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毛泽东法治思想源于中国古代传统优秀思想以及国外法治思潮,分别是“民本思想”、儒家法治思想以及法家思想和资产阶级法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探求毛泽东法治思想可以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法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毛泽东法治思想 思想渊源 批判性继承
毛泽东法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研究毛泽东法治思想无疑对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实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古为今用”——借鉴吸收中国历史上法治思想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有诸多优秀的传统法治思想,为毛泽东的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土壤。
1、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毛泽东法治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春秋时期,孟子作为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封建社会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看出人民力量的强大,以及施行仁政的极端必要性。“以人为本”作为主流思想也大都体现在各朝代的治国理念中。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这种传统的民本思想影响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力是前进的最重要力量。他用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单纯的民本主义,解决了传统民本主义之中的局限性问题,进而坚持并创造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2、儒家“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
儒家经典作为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毛泽东法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法律思想方面,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以“礼”和“仁”作为其法律思想的出发点。主张施行仁政。特别是孔孟思想中提倡将“德主刑辅,宽猛相济”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认为“不教面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这种法政观点成为了毛泽东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文化思想素材,开启了毛泽东“先教而后诛”法治思想的先河。这种观点在毛泽东的法治观中具体表现为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注重思想改造。
3、法家思想
法家的“法治”理论对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也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它在中国的政治思想中强化了法的概念,强调了法律制度的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且还宣扬了贵族平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如“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善赏不遗匹夫”等等。受法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平等的法律思想在毛泽东法治思想中的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等方面皆有体现。
二、“洋为中用”——受西方优秀法治思想影响
毛泽东的法治思想不仅沿用了我国传统的法治思想,同样也借鉴了西方优秀的法治观念。西方的法制观为毛泽东法治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1、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
提到西方资本主义法制观对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影響,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现代化,现代化是指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由于毛泽东早年博览群书,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儒家文化,他所受过的资本主义教育对他也有很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同志的法治观点也正是在总结我国历史上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法治经验建立起来的。他在1954年起草宪法草案时就曾经说过:“我们是以自己为主,也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的好东西。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搞起的。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杀,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业己成熟的宪法,就是毛泽东的“洋为中用”的立法思想。
2、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涵盖了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法制观也是其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下,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思想是同变革封建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对此毛泽东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面对旧中国的种种乱象,他认为改变现状的根本途径是从“大本大源”入手,进行彻底的改革。必须“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同时他也指出:“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新型的法律观应当是,用阶级专政的方法建立新型的革命法治。”并且在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因此毛泽东同志法治思想的形成也被看做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3、苏联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渗透
在总结毛泽东法治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时,我们不能忽视前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其思想造成的重要影响。当时的苏维埃俄国作为第一个成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其革命经验给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宪法和国家制度方面我们很多都是借鉴了苏联经验,“在起草讨论宪法时,毛泽东给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开具的参考书中就包括前苏联的历部宪法,并强调每个宪法起草委员会都要熟读前苏联宪法。”尤其是在观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我们不难发现,《苏维埃宪法》中的无产阶级专政原则,民主原则,土地政策,包括建立公有制等诸多内容同《五四宪法》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形成同苏联的实践经验的影响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孟子.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08
[2] 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355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27
[4] 蔡定剑.关于前苏联对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J].法学,1999(3)
[5] 陈莹. 毛泽东法治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刘鹏飞,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 毛泽东法治思想 思想渊源 批判性继承
毛泽东法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研究毛泽东法治思想无疑对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实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古为今用”——借鉴吸收中国历史上法治思想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有诸多优秀的传统法治思想,为毛泽东的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土壤。
1、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毛泽东法治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春秋时期,孟子作为民本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封建社会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看出人民力量的强大,以及施行仁政的极端必要性。“以人为本”作为主流思想也大都体现在各朝代的治国理念中。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这种传统的民本思想影响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力是前进的最重要力量。他用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单纯的民本主义,解决了传统民本主义之中的局限性问题,进而坚持并创造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2、儒家“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
儒家经典作为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毛泽东法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法律思想方面,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以“礼”和“仁”作为其法律思想的出发点。主张施行仁政。特别是孔孟思想中提倡将“德主刑辅,宽猛相济”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认为“不教面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这种法政观点成为了毛泽东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文化思想素材,开启了毛泽东“先教而后诛”法治思想的先河。这种观点在毛泽东的法治观中具体表现为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注重思想改造。
3、法家思想
法家的“法治”理论对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也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它在中国的政治思想中强化了法的概念,强调了法律制度的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且还宣扬了贵族平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如“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善赏不遗匹夫”等等。受法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平等的法律思想在毛泽东法治思想中的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等方面皆有体现。
二、“洋为中用”——受西方优秀法治思想影响
毛泽东的法治思想不仅沿用了我国传统的法治思想,同样也借鉴了西方优秀的法治观念。西方的法制观为毛泽东法治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1、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
提到西方资本主义法制观对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影響,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现代化,现代化是指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由于毛泽东早年博览群书,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儒家文化,他所受过的资本主义教育对他也有很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同志的法治观点也正是在总结我国历史上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法治经验建立起来的。他在1954年起草宪法草案时就曾经说过:“我们是以自己为主,也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的好东西。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搞起的。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杀,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业己成熟的宪法,就是毛泽东的“洋为中用”的立法思想。
2、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涵盖了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法制观也是其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下,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思想是同变革封建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对此毛泽东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面对旧中国的种种乱象,他认为改变现状的根本途径是从“大本大源”入手,进行彻底的改革。必须“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同时他也指出:“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新型的法律观应当是,用阶级专政的方法建立新型的革命法治。”并且在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因此毛泽东同志法治思想的形成也被看做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3、苏联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渗透
在总结毛泽东法治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时,我们不能忽视前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其思想造成的重要影响。当时的苏维埃俄国作为第一个成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其革命经验给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宪法和国家制度方面我们很多都是借鉴了苏联经验,“在起草讨论宪法时,毛泽东给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开具的参考书中就包括前苏联的历部宪法,并强调每个宪法起草委员会都要熟读前苏联宪法。”尤其是在观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我们不难发现,《苏维埃宪法》中的无产阶级专政原则,民主原则,土地政策,包括建立公有制等诸多内容同《五四宪法》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毛泽东法治思想的形成同苏联的实践经验的影响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孟子.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08
[2] 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355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27
[4] 蔡定剑.关于前苏联对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J].法学,1999(3)
[5] 陈莹. 毛泽东法治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刘鹏飞,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