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审计主要是指企业发展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内部管理,其主要实施一种独立、公正的自我监督、自我规范,以保证人们的服务咨询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及运营效率。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企业必须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内的地位,才能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监督服务的职能,最终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大方面而言,其可以维护财政经济秋序,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方面起步较晚、出现诸多问题,所以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具有极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保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与组织机构、经营特点不相吻合,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的提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不但能促進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可信性,因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审计与独立性的关系,一直被喻为彼此概念的关系,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由此可见,审计独立性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力。近些年来,审计独立性一直是审计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
一、阻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查机构和部门审计工作相对缺乏独立性,在归属问题上,其隶属在其他部门领导的情况也有很多,由于同处一个企业,审计工作受到直接影响,也受到个别领导或其他部门权力上的制约。在人员配置方面,企业没给内审部门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甚至是由管理人员或会计等人员兼任。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其是最理想的内审组织结构,也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但是改为股份制后国家占股将近一半以上,这就导致了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难以建设,并且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另外,审计部门没有受到重视,审计人员的地位尚不明确,审计部门在企业中和其他部门均处在平行地位。因此,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仅仅存在于形式,造成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内审部门结构的不健全,其他不合理的设置也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工作特性很容易使内审工作得罪人、被领导或管理者忽视,有些企业管理层和领导不肯让内审机构拥有更多的独立性,企业内的其他部门也不愿让内审部门拥有更多的权限。因此,很多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审计人员不愿意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也有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于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员上任,他们往往只是执行表面查账的工作活动,导致很多的工作质量下降。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企业才有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只是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企业内部的经济间题,不利于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容易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还有部分管理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会限制自己的经营自主权,不利于树立自己的权威,所以就使内审部门形同虚设,让内审人员无法拥有权限。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只有高素质的内审人员才能为企业内审部门发挥监督作用提供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内审人员决定着内部审计水平的高低与审计监督作用的大小,倘若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一是内审人员的文化知识不够、理论水平低和业务技能差,由于很多审计人员都是财会部门或是其他部的职员兼任的,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二是有些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缺乏职业道德,导致他们擅用自己的权力以权谋私;三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直接向企业的领导层负责,这在审计人员的调配使用上产生很大的随意性和波动性,所以内审人员的频繁更换造成审计工作难以继续进行,内审的职能也无法发挥.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及存在問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董事会领导模式;二是监事会领导模式;三是总经理领导模式;四是双重领导模式,由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第五种,财务总监领导模式。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的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一些企业监事会形同虚设,并未完全发挥其职能。使用第一种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第二种的独立性相对就差一些,第三、四类方式的独立性则更差,第五种方式的独立性最差。我国企业基本很少采用第一种方式,而较多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直属总经理的领导,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并行。然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也处在不佳的境地:一是地位不明、独立性不强,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在形式上独立,缺乏实质上的独立。二是地位不明确不统一,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的地位,且其隶属关系的也不统一。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降低内部审计的效率,甚至还可能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特别是财务管理部门一起合谋,进而欺诈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审计的利益。
三、保持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由本部门、本企业领导层负责,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内审机构的最佳模式是由董事会领导,不仅可以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还能够牵制董事会,并独立于管理层,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管理控制中的作用。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因为大部分普遍认为审计就是查查账,根本没有将内部审计看作是高层次的监督,因此要多宣传审计有关审计的知识,提高企业内部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把重心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才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保证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另外,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然后作出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再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依照国家法规、企业制度要求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要求,努力遵循计划、程序及方案来开展审计工作。
(二)提升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可以落实审计制度,也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便于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学识和业务能力,熟悉该单位的经营活动与内部制度,并不断定期培训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需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新形势的变化下,企业对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职业道德讲座培训与业务培训,以便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另外,还需提高内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
(三) 完善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确立并巩固内部审计的地位,明确内部审计宗旨、职责及范围,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来规定和保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主要就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必须得到法律保障,只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义务,才能使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独立性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系统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才能独立地开展审计工作。
四、结语
