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这要求教师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这是“生本”课堂的核心体现。那么,如何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以最少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闸门,以适时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潜能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愉悦,力求在课堂中以“动”生“趣”,以“动”调“味”,让学生既有所得,又有所感,这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当中,课堂应该是“主动”、“真动”、“全动”,努力让课堂成为“动感地带”。
一、 学玩结合显“主”动
如何让学生主动扮演学习的主人角色,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呢?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去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一句话,就是让学生想“动”。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有一个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按课本附页中的图形剪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再粘贴成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学生交上来一大堆正方体模型,做得都挺精致,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呢?我有意把它们放在教室的作业柜上,让学生有空时玩一玩。果然,我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在时常玩这些模型。我说“你们玩出点门道,到数学活动课上来展示展示,好不好?”又到了数学活动课,我把这些小正方体放在了讲台上,问:“谁能把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产生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还真有不少学生争着上来讲述自己的发现。一个学生上来边摆弄边得意地说:“我发现用这些小正方体堆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再大一点就要27个,再大一点就不够用了,要64个,所需的个数是有规律的。”大家会心地点点头。又一位学生上来了,他数出了12个小正方体,像变魔术一样地先摆成一排,说是一个长方体,长24厘米,宽、高都是2厘米。接着又把这些小正方体分别摆成两排、三排,还提出了一些问题,问同学们这两个是不是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他还提出了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三个长方体体积相等,但是表面积是否相等呢?如果在拼好的形体当中再拿掉一块小正方体,表面积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下面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几个特别好动的总是抢到前台来,边摆弄边解说,生怕别人听不懂似的。而我只是在旁边做观众,我为学生的发现感到欣慰,虽然有些语言组织得并不是很贴切,但这又有何妨呢?
二、融入生活促“真”动
生活处处有数学,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一点,使学生在接触生活的同时,产生真正的疑问,真正调动起学生分析、思考和探讨的热情,得出结论,形成感悟,进而表现为“乐”动?这需要教师去挖掘。
例如,我曾布置这样一道活动作业,要求学生各自把家里的电费通知单带来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很多学生都带来了电费通知单,通过在小组内比较,各组纷纷提出了疑问:每张电费单上不一定是简单的“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这一现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电费计算方法是不统一的?还是计算有错误?经过一番争论,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说:“我曾爸爸说起过,好像要装峰谷电表什么的,不知有没有关系?”数学课代表说道:“哦!想起来啦,我也听我爸说起过阶梯电费什么的,可能跟这个有关。”……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学生非常认真,因为这些内容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感悟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三、不拘一格激“全”动
我曾经设计过一堂被学生戏称为“群‘形’荟萃”的活动课。我让每一位学生事先选好一种或几种几何图形作道具,并整理好相应的知识点,包括图形名称,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对称性,以及与其他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这些图形来做自我介绍。那场面让我不敢相信,就连平时考试总是低分的几位学困生也跃跃欲试,争着上前表演,虽然说得不太全面,语言表达有些欠佳,但我感觉到了他们参与的热情,我则作为观众,与其他学生一起用掌声为表演者加油。这样生生互动的场面,这样广泛的参与面,让每个人都在活动中展示了自我,找到了自信,锻炼了能力。
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我们无法设计有思想、有生命的人,但我们可以凭我们的智慧去引导他们,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课堂成为真正的“动感地带”!
(责编蓝天)
一、 学玩结合显“主”动
如何让学生主动扮演学习的主人角色,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呢?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去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一句话,就是让学生想“动”。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有一个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按课本附页中的图形剪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再粘贴成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学生交上来一大堆正方体模型,做得都挺精致,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呢?我有意把它们放在教室的作业柜上,让学生有空时玩一玩。果然,我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在时常玩这些模型。我说“你们玩出点门道,到数学活动课上来展示展示,好不好?”又到了数学活动课,我把这些小正方体放在了讲台上,问:“谁能把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产生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还真有不少学生争着上来讲述自己的发现。一个学生上来边摆弄边得意地说:“我发现用这些小正方体堆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再大一点就要27个,再大一点就不够用了,要64个,所需的个数是有规律的。”大家会心地点点头。又一位学生上来了,他数出了12个小正方体,像变魔术一样地先摆成一排,说是一个长方体,长24厘米,宽、高都是2厘米。接着又把这些小正方体分别摆成两排、三排,还提出了一些问题,问同学们这两个是不是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他还提出了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三个长方体体积相等,但是表面积是否相等呢?如果在拼好的形体当中再拿掉一块小正方体,表面积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下面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几个特别好动的总是抢到前台来,边摆弄边解说,生怕别人听不懂似的。而我只是在旁边做观众,我为学生的发现感到欣慰,虽然有些语言组织得并不是很贴切,但这又有何妨呢?
二、融入生活促“真”动
生活处处有数学,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一点,使学生在接触生活的同时,产生真正的疑问,真正调动起学生分析、思考和探讨的热情,得出结论,形成感悟,进而表现为“乐”动?这需要教师去挖掘。
例如,我曾布置这样一道活动作业,要求学生各自把家里的电费通知单带来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很多学生都带来了电费通知单,通过在小组内比较,各组纷纷提出了疑问:每张电费单上不一定是简单的“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这一现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电费计算方法是不统一的?还是计算有错误?经过一番争论,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说:“我曾爸爸说起过,好像要装峰谷电表什么的,不知有没有关系?”数学课代表说道:“哦!想起来啦,我也听我爸说起过阶梯电费什么的,可能跟这个有关。”……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学生非常认真,因为这些内容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感悟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三、不拘一格激“全”动
我曾经设计过一堂被学生戏称为“群‘形’荟萃”的活动课。我让每一位学生事先选好一种或几种几何图形作道具,并整理好相应的知识点,包括图形名称,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对称性,以及与其他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这些图形来做自我介绍。那场面让我不敢相信,就连平时考试总是低分的几位学困生也跃跃欲试,争着上前表演,虽然说得不太全面,语言表达有些欠佳,但我感觉到了他们参与的热情,我则作为观众,与其他学生一起用掌声为表演者加油。这样生生互动的场面,这样广泛的参与面,让每个人都在活动中展示了自我,找到了自信,锻炼了能力。
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我们无法设计有思想、有生命的人,但我们可以凭我们的智慧去引导他们,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课堂成为真正的“动感地带”!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