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心灵驿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现代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采取的重要措施。我们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热爱生活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得苦不堪言,对生活缺乏热情,以至于学生在写作半命题作文“我渴望?摇?摇?摇?摇”时,都填入了“快乐”、“自由”、“理解”等。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曾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很难想象,一个发现不了美的人,如何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所以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的情趣,教师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不再愁眉不展、索然寡味地进行学习生活。
  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层出不穷,千姿百态,日月星辰的光芒,红花绿叶的色彩,流水鸟雀的音响,山川与人体的形态,空气的清新与浓郁,山水的幽静与海涛的喧腾,都是大自然的美,人们都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美。埋头苦读的学生却似乎忽略了身边美好的一切。中学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美的海洋,每一句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语文教材的美丽世界里遨游,欣赏各种美的姿态,让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點,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氛围,使学生感知形象,感触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情趣。
  二、树立自信之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顺利和受宠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后都意志消沉,颓丧忧郁,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讥讽或冷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如何使他们树立信心,扬帆远航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文。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变得愚昧而又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顽强的自信心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成长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创造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伟大奇迹。学习此文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就是属于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再努力一把力的人”,属于“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苦、很艰难的时候敢于再朝前走一步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人生之旅,一如春夏秋冬,有风、有电、有雷、有雨,有花开花落,有云卷云舒。面对人生,重要的是具备一份自信坦然的心境。
  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魏晋南北朝一位叫羊祜的将军的一句名言:“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在艰难和不幸的遭遇里,扼住命运的咽喉,百折不挠地苦斗。纵观古今,只要是成功的人,就似乎必须在:政治的落魄、家庭的不幸、理想的破灭、爱情的悲剧、身体的伤残、世俗的妒忌、人情的冷漠等逆境中顽强地走完漫长的磨难一生。通过阅读他们的事例,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确立读后感的主题:树立信心,事在人为。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培养他们对人生的自信力。“若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撑起一个地球。”阿基米德如此自信。那么,就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支点,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微笑面对挫折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优势,对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学生加强教育。
  《贝多芬传》着力刻画了贝多芬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贝多芬一生不幸,屡遭挫折,疾病缠身,经济窘迫,在物质和精神上过着痛苦的生活。然而,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多戕的命运,战胜了无尽的痛苦,在有生之年创造了伟大的乐章讴歌欢乐。让学生谨记:挫折是破茧成蝶时的痛苦挣扎;挫折是通往胜境的逶迤小道。只要善于引导、启发,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就一定有助于学生战胜脆弱,形成顽强乐观的意志品质。
  四、融洽人际关系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现在的学生自小备受父母长辈的宠爱、呵护,对别人的关心爱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所以变得自私、冷漠、偏激、执拗,不懂关心、理解、帮助别人。学生很多心理障碍是人际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多少时候,学生为了些琐事,红着脸闹到老师身边论理。交往是两个人以上的事情,必然就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当学生存在矛盾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决,而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学会冷静分析,必要时让学生做一个角色换位。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懂得:真诚待人,团结友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嫉妒,不报复他人,是人际关系协调的基本前提,引导学生在关心、理解帮助他人的交际中获得一个受人关心、理解、帮助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技巧,使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具体实践中得到提高,使他们在不断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从而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五、学会感恩生活
  在同学们学习了“感悟亲情”单元后,我构思了一堂综合活动课《解读母爱》,将心比心,以情动情,让孩子们串联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懂得母亲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叮咛,就是伟大的母爱。母爱充盈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无处不在。
  现代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很少,疏于交往,许多学生性格孤僻,少言寡语。语文教师,请你为学生煲好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让语文课堂从此成为心灵的驿站,让学生顺利安度过“心理断乳期”,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合格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PBL即问题为本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应用PBL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时应该注意的关键和误区。  关键词: PBL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应用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能较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子,不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如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效果仍然不是非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
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总的看来应该称上成功之作。成功就在于: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在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这有利于高校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发挥较好的选拔功能。这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变得更加鲜明——要搞好素质教育。  人们常在议论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许多人都在指责高考命题者。平心而论,这种看法是委屈高考命题者了。其实高考
摘 要: 幼儿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幼儿安全自护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生活教育、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家园共育这四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有效途径,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安全自护能力 培养方法    在生活中,令人忧虑的幼儿意外事故
摘 要: 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过许多享誉世界的精美诗文,以东方为背景的《东方叙事诗》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英雄才气,塑造了一系列孤傲的叛逆者,反抗现实的孤胆英雄;青年鲁迅弃医从文,十分喜欢浪漫派文字中的斗争精神,也努力向他们学习是自己的文章再发新声。本文简要比较《东方叙事诗》中拜伦式英雄和《野草》中鲁迅式英雄的区别。  关键词: 拜伦式英雄 鲁迅式英雄 比较    在进行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教学计划或方案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能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
摘 要: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真正让教学从形式走向实质,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呢?本文试从一些典型案例的对比中寻找答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本真” 课堂实效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经受了观念上的洗礼和行动上的冲击。课改犹如一缕轻风吹皱了传统数学教学这一池“止水”。然而,课改既不是“新瓶装旧酒”,更不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全盘否定”。课改并非“另起炉灶”
新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对于注意力转移快、情绪变化快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在培养他们的阅读、想象、表达等各项能力时,兴趣显得格外重要。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左右着他们的一切活动。而体会到教学过程中的乐,又是激发兴
在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并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多媒体手段被誉为教育系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并不是说只要在多媒体教室使用了电脑,使用了投影仪就算是多媒体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地使用课件,使学生很愉快地接受那些“枯燥”的知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互联网与校园网“雄霸天下”的今天,课程整合和资源共享已经被我们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还要求教
摘 要: 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作者总结出一些对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