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汉代的中原私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始步入快速恢复和发展阶段。经过西汉的恢复期和东汉的大发展期,中原汉代的私学教育,无论是从规模、范围上,还是从教育质量、效果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 汉代 私学 中原
中图分类号:G5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06(2007)06-001-02
我国的私学发轫于春秋中叶,勃兴于战国中期。但在秦统治时期,废百家而独重法,以强力禁学,私学发展受挫。有幸的是,秦的速亡和汉初统治当局政策的调整,使私学得以迅速恢复。特别是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之后,朝廷重视发展经学,录用经术之士为官,大大激励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中央官学只有太学,名额有限,选送有一定之规,地方官学未得到普遍发展,无法满足读书人的要求,于是经师宿儒讲学之风大为盛行。尤以东汉私学更盛,不少大师名儒不愿卷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或政治上不得志,则避世隐居,收徒讲学。
在这种情况下,汉代的中原私学也同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始步入快速恢复和发展阶段。
一、中原私学的恢复
中原的私学教育,最早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带动并发展起来的。《汉书·儒林传》载:“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子张居陈”,“子夏居西河”,“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耗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门,为王者师”。不仅是子张、子夏,且老子、庄子、墨子、李斯等人也都在中原从事私学教育。以致战国时中原私学林立,培养了许多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才。如《吕氏春秋·当染》所言: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钳制思想文化,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但私学并未被禁绝,一批儒者隐匿民间,以私学的形式继续传授其学说。秦末陈涉起义,不少儒生纷往投奔,“秦始皇兼天下,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矣。陈涉(今河南方城东人)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表明在秦末战乱之际,中原一带私人讲学之风仍然在继续。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代“禁私学”的教训,认识到社会政治生活,包括民间的学术活动在内,是不可能用简单禁止的手段加以控制的。控制思想意识只能通过引导的方法,关键是要注重实质内容,而无需在形式上过多计较。因此,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对私学采取了宽容乃至鼓励的政策,所以西汉初年的私人教学不仅有黄老派,还有儒、法、刑名、律历等私人传授。中原作为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许多人在私学教育方面成绩十分突出。如文帝时的著名教育家贾谊(河南洛阳人)就受业于河南太守、上蔡的吴公,十八岁能诵《诗》、《书》,即“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后被吴公推荐给文帝,文帝召为博士,是西汉前期儒术私学的典型代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据《汉书?爰盎晁错传》所载,颖川(今河南禹州)学者晁错随伏生受《尚书》,而后又随轵(今河南济源东南轵城镇)人张恢生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所谓“刑名之学有轵张恢生,为晁错师”。可见,晁错在精通儒学的同时,又是刑名之学的代表。(《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成安(今河南临汝境内)人韩安国“尝受《韩子》、杂说于驺田生所”。可见他不但刑名之学闻名于世,而且受益多家私学,这较之官学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了。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黄霸,少学律令。阳武(今河南原阳)学者张苍,精通律历,“明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故汉家言律历者本张苍,苍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
西汉初年中原私学的发展,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承战国百家争鸣之遗续,显示出各学派之间相互吸收与融合的趋势。诸如黄老之学“因阴阳之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二是汉初的私家经学传授发端于齐鲁和赵燕两个地区,又以齐鲁最为集中和发达,作为经学教育向外扩散的主要辐射点,这显然是该地作为周、孔故里、礼乐之邦的文化背景所致。而后学术才逐渐传播到中原、关中及江淮、蜀地。
二、中原私学的大发展时期
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猛烈冲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思想,再次出现了“礼乐分崩,典文残落”的局面。更始三年(公元25年6月),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在鄗(今河北省柏乡县)称帝。同年十月定都河南洛阳。东汉统治者为了加强政治思想统治,鼓励私学发展。
