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患者共120例,由电脑随机排序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肠鸣声恢复时间等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硬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且患者单一部位结石并非常见,往往是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并发[1-2]。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尚未有明确定论,有研究认为是胆汁的理化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其内胆固醇含量超标并呈饱和状态,易产生结晶物质最终形成结石[3]。目前,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有溶石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具有见效快,治疗彻底等优势成为最常见的治疗方案[4]。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开腹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采用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然而,传统手术治疗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面,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术后恢复缓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5]。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微创技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受到重视。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用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经腹部CT扫描或MRI检查已确诊且排除一下情况:1)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患有精神疾病;3)肝内胆管结石等。由电脑随机排序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3.4±6.8)岁;临床症状:发热19例,腹痛53例,黄疸26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4.3±6.6)岁;临床症状:发热21例,腹痛51例,黄疸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经常规检查以确定患者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位置、数量、大小等。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后,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患者胆囊并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留置T管后即可缝合切口。实验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建立腹腔镜器械置入后建立气腹并通过内窥镜仔细探查患者胆结石、胆总管结石位置,切除胆囊后,将胆道硬镜置入胆总管内进行结石清除,仔细检查后留置T管进行引流。手术完毕后拔出腹腔镜器材,缝合穿刺孔。两组患者术后约20天进行T管造影检查,确定胆总管通畅且无残留结石即可将T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X±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用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治疗,不仅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面大、术后恢复缓慢的弊端,而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革新,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越来越显著。有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2至3天即可出院[6]。因此,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不仅疗效迅速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比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略多,术中出血量则明显低于传统手术,而且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比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缩短。这与魏善武[7]等人的研究相符。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在内窥镜下进行切除手术,操作复杂且需要仔细排查,因此手术时间比传统开腹时间要长。但是微创手术可以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因而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此外,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为23.3%,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胆漏、感染、结石残留等,按照薛瑞华[8]等人的研究,做好术中排查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岚,何小东,武峤,等.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9):711-713.
[2] 戴军迪.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 沈宇.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4] 吴君正.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5] 于江涛,黄强,王军,等.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5):615-616,封3.
[6] 潘步建,周蒙滔,徐迈宇,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16-819.
[7] 魏善武,丁海波,刘大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3331-3333.
[8] 薛瑞华,欧阳才国,张利刚,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6):474-475.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硬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且患者单一部位结石并非常见,往往是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并发[1-2]。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尚未有明确定论,有研究认为是胆汁的理化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其内胆固醇含量超标并呈饱和状态,易产生结晶物质最终形成结石[3]。目前,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有溶石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具有见效快,治疗彻底等优势成为最常见的治疗方案[4]。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开腹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采用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然而,传统手术治疗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面,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术后恢复缓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5]。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微创技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受到重视。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用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经腹部CT扫描或MRI检查已确诊且排除一下情况:1)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患有精神疾病;3)肝内胆管结石等。由电脑随机排序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3.4±6.8)岁;临床症状:发热19例,腹痛53例,黄疸26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4.3±6.6)岁;临床症状:发热21例,腹痛51例,黄疸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经常规检查以确定患者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位置、数量、大小等。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后,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患者胆囊并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留置T管后即可缝合切口。实验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建立腹腔镜器械置入后建立气腹并通过内窥镜仔细探查患者胆结石、胆总管结石位置,切除胆囊后,将胆道硬镜置入胆总管内进行结石清除,仔细检查后留置T管进行引流。手术完毕后拔出腹腔镜器材,缝合穿刺孔。两组患者术后约20天进行T管造影检查,确定胆总管通畅且无残留结石即可将T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X±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用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治疗,不仅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面大、术后恢复缓慢的弊端,而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革新,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越来越显著。有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2至3天即可出院[6]。因此,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不仅疗效迅速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比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略多,术中出血量则明显低于传统手术,而且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比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缩短。这与魏善武[7]等人的研究相符。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在内窥镜下进行切除手术,操作复杂且需要仔细排查,因此手术时间比传统开腹时间要长。但是微创手术可以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因而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此外,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为23.3%,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胆漏、感染、结石残留等,按照薛瑞华[8]等人的研究,做好术中排查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岚,何小东,武峤,等.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9):711-713.
[2] 戴军迪.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 沈宇.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4] 吴君正.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5] 于江涛,黄强,王军,等.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5):615-616,封3.
[6] 潘步建,周蒙滔,徐迈宇,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16-819.
[7] 魏善武,丁海波,刘大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3331-3333.
[8] 薛瑞华,欧阳才国,张利刚,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6):47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