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平时的教学经验,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有局限性,介绍比较简单的课堂实验,通过改进、补充实验,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关键词】课堂实验;实验教学;改进
一、教学实录: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课堂的实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是不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的实验效果最佳呢?以下是笔者进行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浮力》第一课时教学时,记录的部分课堂实验中的学生活动:
【片段1】P73页课本活动“感受浮体受到的浮力”:(1)取一只盖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你的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换一只大一些的有盖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体会手上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状况1:学生将乒乓球按入水中,由于书本没有说明按入水中的程度,有些学生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的部分较小,浮力的感受不明显,很难感受到向上的托力。
状况2:学生把乒乓球按下去时,若在水槽中进行,由于水槽不透明,观察不到水面是否上升;当学生将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时按入水中时,书本没有强调按入的程度,有些学生将乒乓球几乎整个按入,只将塑料瓶按入一小部分,因此感受不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状况3:在讨论原因时,有学生根据浸入水中的物体不同,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片段2】P74页课本活动“探究浮力的成因”。教材中的实验器材较难寻找和制作,因此通过播放视频来完成教学任务。
状况4:学生由于视频播放较快,而且在播放过程中往往附带实验解释,播放过后,学生仍未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根据以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片段,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很多教师对于这两个实验的处理也颇有疑惑,因此,笔者在第一次教学后,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认知能力后,在课前亲自动手操作,对上述实验进行了简单的改进,使之便于操作观察,改进情况如下:
【改进1】针对片段1所出现的状况,对实验做了如下改动:
(备注:自制塑料瓶,可选用200mL左右的塑料瓶,每个小组所用塑料瓶相同,在瓶身的1/2和5/6处分别用记号笔画上红线和黑线,如图1所示)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瓶按入水中,按至瓶身红线处,体验手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什么现象?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如图2所示)(2)将塑料瓶按入盛有水的烧杯的过程中(不要浸没),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将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时按入水槽中,左手按乒乓球,右手按塑料瓶至红线处,感受浮力的大小。(如图3所示)红线和黑线处可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可将塑料瓶依次按至红线处和黑线处,可是学生发现同一物体产生的浮力不同,与浸入水中的程度有关,与物体体积无关。
【改进2】针对片段2所出现的状况,对实验做了如下补充:
可设计辅助实验,将乒乓球放入去底的塑料瓶(未盖瓶塞),向塑料瓶内加水(如图4所示),盖上瓶塞,乒乓球立即上浮(如图5所示),请学生寻找原因。
将实验修正后,投入到课堂中进行实用,得到了较好的反馈,每组学生使用相同的塑料瓶,按至相同的位置,学生的感受几乎相同,避免出现分歧,得出错误结论。通过规定按入水中的程度,排除了干扰,将水槽换成烧杯,便于学生观察。在播放视频前,先补充实验,使学生有了知识铺垫与求知欲,避免了教学视频播放的“自说自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此次改进浮力的课堂实验过程中,虽然仅仅改动了微小部分,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修改实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实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实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值得反思。
【反思1】课堂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1.教材内容介绍比较简单,或具有局限性。一些课堂实验的描述,书本内容的实验步骤介绍的比较笼统,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见度不高。
2.农村学校由于设备不齐全,有的实验器材过于复杂,无法照搬课本实验。在新课改的大前提下,农村学校的实验室有了较大的改进,但相对于城区的实验设备来说,存在取材难、交流难等问题。虽可采用模拟实验,但难以创造真实的情境,对学生发展不利。
3.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差的实验,教师往往通过播放视频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无法融入其中,不利于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上述几个原因,找出了一条有效捷径---巧妙设计“课堂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补充实验,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结合生活元素,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当然,不能盲目改进实验。
【反思2】在改进课堂实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改进课堂实验,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准,充分体现“三维目标”。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三维目标为指导,适当增加一些构思巧妙、方法科学、效果较好的实验,突出加强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切忌盲目修改,脱离教材。
2.改进课堂实验,必须要有针对性、有效性。
要有明确的目的,可针对教材中介绍比较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略作补充。教师可根据书本活动,课前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实验疑点,针对实验易错点结合书本的粗略描述,对课堂实验进行改进。
搞好科学课堂实验的改进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开发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的课堂实验,并想方设法地增加实验效果,以达到使学生过目不忘的教学效果,通过小小改动,得到大大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镇中学)
