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竞争力,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手杖。
当前,15000多所、1200多万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项对青海省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444名职校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表扬的为79.16%,从未当过班干部的为25.41%,学习成绩居中下游的为55.85%,上职校是为混毕业的为25.05%,作业经常不完成或从来不完成为17.11%,课余时间看书学习者为55.18%,对学习缺乏自信者为24.54%,对今后生活毫无打算者为17.34%。显然,职校学生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令人担忧。为此,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2004年7月5日教育部颁发了《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指导纲要》,从政策上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2007年4月我校(青海省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下同)申请并立项了市级课题——《职业学校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策略研究》。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以班级为活动团体,着重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团体活动来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群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使积郁有宣泄,情感有沟通,让互助有机会,使爱心有平台。在这里,我们把活动分为竞赛性活动和非竞赛性活动,不同的活动类型可起到不同的心理体验。竞赛性活动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非竞赛性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或焦虑,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潜移默化地完成认知、发展和矫正行为训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有效进行班级团体活动?
首先,重感受,不重认知——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辅导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辅导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调整、重组、统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依靠外力实现的“塑造”、“教育”的过程。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取向,是要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助力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在某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真正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那就是一种成长、一种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几个心理学的概念术语,能说出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但却没有情意活动的介入,没有情感体验作为其认知的强化、迁移以及感染、疏导自我的动力,那么,这个过程依然不能说是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
其次,重引导,不重教导——班级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要时采用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辅导,顾名思义,一为“辅”,二为“导”。“辅”者,扶助,辅佐,非主要之意也。“导”者,引导,疏通也。心理辅导,重在“导”,难在“导”。一要注意契机,二要注意分寸。此外,“引导”总是通过问题来“引”和“导"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而这恰恰是班级辅导活动中教师最难以把握的一点。
其实,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在操作过程方面的基本程序是有相通之处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关于“不重教导”,不是不要适当的教育指导,辅导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排除辅导教师必要的指示、暗示和忠告。
再次,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却又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操作规范,它是辅导过程有没有动态气氛的关键。
班级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是通过群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班级团体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上,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达到辅导的目标。
口头交流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学生能发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通过交流,自己理解和支持了别人,也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同龄人的理解和支持往往比老师的评价与支持更为重要,因此大大增强了自信心。第二,使积郁得到宣泄,并可重塑自我形象。第三,使学生得到社会性发展的经验。第四,体验到自己在同伴中有所作为,可以和别人成功地进行交往,因而增加了安全感。第五,在不能确定自己应持的态度行为时,可以倾听并综合大家的意见,以得到最大的收获。
有些游戏、测验、行动计划、自我描述,是必须动笔的。不过从实践经验来看,动笔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团体氛围立刻就被冲淡了。另外,也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静思默想”,以为学生只要一想,问题就解决了,这实际上还是文化课上用思考求得认知性答案的习惯做法,不可生搬硬套用到心理辅导课上来。
第四,重目标,不重手段——班级辅导活动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就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可以为心理辅导课增添不少生机和便利,但这种手段的使用一定要服从于辅导目标的需要,不要只是为了变换一下形式。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吃透了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活动设计又比较贴近学生实际,那么,虽然未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却同样可以开出效果较好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第五,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信任使人感到安全,信任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难免会有错话,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话持一种宽容而积极的态度,可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
