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现代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采取的重要措施。我们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热爱生活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得苦不堪言,对生活缺乏热情,以至于学生在写作半命题作文“我渴望?摇?摇?摇?摇”时,都填入了“快乐”、“自由”、“理解”等。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曾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很难想象,一个发现不了美的人,如何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所以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的情趣,教师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不再愁眉不展、索然寡味地进行学习生活。
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层出不穷,千姿百态,日月星辰的光芒,红花绿叶的色彩,流水鸟雀的音响,山川与人体的形态,空气的清新与浓郁,山水的幽静与海涛的喧腾,都是大自然的美,人们都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美。埋头苦读的学生却似乎忽略了身边美好的一切。中学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美的海洋,每一句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语文教材的美丽世界里遨游,欣赏各种美的姿态,让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點,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氛围,使学生感知形象,感触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情趣。
二、树立自信之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顺利和受宠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后都意志消沉,颓丧忧郁,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讥讽或冷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如何使他们树立信心,扬帆远航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文。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变得愚昧而又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顽强的自信心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成长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创造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伟大奇迹。学习此文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就是属于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再努力一把力的人”,属于“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苦、很艰难的时候敢于再朝前走一步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人生之旅,一如春夏秋冬,有风、有电、有雷、有雨,有花开花落,有云卷云舒。面对人生,重要的是具备一份自信坦然的心境。
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魏晋南北朝一位叫羊祜的将军的一句名言:“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在艰难和不幸的遭遇里,扼住命运的咽喉,百折不挠地苦斗。纵观古今,只要是成功的人,就似乎必须在:政治的落魄、家庭的不幸、理想的破灭、爱情的悲剧、身体的伤残、世俗的妒忌、人情的冷漠等逆境中顽强地走完漫长的磨难一生。通过阅读他们的事例,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确立读后感的主题:树立信心,事在人为。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培养他们对人生的自信力。“若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撑起一个地球。”阿基米德如此自信。那么,就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支点,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微笑面对挫折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优势,对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学生加强教育。
《贝多芬传》着力刻画了贝多芬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贝多芬一生不幸,屡遭挫折,疾病缠身,经济窘迫,在物质和精神上过着痛苦的生活。然而,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多戕的命运,战胜了无尽的痛苦,在有生之年创造了伟大的乐章讴歌欢乐。让学生谨记:挫折是破茧成蝶时的痛苦挣扎;挫折是通往胜境的逶迤小道。只要善于引导、启发,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就一定有助于学生战胜脆弱,形成顽强乐观的意志品质。
四、融洽人际关系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现在的学生自小备受父母长辈的宠爱、呵护,对别人的关心爱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所以变得自私、冷漠、偏激、执拗,不懂关心、理解、帮助别人。学生很多心理障碍是人际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多少时候,学生为了些琐事,红着脸闹到老师身边论理。交往是两个人以上的事情,必然就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当学生存在矛盾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决,而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学会冷静分析,必要时让学生做一个角色换位。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懂得:真诚待人,团结友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嫉妒,不报复他人,是人际关系协调的基本前提,引导学生在关心、理解帮助他人的交际中获得一个受人关心、理解、帮助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技巧,使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具体实践中得到提高,使他们在不断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从而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五、学会感恩生活
在同学们学习了“感悟亲情”单元后,我构思了一堂综合活动课《解读母爱》,将心比心,以情动情,让孩子们串联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懂得母亲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叮咛,就是伟大的母爱。母爱充盈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无处不在。
现代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很少,疏于交往,许多学生性格孤僻,少言寡语。语文教师,请你为学生煲好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让语文课堂从此成为心灵的驿站,让学生顺利安度过“心理断乳期”,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合格的人才。
一、学会热爱生活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得苦不堪言,对生活缺乏热情,以至于学生在写作半命题作文“我渴望?摇?摇?摇?摇”时,都填入了“快乐”、“自由”、“理解”等。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曾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明。”很难想象,一个发现不了美的人,如何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所以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的情趣,教师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不再愁眉不展、索然寡味地进行学习生活。
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层出不穷,千姿百态,日月星辰的光芒,红花绿叶的色彩,流水鸟雀的音响,山川与人体的形态,空气的清新与浓郁,山水的幽静与海涛的喧腾,都是大自然的美,人们都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美。埋头苦读的学生却似乎忽略了身边美好的一切。中学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美的海洋,每一句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语文教材的美丽世界里遨游,欣赏各种美的姿态,让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點,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氛围,使学生感知形象,感触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情趣。
二、树立自信之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顺利和受宠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后都意志消沉,颓丧忧郁,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讥讽或冷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做人。如何使他们树立信心,扬帆远航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文。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变得愚昧而又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顽强的自信心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成长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创造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伟大奇迹。学习此文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就是属于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再努力一把力的人”,属于“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苦、很艰难的时候敢于再朝前走一步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人生之旅,一如春夏秋冬,有风、有电、有雷、有雨,有花开花落,有云卷云舒。面对人生,重要的是具备一份自信坦然的心境。
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魏晋南北朝一位叫羊祜的将军的一句名言:“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在艰难和不幸的遭遇里,扼住命运的咽喉,百折不挠地苦斗。纵观古今,只要是成功的人,就似乎必须在:政治的落魄、家庭的不幸、理想的破灭、爱情的悲剧、身体的伤残、世俗的妒忌、人情的冷漠等逆境中顽强地走完漫长的磨难一生。通过阅读他们的事例,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确立读后感的主题:树立信心,事在人为。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培养他们对人生的自信力。“若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撑起一个地球。”阿基米德如此自信。那么,就让我们给孩子一个支点,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微笑面对挫折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优势,对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学生加强教育。
《贝多芬传》着力刻画了贝多芬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贝多芬一生不幸,屡遭挫折,疾病缠身,经济窘迫,在物质和精神上过着痛苦的生活。然而,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多戕的命运,战胜了无尽的痛苦,在有生之年创造了伟大的乐章讴歌欢乐。让学生谨记:挫折是破茧成蝶时的痛苦挣扎;挫折是通往胜境的逶迤小道。只要善于引导、启发,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就一定有助于学生战胜脆弱,形成顽强乐观的意志品质。
四、融洽人际关系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现在的学生自小备受父母长辈的宠爱、呵护,对别人的关心爱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所以变得自私、冷漠、偏激、执拗,不懂关心、理解、帮助别人。学生很多心理障碍是人际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多少时候,学生为了些琐事,红着脸闹到老师身边论理。交往是两个人以上的事情,必然就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当学生存在矛盾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决,而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学会冷静分析,必要时让学生做一个角色换位。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懂得:真诚待人,团结友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嫉妒,不报复他人,是人际关系协调的基本前提,引导学生在关心、理解帮助他人的交际中获得一个受人关心、理解、帮助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技巧,使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具体实践中得到提高,使他们在不断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从而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五、学会感恩生活
在同学们学习了“感悟亲情”单元后,我构思了一堂综合活动课《解读母爱》,将心比心,以情动情,让孩子们串联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懂得母亲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叮咛,就是伟大的母爱。母爱充盈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无处不在。
现代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很少,疏于交往,许多学生性格孤僻,少言寡语。语文教师,请你为学生煲好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让语文课堂从此成为心灵的驿站,让学生顺利安度过“心理断乳期”,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合格的人才。