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南部油田风化店开发区枣北、枣南孔一段为例,通过对风化店开发区孔一段的油藏分布特征作精细的研究,深化了油藏分布的特点,理顺了该区域油藏的展布规律,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风化店;孔一段 ;油藏 ;枣IV、V ;枣II、III
枣园油田风化店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中部,孔西断层两侧。其中部的孔西主断层将该构造分为枣南和枣北两个断块[1]。主要含油层系由下至上共有中生界安山岩、下第三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三套油层。其中,孔店组中的孔一段和孔二段是油田主力油层。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和多次调整挖潜工作,孔一段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存在着开发层系混乱、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层内注水矛盾突出、套变报废井多、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楚等问题,造成该区日常生产挖潜难度大、效果差。为进一步改善孔一段油藏的开发水平,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搞清剩余油分布,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为此,非常有必要开展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1、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风化店开发区的纵向上含油层位多,孔二段的孔二4、孔二2、孔一段的枣V、枣IV、枣III、枣II是该区的主要含油层位,在同一套油层中又有多套油水系统。在横向上各断块油层富集程度、含油面积大小等都有很大差异。油层分布的特点是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油断块面积小,受岩性因素影响较大。孔二段地层是孔南地区的生油层,地层厚度为300-500m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是丰富的油源供给区[2]。
2、枣北枣Ⅳ、Ⅴ油组油藏分布
枣北枣IV、V油组含油面积叠合连片,各小层分布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枣IV油层分布相对集中,枣V油组油层分布相对零散孤立, 从上到下油层平面分布范围减少(见图1)。
枣Ⅳ油组在平面上油层主要受孔西断层和风化店断层控制,主要位于风化店断层两侧构造高部位,总体上是受构造和断层控制,但具体到每个小层,岩性与岩石物性的变化、微构造的起伏等因素都影响油层的平面分布。本次研究枣IV油组共划分为7个小层,从编制的油层平面图上看出,各小层的含油面积变化较大,而且被断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几个断块。枣Ⅴ油组油层分布控制因素与枣Ⅳ油组相同,划分为8个小层。油层富集程度及油层分布范围具有上部和下部变化较大的特点,枣V上部的油层主要位于风化店断层上升盘的枣1219断块,下部的油层则主要位于下降盘的枣44断块。
3、枣Ⅱ、Ⅲ油组油藏分布
枣北ⅡⅢ油组油层主要分布在枣Ⅱ和枣Ⅲ1-3小层,油藏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平面上分布连片,垂向上普遍存在边底水。枣Ⅱ油组划分为7个小层15个单砂体,油层主要集中分布在孔西断层与风化店断层夹持的地堑块,主要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自上至下,含油面积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7小层为枣Ⅱ油组的主力含油层位,1-3小层油层零星分布。总体来看,枣Ⅱ油组油层平面叠加连片,是枣北孔一段的重要含油层位(见图2)。
棗Ⅲ油组:划分为7个小层,其主力油层位于1-3小层,4-7小层的油层主要位于风化店上升盘的枣62-24断块,其中枣Ⅲ1小层的含油面积最大。
4、枣南枣Ⅳ、Ⅴ油组油藏分布
枣南区块主力含油层位是孔一段的枣Ⅳ、Ⅴ组,油层埋深1700-2150m,连续含油井段400米左右。油层主要富集在孔一段的枣Ⅳ下部、枣Ⅴ油组中上部,油藏油水界面复杂,纵向上各断块油水层间互出现,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不同单砂层内发育多个油水系统,每个油藏都有自己独立的油水界面。平面上不同层位也划分为多个油藏,油藏平面上受断层、岩性边界及油水界面的控制。该区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分布稳定,平面上含油叠合连片,但各小层层分布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枣IV油层分布零散,枣V油组中上部油层分布稳定(V1-V8小层), 枣V下油层分布零散范围较小。
5、结论
总的来说,枣南、枣北孔一段各油砂体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断层封闭性很好,对油水的分隔作用明显,各断块不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断块内各砂体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或者整个砂体为油气充满,具有砂体纵向的连通性较差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赵颖,衡海良,董传杰等. 枣园孔二段低渗油藏二次开发技术对策研究[J].2010 :24(1)70-72.
