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电气工程中,安装机电设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工程业主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与它息息相关。这篇文章从安装电气设备的技术出发,结合电气设备安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详细讲述了如何加强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和安装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迈向了另一个高端,随之相对的各式公共消防安全设备和提供水电系统设备技术的步伐也飞速加快,性能层出不穷的电气系统设备的使用被全面推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气自动化也将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切建筑设施中装置的家用电器、楼层电梯、安全消防系统都在电气工程的范围内,它是表现人们高质量生活中必备的良器,该设备性能不断强大、使用范围全面推广,故表明了电气工程设备在建筑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电气工程设备安装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住房建筑中的有线电视和电话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报警系统和供水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种自动化系统设备广泛的安装在教育、生产建筑中,文化娱乐场所也大量的安装灯光和影响设备,总的来说,各种建筑的电梯、照明以及现代化设备等都是电气工程所包含的,也是现代化建筑物中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些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使得电气工程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对电气工程设备的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于电气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1、预留预埋要点分析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应要弄清楚修建标高、装修材料及抹灰装修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近来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外表的间隔不该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差异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上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摆放规整。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润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2、钢管暗配要点分析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衔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时,应加维护管;管子全长超越30m,无曲折时;管子全长超越20m,只要一个弯时;管子全长超越15m,只要两个曲折时;管子全长超越8m,有三个弯时维护管长度均应超越线盒长度;盒、箱开孔规整,管孔不得开长孔,应选用手电钻或液压开孔器进行开孔,孔径与管径相吻合,禁止运用电气焊进行开孔。
3、PVC电线管暗配要点分析
PVC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害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以近来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削减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削减阻力;电线维护管的曲折处不该有褶皱、洼陷和裂缝,并且曲折程度不该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曲折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曲折半径不该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曲折半径不该小于管外径的10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作抹面维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选用锁扣衔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确保完好无缺。
4、管内穿线要点分析
首先,在管内穿入导线之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扫管,清除管内存积的积水或者是杂物。其次,穿引线的过程是为了查看管道是不是顺畅,管路的走向和盒、箱的规划是不是符合要求,在管路较长和弯路较多的时候,能够在敷设管路的同时一并把引线穿好,如果在穿引线的进程中受阻,我们能够用两根铁丝一同搅动,使得两根铁丝的端头相互钩在一同,然后把引线拉出来。导线在管内不允许有接头和扭结之处,禁止将导线的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之中,如果有接头有必要在箱、盒内,导线在箱、盒内有必要要预留必定的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的时候,盒内的导线有必要要有预留的长度,通常为155mm,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m为好,关于共用的导线在分支处,我们能够不用剪断导线,能够直接导入。关于穿入管内的导线大概分色分相管理,穿线时应该依据各相用电负荷状况进行适当的分配,保证各相之间负荷的平衡。
5、电缆的使用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被普遍用于电能的输送中,若所用电缆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则可能导致电起火等事故的发生;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电缆多数是沿着沟道、桥架和竖井进行铺设的,规格上是在(4-240)mm2范围内变化,如果在电缆使用前不对其规格和质量进行检查,就有可能使施工现场出现混乱,进而导致由于电缆过热而引起火灾的事故出现。
6、配电箱的使用
电气工程设备安装时,应重视配电箱的使用,它是施工现场电力负荷的直接控制器,若要使电气工程中的照明负荷、动力负荷等正常工作,则必须保证配电箱内的元件能正常的工作;在现场实际施工中,配电箱内元件的数量较多、种类复杂,因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认真細致的安装;电气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其他专业的要求,因而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与其他专业发生干扰的问题;如果施工方在订货时忽视修改而只按照施工图进行订货,对配电箱安装时只着重关注设备的安装而忽视元件的审核,就有可能导致配电箱不满足各项功能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在对配电箱进行安装时,不仅要与配电图相符而且要注重是否有修改的地方,发现错误要及时的进行修正;电气工程设备之间的容量配合也非常的重要,若出现与技术要求不符的情况,会导致相关的系统在运行时不稳定,这样会对以后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7、防雷接地要点分析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能够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组织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维护管及一切金属支架,都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布局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焊应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在焊接引下线时,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则需用铜套管压接,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8、做好电气工程安装后期控制,严把验收关
项目经理可将质量责任制明确到各项目组长,再由组长明确至施上技术人员,设立奖惩制度,提高上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操作质量,减少可能出现的上程质量问题,保证公司的信誉。严把电气安装工程验收关,验收内容包括电气器具、管线及固定用材料穿线、配线,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接地线连接、接地极的埋设,避雷网埋设,下引线的连接,严格绝缘、接地测试等项,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和使用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坚决不予验收。
结束语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仅包括人和物,而且要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影响到设备安装的质量和进度;电气设备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控制安装,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进而提高电气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包传宝.浅议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0.