【关键词】课堂实验;实验教学;改进
一、教学实录: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课堂的实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是不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的实验效果最佳呢?以下是笔者进行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浮力》第一课时教学时,记录的部分课堂实验中的学生活动:
【片段1】P73页课本活动“感受浮体受到的浮力”:(1)取一只盖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你的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换一只大一些的有盖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体会手上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状况1:学生将乒乓球按入水中,由于书本没有说明按入水中的程度,有些学生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的部分较小,浮力的感受不明显,很难感受到向上的托力。
状况2:学生把乒乓球按下去时,若在水槽中进行,由于水槽不透明,观察不到水面是否上升;当学生将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时按入水中时,书本没有强调按入的程度,有些学生将乒乓球几乎整个按入,只将塑料瓶按入一小部分,因此感受不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状况3:在讨论原因时,有学生根据浸入水中的物体不同,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片段2】P74页课本活动“探究浮力的成因”。教材中的实验器材较难寻找和制作,因此通过播放视频来完成教学任务。
状况4:学生由于视频播放较快,而且在播放过程中往往附带实验解释,播放过后,学生仍未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根据以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片段,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很多教师对于这两个实验的处理也颇有疑惑,因此,笔者在第一次教学后,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认知能力后,在课前亲自动手操作,对上述实验进行了简单的改进,使之便于操作观察,改进情况如下:
【改进1】针对片段1所出现的状况,对实验做了如下改动:
(备注:自制塑料瓶,可选用200mL左右的塑料瓶,每个小组所用塑料瓶相同,在瓶身的1/2和5/6处分别用记号笔画上红线和黑线,如图1所示)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瓶按入水中,按至瓶身红线处,体验手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什么现象?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如图2所示)(2)将塑料瓶按入盛有水的烧杯的过程中(不要浸没),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将塑料瓶和乒乓球同时按入水槽中,左手按乒乓球,右手按塑料瓶至红线处,感受浮力的大小。(如图3所示)红线和黑线处可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可将塑料瓶依次按至红线处和黑线处,可是学生发现同一物体产生的浮力不同,与浸入水中的程度有关,与物体体积无关。
【改进2】针对片段2所出现的状况,对实验做了如下补充:
可设计辅助实验,将乒乓球放入去底的塑料瓶(未盖瓶塞),向塑料瓶内加水(如图4所示),盖上瓶塞,乒乓球立即上浮(如图5所示),请学生寻找原因。
将实验修正后,投入到课堂中进行实用,得到了较好的反馈,每组学生使用相同的塑料瓶,按至相同的位置,学生的感受几乎相同,避免出现分歧,得出错误结论。通过规定按入水中的程度,排除了干扰,将水槽换成烧杯,便于学生观察。在播放视频前,先补充实验,使学生有了知识铺垫与求知欲,避免了教学视频播放的“自说自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此次改进浮力的课堂实验过程中,虽然仅仅改动了微小部分,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修改实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实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实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值得反思。
【反思1】课堂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1.教材内容介绍比较简单,或具有局限性。一些课堂实验的描述,书本内容的实验步骤介绍的比较笼统,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见度不高。
2.农村学校由于设备不齐全,有的实验器材过于复杂,无法照搬课本实验。在新课改的大前提下,农村学校的实验室有了较大的改进,但相对于城区的实验设备来说,存在取材难、交流难等问题。虽可采用模拟实验,但难以创造真实的情境,对学生发展不利。
3.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差的实验,教师往往通过播放视频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无法融入其中,不利于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上述几个原因,找出了一条有效捷径---巧妙设计“课堂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补充实验,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结合生活元素,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当然,不能盲目改进实验。
【反思2】在改进课堂实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改进课堂实验,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准,充分体现“三维目标”。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三维目标为指导,适当增加一些构思巧妙、方法科学、效果较好的实验,突出加强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切忌盲目修改,脱离教材。
2.改进课堂实验,必须要有针对性、有效性。
要有明确的目的,可针对教材中介绍比较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略作补充。教师可根据书本活动,课前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实验疑点,针对实验易错点结合书本的粗略描述,对课堂实验进行改进。
搞好科学课堂实验的改进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开发一些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的课堂实验,并想方设法地增加实验效果,以达到使学生过目不忘的教学效果,通过小小改动,得到大大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三七市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