[2]赵密福,刘泽容,信荃麟,等.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EJ3.石油大学学报,2001,25(6).21—24.
关键词:风化店;孔一段 ;油藏 ;枣IV、V ;枣II、III
枣园油田风化店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中部,孔西断层两侧。其中部的孔西主断层将该构造分为枣南和枣北两个断块[1]。主要含油层系由下至上共有中生界安山岩、下第三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三套油层。其中,孔店组中的孔一段和孔二段是油田主力油层。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和多次调整挖潜工作,孔一段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存在着开发层系混乱、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层内注水矛盾突出、套变报废井多、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楚等问题,造成该区日常生产挖潜难度大、效果差。为进一步改善孔一段油藏的开发水平,提高最终采收率,必须搞清剩余油分布,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为此,非常有必要开展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1、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风化店开发区的纵向上含油层位多,孔二段的孔二4、孔二2、孔一段的枣V、枣IV、枣III、枣II是该区的主要含油层位,在同一套油层中又有多套油水系统。在横向上各断块油层富集程度、含油面积大小等都有很大差异。油层分布的特点是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油断块面积小,受岩性因素影响较大。孔二段地层是孔南地区的生油层,地层厚度为300-500m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是丰富的油源供给区[2]。
2、枣北枣Ⅳ、Ⅴ油组油藏分布
枣北枣IV、V油组含油面积叠合连片,各小层分布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枣IV油层分布相对集中,枣V油组油层分布相对零散孤立, 从上到下油层平面分布范围减少(见图1)。
枣Ⅳ油组在平面上油层主要受孔西断层和风化店断层控制,主要位于风化店断层两侧构造高部位,总体上是受构造和断层控制,但具体到每个小层,岩性与岩石物性的变化、微构造的起伏等因素都影响油层的平面分布。本次研究枣IV油组共划分为7个小层,从编制的油层平面图上看出,各小层的含油面积变化较大,而且被断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几个断块。枣Ⅴ油组油层分布控制因素与枣Ⅳ油组相同,划分为8个小层。油层富集程度及油层分布范围具有上部和下部变化较大的特点,枣V上部的油层主要位于风化店断层上升盘的枣1219断块,下部的油层则主要位于下降盘的枣44断块。
3、枣Ⅱ、Ⅲ油组油藏分布
枣北ⅡⅢ油组油层主要分布在枣Ⅱ和枣Ⅲ1-3小层,油藏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平面上分布连片,垂向上普遍存在边底水。枣Ⅱ油组划分为7个小层15个单砂体,油层主要集中分布在孔西断层与风化店断层夹持的地堑块,主要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自上至下,含油面积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7小层为枣Ⅱ油组的主力含油层位,1-3小层油层零星分布。总体来看,枣Ⅱ油组油层平面叠加连片,是枣北孔一段的重要含油层位(见图2)。
棗Ⅲ油组:划分为7个小层,其主力油层位于1-3小层,4-7小层的油层主要位于风化店上升盘的枣62-24断块,其中枣Ⅲ1小层的含油面积最大。
4、枣南枣Ⅳ、Ⅴ油组油藏分布
枣南区块主力含油层位是孔一段的枣Ⅳ、Ⅴ组,油层埋深1700-2150m,连续含油井段400米左右。油层主要富集在孔一段的枣Ⅳ下部、枣Ⅴ油组中上部,油藏油水界面复杂,纵向上各断块油水层间互出现,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不同单砂层内发育多个油水系统,每个油藏都有自己独立的油水界面。平面上不同层位也划分为多个油藏,油藏平面上受断层、岩性边界及油水界面的控制。该区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分布稳定,平面上含油叠合连片,但各小层层分布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枣IV油层分布零散,枣V油组中上部油层分布稳定(V1-V8小层), 枣V下油层分布零散范围较小。
5、结论
总的来说,枣南、枣北孔一段各油砂体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断层封闭性很好,对油水的分隔作用明显,各断块不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断块内各砂体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或者整个砂体为油气充满,具有砂体纵向的连通性较差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赵颖,衡海良,董传杰等. 枣园孔二段低渗油藏二次开发技术对策研究[J].2010 :24(1)70-72.
[2]赵密福,刘泽容,信荃麟,等.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EJ3.石油大学学报,2001,25(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