总之而言,要长期保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不断完善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这是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根本保证;二是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合理地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并完善企业内部制度;三是严格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只有提高他们的素质、保持独立的精神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进而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与组织机构、经营特点不相吻合,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的提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不但能促進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可信性,因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审计与独立性的关系,一直被喻为彼此概念的关系,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由此可见,审计独立性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力。近些年来,审计独立性一直是审计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
一、阻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查机构和部门审计工作相对缺乏独立性,在归属问题上,其隶属在其他部门领导的情况也有很多,由于同处一个企业,审计工作受到直接影响,也受到个别领导或其他部门权力上的制约。在人员配置方面,企业没给内审部门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甚至是由管理人员或会计等人员兼任。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其是最理想的内审组织结构,也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但是改为股份制后国家占股将近一半以上,这就导致了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难以建设,并且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另外,审计部门没有受到重视,审计人员的地位尚不明确,审计部门在企业中和其他部门均处在平行地位。因此,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仅仅存在于形式,造成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内审部门结构的不健全,其他不合理的设置也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工作特性很容易使内审工作得罪人、被领导或管理者忽视,有些企业管理层和领导不肯让内审机构拥有更多的独立性,企业内的其他部门也不愿让内审部门拥有更多的权限。因此,很多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审计人员不愿意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也有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于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员上任,他们往往只是执行表面查账的工作活动,导致很多的工作质量下降。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企业才有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只是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企业内部的经济间题,不利于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容易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还有部分管理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会限制自己的经营自主权,不利于树立自己的权威,所以就使内审部门形同虚设,让内审人员无法拥有权限。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只有高素质的内审人员才能为企业内审部门发挥监督作用提供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内审人员决定着内部审计水平的高低与审计监督作用的大小,倘若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一是内审人员的文化知识不够、理论水平低和业务技能差,由于很多审计人员都是财会部门或是其他部的职员兼任的,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二是有些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缺乏职业道德,导致他们擅用自己的权力以权谋私;三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直接向企业的领导层负责,这在审计人员的调配使用上产生很大的随意性和波动性,所以内审人员的频繁更换造成审计工作难以继续进行,内审的职能也无法发挥.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及存在問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董事会领导模式;二是监事会领导模式;三是总经理领导模式;四是双重领导模式,由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第五种,财务总监领导模式。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的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一些企业监事会形同虚设,并未完全发挥其职能。使用第一种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第二种的独立性相对就差一些,第三、四类方式的独立性则更差,第五种方式的独立性最差。我国企业基本很少采用第一种方式,而较多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直属总经理的领导,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并行。然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也处在不佳的境地:一是地位不明、独立性不强,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在形式上独立,缺乏实质上的独立。二是地位不明确不统一,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的地位,且其隶属关系的也不统一。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降低内部审计的效率,甚至还可能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特别是财务管理部门一起合谋,进而欺诈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审计的利益。
三、保持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由本部门、本企业领导层负责,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内审机构的最佳模式是由董事会领导,不仅可以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还能够牵制董事会,并独立于管理层,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管理控制中的作用。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因为大部分普遍认为审计就是查查账,根本没有将内部审计看作是高层次的监督,因此要多宣传审计有关审计的知识,提高企业内部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把重心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才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保证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另外,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然后作出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再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依照国家法规、企业制度要求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要求,努力遵循计划、程序及方案来开展审计工作。
(二)提升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可以落实审计制度,也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便于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学识和业务能力,熟悉该单位的经营活动与内部制度,并不断定期培训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需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新形势的变化下,企业对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职业道德讲座培训与业务培训,以便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另外,还需提高内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
(三) 完善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确立并巩固内部审计的地位,明确内部审计宗旨、职责及范围,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来规定和保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主要就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必须得到法律保障,只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义务,才能使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独立性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系统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才能独立地开展审计工作。
四、结语
总之而言,要长期保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不断完善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这是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根本保证;二是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合理地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并完善企业内部制度;三是严格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只有提高他们的素质、保持独立的精神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进而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