随着东汉社会日趋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加上官方的不断地鼓励,经学开始快速繁衍滋盛。博士之学也发生分化,“在野”的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学派之争渐趋激化。各派经师为了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争取政治上的地位,都要在私家传授上下功夫。而经学影响的日益扩大,有志向学的人日益增多,再加上造纸术的运用大大改善了学习条件,这些都为中原私学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社会基础。所以到东汉时,私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班固《两都赋》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主要是指当时的私学。《后汉书·儒林传》中概括道:“自光武中年以后,于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黉)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舍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
可见,当时的私学教育已经相当普及,规模也很大,求学于著名大师的门徒往往成千上万。而地处文化中心区域的中原地区,私学发展尤其兴旺,培育出大批人才。如《三国志·郭嘉传》说东汉“汝、颖固多奇士”。《晋书·陈颧传》说,东汉时“豫州人士常半天下”。
当时,中原一带弟子超过万人的学者有很多。如蔡玄,字叔陵,汝南南顿人(今河南项城西南),“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又如张兴,字君上,颍川鄢陵人(今河南许昌),“声称著闻,弟子自远方至者,著录且万人。牟长,习《欧阳尚书》,建武初拜为博士,迁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另开业授徒,仅受业听“讲学者常有千余人,著录徒众达万人。”等等。
弟子超千人的大师也比比皆是。据《后汉书·儒林列传》所载,东郡(今河南濮阳东)人索卢放,建武间征为洛阳令,徙谏议大夫,以《尚书》教授千余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楼望,“教授不倦,世称儒宗,诸生著录九千余人”,其死后“门生会葬者数千人,儒家以为荣。”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后特征博士,为清河王傅。”曹祉,东汉时官居河南尹,“传父业教授”,授徒上千人。
弟子超过百人的学者更是不计其数,《后汉书·儒林列传》多有记载。边韶,陈留浚仪人,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又如陈留东昏人(今河南开封县)刘昆字桓公,“少习容礼。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于外黄狱。寻莽败得免。既而天下大乱,昆避难河南负犊山”。可以想见刘昆教育弟子时可谓热闹非凡,教育效果显著,甚至因为聚徒众多而为当局所嫉恨。洼丹字子玉,南阳育阳人。“世传《孟氏易》。王莽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稍迁,十一年,为大鸿胪。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丹学义研深,《易》家宗之,称为大儒。”桓荣之子桓郁,敦厚笃学,能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后来桓郁以经授二帝,恩崇甚笃,赏赐前后达数百千万,显于当世。桓郁之子桓焉,能世传其家学。桓焉之孙桓典,复传其家学,曾“以《尚书》教授颍川(今河南许昌),门徒数百人”。淮阳人(河南周口)薛汉,世习韩诗,少传父业,尤善说灾异谶纬之术。建武初为博士,当时言《诗》者,惟薛汉著称,私人教授常数百人。武阳人杜抚不远千里赴洛阳受教于薛汉。欧阳歙,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欧阳歙已历八世皆为博士,光武时拜汝南太守(今河南信阳),他“在郡教授数百人,并推用贤俊,政称异迹,征为大司徒”等等。
三、日趋成熟的蒙养教育
汉代启蒙教育的场所主要是书馆,教师称书师。一般来说,书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书师以家或另辟一场所,坐馆施教,此类书馆人数少则数十名,多则百名。如史载王充“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另一种贵门富户聘书师来家施教,本家或本族学童在家受教,也称“家馆”。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和安帝元初六年(103年)设置的贵胄学馆也属此类。据王国维考证:“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这几部蒙书中,《急就》篇影响最大,此书为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内容包括姓字、衣著、农艺、饮食、器用、飞禽、走兽、人事、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字,全文叶韵,无复字,有七言、三言、四言。另外,除识字与习字外,书馆对数学知识也十分重视,认为“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兼数万物,顺性命之理也。”于是就把《九章算术》为通用教材,“汉时小学,兼重书算”。
总之,汉代中原私学续先秦私学传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初成体系,实际成为汉代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对两汉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第一,官学制度未建立以前,中原私学作为汉初文化教育的主体,在搜集、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颇有建树,并为汉初统治集团输送了大量人才;官学建立以后,又与官学相互补充,在社会伦理教化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第二,促进了汉代的文化发展与学术繁荣,汉初中原私学承续战国时“百家争鸣”遗风,促进各家学说相互融合;后来又发扬古文经学名物训诂的优良学风,并最终促进与实现了今、古文经学的统一。第三,私学教育形成体系,书馆—乡塾—精舍上下相互衔接,打破官学中师法与家法的界限与束缚,教学上受业弟子转相传授,创立及门弟子与著录弟子制度,把学术文化推向社会,为后世学术社会化开辟了道路。第四,经学大家,精深钻研,博通古今,开一代学风。另外,在中原私人讲学昌盛、生徒日增以及一些隐士避乱世的社会风尚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随师所在之地而立的“精舍”、“精庐”等较固定的讲学、治学和学习的场所。这可以说是私学书院制度的前兆,一是它已不像以往的私学教学需要随师迁徙,而是较固定的能够容纳一定生徒居住读书、聆听大师教诲的“讲读之舍”,二亦有杂役人员为生徒“拾薪”服务,让其专心学习。可以认为汉代中原私学的精舍已具有以后书院教学一些基本特点。
