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是培养社会综合性人才的基地,在新历史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方法 改革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之间交流的加强,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现有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要。也就是现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差距加大。导致差距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1.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空前高涨,高职高专学校的生源来源复杂,导致学生英语水平不一样,基本上都不是很高,甚至有的还不到初中的英语水平。很多英语基本知识都比较欠缺,因此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公共英语的学习处于应付的状态。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阅读和词汇能力等这三个方面基础差,再加上本身对英语有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学习英语是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学生抱着来高职高专院校就是来学习专业技术的态度,仅把英语学习作为一项课程任务,没有认识到英语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此,在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出勤率低、学生花很少的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校园没有学习英语的气氛。要想改变学生这种不喜欢学习英语的现象,就必须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科学改革。
2.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 一言堂” 的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主导、老师一人照本宣科、滔滔不绝地掌控课堂,学生被动的听讲,没有发言权,教师唱“ 独角戏” 的课堂范式教学方式。老师先备课,然后复习讲过的知识点,接着讲解新的知识点。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们跟随老师的思维被动的记笔记、接受知识,教师也偶尔的与学生互动提问,但仅限于简单知识点的重复,下课前布置作业,老师批改,教务处派人定期到各教研室检查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学期末,出一份试卷,有的老师还划定一定的知识范围,组织学生期末考试,学生根据所学的几个单元拼命背一些单词和句子备考。这样一门具有鲜明特性的外语学习与不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课堂无生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何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完成。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的学习,于是“哑巴英语”的现象就这样产生了。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因素,传统的“ 费时低效”、“聋哑英语”以及“文盲英语”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教学需要,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革语教学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针对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差的原因,首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家都知道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英语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单词、短语及句子,简单枯燥的记忆学习。由此“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学生自身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心。通过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式,来验证自身具备的英语技能,让自己所掌握的英语技能来解决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进行英语的交际活动(例如创建英语角、英语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自己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继而激发其学习的动力,这样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实现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模式。学生还应该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让英语成为学生进步与探索知识的有效工具。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民风民俗,从而增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了解。除此之外,创建英语环境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创造现实的或者虚拟的英语语言环境(例如创建英语角)、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学生的专业特征、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与习惯、利用课本中的知识与内容、穿插一些英语故事、英语典故、英语电影等,使课堂生动活泼,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2.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外辅助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巩固学生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扩展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空间。
(1)采用提问、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日常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被动的听,没有发言权,教师唱“ 独角戏” 的课堂范式教学模式,应将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的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以首先对文章中涉及重要单词、词组、语法及语言点进行重点讲解,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阅读,并引导学生阅读时抓住全文的主旨。
设计问题课堂讨论。教师要根据课文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设计,进行课堂提问,或是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真正体现教学中的互动,即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好课堂讨论、P a i r Wo r k和Gr o u p Wo r k,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P a i r Wo r k和 Gr o u p Wo r k的锤炼,学生敢在 C l a s s r o o m Di s c u s s i o n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不会再有顾虑了。
教师应该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定期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专题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主题如:Family, society and employment等,让学生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专题讨论前,教师首先应确定主题,提示相关词汇、句型及必要的背景知识作参考,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专题讨论时,教师在一旁做组织、指导、提示工作,并做好最后的总结。
讨论、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增强了英文表达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巩固教学成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通过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及合作精神。
开展英语演讲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储备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情感慰藉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聘请校外专家教授开设英语专题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给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聘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相关社会专业人士,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开设 专题讲座,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通过组织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或专业英语兴趣小组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总之,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和不断改革。真正使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英语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剑丽.教学研究.2005.
[2]刘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4.
[3]吴满华.世界教育信息,2006(1).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方法 改革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之间交流的加强,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现有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要。也就是现在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差距加大。导致差距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1.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空前高涨,高职高专学校的生源来源复杂,导致学生英语水平不一样,基本上都不是很高,甚至有的还不到初中的英语水平。很多英语基本知识都比较欠缺,因此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公共英语的学习处于应付的状态。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阅读和词汇能力等这三个方面基础差,再加上本身对英语有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学习英语是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学生抱着来高职高专院校就是来学习专业技术的态度,仅把英语学习作为一项课程任务,没有认识到英语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此,在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出勤率低、学生花很少的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校园没有学习英语的气氛。要想改变学生这种不喜欢学习英语的现象,就必须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科学改革。
2.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 一言堂” 的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主导、老师一人照本宣科、滔滔不绝地掌控课堂,学生被动的听讲,没有发言权,教师唱“ 独角戏” 的课堂范式教学方式。老师先备课,然后复习讲过的知识点,接着讲解新的知识点。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们跟随老师的思维被动的记笔记、接受知识,教师也偶尔的与学生互动提问,但仅限于简单知识点的重复,下课前布置作业,老师批改,教务处派人定期到各教研室检查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学期末,出一份试卷,有的老师还划定一定的知识范围,组织学生期末考试,学生根据所学的几个单元拼命背一些单词和句子备考。这样一门具有鲜明特性的外语学习与不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课堂无生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何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完成。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的学习,于是“哑巴英语”的现象就这样产生了。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因素,传统的“ 费时低效”、“聋哑英语”以及“文盲英语”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教学需要,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革语教学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针对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差的原因,首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家都知道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英语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单词、短语及句子,简单枯燥的记忆学习。由此“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学生自身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心。通过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式,来验证自身具备的英语技能,让自己所掌握的英语技能来解决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进行英语的交际活动(例如创建英语角、英语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自己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继而激发其学习的动力,这样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实现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模式。学生还应该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让英语成为学生进步与探索知识的有效工具。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民风民俗,从而增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了解。除此之外,创建英语环境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创造现实的或者虚拟的英语语言环境(例如创建英语角)、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学生的专业特征、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与习惯、利用课本中的知识与内容、穿插一些英语故事、英语典故、英语电影等,使课堂生动活泼,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2.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外辅助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巩固学生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扩展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空间。
(1)采用提问、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日常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被动的听,没有发言权,教师唱“ 独角戏” 的课堂范式教学模式,应将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的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以首先对文章中涉及重要单词、词组、语法及语言点进行重点讲解,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阅读,并引导学生阅读时抓住全文的主旨。
设计问题课堂讨论。教师要根据课文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设计,进行课堂提问,或是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真正体现教学中的互动,即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好课堂讨论、P a i r Wo r k和Gr o u p Wo r k,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P a i r Wo r k和 Gr o u p Wo r k的锤炼,学生敢在 C l a s s r o o m Di s c u s s i o n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不会再有顾虑了。
教师应该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定期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专题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主题如:Family, society and employment等,让学生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专题讨论前,教师首先应确定主题,提示相关词汇、句型及必要的背景知识作参考,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专题讨论时,教师在一旁做组织、指导、提示工作,并做好最后的总结。
讨论、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增强了英文表达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巩固教学成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通过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及合作精神。
开展英语演讲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储备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情感慰藉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聘请校外专家教授开设英语专题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给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聘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相关社会专业人士,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开设 专题讲座,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通过组织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或专业英语兴趣小组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总之,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和不断改革。真正使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英语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剑丽.教学研究.2005.
[2]刘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4.
[3]吴满华.世界教育信息,2006(1).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