罗杰斯曾经提出,指导者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态度,那就是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团体辅导者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良好的气氛,一种对团体成员接纳与信任的气氛,可以使每个成员不必防卫及隐藏自己,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这样才能使团体咨询产生效果,并促使当事人的改变和成长。所以,在班级心理辅导课上,教师要努力培植一种讲真话、讲实话、不讲套话的风气,形成一种团体内的规范。但是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一遇到宽松环境就难免讲出一些分寸不当的话来,而且许多时候,他们讲出一些在成人看来是糊涂的甚至是错误的话,其实是出自对教师和团体的真诚的信赖。每遇此时,辅导教师一定要放下严肃的德育标准,给学生以真心诚意的宽容和谅解,使每个学生可以不必担心批评指责,不必小小年纪就学会戴上一副假面具,而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第六,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班级辅导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成员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因此,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班级团体辅导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通过辅导教师的行为所建立起来的班级社会氛围,这一氛围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并导致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是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最主要的任务和最高超的技能,也是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最基本的环节。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证明,是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创造了辅导的氛围,而氛围一旦形成,又可以反过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时甚至会改变教师的行为。所以,辅导教师要十分精心地致力于辅导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不要急于求得辅导活动的完整结论而去中止讨论,草草收兵。事实上,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理性结论是容易做到的,万不得已时教师只需使用投影或口述将正确的意见加以呈现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完美的理性结论,远远比不上学生积极参与、十分投入地沟通交流,甚至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时所产生的那种心灵震撼力和对人的启迪来得深刻、来得重要。
第七,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班级辅导活动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辅导现场的社会心态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必须灵活把握辅导活动的发展势头,不可刻板依照原定设计行事。
重视和落实预定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种好的教学作风和习惯,但是班级心理辅导课却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使我们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动感的,它的发展和推进往往是随机的、高度动态的。在师生双边多向和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下,学生的潜在能力会随时随地被激发出来,各种奇思妙想、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会在瞬间奔涌而出,学生往往会妙语连珠、才思横溢,整个现场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挑战,充满童稚与青春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都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时,辅导者也将被辅导,教育者也将受到教育。这样的活动过程是任何周密的设计都难以事先预料的。
因此,必须随机应变,随机引导,不要死守原定的活动设计方案。特别是当有的学生涉及到多数同学关心的共性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抓住,充分展开。
第八,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领悟是学生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它往往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即使学生的自我升华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可越俎代庖。
班级辅导活动课的结束部分,应该是学生借助自己的内省、同学的回馈和辅导教师的建议等,对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行整理和重建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来完成。比如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辅导,在总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时,是不是一定要辅导教师来加以概括?可不可以让每个小组讨论评出两三条最佳的记忆方法,汇总起来交给学生排排队、筛选一下,然后由辅导教师再适当补充一两条呢?
应用团体活动辅导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这是成功的探索,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努力做得更好,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积累更多的经验。
(本文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当前,15000多所、1200多万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项对青海省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444名职校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表扬的为79.16%,从未当过班干部的为25.41%,学习成绩居中下游的为55.85%,上职校是为混毕业的为25.05%,作业经常不完成或从来不完成为17.11%,课余时间看书学习者为55.18%,对学习缺乏自信者为24.54%,对今后生活毫无打算者为17.34%。显然,职校学生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令人担忧。为此,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2004年7月5日教育部颁发了《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指导纲要》,从政策上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2007年4月我校(青海省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下同)申请并立项了市级课题——《职业学校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策略研究》。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以班级为活动团体,着重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团体活动来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群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使积郁有宣泄,情感有沟通,让互助有机会,使爱心有平台。在这里,我们把活动分为竞赛性活动和非竞赛性活动,不同的活动类型可起到不同的心理体验。竞赛性活动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非竞赛性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或焦虑,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潜移默化地完成认知、发展和矫正行为训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有效进行班级团体活动?