关键词 汉代 私学 中原
中图分类号:G5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06(2007)06-001-02
我国的私学发轫于春秋中叶,勃兴于战国中期。但在秦统治时期,废百家而独重法,以强力禁学,私学发展受挫。有幸的是,秦的速亡和汉初统治当局政策的调整,使私学得以迅速恢复。特别是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之后,朝廷重视发展经学,录用经术之士为官,大大激励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中央官学只有太学,名额有限,选送有一定之规,地方官学未得到普遍发展,无法满足读书人的要求,于是经师宿儒讲学之风大为盛行。尤以东汉私学更盛,不少大师名儒不愿卷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或政治上不得志,则避世隐居,收徒讲学。
在这种情况下,汉代的中原私学也同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始步入快速恢复和发展阶段。
一、中原私学的恢复
中原的私学教育,最早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带动并发展起来的。《汉书·儒林传》载:“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子张居陈”,“子夏居西河”,“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耗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门,为王者师”。不仅是子张、子夏,且老子、庄子、墨子、李斯等人也都在中原从事私学教育。以致战国时中原私学林立,培养了许多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才。如《吕氏春秋·当染》所言: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钳制思想文化,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但私学并未被禁绝,一批儒者隐匿民间,以私学的形式继续传授其学说。秦末陈涉起义,不少儒生纷往投奔,“秦始皇兼天下,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矣。陈涉(今河南方城东人)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表明在秦末战乱之际,中原一带私人讲学之风仍然在继续。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代“禁私学”的教训,认识到社会政治生活,包括民间的学术活动在内,是不可能用简单禁止的手段加以控制的。控制思想意识只能通过引导的方法,关键是要注重实质内容,而无需在形式上过多计较。因此,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对私学采取了宽容乃至鼓励的政策,所以西汉初年的私人教学不仅有黄老派,还有儒、法、刑名、律历等私人传授。中原作为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许多人在私学教育方面成绩十分突出。如文帝时的著名教育家贾谊(河南洛阳人)就受业于河南太守、上蔡的吴公,十八岁能诵《诗》、《书》,即“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后被吴公推荐给文帝,文帝召为博士,是西汉前期儒术私学的典型代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据《汉书?爰盎晁错传》所载,颖川(今河南禹州)学者晁错随伏生受《尚书》,而后又随轵(今河南济源东南轵城镇)人张恢生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所谓“刑名之学有轵张恢生,为晁错师”。可见,晁错在精通儒学的同时,又是刑名之学的代表。(《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成安(今河南临汝境内)人韩安国“尝受《韩子》、杂说于驺田生所”。可见他不但刑名之学闻名于世,而且受益多家私学,这较之官学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了。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黄霸,少学律令。阳武(今河南原阳)学者张苍,精通律历,“明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故汉家言律历者本张苍,苍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
西汉初年中原私学的发展,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承战国百家争鸣之遗续,显示出各学派之间相互吸收与融合的趋势。诸如黄老之学“因阴阳之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二是汉初的私家经学传授发端于齐鲁和赵燕两个地区,又以齐鲁最为集中和发达,作为经学教育向外扩散的主要辐射点,这显然是该地作为周、孔故里、礼乐之邦的文化背景所致。而后学术才逐渐传播到中原、关中及江淮、蜀地。
二、中原私学的大发展时期
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猛烈冲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思想,再次出现了“礼乐分崩,典文残落”的局面。更始三年(公元25年6月),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在鄗(今河北省柏乡县)称帝。同年十月定都河南洛阳。东汉统治者为了加强政治思想统治,鼓励私学发展。
