,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放任政策,不管不问,任其胡作非为;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要求甚严,不准许孩子有任何娱乐活动和正常的社会交往;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度溺爱,有求必应,造成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有的家长动辄棍棒相加,大打出手,简单粗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素质偏低或忙于工作或沉溺在酗酒、赌博、搓麻将上,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有的家庭实行寄存养育,隔代教育很容易使得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还有的家庭对子女的性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回避的方法,不能用科学方法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不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另外,家庭的变故,如父母离异、死亡及犯罪等,都有可能会使子女失去家庭的温暖和精神支柱,产生破罐破摔、孤傲冷漠、打击报复等不健康心理,有的甚至过早辍学流入社会,结识社会不良青年而走上歧途。
  (二)学校法制以及思想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学校法制、思想教育的缺失或流于形式,教育方法的失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法制教育,很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不知法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品行教育更是无从谈起。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差生”无人过问或备受冷落,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悲观厌学,最终脱离学校,走入社会;流入社会后,校外教育工作未及时跟上,无人管问,成为潜在的犯罪因子。有的学校对违规违纪学生处分太重,處分后又采取放弃政策,受处分学生也因此消极厌世,在邪道上越走越远,从而滑向犯罪的泥潭。有的学校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未及时的发现和引导,导致不良情绪越积越多,最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使青少年滋生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心理;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网络游戏中充斥的大量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极易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作用;歌舞厅、录像厅违规进行淫秽色情表演,好奇心强胜、模仿欲望强烈的青少年,往往难以抵制诱惑,容易走向犯罪;一些地方“黑网吧”有抬头之势,超时营业、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加上这几年来,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案件增多,媒体详细具体的描写与宣传报道,电视电影中有关黑社会犯罪的情节引人入胜,这些很容易使一些青少年纷纷模仿,称兄道弟,打打杀杀,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我们整个社会对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也是青少年犯罪急剧飚升的重要源头。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偏低,许多人往往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有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被长期边缘化,许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正确对待,导致了许多不该有的悲剧发生。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上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来看,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在他们心灵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一方面是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更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彻底根除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
  (一)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应给青少年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品行要高尚,爱好要高雅,给孩子做好表率,树好榜样。家长也要多读健康书籍,潜移默化,引导孩子热爱读书;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让他们自由的成长;关心孩子,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不良动向以及随时表现出来的不好的苗头,对于不良情绪,要及时的予以疏导,防止积累爆发,酿成大祸;但是爱不等于纵容和溺爱,爱要有分寸有尺度,让他们在爱中独立成长;爱也不是强迫和命令,有些父母总是以各种理由尤其是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做事,这样非常容易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
  同时家长要把孩子的品行培养放在第一位,注重对孩子优秀品质的塑造,而不是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家庭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阳光心态以及是非观念。父母要从自己做起,夫妻双方和睦相处,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犯错误的孩子尤其是失足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理解体贴与爱护,少一些冷漠训斥与专横,更不能弃之不管,放任自流,要让孩子学会在错误中成长。总之,只有把家庭教育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犯罪。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学校须给青少年创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学校是最重要的教育单位,是塑造青少年性格和品行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丢弃“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放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真正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上来。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远大理想和伟大品格;同时时刻把握住他们的思想脉搏,经常性地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分清是非、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同时还要把进行情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加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多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多进行体育锻炼,多亲近大自然,多进行读书活动,使他们通过健康有益的活动来充实自己。
  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研究掌握青少年发展规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以成绩的优劣区别对待学生;同时对待学生要细心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动辄打骂;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感化挽救为原则,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学校要更新观念,逐步改变教学评价机制,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也纳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或心理卫生讲座,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式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社会应给青少年创造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
  首先应该净化我们的文化市场,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对于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特别是网络游戏中存在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文化以及相关执法部门要及时的予以查处;要禁止青少年出入歌舞厅、录像厅以及网吧,如有发现上述单位存在违规接纳青少年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尤其是对一些极具隐蔽性的“黑网吧”,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经常性的执法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多方面加强监督,杜绝青少年出入网吧。
  同时网络媒体报刊杂志要多加强正面的宣传和报道,多树立一些典型,使他们在青少年产生良好的影响,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榜样,多带领观看有关青少年警示教育、反思方面的专题片,强化反面事例威慑作用;而对于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案件或暴力型案件描写与宣传报道,要尽量的减少或淡化,而对于带有黑社会犯罪的情节或暴力情节的电视电影中要禁止青少年观看。要鼓励有关单位多出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作品,多引导青少年观看和欣赏。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鼓励和加强社会心理咨询队伍建设,营造全社会重视心理教育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于青少年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對于青少年犯罪,更应该全社会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将青少年犯罪扼杀在萌芽之中,让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收稿日期:2014-08-09
其他文献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由浓厚的兴趣维持的、积极主动的大脑活动过程。而“求异思维”是指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另辟蹊径”——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思维。大家都知道,“创新”是现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的比较时髦新名词,是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与“求异思维”有关吗?可以说,没有“求异思维”,也就不存在“创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
期刊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方法。过去常说“中庸之道”是庸俗的处世哲学,这是对“中庸之道”的曲解。在我们倡导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的中庸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庸其词与《中庸》其书  1.中庸其词  《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从字面意思看,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方针,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搭台唱戏,是课堂的参与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是我根据平时教学实践总结思考所得,只是探索了一些方法而已,期待同行指正。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境; 效果; 提升能力  Talking about practi
期刊
摘 要:本文借助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睿智和深邃,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观、内容观、方法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弊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新举措,从而为建构出新形势下的一种以“生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宗旨的本真的属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高职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期刊
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所以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紧扣题眼“欢乐”一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赏析,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欢乐、体验欢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期刊
摘 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当前,应当注重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学生的审美教育。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历史教师应以历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为载体,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将审美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切入口,以挖掘历史美学的教育功能为手段,恰到好处地将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认识美、体验美、判断美,逐步形成“审美地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
期刊
摘 要: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中职教育也进入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相协调的发展期,而与此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行为问题较多,适应障碍明显。因此,加强职校学生适应障碍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通过对本校学生问卷调查,对适应障碍现象初步进行原因分析,以求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中职生; 适应障碍; 探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抓有效信息,区分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以及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 该模式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调控、帮助为辅进行互动式阅读交际教学,其课堂结构具有动态性、灵活性、操作性等特征。任务型阅读教学强调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笔者着重阐述了对学生在任务型阅读训
期刊
摘 要: 从哲学的角度讲,任何新生事物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会显现出“接缘性”趋势,并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不断吸取周围相关事物的优点与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新事物。通过观看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以下简称第三套)录像,发现健身健美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接缘性”特征。  关键词: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 健身健美操; 接缘性  哲学上认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