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一项历史性成就,在全世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单。
“中国的发展已经让数亿人口远离了贫困,而且中国正致力于在2020年彻底消除国内的极端贫困。所以这是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最大的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18年9月在北京接受专访时表示。
古特雷斯表示,中国计划2020年前消除国内极端贫困现象的目标是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乃至全社会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古特雷斯相信在2020年后中国会继续推出这类系统性的社会计划,减少除极端贫困之外的贫困,致力于创造一个不仅将发展作为优先目标,而且努力实现平等的现代社会,将便利惠及到每一个人。
改革开放:中国减贫的秘诀
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一项历史性成就,在全世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及中国脱贫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表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连续30年来,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得到新的工作并获得更多的收入。中国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很多改革措施也非常重要。在改革之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
“中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自己的历史和特殊的国情。中国发展进程中有一些要素非常重要:首先是从农业入手,强化农民的财产权益。第二是投资于人,确保人民有能力从事比以前更现代化的工作,从而从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中获益。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经济,创造更有价值的就业机会,助力人民脱贫。第四个因素是中国成功地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措施,制定了精准的扶贫规划,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行调整。先是瞄准贫困地区,然后逐步转向瞄准贫困人口,帮助那些未能从总体增长中获益的人口脱贫。”郝福满分析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代表昆德哈维·卡迪瑞桑认为,中国政府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重点关注农业。中国重视农业发展,并为促进农业发展提供资源,这释放了很好的信号。中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不仅将发展农村经济,也在通过提升绿色农业和改善水质,改善农村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让农村地区的生活更祥和、健康。中国过去十年在减贫、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的成就卓著。对于正处在中国10到15年前发展阶段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正是学习和引进中国经验非常好的时机。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本·滨瀚回顾了中国减贫事业不同阶段的特点。他表示,中国减貧事业的初级阶段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起,至上世纪90年代末止。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减贫事业比较宏观,由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就业率的提高拉动,靠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和广泛实施经济改革支撑,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因此得以释放。
“中国减贫事业的下一阶段地域性更强,重点也更加突出。解决城乡、地区之间广泛存在的不平衡仍然是政策关注的重点。”他表示,除此之外,中国在精准扶贫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在小城市、乡、村层面上解决贫困问题,提高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确保福利惠及每一个人。近期,政策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将重点放在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方面。
本·滨瀚指出,“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而实施的宏观和微观政策改革得到有序实施,成为过去40年来中国发展最令人瞩目的特点之一。”宏观经济增长是大量人口脱贫的驱动力,更加具体精准的扶贫政策确保了扶贫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中国的减贫做法为世界提供的经验。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柯凯琳则认为,在中国减贫工作的众多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40年前,中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是碎片化的,由工作单位提供,只有正式员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今天,中国已逐步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柯凯琳表示,2019年将迎来国际劳工组织100周年纪念。国际劳工组织未来将继续与中国政府和社会伙伴合作,以确保每个人都不掉队。同时,这种伙伴关系还被拓展到新的层面:在全世界分享和传播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激励和指导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
创新伙伴关系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单。
“中国的发展已经让数亿人口远离了贫困,而且中国正致力于在2020年彻底消除国内的极端贫困。所以这是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最大的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18年9月在北京接受专访时表示。
古特雷斯表示,中国计划2020年前消除国内极端贫困现象的目标是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乃至全社会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古特雷斯相信在2020年后中国会继续推出这类系统性的社会计划,减少除极端贫困之外的贫困,致力于创造一个不仅将发展作为优先目标,而且努力实现平等的现代社会,将便利惠及到每一个人。
改革开放:中国减贫的秘诀
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一项历史性成就,在全世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及中国脱贫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表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连续30年来,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得到新的工作并获得更多的收入。中国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很多改革措施也非常重要。在改革之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
“中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自己的历史和特殊的国情。中国发展进程中有一些要素非常重要:首先是从农业入手,强化农民的财产权益。第二是投资于人,确保人民有能力从事比以前更现代化的工作,从而从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中获益。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经济,创造更有价值的就业机会,助力人民脱贫。第四个因素是中国成功地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措施,制定了精准的扶贫规划,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行调整。先是瞄准贫困地区,然后逐步转向瞄准贫困人口,帮助那些未能从总体增长中获益的人口脱贫。”郝福满分析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代表昆德哈维·卡迪瑞桑认为,中国政府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重点关注农业。中国重视农业发展,并为促进农业发展提供资源,这释放了很好的信号。中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不仅将发展农村经济,也在通过提升绿色农业和改善水质,改善农村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让农村地区的生活更祥和、健康。中国过去十年在减贫、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的成就卓著。对于正处在中国10到15年前发展阶段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正是学习和引进中国经验非常好的时机。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本·滨瀚回顾了中国减贫事业不同阶段的特点。他表示,中国减貧事业的初级阶段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起,至上世纪90年代末止。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减贫事业比较宏观,由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就业率的提高拉动,靠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和广泛实施经济改革支撑,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因此得以释放。
“中国减贫事业的下一阶段地域性更强,重点也更加突出。解决城乡、地区之间广泛存在的不平衡仍然是政策关注的重点。”他表示,除此之外,中国在精准扶贫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在小城市、乡、村层面上解决贫困问题,提高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确保福利惠及每一个人。近期,政策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将重点放在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方面。
本·滨瀚指出,“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而实施的宏观和微观政策改革得到有序实施,成为过去40年来中国发展最令人瞩目的特点之一。”宏观经济增长是大量人口脱贫的驱动力,更加具体精准的扶贫政策确保了扶贫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中国的减贫做法为世界提供的经验。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柯凯琳则认为,在中国减贫工作的众多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40年前,中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是碎片化的,由工作单位提供,只有正式员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今天,中国已逐步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柯凯琳表示,2019年将迎来国际劳工组织100周年纪念。国际劳工组织未来将继续与中国政府和社会伙伴合作,以确保每个人都不掉队。同时,这种伙伴关系还被拓展到新的层面:在全世界分享和传播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激励和指导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
创新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