随着东汉社会日趋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加上官方的不断地鼓励,经学开始快速繁衍滋盛。博士之学也发生分化,“在野”的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学派之争渐趋激化。各派经师为了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争取政治上的地位,都要在私家传授上下功夫。而经学影响的日益扩大,有志向学的人日益增多,再加上造纸术的运用大大改善了学习条件,这些都为中原私学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社会基础。所以到东汉时,私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班固《两都赋》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主要是指当时的私学。《后汉书·儒林传》中概括道:“自光武中年以后,于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黉)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舍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
可见,当时的私学教育已经相当普及,规模也很大,求学于著名大师的门徒往往成千上万。而地处文化中心区域的中原地区,私学发展尤其兴旺,培育出大批人才。如《三国志·郭嘉传》说东汉“汝、颖固多奇士”。《晋书·陈颧传》说,东汉时“豫州人士常半天下”。
当时,中原一带弟子超过万人的学者有很多。如蔡玄,字叔陵,汝南南顿人(今河南项城西南),“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又如张兴,字君上,颍川鄢陵人(今河南许昌),“声称著闻,弟子自远方至者,著录且万人。牟长,习《欧阳尚书》,建武初拜为博士,迁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另开业授徒,仅受业听“讲学者常有千余人,著录徒众达万人。”等等。
弟子超千人的大师也比比皆是。据《后汉书·儒林列传》所载,东郡(今河南濮阳东)人索卢放,建武间征为洛阳令,徙谏议大夫,以《尚书》教授千余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楼望,“教授不倦,世称儒宗,诸生著录九千余人”,其死后“门生会葬者数千人,儒家以为荣。”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后特征博士,为清河王傅。”曹祉,东汉时官居河南尹,“传父业教授”,授徒上千人。
弟子超过百人的学者更是不计其数,《后汉书·儒林列传》多有记载。边韶,陈留浚仪人,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又如陈留东昏人(今河南开封县)刘昆字桓公,“少习容礼。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于外黄狱。寻莽败得免。既而天下大乱,昆避难河南负犊山”。可以想见刘昆教育弟子时可谓热闹非凡,教育效果显著,甚至因为聚徒众多而为当局所嫉恨。洼丹字子玉,南阳育阳人。“世传《孟氏易》。王莽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稍迁,十一年,为大鸿胪。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丹学义研深,《易》家宗之,称为大儒。”桓荣之子桓郁,敦厚笃学,能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后来桓郁以经授二帝,恩崇甚笃,赏赐前后达数百千万,显于当世。桓郁之子桓焉,能世传其家学。桓焉之孙桓典,复传其家学,曾“以《尚书》教授颍川(今河南许昌),门徒数百人”。淮阳人(河南周口)薛汉,世习韩诗,少传父业,尤善说灾异谶纬之术。建武初为博士,当时言《诗》者,惟薛汉著称,私人教授常数百人。武阳人杜抚不远千里赴洛阳受教于薛汉。欧阳歙,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欧阳歙已历八世皆为博士,光武时拜汝南太守(今河南信阳),他“在郡教授数百人,并推用贤俊,政称异迹,征为大司徒”等等。
三、日趋成熟的蒙养教育
汉代启蒙教育的场所主要是书馆,教师称书师。一般来说,书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书师以家或另辟一场所,坐馆施教,此类书馆人数少则数十名,多则百名。如史载王充“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另一种贵门富户聘书师来家施教,本家或本族学童在家受教,也称“家馆”。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和安帝元初六年(103年)设置的贵胄学馆也属此类。据王国维考证:“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这几部蒙书中,《急就》篇影响最大,此书为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内容包括姓字、衣著、农艺、饮食、器用、飞禽、走兽、人事、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字,全文叶韵,无复字,有七言、三言、四言。另外,除识字与习字外,书馆对数学知识也十分重视,认为“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兼数万物,顺性命之理也。”于是就把《九章算术》为通用教材,“汉时小学,兼重书算”。
总之,汉代中原私学续先秦私学传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初成体系,实际成为汉代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对两汉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第一,官学制度未建立以前,中原私学作为汉初文化教育的主体,在搜集、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颇有建树,并为汉初统治集团输送了大量人才;官学建立以后,又与官学相互补充,在社会伦理教化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第二,促进了汉代的文化发展与学术繁荣,汉初中原私学承续战国时“百家争鸣”遗风,促进各家学说相互融合;后来又发扬古文经学名物训诂的优良学风,并最终促进与实现了今、古文经学的统一。第三,私学教育形成体系,书馆—乡塾—精舍上下相互衔接,打破官学中师法与家法的界限与束缚,教学上受业弟子转相传授,创立及门弟子与著录弟子制度,把学术文化推向社会,为后世学术社会化开辟了道路。第四,经学大家,精深钻研,博通古今,开一代学风。另外,在中原私人讲学昌盛、生徒日增以及一些隐士避乱世的社会风尚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随师所在之地而立的“精舍”、“精庐”等较固定的讲学、治学和学习的场所。这可以说是私学书院制度的前兆,一是它已不像以往的私学教学需要随师迁徙,而是较固定的能够容纳一定生徒居住读书、聆听大师教诲的“讲读之舍”,二亦有杂役人员为生徒“拾薪”服务,让其专心学习。可以认为汉代中原私学的精舍已具有以后书院教学一些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