[2]林惠强,陈成锋.建筑工程中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
[3]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4]陈敬秋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迈向了另一个高端,随之相对的各式公共消防安全设备和提供水电系统设备技术的步伐也飞速加快,性能层出不穷的电气系统设备的使用被全面推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气自动化也将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切建筑设施中装置的家用电器、楼层电梯、安全消防系统都在电气工程的范围内,它是表现人们高质量生活中必备的良器,该设备性能不断强大、使用范围全面推广,故表明了电气工程设备在建筑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电气工程设备安装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住房建筑中的有线电视和电话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报警系统和供水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种自动化系统设备广泛的安装在教育、生产建筑中,文化娱乐场所也大量的安装灯光和影响设备,总的来说,各种建筑的电梯、照明以及现代化设备等都是电气工程所包含的,也是现代化建筑物中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些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使得电气工程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对电气工程设备的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于电气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1、预留预埋要点分析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应要弄清楚修建标高、装修材料及抹灰装修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近来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外表的间隔不该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差异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上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摆放规整。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润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2、钢管暗配要点分析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衔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时,应加维护管;管子全长超越30m,无曲折时;管子全长超越20m,只要一个弯时;管子全长超越15m,只要两个曲折时;管子全长超越8m,有三个弯时维护管长度均应超越线盒长度;盒、箱开孔规整,管孔不得开长孔,应选用手电钻或液压开孔器进行开孔,孔径与管径相吻合,禁止运用电气焊进行开孔。
3、PVC电线管暗配要点分析
PVC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害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以近来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削减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削减阻力;电线维护管的曲折处不该有褶皱、洼陷和裂缝,并且曲折程度不该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曲折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曲折半径不该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曲折半径不该小于管外径的10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作抹面维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选用锁扣衔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确保完好无缺。
4、管内穿线要点分析
首先,在管内穿入导线之前,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扫管,清除管内存积的积水或者是杂物。其次,穿引线的过程是为了查看管道是不是顺畅,管路的走向和盒、箱的规划是不是符合要求,在管路较长和弯路较多的时候,能够在敷设管路的同时一并把引线穿好,如果在穿引线的进程中受阻,我们能够用两根铁丝一同搅动,使得两根铁丝的端头相互钩在一同,然后把引线拉出来。导线在管内不允许有接头和扭结之处,禁止将导线的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之中,如果有接头有必要在箱、盒内,导线在箱、盒内有必要要预留必定的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的时候,盒内的导线有必要要有预留的长度,通常为155mm,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m为好,关于共用的导线在分支处,我们能够不用剪断导线,能够直接导入。关于穿入管内的导线大概分色分相管理,穿线时应该依据各相用电负荷状况进行适当的分配,保证各相之间负荷的平衡。
5、电缆的使用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被普遍用于电能的输送中,若所用电缆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则可能导致电起火等事故的发生;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电缆多数是沿着沟道、桥架和竖井进行铺设的,规格上是在(4-240)mm2范围内变化,如果在电缆使用前不对其规格和质量进行检查,就有可能使施工现场出现混乱,进而导致由于电缆过热而引起火灾的事故出现。
6、配电箱的使用
电气工程设备安装时,应重视配电箱的使用,它是施工现场电力负荷的直接控制器,若要使电气工程中的照明负荷、动力负荷等正常工作,则必须保证配电箱内的元件能正常的工作;在现场实际施工中,配电箱内元件的数量较多、种类复杂,因而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认真細致的安装;电气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其他专业的要求,因而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与其他专业发生干扰的问题;如果施工方在订货时忽视修改而只按照施工图进行订货,对配电箱安装时只着重关注设备的安装而忽视元件的审核,就有可能导致配电箱不满足各项功能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在对配电箱进行安装时,不仅要与配电图相符而且要注重是否有修改的地方,发现错误要及时的进行修正;电气工程设备之间的容量配合也非常的重要,若出现与技术要求不符的情况,会导致相关的系统在运行时不稳定,这样会对以后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7、防雷接地要点分析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能够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组织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维护管及一切金属支架,都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布局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焊应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在焊接引下线时,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则需用铜套管压接,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8、做好电气工程安装后期控制,严把验收关
项目经理可将质量责任制明确到各项目组长,再由组长明确至施上技术人员,设立奖惩制度,提高上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操作质量,减少可能出现的上程质量问题,保证公司的信誉。严把电气安装工程验收关,验收内容包括电气器具、管线及固定用材料穿线、配线,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接地线连接、接地极的埋设,避雷网埋设,下引线的连接,严格绝缘、接地测试等项,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和使用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坚决不予验收。
结束语
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仅包括人和物,而且要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影响到设备安装的质量和进度;电气设备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控制安装,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进而提高电气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包传宝.浅议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0.
[2]林惠强,陈成锋.建筑工程中电气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
[3]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4]陈敬秋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