首先,重感受,不重认知——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辅导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辅导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调整、重组、统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依靠外力实现的“塑造”、“教育”的过程。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取向,是要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助力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在某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真正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那就是一种成长、一种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几个心理学的概念术语,能说出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但却没有情意活动的介入,没有情感体验作为其认知的强化、迁移以及感染、疏导自我的动力,那么,这个过程依然不能说是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
其次,重引导,不重教导——班级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要时采用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辅导,顾名思义,一为“辅”,二为“导”。“辅”者,扶助,辅佐,非主要之意也。“导”者,引导,疏通也。心理辅导,重在“导”,难在“导”。一要注意契机,二要注意分寸。此外,“引导”总是通过问题来“引”和“导"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而这恰恰是班级辅导活动中教师最难以把握的一点。
其实,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在操作过程方面的基本程序是有相通之处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关于“不重教导”,不是不要适当的教育指导,辅导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排除辅导教师必要的指示、暗示和忠告。
再次,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却又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操作规范,它是辅导过程有没有动态气氛的关键。
班级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是通过群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班级团体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上,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达到辅导的目标。
口头交流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学生能发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通过交流,自己理解和支持了别人,也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同龄人的理解和支持往往比老师的评价与支持更为重要,因此大大增强了自信心。第二,使积郁得到宣泄,并可重塑自我形象。第三,使学生得到社会性发展的经验。第四,体验到自己在同伴中有所作为,可以和别人成功地进行交往,因而增加了安全感。第五,在不能确定自己应持的态度行为时,可以倾听并综合大家的意见,以得到最大的收获。
有些游戏、测验、行动计划、自我描述,是必须动笔的。不过从实践经验来看,动笔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团体氛围立刻就被冲淡了。另外,也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静思默想”,以为学生只要一想,问题就解决了,这实际上还是文化课上用思考求得认知性答案的习惯做法,不可生搬硬套用到心理辅导课上来。
第四,重目标,不重手段——班级辅导活动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就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可以为心理辅导课增添不少生机和便利,但这种手段的使用一定要服从于辅导目标的需要,不要只是为了变换一下形式。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吃透了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活动设计又比较贴近学生实际,那么,虽然未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却同样可以开出效果较好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第五,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信任使人感到安全,信任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难免会有错话,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话持一种宽容而积极的态度,可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
罗杰斯曾经提出,指导者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态度,那就是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团体辅导者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良好的气氛,一种对团体成员接纳与信任的气氛,可以使每个成员不必防卫及隐藏自己,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这样才能使团体咨询产生效果,并促使当事人的改变和成长。所以,在班级心理辅导课上,教师要努力培植一种讲真话、讲实话、不讲套话的风气,形成一种团体内的规范。但是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一遇到宽松环境就难免讲出一些分寸不当的话来,而且许多时候,他们讲出一些在成人看来是糊涂的甚至是错误的话,其实是出自对教师和团体的真诚的信赖。每遇此时,辅导教师一定要放下严肃的德育标准,给学生以真心诚意的宽容和谅解,使每个学生可以不必担心批评指责,不必小小年纪就学会戴上一副假面具,而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第六,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班级辅导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成员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因此,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班级团体辅导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通过辅导教师的行为所建立起来的班级社会氛围,这一氛围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并导致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是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最主要的任务和最高超的技能,也是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最基本的环节。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证明,是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创造了辅导的氛围,而氛围一旦形成,又可以反过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时甚至会改变教师的行为。所以,辅导教师要十分精心地致力于辅导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不要急于求得辅导活动的完整结论而去中止讨论,草草收兵。事实上,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理性结论是容易做到的,万不得已时教师只需使用投影或口述将正确的意见加以呈现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完美的理性结论,远远比不上学生积极参与、十分投入地沟通交流,甚至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时所产生的那种心灵震撼力和对人的启迪来得深刻、来得重要。
第七,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班级辅导活动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辅导现场的社会心态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必须灵活把握辅导活动的发展势头,不可刻板依照原定设计行事。
重视和落实预定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种好的教学作风和习惯,但是班级心理辅导课却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使我们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动感的,它的发展和推进往往是随机的、高度动态的。在师生双边多向和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下,学生的潜在能力会随时随地被激发出来,各种奇思妙想、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会在瞬间奔涌而出,学生往往会妙语连珠、才思横溢,整个现场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挑战,充满童稚与青春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都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时,辅导者也将被辅导,教育者也将受到教育。这样的活动过程是任何周密的设计都难以事先预料的。
因此,必须随机应变,随机引导,不要死守原定的活动设计方案。特别是当有的学生涉及到多数同学关心的共性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抓住,充分展开。
第八,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领悟是学生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它往往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即使学生的自我升华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可越俎代庖。
班级辅导活动课的结束部分,应该是学生借助自己的内省、同学的回馈和辅导教师的建议等,对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行整理和重建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来完成。比如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辅导,在总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时,是不是一定要辅导教师来加以概括?可不可以让每个小组讨论评出两三条最佳的记忆方法,汇总起来交给学生排排队、筛选一下,然后由辅导教师再适当补充一两条呢?
应用团体活动辅导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这是成功的探索,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努力做得更好,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积累更多的经验。
(本文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