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背景,解读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历史演进,以体系运转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提出了国有企业典型的应急体系建设内容。
关键词:国有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突发事件呈现出高发、多发、频发的态势,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从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从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从“7.5”乌鲁木齐事件到“10.28”金水桥暴恐袭击案,一场场触目惊心的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企业安全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群众的福祉。
一、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概述
(一)突发事件概述
1.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的特征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威胁性和紧急性三大基本特征。此外,还具有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的附加特征。
3.突发事件的分类
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而被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应急管理概述
1.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是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2.应急管理的特征
应急管理突出综合性与协调性,不仅强调事后的处置与恢复,更强调事前的预防;不仅强调单灾种的应对,也强调多灾种的综合应对;不仅要求凸显政府的力量,也要体现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力量的组合。
3.应急管理的使命
应急管理的使命有两个:一是将突发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二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实现影响的最小化。
4.应急管理的原则
应急管理要遵循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以人为本,生命第一;依靠科学,快速反应;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信息公开,引导舆论。
二、我国应急管理历史演进
我国应急管理的历史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建国之初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种的应急管理体制。国内出现的危机主要有: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血吸虫病等公共卫生方面的疫情。
2.从改革开放初年到2004 年,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参与的应急体制。这一阶段自然灾害和疫情时有发生(特别是2003 年非典疫情),生产事故数量增加,社会群体事件呈增长势头。
3.从2004年至今,强化政府办事机构综合协调的应急体制。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以“一案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三、国有企业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以“一案三制”建设为中心,在应急预案、应急体系、机制和法制多方面发力。按照主动式应急管理要求,高度重视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应急体系与机制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构建完善的应急体系。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
应急管理工作必须站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高度,胸怀“两个大局”、坚持“两个至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军地协同、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有力应急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各方面,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切实担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二)制定应急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应急组织、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等。规划的制定将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三)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机构,明确职责,配置专兼职管理人员,实现应急专业管理从无到有,逐步达到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形成了“上下联动、快速响应”的应急机制。
(四)编制完善应急预案
按照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上下统一、内外衔接、覆盖全面、对标一流的原则,依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等文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内容应实用、可操作性强,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
(五)开展应急培训
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课目,编制培训教材,发布职工应急知识应知应会手册。与国内高校、专家学者建立合作联系,采取自主培训和专家讲座结合的方法,开展企业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
(六)组织应急演练
按照“演练准备-演練方案设计-演练组织实施-演练评估总结-跟踪改进”的流程开展应急演练。制定固定应急演练科目,依靠单位各党支部业务特点,联合开展多种规模、形式丰富的应急演练活动。
(七)培养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实现部门性专业救援队伍的一队多能,促进专业救援队伍与兼职救援队伍的有机结合。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专业队伍为主力,兼职救援队伍为辅助。鼓励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成立。
(八)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物资储备分为实物储备、资金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等形式。以实物形态储存的物资专用性强、生产周期长;以资金或生产能力形式储存的物资是生产周期较短、平时存储不经济的物资。本着平战结合的原则,制定多套应急物资存储和运输备选方案。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企业应急管理的背景,提出需要建设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以体系运转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解读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描述了我国应急管理历史演进过程;提出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应急体系发展规划,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应急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培养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等手段,形成较为完善的典型应急体系建设方案,为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超.王理金.电网企业应急体系研究与建设[J].供用电 2015.01.73-76
[2] 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7-139
[3] 应急管理部官网-党建. https://www.mem.gov.cn/dj/djyw/
关键词:国有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突发事件呈现出高发、多发、频发的态势,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从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从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从“7.5”乌鲁木齐事件到“10.28”金水桥暴恐袭击案,一场场触目惊心的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企业安全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群众的福祉。
一、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概述
(一)突发事件概述
1.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的特征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威胁性和紧急性三大基本特征。此外,还具有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的附加特征。
3.突发事件的分类
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而被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应急管理概述
1.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是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2.应急管理的特征
应急管理突出综合性与协调性,不仅强调事后的处置与恢复,更强调事前的预防;不仅强调单灾种的应对,也强调多灾种的综合应对;不仅要求凸显政府的力量,也要体现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力量的组合。
3.应急管理的使命
应急管理的使命有两个:一是将突发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二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实现影响的最小化。
4.应急管理的原则
应急管理要遵循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以人为本,生命第一;依靠科学,快速反应;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信息公开,引导舆论。
二、我国应急管理历史演进
我国应急管理的历史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建国之初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专门部门应对单一灾种的应急管理体制。国内出现的危机主要有: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有血吸虫病等公共卫生方面的疫情。
2.从改革开放初年到2004 年,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参与的应急体制。这一阶段自然灾害和疫情时有发生(特别是2003 年非典疫情),生产事故数量增加,社会群体事件呈增长势头。
3.从2004年至今,强化政府办事机构综合协调的应急体制。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以“一案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三、国有企业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以“一案三制”建设为中心,在应急预案、应急体系、机制和法制多方面发力。按照主动式应急管理要求,高度重视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应急体系与机制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构建完善的应急体系。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
应急管理工作必须站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高度,胸怀“两个大局”、坚持“两个至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军地协同、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有力应急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各方面,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切实担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
(二)制定应急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应急组织、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等。规划的制定将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三)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机构,明确职责,配置专兼职管理人员,实现应急专业管理从无到有,逐步达到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形成了“上下联动、快速响应”的应急机制。
(四)编制完善应急预案
按照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上下统一、内外衔接、覆盖全面、对标一流的原则,依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等文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内容应实用、可操作性强,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
(五)开展应急培训
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课目,编制培训教材,发布职工应急知识应知应会手册。与国内高校、专家学者建立合作联系,采取自主培训和专家讲座结合的方法,开展企业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
(六)组织应急演练
按照“演练准备-演練方案设计-演练组织实施-演练评估总结-跟踪改进”的流程开展应急演练。制定固定应急演练科目,依靠单位各党支部业务特点,联合开展多种规模、形式丰富的应急演练活动。
(七)培养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实现部门性专业救援队伍的一队多能,促进专业救援队伍与兼职救援队伍的有机结合。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专业队伍为主力,兼职救援队伍为辅助。鼓励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成立。
(八)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物资储备分为实物储备、资金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等形式。以实物形态储存的物资专用性强、生产周期长;以资金或生产能力形式储存的物资是生产周期较短、平时存储不经济的物资。本着平战结合的原则,制定多套应急物资存储和运输备选方案。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企业应急管理的背景,提出需要建设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以体系运转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解读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描述了我国应急管理历史演进过程;提出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应急体系发展规划,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应急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培养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等手段,形成较为完善的典型应急体系建设方案,为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超.王理金.电网企业应急体系研究与建设[J].供用电 2015.01.73-76
[2] 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7-139
[3] 应急管理部官网-党建. https://www.mem.gov.cn/dj/dj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